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2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路径可实时定义的物联网传输模型
1
作者 肖融 胡以欣 陈文龙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1-188,共8页
计算能力弱、存储容量小是普通物联网节点的典型特征,复杂的部署环境和不稳定的无线链路又会导致物联网网络状态频繁变化.所以,物联网中固定的传输路径无法提供高效的感知及数据传输服务.例如典型的树型路由结构中,靠近树根的节点要提... 计算能力弱、存储容量小是普通物联网节点的典型特征,复杂的部署环境和不稳定的无线链路又会导致物联网网络状态频繁变化.所以,物联网中固定的传输路径无法提供高效的感知及数据传输服务.例如典型的树型路由结构中,靠近树根的节点要提供的传输任务较重,能量消耗更快,会导致整个网络部署周期变短.本文提出了一种路径可实时定义的物联网传输模型(IoT Transmission Model with Real-time Path Definition,ITRP),物联子网中所有节点将邻接关系上报给网关设备,由性能占优的有源供电网关设备来定义网络的实时路由树.网关向物联子网节点发送报文时会携带转发标签,后续转发节点只需根据标签完成报文传输,并根据上一跳信息建立其到网关的反向传输路径.ITRP模型可围绕特定的网络服务目标(节能、传输安全、带宽保障等)收集相关网络状态信息,并周期性调整路由拓扑,实现物联网传输服务的优化.实验面向能量均衡目标展开,经过10个信息采集周期,ITRP模型相对确定性路由模型能量最低节点的能耗比为44%~86%,相对自适应多径传输模型能量最低节点的能耗比为63%~86%;而且,ITRP模型只需较小的标签代价,实验环境中报文的平均标签长度不超过5比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可定义 层级连通树 实时路由树 转发标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Rv6的传输路径优化控制
2
作者 赵成安 陈乐妍 +2 位作者 翟雪婷 陈文龙 赵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9028-9042,共15页
随着互联网规模扩展和拓扑结构的变化,网络管理面临巨大挑战。分段路由(segment routing,SR)协议,特别是SRv6(segment routing over IPv6),因其高可编程性和可扩展性,成为研究热点。基于SRv6的路径优化控制机制,解决多需求、多场景下特... 随着互联网规模扩展和拓扑结构的变化,网络管理面临巨大挑战。分段路由(segment routing,SR)协议,特别是SRv6(segment routing over IPv6),因其高可编程性和可扩展性,成为研究热点。基于SRv6的路径优化控制机制,解决多需求、多场景下特定节点规避与中转问题,以提高网络性能。提出了针对完全部署SRv6网络的路径转移方案,通过分叉路径优化减少路由开销。针对部分部署网络,定义关键路径并设计规避与中转路径转发方案,优化路径转发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完全部署SRv6时,优化方案能有效减小段列表深度,减少路由开销;在部分部署网络中,仅少量SRv6节点即可实现接近全SRv6网络的性能,成功解决特定节点规避与中转问题。研究结果为SRv6在不同网络部署中的应用提供了有效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路由 域内路由 路径控制 段列表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非独立同分布数据的车联网多阶段联邦学习机制 被引量:3
3
作者 唐晓岚 梁煜婷 陈文龙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70-2184,共15页
车联网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汽车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是大数据时代信息采集和传输的重要载体.随着车辆采集的数据量飞速增长和人们隐私保护意识的增强,如何在车联网环境中确保用户数据安全,防止数据泄露,成为亟待解决... 车联网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汽车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是大数据时代信息采集和传输的重要载体.随着车辆采集的数据量飞速增长和人们隐私保护意识的增强,如何在车联网环境中确保用户数据安全,防止数据泄露,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联邦学习采用“数据不动模型动”的方式,为保护用户隐私和实现良好性能提供了可行方案.然而,受限于采集设备、地域环境、个人习惯的差异,多台车辆采集的数据通常表现为非独立同分布(non-independent and identically distributed,non-IID)数据,而传统的联邦学习算法在non-IID数据环境中,其模型收敛速度较慢.针对这一挑战,提出了一种面向non-IID数据的车联网多阶段联邦学习机制,称为FedWO.第1阶段采用联邦平均算法,使得全局模型快速达到一个基本的模型准确度;第2阶段采用联邦加权多方计算,依据各车辆的数据特性计算其在全局模型中的权重,聚合后得到性能更优的全局模型,同时采用传输控制策略,减少模型传输带来的通信开销;第3阶段为个性化计算阶段,车辆利用各自的数据进行个性化学习,微调本地模型获得与本地数据更匹配的模型.实验采用了驾驶行为数据集进行实验评估,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方法,在non-IID数据场景下,FedWO机制保护了数据隐私,同时提高了算法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 联邦学习 非独立同分布数据 隐私保护 传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地震作用的库岸边坡风险率等级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世佳 林潮宁 +2 位作者 陈文龙 杜效鹄 李同春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4-168,共5页
传统的考虑地震作用的边坡风险率分析普遍采用特定地震参数作为计算的前置条件,忽略了地震参数的不确定性。为此,提出了地震作用下的库岸边坡综合风险率等级评估方法,即首先采用极值Ⅱ型分布模型建立50年设计基准期内的地震峰值加速度(P... 传统的考虑地震作用的边坡风险率分析普遍采用特定地震参数作为计算的前置条件,忽略了地震参数的不确定性。为此,提出了地震作用下的库岸边坡综合风险率等级评估方法,即首先采用极值Ⅱ型分布模型建立50年设计基准期内的地震峰值加速度(PGA)概率密度函数;然后采用基于有限元的改进一次二阶矩法计算库岸边坡的失效概率,在全概率理论框架下进行积分得到地震作用下的综合风险率;最后采用该方法对某库岸边坡进行风险率分析。结果表明,该库岸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综合风险率为0.0994,对应5级风险概率,可见该方法能够充分考虑不同PGA的发生概率及滑动面内部材料参数的随机性,可对工程的风险率等级作出合理客观评价,且提高了评估的全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岸边坡 地震概率 设计基准期 改进一次二阶矩法 综合风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增强802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孔隙演变观测
5
作者 陈文龙 吴柯锐 +3 位作者 于雅琳 孙宏杰 周何乐子 周华民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2-196,共5页
孔隙是复合材料的主要缺陷之一,成型过程中孔隙演变的研究对低孔隙率成型T800/802双马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件起到积极作用。采用扫描电镜(SEM)表征了未固化预浸料的断面形貌;自主搭建了在线监测平台,原位观测802双马树脂145℃恒温加热... 孔隙是复合材料的主要缺陷之一,成型过程中孔隙演变的研究对低孔隙率成型T800/802双马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件起到积极作用。采用扫描电镜(SEM)表征了未固化预浸料的断面形貌;自主搭建了在线监测平台,原位观测802双马树脂145℃恒温加热过程中不同时刻气泡的形成与生长;设计了层压板成型断点实验,采用金相表征方法统计5个不同时刻点孔隙率。结果表明:成型前预浸料初始孔隙率为7.81%,成型过程中树脂反应生成气体,气体成核形成孔隙并长大,在压力和树脂状态共同作用下,孔隙经历形成-生长-缩小-稳定过程,孔隙率、孔隙数目和尺寸均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演变 在线监测 断点实验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坝基灌浆量预测ISSA-Stacking集成学习代理模型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祝玉珊 王晓玲 +3 位作者 崔博 陈文龙 轩昕祺 余红玲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4-185,共12页
灌浆量预测对坝基灌浆施工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灌浆工程隐蔽且复杂,传统方法难以实现准确高效的灌浆量预测.代理模型是一种能够建立影响因素与响应值之间近似关系的快速求解方法,然而单一代理模型的预测稳定性和准确性较低,组合代理模型... 灌浆量预测对坝基灌浆施工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灌浆工程隐蔽且复杂,传统方法难以实现准确高效的灌浆量预测.代理模型是一种能够建立影响因素与响应值之间近似关系的快速求解方法,然而单一代理模型的预测稳定性和准确性较低,组合代理模型仅将单一模型结果进行加权平均,预测精度仍有待提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ISSA-Stacking集成学习代理模型新方法用于灌浆量预测研究.首先,针对灌浆量预测具有数据量小、影响因素与灌浆量之间非线性关系复杂且预测不确定性较大等特性,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策略,选取在小样本预测中表现优越的支持向量回归(SVR)、具有良好非线性拟合能力的BP神经网络(BPNN)和预测泛化性能及稳定性高的随机森林(RF)等算法作为基学习器,采用自适应学习和不确定性处理能力强的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作为元学习器以集成上述机器学习算法的优势,构建具有更优预测性能和泛化能力的Stacking集成学习方法作为代理模型;其次,为进一步提高模型预测精度,采用混沌理论和Lévy飞行策略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ISSA)对集成学习代理模型进行参数同步优化;最后,将所提ISSA-Stacking集成学习代理模型应用于某实际灌浆工程的灌浆量预测并与其他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绝对平均误差仅为0.21 m^(3);与组合代理模型及单一代理模型(SVR、BPNN和RF)相比,平均精度分别提高24.34%、30.84%、32.68%和26.56%,为灌浆量预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浆量预测 Stacking集成学习方法 代理模型 麻雀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8油层组物源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肖玲 胡榕 +2 位作者 周树勋 陈文龙 李涛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4-203,共10页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沉积物来源,尤其是西部物源争议较大。为探究陇东地区延长组中长8油层组的物源,对陇东地区周缘母岩的特征、碎屑岩中轻重矿物和岩屑组合特征,以及古水流和稀土元素对比分析,对研究区长8油层组的物源进行了总...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沉积物来源,尤其是西部物源争议较大。为探究陇东地区延长组中长8油层组的物源,对陇东地区周缘母岩的特征、碎屑岩中轻重矿物和岩屑组合特征,以及古水流和稀土元素对比分析,对研究区长8油层组的物源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研究区长8油层组轻矿物、岩屑、重矿物物源分区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油层组受多个物源控制,主要为西南和东北物源,次要为西北、西部和南部物源,各个物源在樊家川-华池-安置农场一带汇聚;延长期沉积走廊与鄂尔多斯盆地具有一定的连通性,西部物源供给以河西走廊源区为主,海源古隆起为辅,二者叠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源分析 长8油层组 陇东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车组车顶绝缘子伞裙振动变形与疲劳性能分析
8
作者 陈文龙 赵建葵 +3 位作者 武建军 牛如岩 舒卓乐 王汉封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59-1768,共10页
动车组车顶复合绝缘子伞裙在高速气流作用下会持续振动,可能造成伞裙疲劳损伤甚至撕裂,导致高压击穿事故并危及列车安全运行。以CRH1A型动车组车顶某硫化橡胶复合绝缘子伞裙为例,通过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确定车顶绝缘子伞裙在高速气流作... 动车组车顶复合绝缘子伞裙在高速气流作用下会持续振动,可能造成伞裙疲劳损伤甚至撕裂,导致高压击穿事故并危及列车安全运行。以CRH1A型动车组车顶某硫化橡胶复合绝缘子伞裙为例,通过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确定车顶绝缘子伞裙在高速气流作用下的振动变形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其疲劳性能。风洞试验结果表明,当绝缘子伞裙下表面为迎风面且伞裙具有一定偏转角时,伞裙边缘的振动变形最大,250 km/h风速条件下伞裙边缘的最大变形量为8.3 mm,伞裙起振风速为30 m/s。通过抗拉抗压强度试验得到了该伞裙硫化橡胶材料的物性参数,并在ANSYS-Fluent软件计算伞裙所受风荷载的基础上,利用ABAQUS软件获得了单个伞裙结构的变形量、应力与应变,对比验证了风洞试验结果。考虑列车表面边界层的湍流瞬态放大效应及列车过隧道时内环隙反向流动效应,通过对风速修正确定伞裙边缘的最大振动变形量约为12.5 mm;以伞裙根部应力为等效参数,将风压面荷载换算成作用在伞裙边缘的集中荷载,最终确定18.0 mm为疲劳试验的加载幅值。经200万循环次数后,伞裙割线刚度下降18.2%。通过空间分辨率为50μm的电子显微镜和双射线源CT系统分别扫描伞裙根部表面和内部,未发现裂缝。研究结果可为校核高速气流作用下车顶绝缘子伞裙的服役安全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 复合绝缘子 伞裙结构 风致振动 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enTDR:一种网络流量控制方案 被引量:2
9
作者 周淑怡 赵成安 +1 位作者 王灏茗 陈文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5期15152-15162,共11页
为解决传统网络路由转发体系缺乏灵活性的问题,提出了OpenTDR开放式架构方案。该方案通过集成二维路由和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技术,可在不同时间段实施不同的流量均衡和节能机制。实验结果表明,由一维升级至二维... 为解决传统网络路由转发体系缺乏灵活性的问题,提出了OpenTDR开放式架构方案。该方案通过集成二维路由和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技术,可在不同时间段实施不同的流量均衡和节能机制。实验结果表明,由一维升级至二维的路由转发方式,配合SDN的集中式网络规划,可明显增强网络(尤其是广域网)的流量调度与服务质量控制的灵活性,达到流量均衡与节约能耗的目的。另外,二维路由机制兼容传统路由,为基于传统网络的SDN改造提供了可行的过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路由协议 二维转发 流量工程 流量均衡 开放式二维路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网蝽对茶树品种的取食选择性、适应性及其与叶片生化物质含量的关系
10
作者 殷郑艳 赵如娜 +4 位作者 何应琴 代祥青 罗优 周微 陈文龙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1-229,共9页
研究茶网蝽Stephanitis chinensis Drake对不同茶树品种的取食选择性及适应性,可为抗性品种的选育和茶网蝽的综合治理提供参考。本文测定了茶网蝽成虫对8个不同茶树品种的取食选择性以及不同茶树品种叶片的可溶性糖、茶多酚、游离氨基... 研究茶网蝽Stephanitis chinensis Drake对不同茶树品种的取食选择性及适应性,可为抗性品种的选育和茶网蝽的综合治理提供参考。本文测定了茶网蝽成虫对8个不同茶树品种的取食选择性以及不同茶树品种叶片的可溶性糖、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通过相关分析阐明了成虫取食选择性与茶树叶片生化物质含量之间的关系,并观察了茶网蝽在不同茶树品种叶片上的适应性。结果表明,茶网蝽成虫对‘中茶108’‘黔茶1号’和‘黔湄419’的取食选择性相对较高,而对‘黄金芽’‘黔湄601’和‘苔选0310’的取食选择性相对较低。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茶网蝽对不同茶树品种叶片的取食选择率与茶树叶片的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不存在相关关系,和叶片茶多酚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茶网蝽偏好取食茶多酚含量高的茶树品种。茶网蝽对不同茶树品种的适应性不同,茶树品种显著影响其生长发育和繁殖,取食‘中茶108’的茶网蝽存活率、雌成虫寿命和产卵量均最高,取食‘苔选0310’的茶网蝽产卵量最低。综合表明,‘苔选0310’对茶网蝽具有较高抗性,茶多酚含量低可作为茶树抗茶网蝽的一种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网蝽 茶树品种 取食选择 适应性 生化成分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生态农业空间整治设计思路探讨
11
作者 杨云丽 陈文龙 冯佳凝 《江西农业》 2025年第2期77-79,共3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与观光农业规模发展迅猛,但同时伴随着土地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生产低效等问题。文章基于“三生融合”理念的研究思路,探讨了生态农业综合整治的设计和实现路径,并进行了具体实践。具体实践发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与观光农业规模发展迅猛,但同时伴随着土地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生产低效等问题。文章基于“三生融合”理念的研究思路,探讨了生态农业综合整治的设计和实现路径,并进行了具体实践。具体实践发现,通过分析乡村农业、生态以及“农旅结合”的发展情况和问题,并结合“三生”理论体系所提出的乡村生态农业空间整治设计引导,可以有效地指导农业生态修复和产业运营,并引导乡村观光农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整治 村庄规划 三生融合 农业观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庄规划与土地政策的实施衔接探讨——以江苏省为例
12
作者 杨云丽 陈文龙 张飞 《黑龙江粮食》 2025年第1期111-113,共3页
村庄规划是乡村地区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活动的法定依据,其落地实施通常需要在各项土地政策的配合利用下才能顺利完成。本文针对村庄规划编制需要与各类土地政策衔接的内在要求,以江苏省作为分析示例,研究村庄规划落地实施所涉及... 村庄规划是乡村地区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活动的法定依据,其落地实施通常需要在各项土地政策的配合利用下才能顺利完成。本文针对村庄规划编制需要与各类土地政策衔接的内在要求,以江苏省作为分析示例,研究村庄规划落地实施所涉及的各项土地政策要求,梳理形成了村庄规划土地政策衔接指导体系。通过对保护型、红利型等土地政策内容的研究和理解,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预先加强与各类土地政策的衔接,可以更好地明确村庄规划编制的用地相关内容,对于保障村庄规划的落地实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规划 土地政策 实施衔接 落地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测井技术评价松辽盆地南部油页岩 被引量:48
13
作者 贺君玲 邓守伟 +2 位作者 陈文龙 贾裕鲲 高金琦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09-914,共6页
为了利用松辽盆地南部已有钻井的测井资料评价油页岩,分析了松辽盆地南部嫩二段油页岩的测井响应特征,充分利用测井资料连续性的优势,采用5口井93块油页岩岩心的有机碳、含油率化验分析数据和测井响应特征,建立嫩二段油页岩的有机碳含... 为了利用松辽盆地南部已有钻井的测井资料评价油页岩,分析了松辽盆地南部嫩二段油页岩的测井响应特征,充分利用测井资料连续性的优势,采用5口井93块油页岩岩心的有机碳、含油率化验分析数据和测井响应特征,建立嫩二段油页岩的有机碳含量与含油率之间定量关系式Ta=0.548 6TOC+0.18和△logR、自然伽玛与有机碳含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式TOC=6.262 8×△logR+1.05,进而建立利用测井资料定量评价油页岩含油率模型Ta=0.546 8a×△logR+0.548 6×△TOC+0.18。通过模型计算出的油页岩段的含油率与油页岩实测含油率数据基本一致,而且计算出的含油率值连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 油页岩 含油率 有机碳 自然伽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田合理注采井网 被引量:52
14
作者 刘子良 魏兆胜 +1 位作者 陈文龙 马立文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5-88,共4页
裂缝性低渗透油田的合理注采井网要能延缓方向性水窜、水淹时间和解决注不进水的问题 ,由于压力传导慢 ,注采井距不能过大 ,开发后期要能灵活调整井网。吉林油区已开发裂缝性低渗透油田采用过 4种注采井网开发 :正三角形斜反九点法注采... 裂缝性低渗透油田的合理注采井网要能延缓方向性水窜、水淹时间和解决注不进水的问题 ,由于压力传导慢 ,注采井距不能过大 ,开发后期要能灵活调整井网。吉林油区已开发裂缝性低渗透油田采用过 4种注采井网开发 :正三角形斜反九点法注采井网 (扶余油田 ) ,井排方向与裂缝方向错开 2 2 .5°的注采井网 (新立油田 ) ,井排方向与裂缝方向错开 45°的注采井网 (新民油田 ) ,菱形反九点法面积注采井网 (民 43 8区块和大情字井油田 )。总结注采井网调整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开发初期应采用小排距菱形反九点法面积注水 ,开发后期调整为线状注水 ;井排方向应与裂缝走向平行 ;若经济条件允许 ,开发后期用密井网注采 ,尽可能缩短油、水井排距。图 2表 2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低渗透 井网调整 注采方式 吉林油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尺度分形技术在裂缝预测和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9
15
作者 刘丽丽 赵中平 +2 位作者 李亮 陈文龙 何右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1-37,共7页
利用声波时差(AC)数据与其他测井资料,运用分形几何中的变尺度分析技术,预测了长庆铁边城油田元48井区长4+521-2储层的天然裂缝分布,并探讨了裂缝发育程度与油井初期产能的关系。根据裂缝相对发育区的分布特征及其地层系数,对该区长4+52... 利用声波时差(AC)数据与其他测井资料,运用分形几何中的变尺度分析技术,预测了长庆铁边城油田元48井区长4+521-2储层的天然裂缝分布,并探讨了裂缝发育程度与油井初期产能的关系。根据裂缝相对发育区的分布特征及其地层系数,对该区长4+521-2储层进行了综合分类评价,分类结果与实际生产吻合性好。此研究成果对低渗储层裂缝描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时差 天然裂缝 变尺度分形技术 储层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渗透储层开发技术对策 被引量:59
16
作者 李书恒 赵继勇 +2 位作者 崔攀峰 杨金龙 陈文龙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8年第3期128-131,共4页
超低渗透储层在鄂尔多斯盆地拥有巨大的资源潜力,该类储层物性差,启动压力梯度高。针对储层特征,提出"超前注水、缩小井距、提高注采井数比、提高人工裂缝长度与导流能力"的开发思路,在西峰油田庄9井区先导性开发试验中取得... 超低渗透储层在鄂尔多斯盆地拥有巨大的资源潜力,该类储层物性差,启动压力梯度高。针对储层特征,提出"超前注水、缩小井距、提高注采井数比、提高人工裂缝长度与导流能力"的开发思路,在西峰油田庄9井区先导性开发试验中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为实现该类油藏的有效开发奠定了基础,极大地拓宽了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与开发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渗透储层 地质特征 开发技术对策 先导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稻水象甲越冬场所的初步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4
17
作者 峗薇 杨大星 +4 位作者 彭炳富 杨茂发 廖启荣 杨洪 陈文龙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0-93,共4页
为探明稻水象甲在贵州山区的越冬分布情况,选取稻桩、稻草、稻谷、田埂、沟(河)边、路边、山坡或林带等环境进行了稻水象甲越冬调查。结果表明,沟(河)边表层土壤是稻水象甲主要的越冬生境,其次为田埂表层土壤,路边、山坡和林带有少量个... 为探明稻水象甲在贵州山区的越冬分布情况,选取稻桩、稻草、稻谷、田埂、沟(河)边、路边、山坡或林带等环境进行了稻水象甲越冬调查。结果表明,沟(河)边表层土壤是稻水象甲主要的越冬生境,其次为田埂表层土壤,路边、山坡和林带有少量个体分布,稻桩、稻草和稻谷中未发现越冬稻水象甲成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水象甲 水稻 越冬场所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全景技术在现场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8
作者 陈文龙 张煜 +2 位作者 叶松 沈定涛 魏思奇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9-92,共4页
现场监测在科研和工程领域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将新技术应用于现场监测,提高现场监测的信息化和实用化水平是目前研究热点。为此,将无人机全景技术应用于现场监测,构建监测环境的三维虚拟实景,在此基础上利用计算机网络,将其与传感器集... 现场监测在科研和工程领域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将新技术应用于现场监测,提高现场监测的信息化和实用化水平是目前研究热点。为此,将无人机全景技术应用于现场监测,构建监测环境的三维虚拟实景,在此基础上利用计算机网络,将其与传感器集成起来,形成三维全景现场监测平台。该平台能够实现现场的三维场景实时监测,增强现场监测系统的用户体验效果,证明了无人机全景技术在现场监测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全景 无人机 现场监测 B/S系统 移动平台 远程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哈凝析气藏注气开发过程反蒸发动态相态特征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文龙 廖发明 +2 位作者 吕波 苗继军 常志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7-70,131-132,共4页
针对牙哈凝析气藏出现的反凝析问题,利用油气相平衡理论,在对典型气井YH301井地层流体相态实验拟合的基础上,模拟研究了该凝析气藏的反凝析相态特征和组分变化特征,同时分析了注入气与地层剩余凝析油和剩余井流物的反蒸发相态变化特征... 针对牙哈凝析气藏出现的反凝析问题,利用油气相平衡理论,在对典型气井YH301井地层流体相态实验拟合的基础上,模拟研究了该凝析气藏的反凝析相态特征和组分变化特征,同时分析了注入气与地层剩余凝析油和剩余井流物的反蒸发相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随着地层压力的降低,凝析气中C1含量逐渐增加,C10+的含量逐渐降低,反之也成立;②加载不同比例注入气后,随着注入气比例从20%增加到80%,地层反凝析油的p—T相图临界点从右向左偏移,当注入气摩尔含量超过40%后,整个体系在地层温度134℃下已经变成露点状态;③地下剩余流体注气后混合物体系反凝析液量降低,注入气所占摩尔含量越高,反凝析液量降低越多;④注入气摩尔含量大于40%有利于降低体系露点压力和反凝析液量,使凝析气不会再显著发生反凝析损失,反凝析饱和度明显降低,有利于牙哈凝析气藏开发中后期进一步提高凝析油的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油气田 注气 开发 反蒸发 动态 相态 采收率 塔里木盆地 牙哈凝析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探区深层天然气勘探前景 被引量:14
20
作者 赵志魁 赵占银 +2 位作者 曹跃 李超 陈文龙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3年第3期6-12,共7页
松辽盆地南部深层落实断陷19个,面积3.0586×104km2,断陷类型以单断型、双断型及复合型为主.深层发育侏罗系和白垩系两套地层,深层烃源岩主要分布在营城组及沙河子组,有机质类型为Ⅱ~Ⅲ型,以Ⅱ2型为主,发育四种类型储层(砂岩、砂... 松辽盆地南部深层落实断陷19个,面积3.0586×104km2,断陷类型以单断型、双断型及复合型为主.深层发育侏罗系和白垩系两套地层,深层烃源岩主要分布在营城组及沙河子组,有机质类型为Ⅱ~Ⅲ型,以Ⅱ2型为主,发育四种类型储层(砂岩、砂砾岩、火山岩及变质岩),储层物性较差,发育三种生储盖组合.基底-泉二段均有油气分布,纵向上划分三套含油气系统,平面上发育5个油气聚集带(区),第三次资源评价深层石油资源量3.995×108m3,天然气资源量8300×108m3.'九五'至'十五'初深层勘探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了一批油气田(藏),累计提交石油地质储量1321×104t,天然气地质储量183.78×108m3.'十五'后三年计划实现天然气(100~200)×108m3储量目标,'十一五'期间规划天然气(300~500)×108m3储量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南部 石油地质条件 油气富集规律 深层天然气 勘探战略 地质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