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态CO2瞬变致裂的岩体块度快速获取与表征 被引量:2
1
作者 隋皓月 胡瑞林 +1 位作者 高玮 程雅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6-114,共9页
液态CO2瞬变致裂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岩体开挖中,其致裂后岩体块度的快速获取与系统表征对于现场条件下进行液态CO2瞬变致裂效果快速评价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解决致裂块度获取方式信息获取不全、操作复杂、工作量大等问题,采用无人... 液态CO2瞬变致裂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岩体开挖中,其致裂后岩体块度的快速获取与系统表征对于现场条件下进行液态CO2瞬变致裂效果快速评价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解决致裂块度获取方式信息获取不全、操作复杂、工作量大等问题,采用无人机摄像技术与MIPS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了一种全面快速获取破碎块石特征信息(面积、周长、最大弦长等)的新方法,并将其应用到液态CO2瞬变致裂现场实验中.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块度信息所包含的不均匀性、曲率特征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将分形理论应用于液态CO2瞬变致裂块度分布描述中,并采用分形维数D定量表征破碎岩块的块度分布.现场实验结果表明,“无人机摄像+MIPS图像处理”技术能够快速、准确且完整的提取岩石块度信息,分形维数可较好的表征致裂块度分布,即分形维数越大,小块度占比越高,反之越低.该研究为及时分析和快速调整致裂方案及其相应技术参数提供了一种新的重要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致裂 无人机 图像处理 块度分布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石混合体斜坡地质结构精细探测新途径及其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夏加国 高玮 +3 位作者 程雅星 胡瑞林 徐佩芬 隋皓月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087-3094,共8页
土石混合体滑坡具有分布范围广、发生频率高、规律性差等显著特点,是西部山区及其重大工程建设中最为常见的灾害类型之一,其内部复杂的土-石结构是构成该类滑坡防治困难的关键因素。为了获取土石混合体斜坡接近真实的地质结构,提出通过... 土石混合体滑坡具有分布范围广、发生频率高、规律性差等显著特点,是西部山区及其重大工程建设中最为常见的灾害类型之一,其内部复杂的土-石结构是构成该类滑坡防治困难的关键因素。为了获取土石混合体斜坡接近真实的地质结构,提出通过探窗组合法,即采用高分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进行地质结构探测,并借助探坑土石结构的图像处理技术予以补充,以初步实现地质结构的精细探测及宏-细观结构模型的统一。应用该方法,对湖南省南岳区拜殿乡土石混合体斜坡进行地质结构探测,获得了该斜坡接近真实的精细地质模型。该研究方法可为揭示滑坡形成演化的结构控制机制提供基础,使滑坡的预测和防治工作更加科学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混合体 地质结构 探窗组合法 地球物理探测 图像处理技术 精细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块石空间定向性对土石混合体力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高文伟 高玮 +2 位作者 胡瑞林 潘尚涛 隋皓月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9-97,共9页
土石混合体作为一种土和石的特殊混合体,其宏观变形破坏及力学性质与块石的空间定向性密切相关。为了研究块石定向性对土石混合体变形破坏机理的影响,采用二维颗粒流软件中FISH语言编写算法生成不同角度的椭圆形块石,建立土石混合体二... 土石混合体作为一种土和石的特殊混合体,其宏观变形破坏及力学性质与块石的空间定向性密切相关。为了研究块石定向性对土石混合体变形破坏机理的影响,采用二维颗粒流软件中FISH语言编写算法生成不同角度的椭圆形块石,建立土石混合体二维颗粒流数值模型,分别进行了单块石和多块石条件下土石混合体双轴试验数值模拟,对其变形破坏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块石角度不同时,土体中裂纹萌生位置不同;随着块石短轴方向与最大主压力轴夹角增大,土石混合体黏聚力先减小后增加,内摩擦逐渐减小;在应力峰值前的应力平缓增长阶段,土体中裂纹迅速增长,在试样强度达到峰值后进入残余强度阶段,裂纹的增速也逐渐降低;块石角度不同时,土石混合体的剪切带破坏形式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混合体 空间定向性 颗粒流 双轴试验 力学特性 破坏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麻阳县石眼潭滑坡演变机制及破坏模式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罗冠枝 方琼 +2 位作者 徐忠 李明波 隋皓月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233-238,309,共7页
为了研究湖南省红层滑坡成灾机理和破坏模式,以湖南省麻阳县石眼潭滑坡为例,运用GeoStudio软件数值模拟方法,进行10年和20年峰值降雨的滑坡稳定性模拟分析。通过对该滑坡的演变机制和破坏模式研究发现,石眼潭滑坡属于蠕滑-拉裂破坏模式... 为了研究湖南省红层滑坡成灾机理和破坏模式,以湖南省麻阳县石眼潭滑坡为例,运用GeoStudio软件数值模拟方法,进行10年和20年峰值降雨的滑坡稳定性模拟分析。通过对该滑坡的演变机制和破坏模式研究发现,石眼潭滑坡属于蠕滑-拉裂破坏模式,提出了稳定性系数与滑面软化面积比的一元二次关系方程:在自重作用工况下,软化面积比为25.56%,斜坡稳定性较好;在20年一遇暴雨工况下,稳定性系数为0.883,软化面积比为92.05%,斜坡处于不稳定状态。当软化面积比大于61.28%时,斜坡发生破坏的概率较大,与野外调查结果基本符合,表明此关系方程适用于该类红层滑坡。研究结果可为该类红层滑坡稳定性分析和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滑坡 稳定性模拟分析 演变机制 破坏模式 软化面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