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动及控体重对女运动员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徐红 隆璐娟 +3 位作者 金山 何玉香 李谨 何代璇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6-41,共6页
本文应用双光能源及单光能源骨密度测试,血清维生素D_3,雌二醇、胆固醇、碱性磷酸酶水平等,分别对竞技体校及普通小学两个年龄组,青春发育前后共63名学生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运动训练有助于提高骨密度(单位面积中的骨矿含量Bone Mine-ral... 本文应用双光能源及单光能源骨密度测试,血清维生素D_3,雌二醇、胆固醇、碱性磷酸酶水平等,分别对竞技体校及普通小学两个年龄组,青春发育前后共63名学生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运动训练有助于提高骨密度(单位面积中的骨矿含量Bone Mine-ral Density,简称BMD),长期控体重对青春发育前运动员骨密度未见影响,而发育后运动员,雌激素较低者,骨密度较低,赛前快速控体重运动员,骨密度仍高于同龄不训练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运动员 女性 体重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几种身体成分测试方法的评估 被引量:12
2
作者 隆璐娟 杨锡让 +1 位作者 王晓英 乔志源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16-21,共6页
以水下称重法为准,对皮皱法、围度和电阻抗3种简易方法进行验证,于1992年夏季对男29人、女40人,平均年龄ll岁小学生进行了测试。通过测试比较,发现皮皱法与水下称重法的相关男女分别为0.7和0.6.电阻抗法和围度法... 以水下称重法为准,对皮皱法、围度和电阻抗3种简易方法进行验证,于1992年夏季对男29人、女40人,平均年龄ll岁小学生进行了测试。通过测试比较,发现皮皱法与水下称重法的相关男女分别为0.7和0.6.电阻抗法和围度法测定身体成分的准确性较差,这一结果有待于进一步做大面积的测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脂百分数 水下称重 皮皱法 围度 电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与香港中小学生身体成分的测试与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杨锡让 符浩坚 +2 位作者 赖柳明 隆璐娟 张士祥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14-19,共6页
通过对北京与香港805名年龄段男妇学生身体成分的测试与分析,表明北京与香港中小学生的营养条件均良好,12岁以上学生的身高、体重指数明显高于香港学生,对应于体重于脂肪重晃显较高;在各年龄段上,北京学生体脂含量均明显高于香港学生,... 通过对北京与香港805名年龄段男妇学生身体成分的测试与分析,表明北京与香港中小学生的营养条件均良好,12岁以上学生的身高、体重指数明显高于香港学生,对应于体重于脂肪重晃显较高;在各年龄段上,北京学生体脂含量均明显高于香港学生,体脂偏高人数也明显高于香港学生;与香港学生对比,北京学生脂肪分布呈现出四肢(尤其是下肢)部位脂肪明显堆积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与香港 中小学生 身体成分 形态学指标 身体指数指标 身体脂肪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