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型多功能马铃薯种植机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8
1
作者 岳群 蒋金琳 +2 位作者 战长龄 李字增 隋修旭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8-131,共4页
马铃薯种植作业环节多、劳动强度大,而我国马铃薯种植业机械化水平低、机械作业播种质量较差,多数需要人工辅助作业。针对以上问题,研究开发了一种小型多功能马铃薯种植机,可一次作业完成旋耕、施肥、开沟、播种、起垄、铺设滴灌带及覆... 马铃薯种植作业环节多、劳动强度大,而我国马铃薯种植业机械化水平低、机械作业播种质量较差,多数需要人工辅助作业。针对以上问题,研究开发了一种小型多功能马铃薯种植机,可一次作业完成旋耕、施肥、开沟、播种、起垄、铺设滴灌带及覆膜覆土等多工艺联合作业。起垄装置采用液压驱动可调起垄宽度,实现起垄宽度可调,满足不同农艺要求。增设滴灌带铺设装置,可以实现播种同时在垄上膜下铺设滴灌带,有利于节水增产防旱保墒。田间试验检测表明:该机漏播率为1.072%,重播率为1.286%,作业效果良好,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马铃薯种植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种植机 播种质量 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起垄覆膜机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6
2
作者 隋修旭 蒋金琳 +2 位作者 岳群 李字增 战长龄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7-121,共5页
我国甘薯栽培方式多为垄作覆膜,该种植方式劳动强度大、生产环节多、机械化程度低,严重制约了甘薯的产业化发展。为此,设计了一种甘薯起垄覆膜机。该机为一垄双行式设计,采用旋耕起垄技术,可显著提高作业效率和起垄质量;起垄后使用压实... 我国甘薯栽培方式多为垄作覆膜,该种植方式劳动强度大、生产环节多、机械化程度低,严重制约了甘薯的产业化发展。为此,设计了一种甘薯起垄覆膜机。该机为一垄双行式设计,采用旋耕起垄技术,可显著提高作业效率和起垄质量;起垄后使用压实整形装置提高土垄紧实度,并于垄上开出两条插秧沟;滴灌带通过定位装置平铺于垄上中间位置,无扭曲、折弯现象,方便田间管理,有利于甘薯的生长;使用定穴轮实现膜上定穴,方便种植户插秧;实现多项作业过程一次性完成,包括整地、施肥、起垄、压实整形、铺设滴灌带、覆膜覆土及膜上定穴。田间试验表明:该机无论是起垄质量、覆膜性能,还是定穴效果,均满足甘薯种植的农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起垄 覆膜 膜上定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薯类收获机输送链条清土装置的设计和试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字增 蒋金琳 +2 位作者 战长龄 岳群 隋修旭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3-127,共5页
薯类收获机薯土分离装置在作业过程中,栅条容易粘着一层泥土,造成栅条之间的间隙变小,严重影响薯土分离效果,明薯率明显降低。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难题,设计研制了橡胶圆辊式和螺旋叶片式栅条清土装置,在机具收获作业的同时对输送链条进行... 薯类收获机薯土分离装置在作业过程中,栅条容易粘着一层泥土,造成栅条之间的间隙变小,严重影响薯土分离效果,明薯率明显降低。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难题,设计研制了橡胶圆辊式和螺旋叶片式栅条清土装置,在机具收获作业的同时对输送链条进行清土处理。试验研究表明:没有安装清理装置的栅条粘土厚度达到4.8 5 mm,而安装有螺旋叶片式和橡胶圆辊式栅条清土装置的栅条粘土厚度分别为2.9 0 mm和2.5 5 mm;两种栅条清土装置均具有明显的清理栅条粘土效果,满足实际生产要求,尤其是橡胶圆辊式清土装置对链条之间的粘土有很好的清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收获机 输送链条 栅条清土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收获机防缠绕装置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战长龄 蒋金琳 +3 位作者 周申 岳群 李字增 隋修旭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93-196,共4页
针对现有小型马铃薯收获机挖掘部件易于被杂草缠绕、壅土等问题,设计了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马铃薯收获机防缠绕装置。马铃薯收获机田间性能对比试验表明:两种防缠绕装置都具有良好的防缠绕效果,收获时基本没有出现壅堵现象,且主动式防缠... 针对现有小型马铃薯收获机挖掘部件易于被杂草缠绕、壅土等问题,设计了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马铃薯收获机防缠绕装置。马铃薯收获机田间性能对比试验表明:两种防缠绕装置都具有良好的防缠绕效果,收获时基本没有出现壅堵现象,且主动式防缠绕装置的防缠绕性能优于被动式防缠绕装置。无防缠绕装置、装有被动防缠绕装置和主动防缠绕装置的收获机收获时的明薯率分别为98.17%、98.62%、99.09%,伤薯率为0.73%、0.6 4%、0.6 7%,破皮率为1.1 0%、1.0 9%、1.0 3%,作业质量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收获机 防缠堵装置 对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