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镧改性硅藻土对水体中磷的吸附
1
作者 李广鹏 袁宇栋 +3 位作者 陈荧 王婧炯 庞治 仇健 《净水技术》 2025年第1期155-162,共8页
【目的】磷是引起大多数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因而高效除磷是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方法】通过化学沉淀法,以氯化镧为改性剂,硅藻土为载体制备了高效吸附剂(La-D)。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比表面积分析仪(BET)、... 【目的】磷是引起大多数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因而高效除磷是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方法】通过化学沉淀法,以氯化镧为改性剂,硅藻土为载体制备了高效吸附剂(La-D)。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比表面积分析仪(BET)、X射线衍射仪(XRD)等对改性前、后的硅藻土进行了表征。通过静态吸附试验,比较了镧改性前、后硅藻土的除磷效果,探究了La-D吸附磷的动力学、等温线以及La-D吸附除磷pH和背景离子的影响,测试了La-D回收-再生后的除磷效果和对实际水体的除磷效果。【结果】经镧改性后,硅藻土比表面积较改性前增加了54.18%。EDS分析显示La-D中镧原子的摩尔分数为2.74%。XRD分析显示镧主要以La(OH)3的形式负载在硅藻土表面。La-D质量浓度为100 mg/L,总磷(TP)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时,去除率为98.76%,剩余质量浓度为0.012 mg/L;吸附容量较改性前提高了20.23倍。La-D吸附TP的动力学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较为吻合,等温线与Langmuir模型相符。根据Langmuir模型计算,La-D吸附TP的最大吸附容量为21.72 mg/g。在强酸、强碱及有大量碳酸根(CO_(3)^(2-))、碳酸氢根(HCO_(3)^(-))存在条件下,会抑制La-D对TP吸附。在环境水体除磷试验中,TP去除率为86.56%。La-D回收利用5次后,去除率保持在85%以上。【结论】La-D对地表水TP的去除效果较好,是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理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镧改性硅藻土 总磷 吸附容量 去除率 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预防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陈荧 王富海 《北方药学》 2017年第1期143-144,共2页
目的:研究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并分析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210例发生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为研究组,470例用药无不良反应者为对照组,记录不良反应种类和数量,另依年龄... 目的:研究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并分析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210例发生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为研究组,470例用药无不良反应者为对照组,记录不良反应种类和数量,另依年龄、性别、饮食习惯、过敏史、过敏体质、饮酒习惯、精神状态和生活环境等指标分类汇总。结果:210例头孢菌素类用药不良反应中过敏反应发生率约34.29%,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约17.62%,泌尿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约12.38%;年龄、饮食习惯、过敏史、过敏体质、饮酒习惯和精神状态等对用药不良反应有显著影响(P<0.05或P<0.01),过敏史、过敏体质和饮酒习惯则有显著的独立性影响(P<0.05)。结论:抗生素临床用药要注意明确适应症,针对性采取预防措施,保证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菌素类药物 不良反应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2012~2015年果糖注射剂的临床使用情况分析
3
作者 陈荧 石春勤 +1 位作者 张小妹 麦晓君 《北方药学》 2018年第2期183-184,共2页
目的:掌握我院目前含果糖类注射剂的使用状况,为下一步的规范整治计划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我院药品管理查询工具得出2012~2015年我院三种含果糖类注射剂的使用量、使用金额及使用科室分布,抽取使用量大的科室病例210例进行点评,分析含... 目的:掌握我院目前含果糖类注射剂的使用状况,为下一步的规范整治计划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我院药品管理查询工具得出2012~2015年我院三种含果糖类注射剂的使用量、使用金额及使用科室分布,抽取使用量大的科室病例210例进行点评,分析含果糖类注射剂在临床使用上存在的问题。结果:我院含果糖类注射剂的临床使用量、使用金额,并存在不合理使用情况。结论:我院含果糖类注射剂的临床使用量大,存在不合理使用情况,应有针对性进行规范及整治,减轻患者负担,促进用药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果糖类注射剂 临床使用 合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基摩擦纳米发电机收集人体运动能量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陈荧 张志 +1 位作者 白志青 郭建生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13-120,共8页
为了了解利用人体运动能量给柔性可穿戴电子设备持续供电的现状,通过回顾国内外纺织基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最新研究成果,详细阐述了纤维基摩擦纳米发电机在单电极模式下发电的基本原理;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类型和制备方法等方面,归纳和总结... 为了了解利用人体运动能量给柔性可穿戴电子设备持续供电的现状,通过回顾国内外纺织基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最新研究成果,详细阐述了纤维基摩擦纳米发电机在单电极模式下发电的基本原理;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类型和制备方法等方面,归纳和总结了目前纤维基摩擦纳米发电机最典型的双螺旋和同轴鞘芯结构和各自发电性能;指出了目前采用涂层、机织、针织和静电纺丝等方法制备的纺织基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特点,及其在收集人体机械能方面的优势、不足和改进方法;最后总结出可以采用现代化织造技术来提高纺织基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生产效率,以及其他提高发电效率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纳米发电机 纺织 人体机械能 可穿戴电子器件 智能服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酰胺类NO供体熊果酸衍生物的合成
5
作者 何宝恩 庄宇晴 +4 位作者 施旺梅 陈荧 张特 肖敏捷 王涛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20年第9期629-634,共6页
为提高五环三萜类天然产物熊果酸的抗肿瘤活性,以熊果酸为母核引入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酰胺结构以及具有抗肿瘤作用的NO供体支链形成酰胺类NO供体型熊果酸衍生物。采用熊果酸为原料,经氧化、亲核取代等多步反应合成8个酰胺类NO供体熊果... 为提高五环三萜类天然产物熊果酸的抗肿瘤活性,以熊果酸为母核引入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酰胺结构以及具有抗肿瘤作用的NO供体支链形成酰胺类NO供体型熊果酸衍生物。采用熊果酸为原料,经氧化、亲核取代等多步反应合成8个酰胺类NO供体熊果酸衍生物2、12~18,所有化合物采用IR、^1H NMR、^13C NMR、HR MS进行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果酸 NO供体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