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殊途同归的“南北二功”——韩少功与陈建功比较谈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陈达专
-
出处
《当代文坛》
1987年第5期16-19,共4页
-
文摘
同一时期的不同作家在思想倾向和艺术追求上殊途同归的现象,在文学史上是累见不鲜的。 以“五四”运动为先声的我国新时期十年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文艺复兴运动,可以看作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又一次新文化运动。韩少功和陈建功,都是在新时期起步的优秀青年作家。他们原来都是城市知识青年,十年浩劫使他们沦落到生活的最底层,亲身经历和见闻了许多善良的人们遭受的野蛮践踏、许多美好的家庭所临的旦夕灾祸,以及那象神魔点化般地复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封建专制、文字狱、血统论。
-
关键词
陈建功
韩少功
比较谈
作家
认识进程
作品
人道主义
生存状态
当代人格
文学思潮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关于修改版《水滴石穿》的通信
- 2
-
-
作者
陈达专
康濯
-
机构
株洲市文化馆
湖南省文联
-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1985年第1期109-120,共12页
-
文摘
|康濯同志: 您好!承您所惠赠《水滴石穿》一书并大札都悉心拜读了.关于您这部小说的坎坷经历,我还是在读大学时,就听一些年长的老师私下里说起过.这部小说一九五七年在《收获》创刊号上发表时,大概是颇得一些好评的.如果不是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和随之而来的一连串文坛厄运,这部作品恐怕早已出了单行本,也早已搬上了舞台和银幕.如果是那样,您老想在今天作修改再版的念头可能就不会很大了.由此看来,竟也是坏事变好事,这恐怕也是当年的巴金、靳以同志以及侯金镜同志所料不到的.已故的侯金镜同志在当年那种情况下,除了肯定这部作品外,还认为您老这部作品“不论思想和艺术都进行了新的。
-
关键词
反右派斗争
五十年代
性格
婚姻问题
舞台
生活经历
创作激情
解放区
二十年
解放战争
-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