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人信息保护检察公益诉讼的路径优化:以多元协同理念为核心 被引量:8
1
作者 陶加培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91,共14页
个人信息保护检察公益诉讼是数字时代背景下个人信息国家保护主义的有效司法路径。当前,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检察公益诉讼相关法律规定内容相对原则且分散,使制度整体面临理念、规范与实践的多维治理困境,难以回应数字时代个人信息公益保... 个人信息保护检察公益诉讼是数字时代背景下个人信息国家保护主义的有效司法路径。当前,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检察公益诉讼相关法律规定内容相对原则且分散,使制度整体面临理念、规范与实践的多维治理困境,难以回应数字时代个人信息公益保护的治理需求。推动个人信息保护检察公益诉讼的路径优化,确有必要建构以多元协同理念为核心的治理体系,实现多元治理主体、多维治理目的和多类治理机制的协同共治。以“检察公益诉讼法”立法为契机,强化个人信息公益保护的规范供给,既要建构内部框架秩序,弥补诉权主体正当、公私益判断标准、程序处理机制、诉讼责任承担等方面的疏漏,又要搭建外部治理机制,引入积极能动的检察理念和诉源治理机制,完善公益诉讼赔偿金管理使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 公益诉讼 检察公益诉讼法 多元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强制医疗制度的世界经验与中国模式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洪宇 陶加培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3-49,共7页
刑事强制医疗制度自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后确立以来一直是理论界与实务界讨论的热点话题。尽管制度的具体化使精神病人强制医疗有了可依赖的法律基础,但目前法律规定的模糊给实际执行带来了诸多阻碍。不仅如此,无论是在立法层面抑... 刑事强制医疗制度自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后确立以来一直是理论界与实务界讨论的热点话题。尽管制度的具体化使精神病人强制医疗有了可依赖的法律基础,但目前法律规定的模糊给实际执行带来了诸多阻碍。不仅如此,无论是在立法层面抑或是司法层面,我国对精神病人诉讼权利的保护都仍显不足。相比之下,域外国家和地区在强制医疗程序立法方面有着相对丰富的经验,程序亦相对完备,无论是实体条件还是程序条件的规定,均有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之处。对此,结合我国目前刑事强制医疗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尝试构建一个较为适当的刑事强制医疗制度中国模式,不仅有利于促进该制度立法层面的完善,也有利于司法的健康运行和对精神病人诉讼权益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系属 精神病人 强制医疗 诉讼权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案件在线诉讼程序研究——以适用认罪认罚从宽的速裁案件为切入点 被引量:9
3
作者 陶加培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7-75,共9页
近年,在线诉讼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司法方式,其打破了传统诉讼领域的时空场域,拓展了诉讼形式,在保障审判质量的同时,提升了审判效率。《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的颁布第一次将刑事速裁程序纳入在线审理方式的轨道。虽然刑事速裁程序与在... 近年,在线诉讼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司法方式,其打破了传统诉讼领域的时空场域,拓展了诉讼形式,在保障审判质量的同时,提升了审判效率。《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的颁布第一次将刑事速裁程序纳入在线审理方式的轨道。虽然刑事速裁程序与在线诉讼在价值逻辑层面上存在一定的耦合,但在线方式不可避免地给传统线下速裁案件审理带来一定冲击,包括线上诉讼程序中被告人相关诉讼权益保障、审理中认罪认罚自愿性与真实性核验、被告人认罪认罚后反悔的程序处理以及对于量刑建议的分歧处理等方面。当前,在面对这种新的刑事审判方式时,应当从两个维度实现有效应对,宏观上应贯彻公正高效便捷的诉讼理念,微观上应当符合权利保障和权力制衡的价值理念,如此方能进一步完善在线刑事诉讼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诉讼 刑事速裁 认罪认罚从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刑民交叉案件的程序处理 被引量:6
4
作者 陶加培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9-160,共12页
在刑民交叉案件的程序处理顺序上,无论是“先刑后民”“先民后刑”还是“刑民并行”,均是一种既定的程序处理模式,省思当下刑民交叉案件的司法现状,其程序处理应当立足于更深层次的因素。从分类上来看,传统的界定标准与类型划分存在一... 在刑民交叉案件的程序处理顺序上,无论是“先刑后民”“先民后刑”还是“刑民并行”,均是一种既定的程序处理模式,省思当下刑民交叉案件的司法现状,其程序处理应当立足于更深层次的因素。从分类上来看,传统的界定标准与类型划分存在一定瑕疵,类型化的程序处理机制只是一种表象适配,以案件事实为中心的界定与分类才更为妥善。在此前提下,较为妥当地处理刑民交叉程序冲突的进路应当坚持以前置关系判断为主、利益保护判断为辅的原则。优先判断是否存在前置关系,存在时适用“先刑后民”或“先民后刑”,不存在时适用“刑民并行”。同时,以利益保护作为辅助性原则,重点考量依据前置关系判断的程序适用是否对涉案人或单位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如具有利益保护的重要性,应重新判断程序适用模式。贯彻层次性的理念,也能为刑民交叉案件中较为疑难的程序问题提供解决思路,诸如生效裁判既判力、证据交叉适用、涉案款物的处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民交叉 前置关系 利益保护 既判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