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开关及其在全光网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隋志成 姜希军 吴志坚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32,共6页
光开关是完成全光交换的核心器件 ,光开关的研究日益成为全光通信领域关注的焦点。从光开关的性能指标开始系统介绍了光开关的类型 ,深入探讨了光开关构成的全光交换机的结构原理。随着数据网络的迅速发展 。
关键词 光开关 光交换 全光网络 全光交换机 光子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油气行业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发展路线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隋志成 任军平 +1 位作者 赵卫东 刘文东 《能源与环保》 2020年第2期75-79,84,共6页
为了缓解新疆CO 2气体控排压力,扭转严峻的节能减排形势,做好能源行业领域的减排技术发展规划,基于现阶段较为成熟的CCUS技术,探讨了对CO 2捕集、运输、利用和封存几个环节不同的方案,针对性的提出现阶段新疆油气行业可行的CCUS技术方... 为了缓解新疆CO 2气体控排压力,扭转严峻的节能减排形势,做好能源行业领域的减排技术发展规划,基于现阶段较为成熟的CCUS技术,探讨了对CO 2捕集、运输、利用和封存几个环节不同的方案,针对性的提出现阶段新疆油气行业可行的CCUS技术方案。结果表明:短期内新疆地区以化石能源消费的结构不会发生较大变化,限制碳排放量可从开展CCUS技术入手;规划合适的碳源是开展CCUS技术的重要前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排碳设备(燃烧器)进行改造对提高捕集效率有正相关性;CO 2运输方式的合理性直接影响了CCUS技术产业布局和使用效率;推广和开拓CO 2的使用方式和途径,对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调整新疆能源产业结构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油气现状 行业发展 CCUS技术 油气驱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光网络中的LOBS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隋志成 姜希军 吴志坚 《现代有线传输》 2001年第2期43-49,共7页
光突发交换技术和 MPL S的迅速发展产生了一种更加灵活、紧凑的 IP/ DWDM集成方案 L OBS。它综合了光路交换和光分组交换的优点及最先进的 MPL S的强大控制能力 ,是下一代因特网的理想光交换方案 ,并且为光分组交换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光突发交换技术和 MPL S的迅速发展产生了一种更加灵活、紧凑的 IP/ DWDM集成方案 L OBS。它综合了光路交换和光分组交换的优点及最先进的 MPL S的强大控制能力 ,是下一代因特网的理想光交换方案 ,并且为光分组交换的实现奠定了基础。文中在全面介绍 L OBS交换网络结构和控制协议的基础上 ,分析了 L OBS流量工程和 Qo S机制 ,最后初步讨论了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分组交换 光网络 光路交换 阻塞率 光交换 MPLS DWDM LOBS 光突发交换技术 紧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光网络中的MPλS技术
4
作者 隋志成 姜希军 吴志坚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13,共5页
MPLS技术的发展和全光网络核心技术的突飞猛进产生了一种更紧凑的 IP/DWDM集成方案 MPλS.它综合了 MPLS控制能力和光交换机的大容量交换传输优势 ,允许业务层通过现有的控制平面动态地向传输层申请带宽 .文中首先介绍了 MPλS网络结构 ... MPLS技术的发展和全光网络核心技术的突飞猛进产生了一种更紧凑的 IP/DWDM集成方案 MPλS.它综合了 MPLS控制能力和光交换机的大容量交换传输优势 ,允许业务层通过现有的控制平面动态地向传输层申请带宽 .文中首先介绍了 MPλS网络结构 ,随后详细分析了 MPλS路由和波长分配方案 ,讨论了 MPλS局限性和相关协议及扩展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λS 光网络 流量工程 路由器 光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OPS与OXC结合的标签交换光网络
5
作者 隋志成 姜希军 吴志坚 《电信网技术》 2002年第1期49-52,共4页
先进的OPS技术和MPLS的强大控制能力的结合产生了一种灵活紧凑的IP/DWDM集成模型LOPS。它充分发挥了OPS的灵活性和OXC大容量优势,是未来核心光交换网络的理想解决方案。本文从OPS节点结构入手,分析了LOPS的网络结构和功能模型,简述了MPL... 先进的OPS技术和MPLS的强大控制能力的结合产生了一种灵活紧凑的IP/DWDM集成模型LOPS。它充分发挥了OPS的灵活性和OXC大容量优势,是未来核心光交换网络的理想解决方案。本文从OPS节点结构入手,分析了LOPS的网络结构和功能模型,简述了MPLS的控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S OXC 标签交换光网络 光分组交换 核心交换 边缘交换 光纤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分组交换网络结构
6
作者 隋志成 姜希军 吴志坚 《现代有线传输》 2002年第1期31-35,共5页
光分组交换技术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重点 ,光交换的结构设计是光分组交换技术的关键。文中详细介绍了目前正在研究的空间光开关、广播选择和波长路由三种光分组交换结构。随着光网络、光器件和光系统技术的发展 。
关键词 光交换 交换结构 光分组 光通信 网络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S光网络简介
7
作者 隋志成 姜希军 吴志坚 《电信快报》 2001年第12期34-38,共5页
光子器件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光分组交换网络的研究不断完善。文章讨论光分组交换(OPS)的关键技术,介绍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异步光网络变长光分组交换技术。
关键词 光分组交换 光同步 光包 光网络 光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签的光分组交换网络
8
作者 隋志成 姜希军 吴志坚 《广东通信技术》 2001年第10期16-20,共5页
先进的光分组交换(OPS)技术和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的强大控制能力的结合产生了一种灵活紧凑的IP/DWDM集成模型LOPS。它充分发挥了OPS的灵活性和OXC大容量优势 ,是未来核心光交换网络的理想解决方案。从OPS节点结构开始 ,分析了LOPS的... 先进的光分组交换(OPS)技术和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的强大控制能力的结合产生了一种灵活紧凑的IP/DWDM集成模型LOPS。它充分发挥了OPS的灵活性和OXC大容量优势 ,是未来核心光交换网络的理想解决方案。从OPS节点结构开始 ,分析了LOPS的网络结构和功能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分组交换 网络结构 标签 交换网 光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签的光突发交换网络
9
作者 隋志成 姜希军 吴志坚 《江苏通信》 2001年第6期16-20,共5页
先进的OBS (opticalburstswitching)技术和MPLS的强大控制能力结合产生了一种灵活紧凑的IP/DWDM集成模型LOBS (labeledopticalburstswitching)。它充分发挥了电子处理的高智能和光子交换的大容量优势 ,是未来数据网络的理想光交换方案... 先进的OBS (opticalburstswitching)技术和MPLS的强大控制能力结合产生了一种灵活紧凑的IP/DWDM集成模型LOBS (labeledopticalburstswitching)。它充分发挥了电子处理的高智能和光子交换的大容量优势 ,是未来数据网络的理想光交换方案。文中从OBS技术的优越性开始 ,分析了LOBS实现的网络结构和控制协议 ,探讨了LOBS流量工程和网络生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签光突发交换 多协议标签交换 突发数据 光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S在核心网络中的应用
10
作者 隋志成 姜希军 吴志坚 《江西通信科技》 2002年第1期5-7,20,共4页
光子器件技术的进步带动了光分组交换网络的研究和发展。文中讨论了核心网络光包交换的实现方案、网络结构和功能模型 ,介绍了光子交换技术的进展。光分组交换应用于核心光网络能够提供灵活有效的资源利用率 。
关键词 光分组 光核心网络 光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签交换光网络
11
作者 隋志成 姜希军 吴志坚 《通讯世界》 2001年第6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标签交换光网络 光纤通信 通信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BS交换光网络
12
作者 隋志成 姜希军 吴志坚 《电信快报》 2002年第6期32-35,共4页
把先进的OBS技术与MPLS的强大控制能力给合形成IP/DWDM集成模型LOBS,充分发挥了电子处理的高智能和光子交换的大容量优势,是未来数据网络的理想光交换方案。文章介绍了OBS技术的优越性,分析实现LOBS的网络结构和控制协议,探讨LOBS流量... 把先进的OBS技术与MPLS的强大控制能力给合形成IP/DWDM集成模型LOBS,充分发挥了电子处理的高智能和光子交换的大容量优势,是未来数据网络的理想光交换方案。文章介绍了OBS技术的优越性,分析实现LOBS的网络结构和控制协议,探讨LOBS流量工程和网络生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BS交换 光网络 光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气井轴向旋流除砂装置 被引量:2
13
作者 孟波 李志忠 +4 位作者 唐苏新 魏凤燕 隋志成 付海荣 黄兴伟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1-92,共2页
油井生产出的油、气、水、砂高压油气流,通过油井井口轴向旋流除砂装置时,在收缩管段的收缩锥角α与旋叶的双重作用下实现流体的加速与高速旋转。由于砂子的密度较大,其在离心力的作用沿着收缩段与直管段的管壁高速螺旋旋转,当移动到直... 油井生产出的油、气、水、砂高压油气流,通过油井井口轴向旋流除砂装置时,在收缩管段的收缩锥角α与旋叶的双重作用下实现流体的加速与高速旋转。由于砂子的密度较大,其在离心力的作用沿着收缩段与直管段的管壁高速螺旋旋转,当移动到直管段的环形凹槽时,环形凹槽上的4~6个径向抛砂孔将砂子抛到沉砂罐内。该装置可以安装在采气树与油嘴之间,实现了对油嘴与二次节流等装置的保护。比常规径向旋流除砂装置的除砂效率提高了4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油田 高压气井 除砂 旋流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铝制备技术 被引量:6
14
作者 武小娟 孙伟成 隋志成 《沈阳工业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67-69,共3页
采用了镀覆金属法制备了新型功能材料——泡沫铝 ,详细地介绍了镀液的配方及工艺参数 。
关键词 镀覆金属法 泡沫铝 功能材料 镀液 配方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酸法检测铁素体不锈钢对晶间腐蚀的敏感性 被引量:4
15
作者 党政军 张鸿俭 +1 位作者 隋志成 于尔靖 《沈阳工业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41-46,共6页
采用草酸腐蚀方法和光学显微分析 ,研究了 0 0 0 Cr2 6 Mo1、0 0 0 Cr30 Mo2和 0 0 0 Cr2 6 Mo1 Nb几种材料对晶间腐蚀的敏感性 .试验表明0 0 0 Cr2 6 Mo1钢在固溶状态下抗腐蚀性良好 ,但在焊后或敏化处理状态存在一定程度的晶间腐蚀敏... 采用草酸腐蚀方法和光学显微分析 ,研究了 0 0 0 Cr2 6 Mo1、0 0 0 Cr30 Mo2和 0 0 0 Cr2 6 Mo1 Nb几种材料对晶间腐蚀的敏感性 .试验表明0 0 0 Cr2 6 Mo1钢在固溶状态下抗腐蚀性良好 ,但在焊后或敏化处理状态存在一定程度的晶间腐蚀敏感性 ,而 0 0 0 Cr2 6 Mo1 Nb钢在三种状态下对晶间腐蚀不敏感 .本试验参照美国 ASTM:A736 - 86标准 (草酸法检测铁素体不锈钢对晶间腐蚀敏感性的规程 )中的 W-试验 .试验结果与 X-试验( Fe2 ( SO4) 3- H2 SO4腐蚀试验 )比较得出草酸腐蚀方法是一种正确、快速而灵敏的检测材料晶间腐蚀的手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铬理论 晶间腐蚀 热影响区 草酸法 铁素体不锈钢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光网中的光交换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姜希军 隋志成 吴志坚 《电信快报》 2001年第9期33-35,共3页
文章总结了各种光交换技术,分析了光交换机的结构,阐述了光交换技术在全光网中的应用。
关键词 光交换 全光网 波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 over WDM光网络的共享保护方式
17
作者 姜希军 隋志成 吴志坚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24,共4页
共享保护方式是一种有效而又经济的保护方式 .文章讨论了三种共享保护方式及各自的特点 .使用交换光纤 ( OSF)的共享保护方式利用 IP网络控制器来实现 ,主要应用于环形网络拓扑 ;利用 OXC的共享保护方式基于多协议标记交换 ( MPLS)控制... 共享保护方式是一种有效而又经济的保护方式 .文章讨论了三种共享保护方式及各自的特点 .使用交换光纤 ( OSF)的共享保护方式利用 IP网络控制器来实现 ,主要应用于环形网络拓扑 ;利用 OXC的共享保护方式基于多协议标记交换 ( MPLS)控制平面 ,可以用于任何网络拓扑结构 ;通过合理的逻辑拓扑而实现的共享保护则用于保护 SONET/WDM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网络 光纤通信 密波复用 共享保护方式 IPOVERWD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油田碳排放管控及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初探
18
作者 王晓峰 隋志成 +1 位作者 宋美华 雷青霞 《能源与环保》 2020年第1期121-126,131,共7页
为了树立低碳意识,主动构建和完善塔里木油田碳排放管理体系,积极减少其碳排放总量与强度,介绍了塔里木油田开展的一系列应对碳排放权交易的基础性工作,包括碳盘查与报告、碳排放统计与管理制度建设,分析了温室气体排放结构与降碳方向,... 为了树立低碳意识,主动构建和完善塔里木油田碳排放管理体系,积极减少其碳排放总量与强度,介绍了塔里木油田开展的一系列应对碳排放权交易的基础性工作,包括碳盘查与报告、碳排放统计与管理制度建设,分析了温室气体排放结构与降碳方向,研究了碳配额预测与碳交易定位。研究结果表明:塔里木油田认识到开展企业碳排放管控工作的基础是掌握碳排放数据,数据准确性的保障条件是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统计方法。塔里木油田掌握了碳排放数据,规范了碳排放管理工作,明确了降碳方向,初步完成碳交易企业定位,为油田企业开展碳排放管控及参与碳交易市场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盘查 碳排放管理 碳交易 企业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DM全光网中的包交换技术
19
作者 姜希军 隋志成 吴志坚 《现代有线传输》 2001年第3期26-32,共7页
WDM技术为通信网络提供了巨大的带宽资源 ,包交换技术提高了带宽的利用率 ,二者的结合即在WDM网中进行包交换必然是下一代光网络的发展趋势。本文讨论了光包交换的分层网络模型、目前正在研究的两种包交换技术以及实现包交换的关键技术 。
关键词 包交换技术 全光网 WDM技术 光通信网络 光包交换 层网络 下一代光网络 WDM网 带宽资源 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DM网络中波长转换稀疏性与有限波长转换能力的研究
20
作者 姜希军 隋志成 吴志坚 《数据通信》 2001年第2期24-26,共3页
阐述稀疏波长转换和有限波长转换技术的概念 ,讨论了这两种技术对网络阻塞率和波长转换增益的影响 ,并给出了一种用于波长和波长转换器分配的启发式算法。
关键词 波长转换 波分复用网 稀疏性 虚波长路由 阻塞率 光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