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汉语自称代词“某”、“某甲”和“某乙”
被引量:3
- 1
-
-
作者
陈翠珠
-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8年第6期65-68,共4页
-
文摘
“某”、“某甲”、“某乙”是人们所熟知的隐名代词,用来代替人和事物的名称,而作为自称代词,就鲜见探讨了。唐宋时期是自称代词“某”、“某甲”、“某乙”盛行的时期,它们的语法意义和句法功能一致,语用功能和分布却大有不同,复数表达也各具特色。
-
关键词
自称代词
隐名代词
某
某甲
某乙
-
Keywords
self - addressing pronoun
anonymous pronoun
某
某甲
某乙
-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囧——网络的语言智慧
被引量:2
- 2
-
-
作者
陈翠珠
-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
出处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9年第2期145-147,共3页
-
文摘
古汉字“囧”自2004年以来成为网络新宠,倍受网友追捧。我们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了考察,探讨了“囧”的形体、意义和功能的变异运用及其表达效果,阐述了网络语词“囧”所传达的语言智慧。
-
关键词
囧
网络
智慧
变异
-
分类号
H136
[语言文字—汉语]
H04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盐城市聋童随班就读第一阶段实验报告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徐航
朱学庚
陈翠珠
-
出处
《现代特殊教育》
1994年第1期13-,18,共2页
-
文摘
一、实验目的本项实验旨在探索聋童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可行性,必要性;研究聋哑儿童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教学方法、教材处理、成绩评估等;积累聋哑儿童在与健全儿童共同学习、共同活动的过程中,发展听觉、语言、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自信心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经验和资料。二、实验过程第一,准备阶段1、普查登记、检测听力,确定随班就读对象。88年初,我们确定盐城市郊区的8个乡镇为实验区,
-
关键词
随班就读
聋童
聋哑儿童
阶段实验
社会适应能力
聋校
本项
残疾儿童
教学方法
普查登记
-
分类号
G762
[文化科学—特殊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