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河九号大豆综合高产农艺措施数学模型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质卿 郑殿甫 +7 位作者 王克玉 魏永阁 陈玉萍 赵玉英 马景瑞 刘庆业 宋贵庆 臧石柱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75-182,共8页
本试验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黑河九号大豆主要栽培因子(密度、氮肥、磷肥和钾肥)与大豆产量的关系,建立了黑河九号大豆在本省第四积温带黑河地区土壤中等肥力条件下的高产栽培数学模型。通过微机对模型的解析,得出各... 本试验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黑河九号大豆主要栽培因子(密度、氮肥、磷肥和钾肥)与大豆产量的关系,建立了黑河九号大豆在本省第四积温带黑河地区土壤中等肥力条件下的高产栽培数学模型。通过微机对模型的解析,得出各因子对产量效应的主次关系,两因子搭配的产量效应以及等产量线图。通过边际产量分析了经济效益,并通过频数分析,得出指定产量水平下的最佳综合高产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为黑河九号大豆大面积生产规范化栽培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高产 数学模型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大豆亩产200公斤综合高产栽培技术
2
作者 陈质卿 郑殿甫 +4 位作者 王克玉 赵玉英 陈玉萍 马景瑞 刘庆丛 《黑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2-37,共6页
黑河地区第四积温带的大豆种植面积(包括国营农场)达300余万亩,约占全省大豆总播种面积10%,是国家和黑龙江省的大豆主产区和重点商品大豆基地。近年来,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大豆单产有较大幅度提高。1981~1991年试验研究了高寒地区大... 黑河地区第四积温带的大豆种植面积(包括国营农场)达300余万亩,约占全省大豆总播种面积10%,是国家和黑龙江省的大豆主产区和重点商品大豆基地。近年来,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大豆单产有较大幅度提高。1981~1991年试验研究了高寒地区大豆高产栽培技术,通过试验提出北部高寒第四积温带黑河地区大豆高产的技术模式。现将两年试验结果简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高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黑河地区大豆重迎茬对产量的影响及对策
3
作者 刘发 金九范 +8 位作者 巩双印 陈质卿 郑奠辅 王克玉 姚卫华 刘洪秀 吕守忠 袁国有 张国富 《黑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4-37,共4页
黑河地区是我省早熟大豆产区,虽然活动积温不及我省南部的一些县(市)高,但其主产区≥10℃活动积温仍可达到2000~2200℃,基本可以满足早熟大豆的生长发育要求。6~8月大豆生育期间,平均气温18~20℃,雨量充沛,水热同期,昼夜温差大;土地... 黑河地区是我省早熟大豆产区,虽然活动积温不及我省南部的一些县(市)高,但其主产区≥10℃活动积温仍可达到2000~2200℃,基本可以满足早熟大豆的生长发育要求。6~8月大豆生育期间,平均气温18~20℃,雨量充沛,水热同期,昼夜温差大;土地开垦年限比较短,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土质比较肥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栽培 产量 黑龙江 连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大豆高产技术试验总结
4
作者 张瑞忠 李国桢 +5 位作者 孙岚琴 陈质卿 赵铠 倪启模 鲁振明 王震宇 《大豆通报》 1994年第2期15-18,共4页
高寒大豆高产技术试验总结张瑞忠,李国桢,孙岚琴,陈质卿,赵铠,倪启模,鲁振明,王震宇(黑龙江高寒大豆高产技术课题组)一、试验目的与任务高寒大豆高产技术试验是由黑龙江省大豆技术开发研究中心主持的国家科委重点科技项目。参... 高寒大豆高产技术试验总结张瑞忠,李国桢,孙岚琴,陈质卿,赵铠,倪启模,鲁振明,王震宇(黑龙江高寒大豆高产技术课题组)一、试验目的与任务高寒大豆高产技术试验是由黑龙江省大豆技术开发研究中心主持的国家科委重点科技项目。参加单位有东北农学院、黑龙江省农科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栽培 产量 高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