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膜前引流与疝环关闭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中的对比研究
1
作者 陶俊 王贵和 江世芳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11期903-905,共3页
比较分析GilbertⅢ型腹股沟斜疝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TAPP)术中行腹膜前引流与疝环关闭的预后差异,评估不同方案对血清肿的影响。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3年12月在铜陵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接受TAPP手术的98例GilbertⅢ型腹股沟斜疝患... 比较分析GilbertⅢ型腹股沟斜疝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TAPP)术中行腹膜前引流与疝环关闭的预后差异,评估不同方案对血清肿的影响。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3年12月在铜陵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接受TAPP手术的98例GilbertⅢ型腹股沟斜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放置腹膜前引流组51例,疝环关闭组47例,比较两组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及住院时间。腹膜前引流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疝环关闭组,但住院时间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管损伤、急性尿潴留、术后疼痛评分、伤口感染、补片感染、术后复发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腹膜前引流组血清肿发生率5.9%(3/51),明显低于疝环关闭组的25.5%(1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腹膜前引流组血清肿发生率低于疝环关闭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GilbertⅢ型腹股沟斜疝这类特殊患者,为降低腹腔镜疝术后早期血清肿的发生,腹膜前引流相较于疝环关闭更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斜疝 GilbertⅢ型 腹膜前引流 疝环关闭 血清肿 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场辐射下TNT晶体性能的变化特性
2
作者 任海超 贾宪振 +5 位作者 刘瑞鹏 王昊 孙晓宇 张增明 陶俊 王晓峰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54-1161,共8页
为了解强磁场辐射下三硝基甲苯(TNT)晶体性能的变化特性,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仪研究了磁场辐射(0,6 T)下TNT晶体形貌,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拉曼光谱分析了磁场辐射后TNT晶格的变化,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获得了磁场辐射下TNT的热分解特性... 为了解强磁场辐射下三硝基甲苯(TNT)晶体性能的变化特性,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仪研究了磁场辐射(0,6 T)下TNT晶体形貌,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拉曼光谱分析了磁场辐射后TNT晶格的变化,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获得了磁场辐射下TNT的热分解特性。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探讨了磁场辐射下(0,3,6 T和8 T)TNT的晶格常数、微观分布、力学性能和撞击感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TNT晶体受到6 T磁场辐射后,微观形貌由辐射前的鳞片针状结构转变为不规则的块状结构,热分解放热峰温度由289.6℃升高到304.1℃,但TNT的晶体相结构和晶格常数未发生明显改变。TNT晶格常数不受磁场辐射的影响,但磁场会改变TNT分子在晶体内部的分布。8 T磁场辐射能显著改善TNT晶体的延展性。通过比较最长引发键的占比,发现8 T磁场会增加TNT晶体的撞击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 微观形貌 热分解 分子动力学 力学模量 撞击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20/HMX共晶与共混物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6
3
作者 陶俊 王晓峰 +3 位作者 赵省向 刁小强 王彩玲 韩仲熙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24-330,共7页
为比较六硝基六氮杂异戊兹烷(CL-20)/环四亚甲基四硝胺(HMX)的共晶与共混物的性能,分别构建了CL-20∶HMX摩尔比为2∶1的共晶结构及共混物结构。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模拟了CL-20/HMX的共晶体系及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结构稳定性及径向... 为比较六硝基六氮杂异戊兹烷(CL-20)/环四亚甲基四硝胺(HMX)的共晶与共混物的性能,分别构建了CL-20∶HMX摩尔比为2∶1的共晶结构及共混物结构。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模拟了CL-20/HMX的共晶体系及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结构稳定性及径向分布函数。模拟及计算结果表明:CL-20/HMX共晶工艺能显著改善体系的抗形变能力及延展性。共晶结构的弹性模量要显著大于共混结构。最大键长(L_(max))的排序为:CL-20/HMX共混>ε-CL-20>β-HMX>CL-20/HMX共晶。以范德华力为主的作用力"敏化"了CL-20/HMX共混体系的结构。CL-20/HMX共晶结构的内聚能密度(CED)值要远远大于CL-20/HMX共混结构的CED值。CL-20/HMX共晶体系中存在着长度相对较短CH…O氢键导致其感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硝基六氮杂异戊兹烷(CL-20) 环四甲基四硝胺(HMX) 力学性能 共晶 共混物 氢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粉/聚四氟乙烯机械活化含能材料的制备及其微观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陶俊 王晓峰 +4 位作者 韩仲熙 冯博 南海 谢中元 黄亚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94-898,共5页
为了研究铝粉/聚四氟乙烯机械活化含能材料的微观性能,利用自制高能球磨机制备了不同球磨时间的机械活化含能材料,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了机械活化含能材料的微观形貌及表面元素分布,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红外光谱仪表征了材料的物相结... 为了研究铝粉/聚四氟乙烯机械活化含能材料的微观性能,利用自制高能球磨机制备了不同球磨时间的机械活化含能材料,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了机械活化含能材料的微观形貌及表面元素分布,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红外光谱仪表征了材料的物相结构和化学结构。进一步利用分子动力学手段研究了铝粉的不同晶面与聚四氟乙烯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长时间的强机械能作用下,聚四氟乙烯和铝粉紧密接触在一起,形成直径为100μm左右的薄片状复合物;球磨20min以后,铝粉和聚四氟乙烯分散得较为均匀,但离完全均匀分散还有一定差距;高能球磨仅能引起铝粉/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微观物理结构的变化;分子动力学计算显示,铝粉的不同晶面与聚四氟乙烯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范德华力占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活化含能材料 铝粉 聚四氟乙烯(PTFE) 球磨 微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ε-CL-20/含能黏结剂复合体系结合能及力学性能的模拟 被引量:8
5
作者 陶俊 王晓峰 +3 位作者 赵省向 王彩玲 刁小强 韩仲熙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5-322,共8页
为设计含能高聚物黏结炸药(PBX)的配方,添加不同软硬段((3-叠氮甲基-3-甲基氧丁环(AMMO):3,3-二叠氮甲基氧丁环(BAMO))比例的含能黏结剂到配方主体的高能量密度化合物六硝基六氮杂异戊兹烷(ε-CL-20)中,构成PBX。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 为设计含能高聚物黏结炸药(PBX)的配方,添加不同软硬段((3-叠氮甲基-3-甲基氧丁环(AMMO):3,3-二叠氮甲基氧丁环(BAMO))比例的含能黏结剂到配方主体的高能量密度化合物六硝基六氮杂异戊兹烷(ε-CL-20)中,构成PBX。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模拟了含能黏结剂与ε-CL-20的结合能以及作用方式、ε-CL-20/含能黏结剂复合体系的力学性能。用基团加和法计算了不同软硬段比例含能黏结剂的生成焓。结果表明:由结合能预测各PBX的相容性和稳定性排序为:ε-CL-20/PBAMO(9)-g-PAMMO(2)>ε-CL-20/PBAMO(5)-g-PAMMO(7)>ε-CL-20/PAMMO(17)>ε-CL-20/PBAMO(12)。PBAMO与ε-CL-20作用主要以范德华力为主。PAMMO以范德华力,静电相互作用和其他作用力与ε-CL-20作用。含能黏结剂可有效地降低ε-CL-20的刚性,其中含能热塑性弹性体的加入能增强ε-CL-20的延展性。单位质量含能黏结剂的生成焓随BAMO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硝基六氮杂异戊兹烷(CL-20) 高聚物粘结炸药(PBX) 含能黏结剂 结合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艺植物类胡萝卜素的代谢及其调节 被引量:39
6
作者 陶俊 张上隆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85-590,共6页
类胡萝卜素是植物中最重要的一类色素,具有广泛的生物功能,尤其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是决定园艺植物中水果、蔬菜品质和花卉观赏价值的重要指标.本文综述了柑橘、番茄、万寿菊等园艺植物类胡萝卜素的发育特点及其在基因分子水平上的调控... 类胡萝卜素是植物中最重要的一类色素,具有广泛的生物功能,尤其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是决定园艺植物中水果、蔬菜品质和花卉观赏价值的重要指标.本文综述了柑橘、番茄、万寿菊等园艺植物类胡萝卜素的发育特点及其在基因分子水平上的调控以及环境因子、化学药剂等因素对类胡萝卜素形成影响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植物 类胡萝卜素 代谢 调节 发育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20/HMX无规作用及共晶作用的理论计算 被引量:5
7
作者 陶俊 王晓峰 +5 位作者 赵省向 韩仲熙 李文红 王彩玲 黄亚峰 方伟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0-55,共6页
为了对比六硝基六氮杂异戊兹烷(CL-20)/环四亚甲基四硝铵(HMX)炸药分子间的无规作用及共晶作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P方法上使用6-311++G(d,p)基组优化得到了4种CL-20/HMX无规构型(Ⅰ、Ⅱ、Ⅲ和Ⅳ),对4种无规构型的几何结构、... 为了对比六硝基六氮杂异戊兹烷(CL-20)/环四亚甲基四硝铵(HMX)炸药分子间的无规作用及共晶作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P方法上使用6-311++G(d,p)基组优化得到了4种CL-20/HMX无规构型(Ⅰ、Ⅱ、Ⅲ和Ⅳ),对4种无规构型的几何结构、静电势、能量及电子密度拓扑进行了分析;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计算了共晶结构中H原子和O原子的径向分布函数;计算了不同摩尔比CL-20/HMX共晶的密度及爆速。结果表明,4种CL-20/HMX的无规构型存在氢键相互作用,氢键键长在0.274 2~0.296 4nm之间;4种无规构型的稳定性排序为:Ⅳ>Ⅲ>Ⅱ>Ⅰ,构型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氢键的数量和键长;4种无规构型在键临界点BCP处的电子密度ρ(r)大小排序为:Ⅳ>Ⅲ>Ⅱ>Ⅰ,CL-20和HMX分子之间不仅存在H…O以及H…N形式的氢键相互作用,还存在N…O和C…O形式的范德华作用;共晶结构中CL-20与HMX的相互作用主要有氢键和强范德华力,氢键键长为0.22nm;CL-20/HMX共晶(摩尔比2∶1)的理论密度为2.003g/cm^3,理论爆速为9 608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硝基六氮杂异戊兹烷 CL-20 环四甲基四硝铵 HMX 共晶 分子间作用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离子对原油乳状液破乳脱水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陶俊 段明 方申文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93-597,共5页
为揭示铁离子对原油乳状液破乳脱水效果的影响规律,考察了铁离子对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以及铁离子在油水两相间的分配系数、原油中的赋存状态。结果表明,随着乳状液中铁离子浓度的增加,破乳脱水量逐渐减少,当含水40%乳状液中的铁离... 为揭示铁离子对原油乳状液破乳脱水效果的影响规律,考察了铁离子对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以及铁离子在油水两相间的分配系数、原油中的赋存状态。结果表明,随着乳状液中铁离子浓度的增加,破乳脱水量逐渐减少,当含水40%乳状液中的铁离子含量为500 mg/L时,原油乳状液几乎不脱水。在原油乳化过程中,水相中的铁离子向油相中转移。100、300、500 mg/L的Fe^(2+)溶液或FeFe^(3+)溶液与原油混合后,测得Fe^(2+)、Fe^(3+)在水中的分配系数分别为0.2327、0.2013、0.2380和0.2658、0.1837、0.2515。分别用蒸馏水、酸性水和乙腈对原油进行萃取,测得Fe^(2+)、Fe^(3+)平均脱除率分别为85.4%、96.5%、91.3%和84.2%、94.8%、91.5%,表明铁元素在原油中主要以油溶性石油酸盐形式存在。当Fe^(2+)质量浓度由0增至500 mg/L时,乳状液电导率由0.008增至0.025μm/cm。铁离子增加了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和电导率,使得乳状液破乳脱水困难,且电脱水过程中电流出现峰值的时间延长。当含水10%乳状液中的铁离子含量达到1000 mg/L时,原油乳状液电脱水过程中会发生电脱水装置短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离子 原油乳状液 破乳脱水 短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氟聚物机械活化含能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9
作者 陶俊 王晓峰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14,共7页
从金属-氟聚物机械活化含能材料(MAECs)的最新发展出发,介绍了金属-氟聚物的能量特性,分析了该类材料的能量优势及释能机理;总结了微米级金属-氟聚物的典型缺点为组分间的扩散距离较大导致的能量释放速率低;对比了纳米铝粉的使用、反应... 从金属-氟聚物机械活化含能材料(MAECs)的最新发展出发,介绍了金属-氟聚物的能量特性,分析了该类材料的能量优势及释能机理;总结了微米级金属-氟聚物的典型缺点为组分间的扩散距离较大导致的能量释放速率低;对比了纳米铝粉的使用、反应材料微器件的设计、机械活化处理等能量释放速率调节方法,分析了机械活化工艺的优越性;综述了金属-氟聚物机械活化含能材料在机械活化工艺、反应机制、爆轰性能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状况;评述了金属-氟聚物机械活化含能材料的研究现状和不足,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附参考文献64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活化含能材料 MAECs 高能量密度材料 爆轰性能 纳米铝粉 高能炸药 金属-氟聚物 能量释放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聚合物包覆铝粉的分子动力学计算 被引量:3
10
作者 陶俊 王晓峰 +4 位作者 王彩玲 赵省向 戴致鑫 韩仲熙 刁小强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4-30,共7页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不同含氟聚合物(F2311、F2603及F2462)、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与Al2O3(001)晶面的相互作用以及SDBS与3种含氟聚合物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利用分子动力学计算了O2分子在不同构型的3种含氟聚合物膜中的扩散速率。...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不同含氟聚合物(F2311、F2603及F2462)、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与Al2O3(001)晶面的相互作用以及SDBS与3种含氟聚合物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利用分子动力学计算了O2分子在不同构型的3种含氟聚合物膜中的扩散速率。以F2311为例,计算了不同分子链个数、温度和不同聚合度条件下O2分子在F2311膜中的扩散速率。结果表明,F2311、F2603及F2462与Al2O3(0 0 1)晶面的结合能分别为1 798.24、3 817.39及1 047.22kJ/mol;SDBS与Al2O3(0 0 1)晶面的结合能显著大于含氟聚合物与Al2O3(0 0 1)晶面的结合能,并随着SDBS个数的增加而增大;F2311、F2603及F2462与SDBS的结合能分别为1 218.97、1 243.05及1 338.06kJ/mol;O2在含氟聚合物膜中的扩散速率受聚合物种类及构型影响,O2在F2311膜中的扩散速率随着F2311分子链个数及聚合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含氟聚合物 铝粉 分子动力学 结合能 扩散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籽多糖分离纯化和结构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陶俊 文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2-135,共4页
以120min、50℃、1:3的料液比提取多糖粗品,并采用Sevage法对得到的油茶籽多糖粗品进行脱蛋白,再通过DEAE-纤维素、SephadexG-100柱层析进一步纯化,得到三种类型(CPSⅠ、CPSⅡ、CPSⅢ)的油茶籽多糖。油茶籽多糖样品的水溶液在紫外-可见... 以120min、50℃、1:3的料液比提取多糖粗品,并采用Sevage法对得到的油茶籽多糖粗品进行脱蛋白,再通过DEAE-纤维素、SephadexG-100柱层析进一步纯化,得到三种类型(CPSⅠ、CPSⅡ、CPSⅢ)的油茶籽多糖。油茶籽多糖样品的水溶液在紫外-可见光260nm(核酸)和280nm(蛋白质)处无明显吸收,但在190nm到210nm之间有多糖特征吸收峰。通过柱层析标准样品分析,可以得出CPSⅠ的分子量大约为256035Da,CPSⅡ的分子量大约为10290.3Da,CPSⅢ的分子量大约为3590Da。薄层色谱分析初步推断CPSⅠ由半乳糖和木糖组成;CPSⅡ由果糖和木糖,以及另一种不明的单糖组成;CPSⅢ由半乳糖组成。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推测CPSI可能是含有磷酸基团的多糖;CPSII和CPSIII都含有纯的醇基团,且CPSII中的一元醇、二元醇的含量比CPSIII高,CPSII和CPSIII都含有α糖苷键和β糖苷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 多糖 分离 纯化 薄层色谱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缝翼凹槽填充降噪设计 被引量:5
12
作者 陶俊 孙刚 徐康乐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15-522,共8页
缝翼凹槽填充技术作为一种缝翼降噪方法,有可能会造成气动性能的损失,如最大升力系数和失速迎角的减小。基于这种情况,针对某多段翼型建立了缝翼凹槽填充构型的数据库,挑选出参考构型,利用置信度推理确定了优化方向,生成了20个优化构型... 缝翼凹槽填充技术作为一种缝翼降噪方法,有可能会造成气动性能的损失,如最大升力系数和失速迎角的减小。基于这种情况,针对某多段翼型建立了缝翼凹槽填充构型的数据库,挑选出参考构型,利用置信度推理确定了优化方向,生成了20个优化构型;采用back propagation(BP)人工神经网络快速预测各优化构型的气动性能,选择其中气动性能最好的构型作为设计构型进行校核计算,求解定常Navier-Stokes方程评估其气动性能与基准构型作对比,应用CFD和声类比相结合的混合方法评估其气动噪声性能并与基准构型作对比。结果表明:在保持多段翼型气动性能的同时,对于给定观测点,所设计的缝翼凹槽填充构型使得气动噪声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翼凹槽填充 多段翼型 人工神经网络 气动噪声 混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法在超细炸药制备方面的应用概述 被引量:3
13
作者 陶俊 王彩玲 +3 位作者 赵省向 刁小强 方伟 韩仲熙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84-187,共4页
以超细炸药的制备为主线,对微乳液法在炸药超细颗粒的制备进行了概述。明确了微乳液的定义以及其和纳米乳液的区别;对微乳液法制备超细炸药的机理、细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以及此方法制备出超细炸药的性能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指出了今后研... 以超细炸药的制备为主线,对微乳液法在炸药超细颗粒的制备进行了概述。明确了微乳液的定义以及其和纳米乳液的区别;对微乳液法制备超细炸药的机理、细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以及此方法制备出超细炸药的性能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指出了今后研究工作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和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炸药 微乳液 纳米乳液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手术临时性造口术后不能闭合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陶俊 束宽山 +1 位作者 郑明 王贵和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440-443,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手术临时性造口转为永久性造口的危险因素,以期在术前指导临床治疗及术后加强对高危人群的随访。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9年12月在铜陵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行腹腔镜辅助经腹直肠癌前切除并行临时性造口手术...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手术临时性造口转为永久性造口的危险因素,以期在术前指导临床治疗及术后加强对高危人群的随访。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9年12月在铜陵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行腹腔镜辅助经腹直肠癌前切除并行临时性造口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6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预防性造口144例,挽救性造口24例。单因素分析造口不能闭合的临床特征,将有意义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68例临时性造口患者中134例(79.8%)成功还纳闭合,34例转为永久性造口。单因素分析显示新辅助放化疗、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术后局部复发、术后远处转移为造口不能闭合的原因,多因素分析显示吻合口漏为造口不能闭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时性造口存在造口永久化风险,术者需审慎考虑临时性造口的转归和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末端回肠造口 永久性造口 经腹直肠前切除术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管桩反射波法的三维波场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陶俊 刘东甲 +2 位作者 柯宅邦 卢志堂 刘华瑄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6-231,共6页
文章建立了管桩的三维动力学模型,运用柱坐标下的弹性波动方程求解自由管桩的动力响应;利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编制相应程序,通过数值计算得到桩身各点在不同时刻的振动速度;探讨了完整桩在竖向激振力作用下的瞬态动力响应,绘制管桩低... 文章建立了管桩的三维动力学模型,运用柱坐标下的弹性波动方程求解自由管桩的动力响应;利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编制相应程序,通过数值计算得到桩身各点在不同时刻的振动速度;探讨了完整桩在竖向激振力作用下的瞬态动力响应,绘制管桩低应变动测的三维波场图;研究管桩的三维干扰效应,阐明了应力波在管桩中的传播理论,直观地显示管桩中除纵波外还存在横波和面波。模型桩实验实测曲线上的信号均能与数值模拟所得波场图一一对应,说明了数值模拟的正确性。文中还比较了不同纵向线上各点的干扰情况,直观地验证了90°为较理想的传感器安装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桩 反射波法 有限差分法 三维波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CL-20基混合炸药等静压装药工艺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陶俊 王晓峰 +3 位作者 陈松 韩仲熙 王彩玲 贾宪振 《爆破器材》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8,共4页
为确保炸药在等静压装药工艺过程中的安全性,对一种CL-20基混合炸药(GMD.15)的本质安全性及其与接触材质的相容性进行了分析;运用数值模拟、力学性能测试、热安全性能测试手段,重点分析了GMD-15等静压压制工艺过程中的受力安全性... 为确保炸药在等静压装药工艺过程中的安全性,对一种CL-20基混合炸药(GMD.15)的本质安全性及其与接触材质的相容性进行了分析;运用数值模拟、力学性能测试、热安全性能测试手段,重点分析了GMD-15等静压压制工艺过程中的受力安全性以及热安全性。数值模拟表明:140MPa条件下,等静压压制药柱的温升为7℃,小于普通模压(29℃);力学性能测试中以/〉5MPa/s的应力率对GMD-15药柱施加压应力,药柱没有发生爆炸或者燃烧:热安全性能测试中以1.5~2.0℃/min的升温速率对GMD.15药粉进行加热,190℃药粉方发生反应,将GMD.15药柱在108℃左右恒温3h,未发生反应。分析认为,等静压压制GMD-15工艺过程安全,不会导致炸药发生热爆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20基混合炸药 工艺安全性 等静压 热爆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径比对金纳米棒折射率传感灵敏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陶俊 鲁拥华 +2 位作者 陈春翀 王沛 明海(指导)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1-105,共5页
利用化学种子生长法制备了多种长径比的金纳米棒,通过监测不同折射率下金纳米棒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波长移动来研究其折射率传感的灵敏度。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纳米棒长径比增加,其折射率传感的灵敏度近似线性地提高。在监测波... 利用化学种子生长法制备了多种长径比的金纳米棒,通过监测不同折射率下金纳米棒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波长移动来研究其折射率传感的灵敏度。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纳米棒长径比增加,其折射率传感的灵敏度近似线性地提高。在监测波长范围内,灵敏度从长径比为2.5:1时的216 nm/RIU增长至4.2:1时的352 nm/RIU。对于长径比为4.2:1的金纳米棒,用离散偶极子近似(DDA)的方法模拟了其折射率传感的灵敏度,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折射率传感 金纳米棒 长径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检查为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诊治策略 被引量:5
18
作者 陶俊 王贵和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研究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探讨外科治疗原则和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术前经内镜活检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者临床资料,其中姑息手术2例,内镜下黏膜剥离术4例,根治性手术30例(全胃切除21例,远端胃切除9例),腹... 目的:研究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探讨外科治疗原则和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术前经内镜活检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者临床资料,其中姑息手术2例,内镜下黏膜剥离术4例,根治性手术30例(全胃切除21例,远端胃切除9例),腹腔镜下探查1例,并将术后病理与术前病理作比较。结果:术后病理提示只有3例仍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例为异性增生,余33例均为腺癌(淋巴结转移26例,7例无淋巴结转移)。结论:术前病理活检为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病例与术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差,我们需结合病灶的部位﹑大小﹑内镜下的大体形态及临床分期,做出个体化﹑精准化﹑规范化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处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泡石接枝PAMPS高吸水性树脂吸水和饱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陶俊 徐继红 +1 位作者 甘颖 朱文龙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13,共3页
以海泡石黏土(ST)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原料,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采用微波辐射法合成了ST-g-PAMPS耐盐性复合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无机盐溶液和不同pH值溶液对树脂... 以海泡石黏土(ST)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原料,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采用微波辐射法合成了ST-g-PAMPS耐盐性复合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无机盐溶液和不同pH值溶液对树脂吸水倍率的影响,研究了树脂的吸水倍率、吸水速率、保水性能和反复吸水性能。结果表明,树脂的吸水倍率随着无机盐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在不同价态金属离子盐溶液中,树脂的吸水倍率大小顺序为NaCl、CaCl2、FeCl3;树脂在pH值为4-9能保持较高的吸水倍率。适量ST的引入能显著提高树脂的吸水倍率、吸水速率、保水性能、反复吸水性能和pH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泡石黏土 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 复合高吸水树脂 吸水速率 pH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厂严重事故下卸压对氢气产生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陶俊 李京喜 +1 位作者 佟立丽 曹学武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0-43,共4页
研究了1 000MWe压水堆核电厂在典型的高压严重事故序列下卸压对氢气产生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开启1列、2列和3列卸压阀进行一回路卸压均会在堆芯熔化进程的3个阶段导致氢气产生率的明显增大:1)堆芯温度1 500~2 100K;2)堆芯温度2 500~... 研究了1 000MWe压水堆核电厂在典型的高压严重事故序列下卸压对氢气产生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开启1列、2列和3列卸压阀进行一回路卸压均会在堆芯熔化进程的3个阶段导致氢气产生率的明显增大:1)堆芯温度1 500~2 100K;2)堆芯温度2 500~2 800K;3)从形成由硬壳包容的熔融池(2 800K)到熔融物向压力容器下封头下落。开启卸压阀的列数越多,氢气产生率的增大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水堆核电厂 全厂断电事故 卸压 氢气产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