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不同授粉品种对“初夏绿”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 1
-
-
作者
郑浩
陈至婷
张琮
史梦琪
徐凯
-
机构
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
-
出处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2-105,109,共5页
-
基金
浙江省农业(果品)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梨新品种选育(2016C02052-4)资助
-
文摘
研究徽州雪梨中主要品种梨花粉对"初夏绿"梨果实品质的影响。以"金花早""细皮""木瓜""回溪""药梨""溪源白"等6个徽州雪梨主栽品种的花粉,分别对"初夏绿"梨进行人工授粉,分析不同果实的单果质量、纵横径、果形指数、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石细胞含量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不同花粉对"初夏绿"梨果实的单果质量、纵横径、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及石细胞含量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回溪"授粉的果实单果质量最高(316.57 g),果实纵横径较大;各授粉组合果实在果形指数上显著差异;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以"药梨"授粉最高(12.04%);"细皮"授粉时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最低,为0.052%,糖酸比最高为144.97;"金花早""回溪""木瓜"授粉的石细胞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通过梨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比较6个供试的授粉品种中,以"金花早"及"溪源白"授粉所得"初夏绿"果实综合品质较好。
-
关键词
徽州雪梨
"初夏绿"
授粉品种
果实品质
-
分类号
S661.2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设施延迟栽培条件下杨梅果实品质指标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7
- 2
-
-
作者
潘青青
郑浩
李和孟
陈至婷
徐凯
-
机构
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
浙江省宁海县林特技术推广总站
不详
-
出处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6-61,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70611)资助
-
文摘
以13年生东魁与荸荠种杨梅为材料,研究设施延迟栽培对杨梅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大小、单果质量、糖、酸、花色苷、总酚、维生素C等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果实成熟期,设施延迟栽培杨梅的果实大小、单果质量、固酸比、维生素C含量等品质指标均要优于露地栽培,两者的总酚含量差异不显著而延迟栽培后期,设施栽培的杨梅除果实大小、单果质量外,其他品质相关指标含量均有所降低。综合比较,设施延迟栽培杨梅的果实品质比露地栽培好,东魁在花后90d左右采摘,荸荠种在花后85d左右采摘为宜。
-
关键词
杨梅
延迟栽培
果实发育
品质指标
-
分类号
S628
[农业科学—园艺学]
S667.6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套袋对“黄花”梨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 3
-
-
作者
史梦琪
李慧
徐凯
陈至婷
高永彬
-
机构
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浙江省农产品品质改良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0-106,共7页
-
基金
浙江省农业(果品)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2016C02052-4)资助
-
文摘
在"黄花"梨盛花期后25d,采用外黄内白、外黄内黄及外黄内黑3种外层涂蜡的双层纸质果袋进行果实套袋处理(以不套袋为对照)后,对不同时期各处理的果皮色素含量、果面色差及果形指标进行检测,并综合利用徒手切片和显微镜观测分析不同处理的果点大小、密度及其形态变化特点。结果表明,盛花期后100d,3种套袋处理的果皮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果面亮度和饱和度均有不同程度增加。果面色差a*值与果皮叶绿素a、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且与叶绿素b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L*值与叶绿素a、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套袋对果形无显著影响。套袋对果点形态影响较明显。果点首先从其外缘进行环状破裂,后期呈中心至外缘的辐射状破裂。外黄内黑双层果袋套袋使果点破碎程度最高,果面光滑均一,改善"黄花"梨果实外观品质的效果最佳。
-
关键词
“黄花”梨
套袋
果点
外观品质
-
分类号
S661.2
[农业科学—果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