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剑突下入路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24例 被引量:2
1
作者 陈世雄 许家君 +3 位作者 陈胜家 方政 刘贤丰 陈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32-335,共4页
目的总结剑突下入路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瘤的经验体会。方法2018年11月~2021年12月我科对24例前纵隔肿瘤采用剑突下入路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在剑突下做一长约3 cm纵形切口作为观察孔,然后在左、右侧锁骨中线肋弓下方做一长约1、0... 目的总结剑突下入路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瘤的经验体会。方法2018年11月~2021年12月我科对24例前纵隔肿瘤采用剑突下入路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在剑突下做一长约3 cm纵形切口作为观察孔,然后在左、右侧锁骨中线肋弓下方做一长约1、0.5 cm切口作为辅助操作孔,超声刀完成前纵隔肿瘤切除术。结果24例采用剑突下入路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1例因肿瘤大且累及左侧头臂静脉和心包,辅助胸骨上段J形小切口完成手术。术中操作时间平均65 min(45~150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50 ml(20~100 ml),术后胸管留置时间平均2 d(2~4 d),平均住院时间5 d(3~7 d)。1例发生左侧膈瘫,未发生其他并发症。24例术后随访1~36个月,中位数17个月,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剑突下入路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瘤安全有效且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突下 胸腔镜 前纵隔肿瘤 胸腺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左心室重症心脏瓣膜病的手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2
2
作者 聂运祥 陈胜家 +1 位作者 闵科 陈世雄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2期111-112,共2页
目的研究巨大左心室伴心脏瓣膜病的重症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对我院自2003年11月至2011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210例巨大左心室伴心脏瓣膜病的重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本组中,患者体外循环的时间为58~288 ... 目的研究巨大左心室伴心脏瓣膜病的重症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对我院自2003年11月至2011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210例巨大左心室伴心脏瓣膜病的重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本组中,患者体外循环的时间为58~288 min,其主动脉阻断的时间为31~178 min。共84例出现术后的并发症,予以对症治疗后,有58例康复,26例死亡。其中LVEDD在80 mm以上,以及LVESD在65 mm以上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7.8%,而病死率则为19.6%,其中LVEDD在80 mm以下,以及LVESD在65 mm以下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7%,而病死率则为6.8%,两组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对二尖瓣的瓣下结构予以保留者,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与病死率均低于未予保留者。结论在术前予以周密的准备,在术中对心肌予以必要的保护,并尽量保留患者心内结构,在术后对各种并发症予以及时正确的处理,系对巨大左心室伴心脏瓣膜病的重症患者进行治疗的关键,应予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术期管理 心肌保护 外科手术 心脏瓣膜病 巨大左心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静脉留置针在肺结节手术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陈世雄 陈胜家 +3 位作者 邹晶晶 许家君 陈恺 许明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23-925,共3页
目的探讨动静脉留置针在肺结节切除术中定位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2021年5月~2022年4月我科对20例肺小结节手术前通过胸部CT测算结节在体表对应的定位点,术中采用动静脉留置针进行肺结节定位,随后行单孔胸腔镜肺部分切除术。结果20例... 目的探讨动静脉留置针在肺结节切除术中定位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2021年5月~2022年4月我科对20例肺小结节手术前通过胸部CT测算结节在体表对应的定位点,术中采用动静脉留置针进行肺结节定位,随后行单孔胸腔镜肺部分切除术。结果20例均能在切下的肺组织标本中找到肺结节,结节位于标记缝线旁1~2 cm,定位准确率100%(20/20),无中转开胸。术中定位操作时间4~6 min,术中出血量(91±35)ml,手术时间(51.5±23.3)min,术后住院时间(6.2±2.1)d。术后病理:腺样不典型增生4例,原位腺癌7例,微浸润性腺癌8例,浸润性腺癌1例。1例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在门诊换药处理,无其他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采用动静脉留置针行肺结节定位可行且有效,但应基于术前胸部CT体表定位点的精确测算,对有些部位的结节定位也有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动静脉留置针 定位 单孔胸腔镜 肺部分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在胸外科疾病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陈世雄 陈胜家 +2 位作者 聂运祥 许家君 闵科 《临床医药实践》 2014年第10期730-733,共4页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在胸外科疾病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3年9月胸外科采用常规纤支镜或床旁纤支镜及术中经气管导管纤支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镜下直视活组织检查和刷检找脱落细胞、床旁吸痰...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在胸外科疾病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3年9月胸外科采用常规纤支镜或床旁纤支镜及术中经气管导管纤支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镜下直视活组织检查和刷检找脱落细胞、床旁吸痰及术中明确大咯血出血部位。结果:366例胸外科门诊及住院肺占位患者中经纤支镜检查、活组织检查或刷检,明确诊断肺癌182例(50%)、良性病变26例(7.1%),良性病变中经支气管复查4例,提示为癌;胸部手术后或胸部外伤排痰困难并发肺不张患者,经床旁纤支镜吸痰,所有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其中2例胸部外伤患者经过2次床旁吸痰治疗,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高于治疗前(P<0.01);33例大咯血患者行术中纤支镜出血部位定位,其中32例术中经纤支镜明确定位出血部位,有1例患者因气管内出血凶猛,纤支镜无法准确定位,终止手术,患者死亡。结论:支气管镜检查在胸外科疾病诊疗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支镜 胸外科疾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隔肿瘤的胸腔镜治疗45例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陈世雄 陈胜家 +4 位作者 许家君 郭颖 聂运祥 闵科 徐建军 《临床医药实践》 2017年第5期358-360,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各种纵隔肿瘤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胸腔镜治疗各种纵隔肿瘤45例,男30例,女15例,年龄18~65岁;前纵隔肿瘤30例,中纵隔肿瘤5例,后纵隔肿瘤10例,均采用胸腔镜全麻下双腔气管插管纵隔肿瘤切除术,根据肿瘤在纵...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各种纵隔肿瘤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胸腔镜治疗各种纵隔肿瘤45例,男30例,女15例,年龄18~65岁;前纵隔肿瘤30例,中纵隔肿瘤5例,后纵隔肿瘤10例,均采用胸腔镜全麻下双腔气管插管纵隔肿瘤切除术,根据肿瘤在纵隔不同位置,采用不同体位,前纵隔一般采用患侧抬高30°,中纵隔采用健侧卧位,后纵隔肿瘤采用健侧卧位(稍前倾20~30°),采用2~3个长度约1~4 cm的手术操作切口完成手术。结果:45例均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操作,其中40例采用胸腔镜下完成,5例辅助长约5~8 cm的手术切口完成手术,所有患者恢复良好,无围术期死亡,随访1~8年,均无复发病例。结论:胸腔镜治疗纵隔肿瘤是一种可行的、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肿瘤 胸腔镜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胸腔镜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术临床经验 被引量:2
6
作者 陈世雄 陈胜家 +1 位作者 陈恺 周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39-742,共4页
目的总结单孔胸腔镜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术的经验。方法2018年10月~2022年2月,对11例中央型肺癌行单孔胸腔镜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术,右上肺5例,左上肺3例,左下肺3例。结果10例在单孔胸腔镜下完成手术,1例左上肺袖式切除因术中出血中转开... 目的总结单孔胸腔镜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术的经验。方法2018年10月~2022年2月,对11例中央型肺癌行单孔胸腔镜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术,右上肺5例,左上肺3例,左下肺3例。结果10例在单孔胸腔镜下完成手术,1例左上肺袖式切除因术中出血中转开胸并加行肺动脉成形术。手术时间2.8~4.5 h,(3.3±1.1)h;术后住院时间7~19 d,(12.1±5.2)d。随访1个月~3年,中位数23个月,均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单孔胸腔镜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术安全且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胸腔镜 袖式肺叶切除 支气管袖式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隔离症8例 被引量:2
7
作者 陈世雄 刘贤丰 +1 位作者 周建 陈胜家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3-236,共4页
目的总结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隔离症的经验体会。方法2019年4月~2022年9月我科对8例肺隔离症采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或隔离肺切除术,常规于腋前线第5肋间做一长约3 cm切口作为观察孔和操作孔,置入一次性切口保护牵开器,一次性导尿管或... 目的总结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隔离症的经验体会。方法2019年4月~2022年9月我科对8例肺隔离症采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或隔离肺切除术,常规于腋前线第5肋间做一长约3 cm切口作为观察孔和操作孔,置入一次性切口保护牵开器,一次性导尿管或无菌手套袖口处的橡皮筋将胸腔镜固定于切口的上极,切口余下的空间用于手术操作。对于叶内型肺隔离症,依次处理肺动脉、肺静脉及支气管,松解下肺韧带,游离并断扎异常动脉血管;对于叶外型隔离肺,在膈肌上方找出异常动脉血管,用Hem-o-lok双重结扎其根部,远端用超声刀切断。结果8例均在单孔胸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术中出血量(170±65)ml,手术时间(132±66)min。术后住院时间4~20 d,中位数9 d。1例因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导致术后住院20 d,无严重并发症发生。8例经电话或门诊随访1个月~3年,中位数23个月,无再次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或咯血症状。结论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隔离症安全、可行且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胸腔镜手术 肺叶切除术 肺隔离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ley导尿管在不停跳冠脉搭桥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8
作者 陈世雄 许家君 +4 位作者 郭颖 闵科 陈胜家 聂运祥 徐建军 《临床医药实践》 2017年第9期645-648,共4页
目的:探讨Foley导尿管应用于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2014年6月-2016年6月5例升主动脉严重钙化斑块的冠心病搭桥患者术中采用Foley导尿管行近端吻合,整个手术过程中未采用侧壁钳或其他升主动脉隔离装置。结果:5例... 目的:探讨Foley导尿管应用于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2014年6月-2016年6月5例升主动脉严重钙化斑块的冠心病搭桥患者术中采用Foley导尿管行近端吻合,整个手术过程中未采用侧壁钳或其他升主动脉隔离装置。结果:5例均顺利完成近端吻合,手术过程中操作顺利,术后桥血管通畅,未出现神经系统及心肌缺血等并发症。结论:采用Foley导尿管应用于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中冠脉近端吻合是一种相对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LEY导尿管 升主动脉钙化 不停跳 冠脉搭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状胃在食管癌外科中的应用探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胜家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6期90-90,共1页
目的探讨分析食管癌中应用管状胃的优点。方法以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86例行食管癌切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管状胃成形术,将管状胃和食管进行机械吻合消化道重建,对该手术减少手术时间,及减少并发症等方面的优势进行重点探... 目的探讨分析食管癌中应用管状胃的优点。方法以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86例行食管癌切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管状胃成形术,将管状胃和食管进行机械吻合消化道重建,对该手术减少手术时间,及减少并发症等方面的优势进行重点探讨分析。结果一例合并有肝硬化的患者在手术的14d,出现胸内吻合瘘症状,其余84例患者恢复比较良好。结论管状胃重建对于消化道食管癌的治疗具有以下优点:有效预防或降低返流性食管炎、胸胃综合征、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状胃 食管肿瘤 机械吻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瓣膜围术期血清脑钠肽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10
作者 陈胜家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21期114-115,共2页
目的观察血清脑钠肽水平在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60例患者,动态监测患者术前、术后6、24、48h及术后1周血清脑钠肽水平。结果术前心功能Ⅱ... 目的观察血清脑钠肽水平在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60例患者,动态监测患者术前、术后6、24、48h及术后1周血清脑钠肽水平。结果术前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患者血清BNP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4、48h及术后1周血清BNP水平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h浓度最高,术后1周明显下降,但仍高于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NP水平的变化可以准确反映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围术期心功能的状况,对术前病情评估、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术后处理的指导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 围术期 血清脑钠肽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