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钟嵘“诗味”论的再检讨——兼与日本清水凯夫先生商榷 被引量:3
1
作者 陶礼天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73-80,共8页
分析了《诗品》中的诗“味”范畴的美学涵义 ,对日本学者清水凯夫《〈诗品〉是否以“滋味说”为中心》一文中的观点进行商榷 ,并说明应该如何正确地理解钟嵘提出的“诗味”论。
关键词 诗味 诗品 美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国维“境界”说的传统曲论资源——兼论《人间词话》的方法论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陶礼天 《长江学术》 2010年第2期64-69,共6页
本文首先讨论王国维先生"境界"说与中国传统戏曲理论批评"境界"说(主要以明代吕天成、祁彪佳为主)的关系,认为传统曲论中有关"境"、"境界"、"意境"的评论是其"境界"说的... 本文首先讨论王国维先生"境界"说与中国传统戏曲理论批评"境界"说(主要以明代吕天成、祁彪佳为主)的关系,认为传统曲论中有关"境"、"境界"、"意境"的评论是其"境界"说的重要理论资源;其次就《人间词话》的方法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人间词话》并非是王国维先生"保守恋旧"的体现,而是他对传统文论与西方文论相比较而客观存在"和而不同"精神的一种自觉固守,是王国维先生本人作为当时杰出学者的代表,在西方文化东渐的中国化过程中最终由"‘格义’传译"到"求异存真",再到超越中西文化异同之争而力图走向真正的"融合创新"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界 传统曲论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心雕龙》的经典批评模式 被引量:1
3
作者 陶礼天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1-7,共7页
刘勰《文心雕龙》的文学批评模式主要可以概括为四种,即经典批评模式、文体批评模式、才性批评模式和知音批评模式,各有所侧重,相互之间又构成一种主要以作者情志批评与作品文本批评相结合的整体"范式"。从文学批评的立场看问... 刘勰《文心雕龙》的文学批评模式主要可以概括为四种,即经典批评模式、文体批评模式、才性批评模式和知音批评模式,各有所侧重,相互之间又构成一种主要以作者情志批评与作品文本批评相结合的整体"范式"。从文学批评的立场看问题,在《文心雕龙》"文之枢纽"前五篇中,可以有更丰富的理解,概括地说,就是建立起一种经典批评模式,主要包括其关于文学批评的合理性依据、正当性立场、价值判断原则、文学发展的合法性和基本批评标准,简单地说,就是合理性、正当性、价值性、合法性和准则性这"五性"原则与方法,这种批评原则与方法是贯彻《文心雕龙》全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经典批评 五经 批评模式 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牟世金《文心雕龙研究》评述——兼评作者毕生之《文心》研究著述及其贡献 被引量:1
4
作者 陶礼天 《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31-38,共8页
牟世金先生是当代《文心雕龙》研究的著名专家 ,本文对其标志性研究成果《文心雕龙研究》一书的主要内容和一系列代表性观点作了介绍和评价 ,并兼评其另外几部《文心雕龙》研究著作 ,以便使牟世金先生毕生之《文心雕龙》研究著述与主要... 牟世金先生是当代《文心雕龙》研究的著名专家 ,本文对其标志性研究成果《文心雕龙研究》一书的主要内容和一系列代表性观点作了介绍和评价 ,并兼评其另外几部《文心雕龙》研究著作 ,以便使牟世金先生毕生之《文心雕龙》研究著述与主要贡献得到整体的呈现 ,为当代《文心雕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研究》 文学理论批评 研究方法 学术成就 牟业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司空图《书屏记》书后——表圣诗论受《文心雕龙》之影响及相关问题
5
作者 陶礼天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570-573,共4页
《书屏记》是司空图一篇重要书法论文 ,据该文所述 ,司空图曾仔细阅读过唐代著名书法学家李嗣真的《书品》和书法家徐浩有关书法的评论 ,而徐浩《论书》直接引用过《文心雕龙·风骨》篇中一段文字 ,由此推证 ,司空图以“品”论诗 ,... 《书屏记》是司空图一篇重要书法论文 ,据该文所述 ,司空图曾仔细阅读过唐代著名书法学家李嗣真的《书品》和书法家徐浩有关书法的评论 ,而徐浩《论书》直接引用过《文心雕龙·风骨》篇中一段文字 ,由此推证 ,司空图以“品”论诗 ,盖受到刘勰“八体”说等观点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空图《司屏记》 《文心雕龙》 刘勰 书法 诗品 诗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心雕龙》与六朝思想文化及文学艺术发展的关系
6
作者 陶礼天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45-53,共9页
从《文心雕龙》的“文”的观念与模式、辨名析理的方法、才性之辨与言意之辨等层次,概略地讨论了《文心雕龙》与玄风笼罩下的六朝思想文化的关系;并从其“唯务折衷”的批评个性出发,就六朝文艺批评派别的分野、拟古诗作与文体论的关... 从《文心雕龙》的“文”的观念与模式、辨名析理的方法、才性之辨与言意之辨等层次,概略地讨论了《文心雕龙》与玄风笼罩下的六朝思想文化的关系;并从其“唯务折衷”的批评个性出发,就六朝文艺批评派别的分野、拟古诗作与文体论的关系以及审美心物观等问题,简要地论述了《文心雕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用结构 辨析名理 拟古诗 心物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气”说及其文学地理批评范式新探
7
作者 陶礼天 《中原文化研究》 2023年第6期50-58,F0002,共10页
从文学地理学的理论视域出发,提出曹丕的“齐气”说属于文学地理批评,且具有范式意义;唐代李善《文选》注中,结合班固《诗经·齐风》具有“舒缓之体”之说,注解“齐气”就是“言齐俗文体舒缓”,当代自范宁等一些学者撰文对李善此注... 从文学地理学的理论视域出发,提出曹丕的“齐气”说属于文学地理批评,且具有范式意义;唐代李善《文选》注中,结合班固《诗经·齐风》具有“舒缓之体”之说,注解“齐气”就是“言齐俗文体舒缓”,当代自范宁等一些学者撰文对李善此注提出反驳意见,也遭到不少学者的反批评,形成诸多争议性的解释。通过研究,在赞同《文选》李善之注基本不误的研究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曹丕《典论·论文》关于徐幹与王粲等作家的比较评论之内涵,并首次结合东汉李巡《尔雅》注所谓“齐其气清舒”和刘熙《释名》所谓徐州“土气舒缓”等解释,分析曹丕“齐气”说作为文学地理批评的依据、影响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丕 齐气 文体舒缓 文学地理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马迁的地域文化观──读《史记·货殖列传》 被引量:7
8
作者 陶礼天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2期152-157,共6页
司马迁的地域文化观──读《史记·货殖列传》陶礼天司马迁的《货殖列传》历来被视为奠定《史记》这部伟大史著的“瑰玮奇变”的大文章,其“千汇万状,震荡六合”,①“将天时、地理、人事、物情,历历如指诸掌”,②学人眼其识见... 司马迁的地域文化观──读《史记·货殖列传》陶礼天司马迁的《货殖列传》历来被视为奠定《史记》这部伟大史著的“瑰玮奇变”的大文章,其“千汇万状,震荡六合”,①“将天时、地理、人事、物情,历历如指诸掌”,②学人眼其识见,作手慕其文才。至近现代论者,多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地域文化 文化观 《货殖列传》 《史记·货殖列传》 《太史公自序》 《史记》 人文精神 楚文化 文化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静:艺术直觉的动态心理形式 被引量:1
9
作者 陶礼天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2期208-214,共7页
一、小引中国古代艺术家主张在虚静中直觉顿悟,深入空寂,静以观物,捕捉那种“欲辨已忘言”的艺术“真意”.况周颐根据自己的体悟,说了这样一段妙语:“人静帘垂,灯暗香直.窗外芙蓉残叶飒飒作秋声,与砌虫相和答.据梧冥坐,湛怀息机.每一念... 一、小引中国古代艺术家主张在虚静中直觉顿悟,深入空寂,静以观物,捕捉那种“欲辨已忘言”的艺术“真意”.况周颐根据自己的体悟,说了这样一段妙语:“人静帘垂,灯暗香直.窗外芙蓉残叶飒飒作秋声,与砌虫相和答.据梧冥坐,湛怀息机.每一念起,辄设理想排遣之.乃至万缘俱寂,吾心忽莹然开朗如满月,肌骨清凉,不知斯世何世也.斯时若有无端哀怨枨触于万不得已;即而察之,一切境象全失,唯有小窗虚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理 中国古代艺术 心理空间 心理运动 心理结构 艺术直觉 虚静心态 境界 物我交融 妙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文心雕龙》“折中”精神的主要体现 被引量:2
10
作者 陶礼天 《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30-38,共9页
折中论的精神原则在《文心雕龙》中,具体体现为五个方面的内容, 即:1.反“本”以执“中”,在其理论批评体系的构架上,主要从本末观出发,把 文的本体即自然之道与文的现象统一起来。2.察“源”以执“中”,在考察文的生 成过... 折中论的精神原则在《文心雕龙》中,具体体现为五个方面的内容, 即:1.反“本”以执“中”,在其理论批评体系的构架上,主要从本末观出发,把 文的本体即自然之道与文的现象统一起来。2.察“源”以执“中”,在考察文的生 成过程和历史的发展变化过程时,贯彻了折中论原则,其体现出的具体研究方法是 原始要终与变通运会。3.尚“中和”尚“圆览”尚“中正”以执“中”,对作品文 本的构成乃至创作和批评要求,主张圆通的和谐观,要求立理归于本正,讲究一与 多的统一。4.贵“通才”贵“圆照”贵“见异”以执“中”,在其批评理论中,包 括对作家和作品的批评方法本身,也贯彻了折中的思想方法。5.求“圆通”求 “体要”求“辨正”以执“中”,是指其论述方法、逻辑推理的特征而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中 《文心雕龙》 作品文本 自然之道 作家 批评理论 批评方法 具体 精神 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家一指》与《二十四诗品》作者问题 被引量:12
11
作者 祖保泉 陶礼天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89-97,共9页
有论者依据《诗家一指》认为《二十四诗品》的作者不是司空图而是明人怀悦。以《诗家一指》与《虞侍书侍法》对照,证明《一指》抄撮成书,而且错误多端,令人索解为难,但其中的《二十四诗品》录自"秘本",值得珍视。苏拭《书黄于思... 有论者依据《诗家一指》认为《二十四诗品》的作者不是司空图而是明人怀悦。以《诗家一指》与《虞侍书侍法》对照,证明《一指》抄撮成书,而且错误多端,令人索解为难,但其中的《二十四诗品》录自"秘本",值得珍视。苏拭《书黄于思诗集后》中所说的"二十四韵",指各用一个韵部的字押韵而成的二十四首组诗,实指《二十四诗品》。因此在没有可靠证据之前,不能轻易否定司空图是《二十四诗品》的作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家一指 虞侍书诗法 二十四诗品 虞集 怀悦 司空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