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西安地区一次大雾天气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7
- 1
-
-
作者
陈锋立
王春明
任思衡
陈光泽
邓颖
-
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9081-9085,9153,共6页
-
文摘
利用非静力平衡中尺度模式WRFV3.2、NCEP 1°×1°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2002年12月12~13日西安地区一次持续大雾天气进行阶段性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利用WRFV3.2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大雾的范围、强度和生消过程,但模拟白天雾的强度较弱。这次大雾是平流辐射雾过程,在夜间的辐射降温和弱冷空气的入侵共同作用下,西安地区形成冷气垫,造成逆温产生,逆温的存在为大雾的产生和维持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层结条件;地面湿度大,逆温层结稳定又有效地抑制了水汽向高空传输和能量交换,为大雾产生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在大雾产生和维持期间,微风有利于近地面的湍流交换,使辐射冷却作用扩散到适当高度,也可使水汽垂直输送到一定高度,有利于雾的产生和发展。而白天太阳短波辐射造成的逆温层抬升是引起大雾减弱和日变化明显的主要原因。
-
关键词
雾
数值模拟
液态水含量
逆温层
冷气垫
-
Keywords
Fog
Numerical simulation
Liquid water content
Inversion layer
Cold air cushion
-
分类号
P468.028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重庆“5·6”强对流过程诊断分析
被引量:4
- 2
-
-
作者
任思衡
秦牧原
王春明
陈锋立
卢强
-
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
南疆军区气象室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9093-9098,9108,共7页
-
文摘
2010年5月6日凌晨重庆发生一次强对流过程,该过程造成了雷暴、冰雹和大风等强烈天气。利用常规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和1°×1°NCEP再分析资料,对这次强对流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850 hPa暖舌和700 hPa冷空气是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低能舌叠加在高能舌之上,导致对流不稳定,地面中尺度锢囚锋和975 hPa辐合线的辐合上升运动触发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强对流;低层正涡度和辐合带对应的非常好,低层辐合、上层辐散有利于强对流的产生和发展;850~200 hPa有较强垂直风切变,特别是低层和高层有较强的垂直切变,中层有微弱的切变,更有利于强对流的发展和维持;雷达回波分析发现,造成重庆大风冰雹灾害的为超级单体。
-
关键词
强对流
诊断分析
垂直风切变
触发机制
中尺度锢囚锋
-
Keywords
Strong convection
Diagnosis analysis
Vertical wind shear
Trigger mechanism
Mesoscale occlusion front
-
分类号
P458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一次超级单体的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周楠
任思衡
王春明
王巍
陈锋立
卢强
胡鹏
-
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
重庆市梁平县气象局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949-5953,5975,共6页
-
文摘
利用万州和重庆两部多普勒天气雷达,对2010年5月6日凌晨重庆地区出现的强对流天气中一个造成严重灾害的风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风暴具有超级单体特征,在反射率因子上出现了三体散射、有界弱回波(BWER)、悬挂回波,相应的径向速度图上出现了逆风区和中层径向辐合(MARC);另外,液态垂直累积含水量(VIL)跃增,三体散射、中层径向辐合等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均可为大风冰雹临近预警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关键词
超级单体
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
三体散射
有界弱回波
逆风区
中层径向辐合
VIL
-
Keywords
Supercell
Doppler radar echo characteristic
Three-body scattering
Bounded weak echoes region(BWER)
Adverse wind zone
Mid-altitude radial convergence(MARC)
VIL
-
分类号
S42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