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两步生根法中4种因素对尾巨桉组培苗生根的影响
1
作者
黄安瀛
罗建中
+3 位作者
陈铭秋
卢万鸿
燕青
林彦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9-406,共8页
组培苗的生根能力直接关系到其后续移栽成活率和生长能力,桉树组培苗的生根研究对提升苗木生根质量、降低成本有着重要意义。以来源于同一杂交组合的4个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无性系(EC262、EC264、EC269和EC272...
组培苗的生根能力直接关系到其后续移栽成活率和生长能力,桉树组培苗的生根研究对提升苗木生根质量、降低成本有着重要意义。以来源于同一杂交组合的4个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无性系(EC262、EC264、EC269和EC272)为试验材料,设计4因素(暗培养时长、培养基1、培养基2、无性系)4水平正交试验,接种后培养30 d时测量其生根相关指标,并利用极差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的无性系生根率、根数、平均根长、生根性状评分率、愈伤率等生根性状均在P<0.05水平表现出显著差异。生根率为12.5%~65%;平均生根量为1.9~3.57条;平均根长为2.55~4.81 cm;生根性状评分率为28%~78%;愈伤率为10%~65%。极差分析表明诱导阶段的培养基(含生长调节剂)对平均根长的影响最大,极差为4.19;生根性状则主要受根生长阶段的培养基影响,其极差为1.02,无性系为影响愈伤率的最重要因素,极差为8.5。因此,4个尾巨桉无性系生根阶段平均根长受诱导阶段的环境因素影响更大,生根性状则受到生长阶段环境因素影响更大,此外,虽然遗传因素(无性系)与环境因素(暗环境、培养基)均对愈伤率有显著影响,但遗传因素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巨桉
组培
无性系
生根率
根系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木本植物组织培养及器官从头再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2
作者
陈铭秋
刘果
+3 位作者
林彦
黄安瀛
翟江博
罗建中
《桉树科技》
2023年第4期85-96,共12页
组织培养技术是研究木本植物再生和繁殖的一种重要手段。文章总结了木本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及器官再生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进展,明确了木本植物再生体系的建立与内因(外植体基因型、生理状态等)和外因(植物激素、培养条件等)密切相关。基...
组织培养技术是研究木本植物再生和繁殖的一种重要手段。文章总结了木本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及器官再生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进展,明确了木本植物再生体系的建立与内因(外植体基因型、生理状态等)和外因(植物激素、培养条件等)密切相关。基因表达、激素信号途径和其他信号通路在木本植物器官从头再生过程中发挥着关键调控作用。不定芽和生根诱导困难是木本植物再生的瓶颈,未来应进一步深入研究木本植物再生的调控机制,以提高木本植物的再生效率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植物
组织培养
器官发生
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培养基、生长调节剂浓度对4个尾巨桉无性系组培生根的影响
被引量:
2
3
作者
黄安瀛
陈铭秋
+4 位作者
林彦
卢万鸿
王楚彪
燕青
罗建中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9-77,共9页
[目的]通过不同种类培养基及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对4个尾巨桉无性系幼苗进行处理,以了解各因素对其生根的影响,为尾巨桉的离体快繁及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以来自尾巨桉同一杂交组合,亲本相同但生根能力不同的4个无性系(EC...
[目的]通过不同种类培养基及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对4个尾巨桉无性系幼苗进行处理,以了解各因素对其生根的影响,为尾巨桉的离体快繁及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以来自尾巨桉同一杂交组合,亲本相同但生根能力不同的4个无性系(EC262、EC264、EC269和EC272)为试验材料,设4因素4水平16个处理的正交试验,培养30 d时对其生根率、生根量、平均根长、最长根长等生长指标进行测量,并评估其生根性状,最后利用极差分析对这些数据进行进一步评价。[结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培养基类型及无性系均对植株生根的效果具有极显著影响。4个无性系在不同处理下均可生根,生根率在7.5%~55%之间,平均根数介于1~3.27之间,平均根长在1.95~5.02 cm之间,最长根长在2.18~7.03 cm之间,生根性状评分介于27.78%~75.75%之间。极差分析表明:代表生根前期的根系发生能力的生根率及生根根数,主要受无性系的影响;而代表后续根系质量的平均根长、最长根长及生根性状评价,培养基的作用超过了无性系起了更重要的作用。[结论]在尾巨桉4个无性系生根初始阶段,遗传因素是其生根差异的主导因素,而在根系发育的后续阶段,环境因素的影响更大。本研究的结果可为桉树及其它树种的组培扩繁技术体系优化提供理论支持与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巨桉
组培
无性系
生根率
根系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步生根法中4种因素对尾巨桉组培苗生根的影响
1
作者
黄安瀛
罗建中
陈铭秋
卢万鸿
燕青
林彦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速生树木研究所
西南林业大学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湛江实验站
出处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9-406,共8页
基金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D2200203-3)
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项目(221KJCX019)资助。
文摘
组培苗的生根能力直接关系到其后续移栽成活率和生长能力,桉树组培苗的生根研究对提升苗木生根质量、降低成本有着重要意义。以来源于同一杂交组合的4个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无性系(EC262、EC264、EC269和EC272)为试验材料,设计4因素(暗培养时长、培养基1、培养基2、无性系)4水平正交试验,接种后培养30 d时测量其生根相关指标,并利用极差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的无性系生根率、根数、平均根长、生根性状评分率、愈伤率等生根性状均在P<0.05水平表现出显著差异。生根率为12.5%~65%;平均生根量为1.9~3.57条;平均根长为2.55~4.81 cm;生根性状评分率为28%~78%;愈伤率为10%~65%。极差分析表明诱导阶段的培养基(含生长调节剂)对平均根长的影响最大,极差为4.19;生根性状则主要受根生长阶段的培养基影响,其极差为1.02,无性系为影响愈伤率的最重要因素,极差为8.5。因此,4个尾巨桉无性系生根阶段平均根长受诱导阶段的环境因素影响更大,生根性状则受到生长阶段环境因素影响更大,此外,虽然遗传因素(无性系)与环境因素(暗环境、培养基)均对愈伤率有显著影响,但遗传因素影响更大。
关键词
尾巨桉
组培
无性系
生根率
根系形态
Keywords
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
Tissue culture
Clone
Rooting rate
Root morphology
分类号
S792.3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木本植物组织培养及器官从头再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2
作者
陈铭秋
刘果
林彦
黄安瀛
翟江博
罗建中
机构
西南林业大学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速生树木研究所
出处
《桉树科技》
2023年第4期85-96,共12页
基金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22YFD2200203-3)
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项目(2023KJCX012)。
文摘
组织培养技术是研究木本植物再生和繁殖的一种重要手段。文章总结了木本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及器官再生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进展,明确了木本植物再生体系的建立与内因(外植体基因型、生理状态等)和外因(植物激素、培养条件等)密切相关。基因表达、激素信号途径和其他信号通路在木本植物器官从头再生过程中发挥着关键调控作用。不定芽和生根诱导困难是木本植物再生的瓶颈,未来应进一步深入研究木本植物再生的调控机制,以提高木本植物的再生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
木本植物
组织培养
器官发生
调控机制
Keywords
woody plant
tissue culture
organogenesis
regulatory mechanism
分类号
Q813.12 [生物学—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培养基、生长调节剂浓度对4个尾巨桉无性系组培生根的影响
被引量:
2
3
作者
黄安瀛
陈铭秋
林彦
卢万鸿
王楚彪
燕青
罗建中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速生树木研究所
西南林业大学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湛江实验站
出处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9-77,共9页
基金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桉树速生优质高抗种选育研究”(2022YFD2200203--3)
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项目“桉树优良胶合板材杂交新品种选育与示范”(2021KJCX019)。
文摘
[目的]通过不同种类培养基及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对4个尾巨桉无性系幼苗进行处理,以了解各因素对其生根的影响,为尾巨桉的离体快繁及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以来自尾巨桉同一杂交组合,亲本相同但生根能力不同的4个无性系(EC262、EC264、EC269和EC272)为试验材料,设4因素4水平16个处理的正交试验,培养30 d时对其生根率、生根量、平均根长、最长根长等生长指标进行测量,并评估其生根性状,最后利用极差分析对这些数据进行进一步评价。[结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培养基类型及无性系均对植株生根的效果具有极显著影响。4个无性系在不同处理下均可生根,生根率在7.5%~55%之间,平均根数介于1~3.27之间,平均根长在1.95~5.02 cm之间,最长根长在2.18~7.03 cm之间,生根性状评分介于27.78%~75.75%之间。极差分析表明:代表生根前期的根系发生能力的生根率及生根根数,主要受无性系的影响;而代表后续根系质量的平均根长、最长根长及生根性状评价,培养基的作用超过了无性系起了更重要的作用。[结论]在尾巨桉4个无性系生根初始阶段,遗传因素是其生根差异的主导因素,而在根系发育的后续阶段,环境因素的影响更大。本研究的结果可为桉树及其它树种的组培扩繁技术体系优化提供理论支持与技术参考。
关键词
尾巨桉
组培
无性系
生根率
根系形态
Keywords
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
tissue culture
clone
rooting rate
root morphology
分类号
Q945.4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两步生根法中4种因素对尾巨桉组培苗生根的影响
黄安瀛
罗建中
陈铭秋
卢万鸿
燕青
林彦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木本植物组织培养及器官从头再生的研究进展
陈铭秋
刘果
林彦
黄安瀛
翟江博
罗建中
《桉树科技》
202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培养基、生长调节剂浓度对4个尾巨桉无性系组培生根的影响
黄安瀛
陈铭秋
林彦
卢万鸿
王楚彪
燕青
罗建中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