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管道流实验数据的CFD智能网格生成参数分析
1
作者 陈谦谦 黄河清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5年第1期170-172,共3页
数值模拟存在网格生成依赖经验且智能化不足问题,本文对智能网格生成的3个关键参数,即壁面网格间距与耗能小涡长度比Rs、非壁面与壁面最小网格间距比Rn以及网格扩展比RE的取值进行了不同雷诺数的管道流实验的应用湍流模型的数值模拟探... 数值模拟存在网格生成依赖经验且智能化不足问题,本文对智能网格生成的3个关键参数,即壁面网格间距与耗能小涡长度比Rs、非壁面与壁面最小网格间距比Rn以及网格扩展比RE的取值进行了不同雷诺数的管道流实验的应用湍流模型的数值模拟探索。结果发现,Rs与流动雷诺数Re具有非线性的正相关性,而其他两个参数和雷诺数的关系不明显。通过将此结果应用到背台阶流的数值模拟网格智能生成中,一次网格生成就获得了和实验匹配良好的模拟,由此显示本文获得的网格智能生成参数对于使用相同数值方法的网格生成具有一定普适性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生成 管道流 智能网格 台阶流 智能生成 网格间距 参数分析 实验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钼靶X线联合MRI在乳腺癌术前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80
2
作者 陈谦谦 薛恩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8-152,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钼靶X线联合MRI在乳腺癌术前评价中的作用。资料与方法经超声、钼靶X线和MRI检查后拟诊为乳腺癌的58例患者,均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比较三种检查方法对癌灶检出率、癌灶大小符合率、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手术方式的影响。结... 目的探讨超声、钼靶X线联合MRI在乳腺癌术前评价中的作用。资料与方法经超声、钼靶X线和MRI检查后拟诊为乳腺癌的58例患者,均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比较三种检查方法对癌灶检出率、癌灶大小符合率、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手术方式的影响。结果钼靶X线对癌灶的检出率及对浸润性导管癌(IDC)和浸润性小叶癌(LDC)的检出率最低(P<0.05);超声、钼靶X线和MRI联合对癌灶的检出率和对导管内原位癌(DCIS)的检出率均高于超声(P<0.05),对转移淋巴结的检出率高于钼靶X线、MRI(P<0.05);癌灶影像学测值与病理测值的符合度:MRI最高,超声次之,钼靶X线最低(P=0.000)。对手术方案的影响:拟行保乳术25例,最终实施16例,超声、钼靶X线、MRI和术中病理分别使2例(2/25,8.0%)、1例(1/25,4.0%)、5例(5/25,20.0%)、1例(1/25,4.0%)改行根治术。结论超声、钼靶X线联合MRI可进一步确诊乳腺癌,并对手术方案的确立提供更详细准确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钼靶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做功指数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陈谦谦 孙辉 +2 位作者 孔庆峰 魏子秀 徐勤成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3期260-263,共4页
目的 探讨心肌做功指数(Tei指数)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后发生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9年7月至2013年10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51例行CRT的心力衰竭患者,术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计算Tei指数,术后随访1... 目的 探讨心肌做功指数(Tei指数)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后发生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9年7月至2013年10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51例行CRT的心力衰竭患者,术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计算Tei指数,术后随访1年,起搏器程控仪分析随访期间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的发生次数.结果 共完成随访48例,其中无事件组33例(68.8%),VT/VF组15例(31.2%).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最大内径(LAD)、E峰与A峰比值(E/A)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VT/VF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Tei指数显著高于无事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4、0.013).Tei指数与VT/VF的发生次数呈显著正相关(r=0.834,P<0.01),而LVEDD与VT/VF的发生次数无显著相关性(r=0.065,P>0.05).结论 Tei指数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RT后发生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强有力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做功指数 超声心动图 慢性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室性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和能量多普勒超声对高危妊娠胎盘绒毛动脉的血流监测及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红 武加利 +4 位作者 何香芹 董洋 肖静 陈谦谦 李龙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14期111-112,共2页
目的:探究高危妊娠胎盘的循环变化及其与最终妊娠结局间的关系。方法: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妊娠孕妇117例,依照其脐血流S/D值及临床表现将其分为A、B、C 3组,每组39例。A组为S/D值≥95th%,主要特点为胎盘供血不足。B组为S/D值<95... 目的:探究高危妊娠胎盘的循环变化及其与最终妊娠结局间的关系。方法: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妊娠孕妇117例,依照其脐血流S/D值及临床表现将其分为A、B、C 3组,每组39例。A组为S/D值≥95th%,主要特点为胎盘供血不足。B组为S/D值<95th%孕妇,且存在妊娠合并症。C组为正常妊娠孕妇。对3组孕妇进行相关各项指标的检查,如胎盘内绒毛动脉阻力、绒毛血管数等,并将其与最终妊娠结局相对比。结果:A组孕妇的绒毛血管数明显比其他两组要低,而绒毛动脉S/D值则高于其他两组。B组孕妇的绒毛血管数要明显低于C组,绒毛动脉S/D值则较高。在3组孕妇中,妊娠结局最差为A组,其次为B组,C组孕妇最好。结论:运用彩色和能量多普勒超声的检查方式能够对孕妇胎盘绒毛状况进行严密监测,观察研究其血流动力学变化,为有效避免高危妊娠胎盘循环状况的发生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超声 胎盘绒毛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