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常儿童三种空间频率多导视觉诱发电位地形图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雪艺 陈国策 吴德正 《临床眼科杂志》 1999年第4期219-223,共5页
目的探讨正常儿童三种空间频率多导视觉诱发电位地形图的变化特征。方法选取13.7,27.5及55三种方格进行正常儿童88眼多导视觉诱发电位地形图的研究。结果(1)正常儿童三种空间频率的P1潜伏期及N1P1振幅在O... 目的探讨正常儿童三种空间频率多导视觉诱发电位地形图的变化特征。方法选取13.7,27.5及55三种方格进行正常儿童88眼多导视觉诱发电位地形图的研究。结果(1)正常儿童三种空间频率的P1潜伏期及N1P1振幅在O1,Oz和O2导有显著差异,13.7方格P1潜伏期明显延迟于27.5及55方格,而N1P1振幅显著低于后两者。(2)在三种空间频率,P1潜伏期及N1P1振幅在中线两侧对应导联分布对称,在侧连线位,N1P1振幅于O1/O2,T5/T6与Oz导联之间有显著差别,以Oz导联振幅最大,T5/T6导联振幅最低;P1潜伏期在Oz位最短,向T5/T6位明显延迟,两者有统计学差异。在中线前后导联,也是以Oz导P1潜伏期最短,N1P1振幅最大,由Oz向Cz则潜时逐渐延迟,波幅下降。(3)地形图特征:88眼中有71眼地形图呈对称分布,17眼枕区高电位活动偏向一侧枕区,以向左侧枕区偏移为主。结论多导视觉诱发电位的P1潜伏期及N1P1振幅受空间频率的影响;随着空间频率的增大,P1潜伏期逐渐缩短,N1P1振幅逐渐增大。P1潜伏期及N1P1振幅在中线两侧对称分布,但地形图则有部分儿童呈现不对称分布,表明部分儿童两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视觉诱发电位 地形图 空间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吾尔族大学生450名视力正常眼屈光状态与屈光要素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燕 陈雪艺 +1 位作者 杨军 田丽芸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11期857-860,共4页
目的分析新疆医科大学450名维吾尔族大学生视力正常眼的屈光状态与屈光要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对450名维吾尔族大学生视力正常的899眼进行超声生物测定眼轴长度、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眼科A超),同时进行角膜曲率(角膜曲率计)和验光(视网... 目的分析新疆医科大学450名维吾尔族大学生视力正常眼的屈光状态与屈光要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对450名维吾尔族大学生视力正常的899眼进行超声生物测定眼轴长度、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眼科A超),同时进行角膜曲率(角膜曲率计)和验光(视网膜检影法)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99眼中,远视眼444眼,屈光度+0.75^+2.50D;正视眼440眼,屈光度为0^+0.50D;近视眼15眼,屈光度为-0.50^-1.25D。眼轴长度和前房深度在近视眼、正视眼和远视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正视眼和远视眼进行右眼、左眼的统计学分析,各屈光要素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正视眼和远视眼中,对性别不同屈光要素进行统计学分析,除晶状体厚度外,余屈光要素在性别比较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较女性眼轴长、前房深,同时角膜曲率较女性小。结论维吾尔族大学生视力正常眼中存在着近视眼、正视眼和远视眼,在正视眼和远视眼中,男性较女性眼轴长,前房深,同时角膜曲率较女性小。维吾尔族人群在眼屈光要素上存在着与其他民族的不同之处,对研究维吾尔族眼的屈光状态和疾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视力 屈光状态 屈光要素 维吾尔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科门诊干眼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8
3
作者 张宏 安晓 陈雪艺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3期214-217,220,共5页
目的了解眼科门诊就诊者中干眼患病状况,并探讨干眼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4月至6月、9月至11月眼科门诊就诊的650例30岁以上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获得知情同意后进行干眼问卷调查及泪膜破裂时间(break up time,BUT)试验,对... 目的了解眼科门诊就诊者中干眼患病状况,并探讨干眼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4月至6月、9月至11月眼科门诊就诊的650例30岁以上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获得知情同意后进行干眼问卷调查及泪膜破裂时间(break up time,BUT)试验,对其中干眼症状阳性及BUT〈10s者进行角膜荧光素染色、睑板腺功能检查、基础泪液分泌试验、虎红染色4项干眼的客观检查,对确诊的干眼患者按1:2配比的方法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650例调查对象(年龄30~83岁,平均49.9岁)干眼总的患病率为20.6%,女性(26.2%)多于男性(15.0%,P〈0.001);干眼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在60岁以上年龄组患病率高于60岁以下年龄组(P〈0.05),30岁年龄组患病率最低(11.1%),眼部不适症状中最多见的是干涩感182例(28.0%),其次为疲劳感158例(24.3%),最少见的症状为眼痛42例(6.5%);平均BUT为(9.50±2.86)s,男性(10.22±2.30)s高于女性(8.76±3.16)s,泪膜稳定性高于女性(t'=6.641,P=0.000),BUT随年龄增长而缩短,60岁以下年龄组BUT高于60岁以上年龄组(P〈0·001);农民干眼的患病率高于其他职业(P〈0.001)。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下因素是与干眼相关的危险因素:滴眼液(P〈0.001,OR1.890,CI1.338~2.668)、糖尿病(P〈0·001,OR3.144,CI1.788~5.529)、翼状胬肉(P〈0·001,OR3.982,CI1.982~7.783)、使用视频终端(P〈0·05,OR1·737,CI1.192~2.532),而服用阿斯匹林、多种维生素,甲状腺疾病、高血压、过敏性疾病、青光眼、眼部手术及屈光不正病史与干眼无相关性。结论干眼与年龄、性别及职业相关,糖尿病、翼状胬肉、长期使用滴眼液和视频终端这些因素可能是新疆干眼相关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流行病学调查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阈下微脉冲激光与氩离子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英文) 被引量:8
4
作者 谢婷玉 郭乔茜 +2 位作者 王燕 王清 陈雪艺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2370-2372,共3页
目的:比较阈下微脉冲激光(波长810nm)同氩离子激光(波长514nm)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对84例99眼进行分组,并分别行810nm激光与514nm激光,治疗后随访6mo,行最佳矫正视力、FFA、OCT检查,评估疗效... 目的:比较阈下微脉冲激光(波长810nm)同氩离子激光(波长514nm)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对84例99眼进行分组,并分别行810nm激光与514nm激光,治疗后随访6mo,行最佳矫正视力、FFA、OCT检查,评估疗效。结果:50眼及49眼分别完成了810nm激光及514nm激光治疗,治疗后随访结果显示:无论810nm还是514nm激光均能稳定及提高视力,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视网膜厚度及黄斑水肿均有所改善,且自身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810nm激光还是514nm激光均可以一定程度的稳定及提高视力,且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治疗有效,二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阁下微脉冲激光 氩离子激光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视力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明媚 青美 陈雪艺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266-269,共4页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de-tachment,RRD)术后视力的恢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眼科2002-01/2007-10期间,以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为第一诊断并经手术治疗视网膜复位成功的病历资料,共99例102眼...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de-tachment,RRD)术后视力的恢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眼科2002-01/2007-10期间,以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为第一诊断并经手术治疗视网膜复位成功的病历资料,共99例102眼。其中采用巩膜外路手术81眼、玻璃体联合视网膜手术21眼。观察RRD患者的发病年龄、视网膜脱离范围、视网膜脱离时间、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程度、黄斑状态、屈光状态、裂孔位置、手术前后视力、术后裂孔封闭及视网膜复位情况,用卡方检验对不同年龄、视网膜脱离范围、视网膜脱离时间、PVR分级、黄斑状态及屈光状态的患者术后视力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根据结果选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结果:视网膜复位术后视力提高53眼(52.0%),视力不变33眼(32.3%),视力下降16眼(15.7%)。不同PVR分级、黄斑状态、视网膜脱离范围、视网膜脱离时间及年龄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有显著差别(P<0.05),不同屈光状态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无明显差别。对上述因素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发现上述术前因素与术后视力关联程度从大到小为:PVR分级(rs=-0.521,P=0.000)、黄斑是否脱离(rs=-0.446,P=0.000)、视网膜脱离时间(rs=-0.423,P=0.000)、视网膜脱离范围(rs=-0.411,P=0.000)、患者年龄(rs=-0.267,P=0.007)。结论:RRD患者的术后视力恢复与术前PVR分级、黄斑状态、视网膜脱离时间、视网膜脱离范围、年龄有关,其中术前PVR分级、黄斑状态、视网膜脱离时间对术后视力的恢复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术后视力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表达VEGF,HIF-1α与PEDF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6
6
作者 谢婷玉 张萃丽 陈雪艺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95-200,共6页
目的:通过测定经臭氧灌肠治疗后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及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表达差异,了解臭氧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的作用。方法:选取70只雄性SD大鼠中的10只做为... 目的:通过测定经臭氧灌肠治疗后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及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表达差异,了解臭氧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的作用。方法:选取70只雄性SD大鼠中的10只做为正常对照组,予以正常饮食;余大鼠经适应性喂养后通过腹腔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50mg/ml)制作糖尿病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模型随机分成模型对照组(B组)、氧气治疗组(C组)及臭氧治疗组(D组),其中臭氧治疗组给予臭氧灌肠治疗(2次/wk,共计1mo),氧气治疗组给予同等剂量及频次的氧气进行灌肠治疗,治疗1mo后取视网膜及血清,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视网膜中VEGF的表达,使用ELISA及RT-PCR的方法检测视网膜及血清中VEGF、HIF-1α与PEDF的含量。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VEGF主要在内层视网膜表达,而臭氧治疗组VEGF表达接近于空白对照组;血清与视网膜中VEGFmRNA表达在四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F=23.923;P=0.000),其中臭氧治疗组VEGF的表达接近于空白对照组,但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模型对照组同氧气治疗组的VEGF表达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对于空白对照组,臭氧治疗组HIF-1α表达下降(P<0.05),而在模型对照组与氧气治疗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PEDFmRNA在四组间的表达均有差异,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灌肠治疗可以有效的降低血清及视网膜中VEGF和HIF-1α的表达,可以一定程度的抑制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臭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缺氧诱导因子-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7
作者 王璐 陈雪艺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520-522,共3页
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有效性一直存在争议,多个国家的学者为此进行了一系列临床研究。现就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历史、治疗方法、副作用及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综述,以评价其治疗意义。
关键词 急性视神经炎 糖皮质激素 甲基强的松龙 地塞米松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治疗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细胞凋亡和VEGF、PEDF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清 郭乔茜 +2 位作者 李琴 谢婷玉 陈雪艺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2-235,共4页
目的探讨臭氧治疗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细胞凋亡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 derived factor,PEDF)表达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72只,其中正常对照组(... 目的探讨臭氧治疗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细胞凋亡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 derived factor,PEDF)表达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72只,其中正常对照组(N组)18只,余54只采用高脂高糖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法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成功造模52只(成模率90%),随机分为3组:糖尿病模型组(D组,17只)无干预;氧气干预组(D+O2组,17只)给予氧气灌肠,每周3次;臭氧治疗组(D+O3组,18只)给予臭氧灌肠,每周3次。1个月后,麻醉下摘除眼球,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apoptotic index,AI);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法检测VEGF mRNA和PEDF mRNA表达。结果 TUNEL法检测结果显示:凋亡细胞主要表达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内核层和血管内皮细胞层。N组、D组、D+O2组、D+O3组AI值分别为:1.97±0.53、34.43±5.56、34.68±5.80、19.22±3.30,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070,P=0.000)。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显示:N组与D组、D+O2组、D+O3组间以及D+O3组与D组、D+O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RT-PCR检测结果显示:N组、D组、D+O2组、D+O3组VEGF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4.22±1.18、11.60±3.42、10.75±2.81、7.40±2.13,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923,P=0.000)。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显示:D组、D+O2组、D+O3组大鼠视网膜中VEGF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D+O3组VEGF mRNA的表达量低于D组和D+O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RT-PCR检测结果显示:N组、D组、D+O2组、D+O3组PEDF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2±0.12、0.13±0.08、0.12±0.07、0.19±0.09,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803,P=0.053)。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显示:N组与D组、D+O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8、P=0.029),余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臭氧治疗可以减少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细胞凋亡,减少VEGF分泌,可能同时对PEDF有保护作用,对早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程的发展可能有延缓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细胞凋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积血的病因分析及手术治疗的疗效 被引量:8
9
作者 张萃丽 张明媚 陈雪艺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711-713,共3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积血的病因及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162例173眼玻璃体积血患者进行病因分析,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 结果:术后诊断:173眼中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83眼(48.0%),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24眼(13... 目的:探讨玻璃体积血的病因及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162例173眼玻璃体积血患者进行病因分析,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 结果:术后诊断:173眼中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83眼(48.0%),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24眼(13.9%),Eales病13眼(7.5%),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0眼(5.8%),外伤性玻璃体积血9眼(5.2%),视网膜裂孔8眼(4.6%),视网膜脱离9眼(5.2%),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7眼(4.0%),单纯玻璃体积血4眼(2.3%),视网膜大动脉瘤2眼(1.2%),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2眼(1.2%),脉络膜视网膜炎1眼(0.6%),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1眼(0.6%)。不同年龄病因分布不同,术后随访3~15mo,术前与术后视力相比,41眼(23.7%)视力不变,115眼(66.5%)视力提高,17眼(9.8%)视力下降。术后视力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Eales 病是导致玻璃体积血的主要原因。玻璃体切割联合术手术并发症少,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视力,是治疗玻璃体积血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积血 玻璃体切割术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乌鲁木齐市体检人群青光眼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慧 陈雪艺 +4 位作者 李晋 李婧 赵菊芳 付劲 杨克梅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2079-2081,共3页
目的:探讨青光眼在限定人群患病情况、性别、年龄分布特点,为青光眼防治提供流行病资料。方法:2008-03/2008-08,对50岁及以上眼科体检人群,总计1743人进行青光眼调查。检查项目包括常规视力、裂隙灯显微镜、周边前房深度、眼压及直接眼... 目的:探讨青光眼在限定人群患病情况、性别、年龄分布特点,为青光眼防治提供流行病资料。方法:2008-03/2008-08,对50岁及以上眼科体检人群,总计1743人进行青光眼调查。检查项目包括常规视力、裂隙灯显微镜、周边前房深度、眼压及直接眼底镜检查。对可疑青光眼患者进一步详细检查眼压、前房角镜、视野检查及眼底检查。结果:体检人群中确诊为青光眼者36人,患病率为2.06%,其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患病率分别为:1.55%、0.40%和0.11%,男性青光眼患者的患病率为1.51%,女性为2.53%,女性青光眼患者明显高于男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明显高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且各型青光眼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结论:50岁及以上体检人群青光眼患病率与既往青光眼流行病调查的患病率接近,且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病率高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病率,女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病率高于男性,与青光眼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亦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体检 患病率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脉冲半导体激光对兔眼视网膜损伤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晓静 陈雪艺 +1 位作者 钱一 胡汉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975-977,共3页
目的:研究微脉冲半导体激光对兔眼视网膜损伤的生物学效应。方法:有色兔8只16眼,每眼上、下方视网膜随机分别行810nm半导体激光连续波阈值光凝及微脉冲阈下光凝,于光凝后即刻观察光斑反应和眼底荧光造影后荧光素渗漏情况,并在光镜和电... 目的:研究微脉冲半导体激光对兔眼视网膜损伤的生物学效应。方法:有色兔8只16眼,每眼上、下方视网膜随机分别行810nm半导体激光连续波阈值光凝及微脉冲阈下光凝,于光凝后即刻观察光斑反应和眼底荧光造影后荧光素渗漏情况,并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其对视网膜和脉络膜造成的组织学改变。结果:微脉冲激光阈下光凝后光斑不可见,亦无荧光素渗漏,视网膜损伤不明显;阈值光凝后可见光斑反应并有荧光素渗漏,视网膜损伤明显,外核层细胞数量减少,内、外核层均出现少量核固缩和胞质空泡化,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生,Bruch膜完整无损。结论:微脉冲激光光凝视网膜不会损伤视网膜,但确定阈能量时要从低能量起,且选择周边视网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脉冲激光 视网膜光凝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住院患者984例病因构成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青美 张明媚 陈雪艺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256-259,共4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住院患者的病因构成、性别、年龄、民族分布、经济水平及其变化特点,为白内障的防治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流行病学资料。方法:将2003-01/2007-12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住院的984例白内障患者,按出院诊断分为七类,... 目的:探讨白内障住院患者的病因构成、性别、年龄、民族分布、经济水平及其变化特点,为白内障的防治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流行病学资料。方法:将2003-01/2007-12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住院的984例白内障患者,按出院诊断分为七类,统计其年龄、性别、民族、地理与经济水平的构成,分析其变化特点。结果:在5a中老年性白内障为主要白内障类型。2003年老年性白内障占白内障总数的82.10%,2007年下降为53.76%;2003年并发性白内障占白内障总数的3.08%,2007年上升为27.07%,其构成比变化有统计学意义。2003/2007年各年的构成比增加缓慢,但与2003年(16.46%)相比较,2007年(27.03%)较前增加了1.64倍,具有统计学意义。984例白内障患者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男553例,平均年龄60.09岁,女431例,平均年龄62.22岁,其中最大年龄93岁,最小年龄7月龄。5a中白内障住院患者以汉族、维吾尔族为主,其中汉族患者多于维吾尔族患者,以南北疆划分,北疆患者明显多于南疆患者,城市患者明显多于农村患者。结论:我院眼科白内障患者构成与其他研究结果不完全一致;老年性白内障也是我院白内障的主要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构成比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球后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兰海鹰 穆塔里甫.吾布里哈斯木 陈雪艺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80-82,共3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球后血管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color Doppler imagi-ning,CDI)测定61例(122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球后血流状态,其中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 目的: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球后血管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color Doppler imagi-ning,CDI)测定61例(122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球后血流状态,其中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48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非增殖期(NPDR)40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殖期(PDR)34眼,并与正常人32例(64眼)进行对照。检测指标包括视网膜中央动脉、视网膜中央静脉、眼动脉血管的最大收缩期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结果:NDR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视网膜中央动脉、视网膜中央静脉、眼动脉血管的最大收缩期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无统计学差异,NPDR组、PDR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视网膜中央动脉、视网膜中央静脉、眼动脉血管的最大收缩期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均有变化,各检测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NPDR组与PDR组之间比较,视网膜中央动脉、视网膜中央静脉、眼动脉血管的最大收缩期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均有变化,各检测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I对DR患者球后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检测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对2型DM患者的治疗监测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脉冲半导体激光与氩激光对兔视网膜损伤的形态学比较 被引量:2
14
作者 何晓静 陈雪艺 +1 位作者 钱一 胡汉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916-918,共3页
目的:研究微脉冲半导体激光和氩激光对兔眼视网膜损伤的形态学改变。方法:有色兔8只16眼,每只兔的两眼随机分别行810nm微脉冲阈下光凝和514nm氩绿激光光凝,在黄斑水肿治疗参数下,光凝后即刻观察光斑反应并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其对视网膜... 目的:研究微脉冲半导体激光和氩激光对兔眼视网膜损伤的形态学改变。方法:有色兔8只16眼,每只兔的两眼随机分别行810nm微脉冲阈下光凝和514nm氩绿激光光凝,在黄斑水肿治疗参数下,光凝后即刻观察光斑反应并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其对视网膜和脉络膜造成的组织学改变。结果:微脉冲激光阈下光凝后光斑不可见,氩激光光凝后可见光斑反应;激光后即刻两者光镜下视网膜感光细胞损伤不明显但脉络膜毛细血管、小静脉轻度充血,电镜下氩激光光凝处外节排列稀疏,色素上皮细胞和节细胞肿胀,外颗粒层细胞异染色质增多。微脉冲光凝处外节排列较整齐,外颗粒层变化不明显。结论:微脉冲激光光凝视网膜较氩激光损伤更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脉冲 氩激光 视网膜光凝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受体CXCR3在围绝经期干眼患者中的表达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宏 陈雪艺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1848-1850,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以CXCR3为代表的趋化因子受体家族在围绝经期干眼患者中干眼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围绝经期干眼患者30例,非围绝经期干眼患者30例,用印迹细胞学的方法分别取围绝经期、非围绝经期干眼患者结膜上皮细... 目的:探讨分析以CXCR3为代表的趋化因子受体家族在围绝经期干眼患者中干眼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围绝经期干眼患者30例,非围绝经期干眼患者30例,用印迹细胞学的方法分别取围绝经期、非围绝经期干眼患者结膜上皮细胞,经流式细胞学分析,比较两组CXCR3阳性细胞表达率的差异。结果:围绝经期干眼组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Schirmer I test)值均显著低于非围绝经期干眼组(F=4.076,5.023,P<0.05);围绝经期干眼组CXCR3阳性细胞表达率显著高于非围绝经期的表达率(P<0.01)。CXCR3阳性细胞表达率与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值均呈显著的负相关(r=-0.753,-0.684,P<0.05)。结论:可能由于性激素失衡,CXCR3及其配体介导的干眼眼表炎症在围绝经期是高发时期,其表达变化与干眼症临床检查指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围绝经期 CXCR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婷妍 陈雪艺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531-534,共4页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患者严重的眼部并发症之一,而黄斑水肿是导致DR患者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治疗方法主要有激光光凝、手术及药物治疗。我们就以上3种治疗方法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一综述。
关键词 糖尿病 黄斑水肿 激光光凝 玻璃体切割术 曲安奈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吾尔族大学生屈光状态与屈光要素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燕 谢婷玉 陈雪艺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1064-1067,共4页
目的:探索维吾尔族大学生不同屈光状态与屈光要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在校维吾尔族大学生共计475例950眼,进行眼科视力、裂隙灯及眼底镜等专科检查,排除有影响屈光状态眼部疾病的9眼,余941眼,使用IOLMaster进行眼轴长度... 目的:探索维吾尔族大学生不同屈光状态与屈光要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在校维吾尔族大学生共计475例950眼,进行眼科视力、裂隙灯及眼底镜等专科检查,排除有影响屈光状态眼部疾病的9眼,余941眼,使用IOLMaster进行眼轴长度、前房深度、角膜曲率测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维吾尔族大学生941眼随着眼屈光状态的分布为-13.5^+8.00D,眼轴长度由长变短,前房深度由深变浅,角膜平均曲率由陡变平。根据屈光状态不同共分为7组,各组间比较中眼轴长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前房深度与角膜平均曲率存在相近屈光状态间无统计学差异的情况(P>0.05)。等效球镜与眼轴长度、前房深度、角膜平均曲率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834,-0.547,-0.208(P<0.01)。等效球镜(D)与眼轴长度(AL)、前房深度(ACD)与角膜平均曲率(K)的多元回归方程为D=83.229-2.150AL+2.171ACD-0.939K。结论:维吾尔族大学生屈光要素间的变化配合决定了眼的屈光状态,为研究维吾尔族屈光状态的发生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 屈光状态 屈光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萃丽 郁梅 陈雪艺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996-1998,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老年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的老年PDR患者136例150眼,对手术要点、术后视力、手术并发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目的:回顾性分析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老年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的老年PDR患者136例150眼,对手术要点、术后视力、手术并发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术后随访6~15mo,术后视力提高115眼(76.7%),视力不变23眼(15.3%),视力下降12眼(8.0%);其中Ⅳ期视力提高56眼(82.3%),视力不变8眼(11.8%),视力下降4眼(5.9%);Ⅴ期视力提高36眼(75.0%),视力不变8眼(16.7%),视力下降4眼(8.3%);Ⅵ期视力提高22眼(64.7%),视力不变12眼(35.3%),视力下降0眼。患眼Ⅳ期、Ⅴ期术后视力改善程度明显好于Ⅵ期。结论:玻璃体切除术并发症少,能有效治疗PD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增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静脉注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后房水玻璃体药浓度检测 被引量:2
19
作者 付竞 陈雪艺 赵菊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1075-1076,共2页
目的:研究家兔静脉注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在眼内的透过性及蓄积作用。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给药后不同疗程时间点各组兔眼房水和玻璃体中的药物浓度。结果:房水中舒巴坦钠的药物... 目的:研究家兔静脉注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在眼内的透过性及蓄积作用。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给药后不同疗程时间点各组兔眼房水和玻璃体中的药物浓度。结果:房水中舒巴坦钠的药物浓度分别为23.4±4.8和23.6±3.7mg/L;头孢哌酮钠浓度分别为8.9±1.2和8.9±1.7mg/L;玻璃体中舒巴坦钠浓度分别为71.2±4.6和69.3±6.8mg/L,头孢哌酮钠未检出。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静脉注射后在正常的眼内透过性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物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果云香硷注入家兔眼前房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安晓 陈雪艺 +1 位作者 刘兴莉 李景茌 《临床眼科杂志》 1994年第2期88-89,共2页
人工晶体植人术中为使瞳孔缩小,可使用乙酰胆硷或毛果云香硷。我们制备2%和0.2%毛果云香硷眼内制剂,对12只白色家兔眼前房灌注0.1ml,观察两种制剂的缩瞳作用和对侧眼灌注Bss液对照.结果两种制剂的缩瞳作用是明显的。2%毛果云... 人工晶体植人术中为使瞳孔缩小,可使用乙酰胆硷或毛果云香硷。我们制备2%和0.2%毛果云香硷眼内制剂,对12只白色家兔眼前房灌注0.1ml,观察两种制剂的缩瞳作用和对侧眼灌注Bss液对照.结果两种制剂的缩瞳作用是明显的。2%毛果云香硷可引起明显的眼球充血,角膜水肿,前房絮样渗出以及角膜内皮损害,而0.2%浓度限内反应轻,仍具有一定缩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果云香硷 眼前房 缩瞳 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