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舰船生命力评估方法初探 被引量:5
1
作者 浦金云 隆玄民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1989年第2期81-86,共6页
本文根据系统可靠性工程和可靠性数学的理论,提出了一种类似可靠性中的“故障树”的分析方法,即适合于舰船生命力评估的一种新方法—损伤树分析法(Damage Tree Analysis),简称DTA法。为解决舰船及各子系统在各种战损情况下生命力的评估... 本文根据系统可靠性工程和可靠性数学的理论,提出了一种类似可靠性中的“故障树”的分析方法,即适合于舰船生命力评估的一种新方法—损伤树分析法(Damage Tree Analysis),简称DTA法。为解决舰船及各子系统在各种战损情况下生命力的评估问题,提供了一种较简便、通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生命力 损伤树 可靠性数学 舰船装备 系统可靠性 武器攻击 故障树 主推进 推进系统 模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主动力装置独立组配置的生命力设计
2
作者 隆玄民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1983年第1期42-48,共7页
本文对主动力装置独立组配置的生命力设计依据和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评定的指标应以受损后功率损失情况为主。认为分析方法随着武器对舰船和动力装置的破坏特点应分为三类:一类是以武器对船体的破坏半径为根据的分析法,一类是按... 本文对主动力装置独立组配置的生命力设计依据和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评定的指标应以受损后功率损失情况为主。认为分析方法随着武器对舰船和动力装置的破坏特点应分为三类:一类是以武器对船体的破坏半径为根据的分析法,一类是按不同舱组破损分析法,一类是按震动破损分析法。三种情况下装置被击毁事件是构成一个串联系统,故最后可求出装置总的被击毁的概率作为设计依据。作者也认为在一般情况下(装置舱数较少)可只按第一类方法来进行生命力设计。前二类方法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补加受损伤和被击毁的概率;并提出主要威胁的破坏半径和舰船允许最大破坏半径等概念。第三类方法是用系统可靠性理论来解决主动力装置配置的生命力问题。作者的意图是想探讨较为符合实际的主动力独立组配置的生命力设计依据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坏半径 船体 舰船 舰艇生命力 装置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