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轨信号基础设备维护》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设计
1
作者 陶雨濛 周爱萍 王亮军 《时代汽车》 2024年第11期82-84,共3页
在新工科背景下,《城轨信号基础设备维护》课程相关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的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共建是课程的教学目标。依据城轨信号工岗位特色,提炼四个思政要点:爱国情怀、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工程伦理,围绕“重规范、应危急、防... 在新工科背景下,《城轨信号基础设备维护》课程相关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的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共建是课程的教学目标。依据城轨信号工岗位特色,提炼四个思政要点:爱国情怀、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工程伦理,围绕“重规范、应危急、防风险”育人主线,从课程内容优化、思政元素挖掘、实施路径构建、育人目标评价四个方面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从而落实“形成行业认同-具备职业素养-铸就匠心底蕴”递进式的课程思政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轨信号 课程思政 职业素养 匠心底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交分担率的公交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温旭丽 杨涛 陶雨濛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23,共6页
论文结合我国公共交通发展特点确定48个候选指标。运用德尔菲法进行指标初选:在第一轮调查中,以关联程度赋值平均值大于3.0、变异系数小于0.25为筛选标准删除8个指标:在第二轮计算后,采用BP神经网络法对指标进行优化,以权重小于60%为筛... 论文结合我国公共交通发展特点确定48个候选指标。运用德尔菲法进行指标初选:在第一轮调查中,以关联程度赋值平均值大于3.0、变异系数小于0.25为筛选标准删除8个指标:在第二轮计算后,采用BP神经网络法对指标进行优化,以权重小于60%为筛选标准删除11个指标,最终筛选出29个指标。又将评价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通过训练神经网络,得到各指标权重及准则层权重。最后,以南京为例进行指标体系的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能够较准确和全面评价公共交通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交系统评价 BP神经网络法 指标体系 公交分担率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速度波动区间的双向绿波优化控制方法 被引量:10
3
作者 夏井新 陶雨濛 焦恬恬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02-809,共8页
针对现有干线交通信号绿波控制方法采用平行等宽的绿波带宽,无法考虑相邻交叉口间交通流运行速度波动性的缺陷,引入了基于路段速度波动区间的不等绿波带宽,提出了干线交通双向绿波优化控制方法.该方法在满足非绿波相位交通需求的前提下... 针对现有干线交通信号绿波控制方法采用平行等宽的绿波带宽,无法考虑相邻交叉口间交通流运行速度波动性的缺陷,引入了基于路段速度波动区间的不等绿波带宽,提出了干线交通双向绿波优化控制方法.该方法在满足非绿波相位交通需求的前提下,以相邻交叉口之间的绿波带宽最大化为优化目标,通过构建带宽最大化模型,调整相邻交叉口之间的相对相位差,并以重叠度检验为约束条件,防止了绿波带断层现象的产生,进而实现了干线道路交通信号的双向绿波控制.以昆山市长江路为例,基于效率层面的评价指标对提出的干线交通双向绿波优化控制方法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较之传统的绿波控制方法在绿波带宽方面增加了11.8%,在交通延误和车辆排队长度方面分别减少了15.34%和10.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控制 速度波动区间 双向绿波 带宽 城市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院校轨道交通车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教学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周爱萍 金立艳 陶雨濛 《无线互联科技》 2020年第9期101-103,共3页
文章以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实训基地为例,系统论述了一个大型的、可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信号等多专业实训需求的综合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应用。主要介绍了轨道交通车辆检修、车辆模拟驾驶等5个实训区的设计和建设以及... 文章以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实训基地为例,系统论述了一个大型的、可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信号等多专业实训需求的综合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应用。主要介绍了轨道交通车辆检修、车辆模拟驾驶等5个实训区的设计和建设以及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总结了该实训基地建成后为提高办学质量、扩大就业等方面做出的贡献,并针对专业实践教学的应用情况,对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一些浅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辆实训基地 教学 检修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司机驾驶状态监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亮军 陈燕飞 +1 位作者 陶雨濛 胡明旭 《铁道通信信号》 2020年第10期79-82,共4页
针对轨道交通列车司机人为因素对列车运行安全带来的风险,设计了一种司机驾驶状态监测系统.首先,根据轨道交通发展趋势,采用两级架构设计该监测系统;然后,对监测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最后,使用列车模拟驾驶平台,对监测系统的功能... 针对轨道交通列车司机人为因素对列车运行安全带来的风险,设计了一种司机驾驶状态监测系统.首先,根据轨道交通发展趋势,采用两级架构设计该监测系统;然后,对监测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最后,使用列车模拟驾驶平台,对监测系统的功能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功能稳定,对异常驾驶状态识别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司机驾驶状态 系统设计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