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细胞在衰老中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陈陆俊 杨焕凤 蒋敬庭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830-833,共4页
衰老是机体生理的退行性改变、适应性和抵抗力减退的过程,涉及分子、细胞、器官以及个体水平的变化。免疫系统作为衰老过程的主要调节因素,免疫应答及免疫功能的紊乱、低效或无效均可能导致机体感染、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发生率和... 衰老是机体生理的退行性改变、适应性和抵抗力减退的过程,涉及分子、细胞、器官以及个体水平的变化。免疫系统作为衰老过程的主要调节因素,免疫应答及免疫功能的紊乱、低效或无效均可能导致机体感染、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增加。本文通过分析免疫细胞在衰老过程中的功能改变及调控机制,旨在阐述免疫细胞在衰老导致免疫系统及功能改变中的关键作用,为阐明免疫细胞抗衰老机制提供新思路,也为精准免疫细胞抗衰老模式提供临床应用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细胞 抗衰老: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驻留CD8^+T细胞的浸润程度及其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王琰 卢慧敏 +2 位作者 陈陆俊 卢斌峰 蒋敬庭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251-256,共6页
目的研究组织驻留CD8^+T细胞(CD103^+CD8^+T细胞)在胃癌组织中的浸润程度及分布特征,并分析其浸润程度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荧光染色法分别检测90例胃癌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CD8^+T细胞及CD103^+... 目的研究组织驻留CD8^+T细胞(CD103^+CD8^+T细胞)在胃癌组织中的浸润程度及分布特征,并分析其浸润程度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荧光染色法分别检测90例胃癌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CD8^+T细胞及CD103^+CD8^+T细胞的浸润分布特征及程度,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CD8^+T细胞、CD103^+CD8^+T细胞浸润程度及CD103^+CD8^+T细胞占CD8^+T细胞比率的差异,χ~2检验分析胃癌组织中CD8^+T细胞、CD103^+CD8^+T细胞浸润程度及CD103^+CD8^+T细胞占CD8^+T细胞比率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CD8^+T细胞、CD103^+CD8^+T细胞浸润程度及CD103^+CD8^+T细胞占CD8^+T细胞比率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拟合Cox模型评价不同指标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CD103^+CD8^+T细胞浸润程度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胃癌患者中CD103^+CD8^+T细胞高度浸润的比率(69.09%,38/55)显著低于Ⅰ~Ⅱ期胃癌患者(91.43%,3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5,P=0.013)。CD103^+CD8^+T细胞浸润程度与患者其他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rier生存分析显示,CD103^+CD8^+T细胞高度浸润的患者总生存期较CD103^+CD8^+T细胞低度浸润的患者显著延长(HR=2.187,95%CI:1.062~4.500,P=0.033 6);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肿瘤直径(HR=2.031,95%CI:1.163~3.546,P=0.013)和CD103^+CD8^+T细胞浸润程度(HR=0.516,95%CI:0.285~0.934,P=0.029)均可作为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CD103^+CD8^+T细胞在胃癌组织中与良好预后有关,提示其在抑制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胃癌患者预后评估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CD103^+CD8^+T细胞 组织芯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7-H1的抗肿瘤免疫应答机制及其与上皮间质转化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靖 陈陆俊 +1 位作者 蒋敬庭 王海涛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29-131,共3页
B7-H1是参与抗肿瘤免疫应答的一个重要的免疫卡控点(immune checkpoints)分子,它主要通过负性调控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参与肿瘤的免疫抑制及逃逸。对于B7-H1对肿瘤细胞自身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本文将对B7-H1的... B7-H1是参与抗肿瘤免疫应答的一个重要的免疫卡控点(immune checkpoints)分子,它主要通过负性调控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参与肿瘤的免疫抑制及逃逸。对于B7-H1对肿瘤细胞自身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本文将对B7-H1的抗肿瘤免疫应答机制及其与肿瘤细胞自身生物学行为的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卡控点 协同刺激分子 B7-H1 上皮间质转化 免疫逃逸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形四肽重复干扰素诱导蛋白2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苏文雅 冯珺 +4 位作者 范佳琳 陈陆俊 吴昌平 蒋敬庭 王智刚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407-412,共6页
目的研究三角形四肽重复干扰素诱导蛋白2(interferon-induced protein with tetratricopeptide repeats 2,IFIT2)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检... 目的研究三角形四肽重复干扰素诱导蛋白2(interferon-induced protein with tetratricopeptide repeats 2,IFIT2)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检测90例肺腺癌、78例肺鳞癌组织,以及相应癌旁组织中IFIT2的表达,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肺癌及癌旁组织中IFIT2表达水平的差异,χ^2检验分析肺癌组织中IFIT2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IFIT2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拟合Cox模型评价不同指标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IFIT2在肺腺癌、肺鳞癌组织中不表达和低表达为主,在癌旁组织中高表达,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FIT2染色强度与肺腺癌、肺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P>0.05);Kaplan-Merier生存分析显示,在肺腺癌中,IFIT2低表达患者总生存期(OS)较IFIT2高表达患者短(HR=2.392,95%CI:1.103~5.186,P=0.027),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远处转移(HR=8.033,95%CI:3.664~17.614,P=0.000)可作为肺腺癌患者预后评判的独立风险因素;在肺鳞癌中,IFIT2低表达患者总生存期(OS)较IFIT2高表达患者短(HR=2.907,95%CI:1.118~7.559,P=0.029),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淋巴结转移(HR=3.390,95%CI:1.029~11.175,P=0.045)和IFIT2低表达(HR=3.762,95%CI:1.236~11.451,P=0.020)均可作为肺鳞癌患者预后评判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 IFIT2在肺癌组织中下调表达,提示其在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肺癌患者预后评估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三角形四肽重复干扰素诱导蛋白2 组织芯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