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钟嵘“诗味”论的再检讨——兼与日本清水凯夫先生商榷 |
陶礼天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3
|
|
2
|
王国维“境界”说的传统曲论资源——兼论《人间词话》的方法论问题 |
陶礼天
|
《长江学术》
|
2010 |
1
|
|
3
|
论《文心雕龙》的经典批评模式 |
陶礼天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1
|
|
4
|
牟世金《文心雕龙研究》评述——兼评作者毕生之《文心》研究著述及其贡献 |
陶礼天
|
《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1
|
|
5
|
读司空图《书屏记》书后——表圣诗论受《文心雕龙》之影响及相关问题 |
陶礼天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0 |
|
6
|
《文心雕龙》与六朝思想文化及文学艺术发展的关系 |
陶礼天
|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7 |
0 |
|
7
|
“齐气”说及其文学地理批评范式新探 |
陶礼天
|
《中原文化研究》
|
2023 |
0 |
|
8
|
司马迁的地域文化观──读《史记·货殖列传》 |
陶礼天
|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4 |
7
|
|
9
|
虚静:艺术直觉的动态心理形式 |
陶礼天
|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9 |
1
|
|
10
|
试论《文心雕龙》“折中”精神的主要体现 |
陶礼天
|
《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0 |
2
|
|
11
|
《诗家一指》与《二十四诗品》作者问题 |
祖保泉
陶礼天
|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6 |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