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公交分担率的公交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温旭丽 杨涛 陶雨濛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23,共6页
论文结合我国公共交通发展特点确定48个候选指标。运用德尔菲法进行指标初选:在第一轮调查中,以关联程度赋值平均值大于3.0、变异系数小于0.25为筛选标准删除8个指标:在第二轮计算后,采用BP神经网络法对指标进行优化,以权重小于60%为筛... 论文结合我国公共交通发展特点确定48个候选指标。运用德尔菲法进行指标初选:在第一轮调查中,以关联程度赋值平均值大于3.0、变异系数小于0.25为筛选标准删除8个指标:在第二轮计算后,采用BP神经网络法对指标进行优化,以权重小于60%为筛选标准删除11个指标,最终筛选出29个指标。又将评价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通过训练神经网络,得到各指标权重及准则层权重。最后,以南京为例进行指标体系的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能够较准确和全面评价公共交通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交系统评价 BP神经网络法 指标体系 公交分担率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速度波动区间的双向绿波优化控制方法 被引量:10
2
作者 夏井新 陶雨濛 焦恬恬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02-809,共8页
针对现有干线交通信号绿波控制方法采用平行等宽的绿波带宽,无法考虑相邻交叉口间交通流运行速度波动性的缺陷,引入了基于路段速度波动区间的不等绿波带宽,提出了干线交通双向绿波优化控制方法.该方法在满足非绿波相位交通需求的前提下... 针对现有干线交通信号绿波控制方法采用平行等宽的绿波带宽,无法考虑相邻交叉口间交通流运行速度波动性的缺陷,引入了基于路段速度波动区间的不等绿波带宽,提出了干线交通双向绿波优化控制方法.该方法在满足非绿波相位交通需求的前提下,以相邻交叉口之间的绿波带宽最大化为优化目标,通过构建带宽最大化模型,调整相邻交叉口之间的相对相位差,并以重叠度检验为约束条件,防止了绿波带断层现象的产生,进而实现了干线道路交通信号的双向绿波控制.以昆山市长江路为例,基于效率层面的评价指标对提出的干线交通双向绿波优化控制方法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较之传统的绿波控制方法在绿波带宽方面增加了11.8%,在交通延误和车辆排队长度方面分别减少了15.34%和10.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控制 速度波动区间 双向绿波 带宽 城市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