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特征及其成因机制 被引量:55
1
作者 杨华 陶家庆 +2 位作者 欧阳征健 李刚 景春利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63-868,共6页
目的探究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特征与成因机制。方法利用地震剖面解释、构造解析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断裂以走向近南北向逆冲断层为主,其次为正断层与走滑断层,共分为4级。南北构造特征差异明显,北区为冲断体系,在桌子山段发育一系列... 目的探究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特征与成因机制。方法利用地震剖面解释、构造解析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断裂以走向近南北向逆冲断层为主,其次为正断层与走滑断层,共分为4级。南北构造特征差异明显,北区为冲断体系,在桌子山段发育一系列西倾逆冲断层,铁克苏庙段发育断隆和前缘三角带,陶乐—横山堡段发育叠瓦状东倾逆断层;中区为逆冲推覆体系,在马家滩段发育薄皮构造,惠安堡段发育厚皮构造,甜水堡段发育叠瓦式逆冲推覆;南区为逆冲体系。西缘三叠纪—中侏罗世为陆相残延克拉通内叠合盆地;构造变形主要发生于侏罗纪末期,为陆内前陆盆地发育时期;早白垩世进入挤压期后伸展作用阶段;新生代北区处于伸展背景,而南区处于挤压背景,中区为它们之间的调节带。结论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具有典型"南北分段"特点,其构造格局主要定型于侏罗纪末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 构造特征 构造分区 成因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地扶贫搬迁学生融入新学校的制约因素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3
2
作者 陶家庆 《教学与管理》 2021年第17期15-17,共3页
易地扶贫搬迁学生来新学校后通常难以适应安置地学校的新环境,这样不仅关系到其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且还会影响其融入新学校的程度,甚至会对社会化进程的推进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学生快速融入学校新环境的实践研究,能... 易地扶贫搬迁学生来新学校后通常难以适应安置地学校的新环境,这样不仅关系到其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且还会影响其融入新学校的程度,甚至会对社会化进程的推进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学生快速融入学校新环境的实践研究,能提升他们对学校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他们良好地融入,增强社区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本文剖析了制约易地扶贫搬迁学生快速融入学校新环境的因素,探究了易地扶贫搬迁学生快速融入学校新环境的策略,以期为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 环境融入 脱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