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自然资源管理:时代要求与优化路径——基于“2024年中国土地科学论坛”的综述
1
作者 苑韶峰 张宇 +1 位作者 陈美景 朱从谋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8-136,共9页
研究目的:结合相关研究,整理2024年中国土地科学论坛学术研讨成果,探析面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自然资源管理的时代要求与优化路径,为新时代自然资源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 研究目的:结合相关研究,整理2024年中国土地科学论坛学术研讨成果,探析面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自然资源管理的时代要求与优化路径,为新时代自然资源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强调追求经济高效增长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与资源集约利用,自然资源管理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中承担着资源供给、生态安全、空间优化和制度创新的复合功能;(2)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要求自然资源管理在制度设计层面推进“四维转型”:管理方式向全域全要素统筹转型、治理方式向多元主体协同转型、技术体系向数字智能驱动转型、安全管控向风险系统防控转型;(3)高质量发展下的自然资源管理路径包括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遵循“价值—结构—过程—功能”逻辑主线,显化自然资源资产生态价值,创新自然资源管理模式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结论:面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自然资源管理,应持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理论研究,高度重视国土空间利用与保护研究,着力创新自然资源生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全面推进自然资源数字化治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绿色低碳发展 自然资源管理 时代要求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转型特征与影响机制研究
2
作者 陈美景 白中科 +3 位作者 于潇 王庆日 张冰松 曾爽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81,共13页
研究目的:分析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转型时空特征并探索其影响机制,为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治理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熵值法,空间分析法,地理探测器模型。研究结果:(1)研究期间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发生了较为强烈的国土空间转型,占总... 研究目的:分析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转型时空特征并探索其影响机制,为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治理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熵值法,空间分析法,地理探测器模型。研究结果:(1)研究期间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发生了较为强烈的国土空间转型,占总面积22.27%的国土空间发生了类型转换,反映出研究区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剧烈矛盾冲突以及协调过程;(2)国土空间显性转型指数显著下降,隐性转型指数平稳增长,综合转型指数总体下降,表明研究区国土空间整体形态水平出现变差趋势;(3)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转型受内部本底条件和外部发展环境的双重影响,社会发展能力的强力驱动、自然地理条件的基础支撑、人力资本聚集的积极效应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保障作用共同推动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转型。研究结论: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治理应持续优化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积极引导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资源型地区全面协调发展,系统性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转型 影响机制 资源型城市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25年展望
3
作者 王庆日 于潇 +3 位作者 陈美景 仲济香 郎海鸥 张冰松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110,共12页
研究目的:总结2024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的重点进展,展望2025年中国土地科学的发展趋势及《中国土地科学》重点关注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调查法。研究结果:2024年国内研究重点关注耕地保护长效机制构建、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现代化、土地资... 研究目的:总结2024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的重点进展,展望2025年中国土地科学的发展趋势及《中国土地科学》重点关注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调查法。研究结果:2024年国内研究重点关注耕地保护长效机制构建、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现代化、土地资源配置新质化、国土空间规划“数治化”、土地利用绿色低碳转型、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治理、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法治化、土地流转行为及效应、宅基地制度改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模式等科学问题;国外研究重点关注土地产权不平等成因、弱势群体的土地权益保障、土地资源协同管理路径、可持续空间规划方法、农地整理与配置优化、退化土地生态恢复等问题。研究结论:立足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等科技需求,2025年《中国土地科学》将重点关注耕地资源高水平保护与质量提升、土地要素配置与城乡土地制度改革、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与空间治理、国土空间整治修复与绿色低碳发展、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等相关研究问题及选题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科学 土地经济 土地管理 土地利用与空间规划 土地工程与技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中国土地科学》期刊影响力分析及提升路径 被引量:8
4
作者 陈美景 仲济香 +1 位作者 张冰松 王庆日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9-96,共8页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土地科学》期刊近年来的影响力现状,提出未来提升期刊影响力的路径。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近年来,《中国土地科学》期刊影响力逐年提升,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国际影响力指数、即年指标等整体呈上升趋势...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土地科学》期刊近年来的影响力现状,提出未来提升期刊影响力的路径。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近年来,《中国土地科学》期刊影响力逐年提升,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国际影响力指数、即年指标等整体呈上升趋势,在土地科学领域内保持了较高的办刊水准;《中国土地科学》高影响力论文在选题上普遍聚焦国家战略和土地科学学科发展需求,高影响力作者在本刊发布的成果比重较小,高影响力研究机构发表的成果要数量与质量协同,国家级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影响力较大。研究结论:跟踪高影响力研究团队及重大项目,打造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加速期刊与新媒体融合,探索期刊英文出版模式,适时扩大载文量,是进一步提升《中国土地科学》影响力的关键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科学 《中国土地科学》 影响力 影响因子 载文量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2017年中国土地科学年度进展研究评述 被引量:6
5
作者 陈美景 冯广京 仲济香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1-88,共8页
研究目的:分析"年度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与展望"系列研究成果的科学价值和意义,评述2007—2017年中国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概况,为土地科学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在文献统计和整理的基础上,分阶段提出2007—2017... 研究目的:分析"年度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与展望"系列研究成果的科学价值和意义,评述2007—2017年中国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概况,为土地科学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在文献统计和整理的基础上,分阶段提出2007—2017年中国土地科学重点领域主要研究内容,并提出研究展望。研究结果:近年来中国土地科学研究经历了非常明显的跃迁和提升,对特定研究内容的认识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断拓展。研究结论:中国土地科学研究将围绕土地权籍、土地租价和土地可持续利用三个核心理论,在人—地—权三位一体理论、人地关系权籍时空系统理论和土地科学三维空间研究域模型理论的指导下,坚持土地科学学科范式,继续秉承系统论、多元化视角,在实现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现阶段重大历史任务的战略指引下,深入研究新的历史时期下的土地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土地科学基础理论,革新技术方法,创新体制机制,保障土地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和基础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科学 年度进展 综述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国内土地科学重点研究评述及2011年展望 被引量:2
6
作者 陈美景 冯广京 薛翠翠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9-96,F0003,共9页
本文采用文献调研方法,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梳理、分析2010年中国土地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和国家土地政策与土地科学领域热点问题,展望2011年国内土地科学研究发展趋势及《中国土地科学》重点关... 本文采用文献调研方法,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梳理、分析2010年中国土地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和国家土地政策与土地科学领域热点问题,展望2011年国内土地科学研究发展趋势及《中国土地科学》重点关注方向。2010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土地”为关键词的文献共计16817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土地科学》 2010年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展望 国内 经济社会发展 文献调研 科学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县域生态经济建设的理论与创新——以北京市延庆县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陈美景 张义丰 +1 位作者 甲全 李创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9690-9692,9701,共4页
介绍了生态经济建设的有关理论,以北京市延庆县为例,提出了延庆县应加快发展以都市型现代农业、都市型新型工业和都市型休闲旅游业为主体的生态产业,同时注重生态文化建设,实施生态产业与生态文化一体化的生态经济建设战略,以此形成县... 介绍了生态经济建设的有关理论,以北京市延庆县为例,提出了延庆县应加快发展以都市型现代农业、都市型新型工业和都市型休闲旅游业为主体的生态产业,同时注重生态文化建设,实施生态产业与生态文化一体化的生态经济建设战略,以此形成县域发展的综合优势,实现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建设 生态产业 生态文化 延庆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碳目标的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利用效率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7
8
作者 陈美景 王庆日 +3 位作者 白中科 史泽宇 于潇 张冰松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112,共12页
研究目的:构建双碳目标下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利用效率评价体系,并以黄河流域为例分析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利用效率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方法:超效率SBM模型,非参数核密度估计,Tobit模型。研究结果:(1)研究区国土空间利用综合效率表... 研究目的:构建双碳目标下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利用效率评价体系,并以黄河流域为例分析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利用效率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方法:超效率SBM模型,非参数核密度估计,Tobit模型。研究结果:(1)研究区国土空间利用综合效率表现出平缓增长趋势,不同空间类型表现为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不同区域表现为下游地区>中游地区>上游地区,不同城市类型表现为成长型城市>衰退型城市>再生型城市>成熟型城市。(2)综合效率等级较高的城市多集中于中游和下游地区,中游地区城镇空间和生态空间利用效率较高,下游地区农业空间利用效率相对较高。(3)自然地理因素和经济社会因素共同影响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利用效率。研究结论:应科学统筹矿产资源开发与绿色低碳发展之间的关系,严格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因地制宜开展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治理,并充分考虑资源型城市发展阶段,系统谋划转型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利用效率 资源型城市 转型 双碳目标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型矿业城镇的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 被引量:3
9
作者 白中科 穆娇 +1 位作者 曹银贵 陈美景 《中国土地》 2024年第4期21-23,共3页
核心提示我国能源矿产资源集中分布区、生态脆弱区和原贫困地区存在着“三区先天耦合”“三重循环困扰”“三生重构驱动”的关系。本文认为,通过实施面向“人”“地”“业”共生路径的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可稳妥推进资源型... 核心提示我国能源矿产资源集中分布区、生态脆弱区和原贫困地区存在着“三区先天耦合”“三重循环困扰”“三生重构驱动”的关系。本文认为,通过实施面向“人”“地”“业”共生路径的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可稳妥推进资源型矿业城镇“三生空间”重构,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矿产资源 乡村振兴 矿业城镇 共生路径 国土综合整治 生态脆弱区 生态保护修复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3年展望 被引量:19
10
作者 冯广京 林坚 +7 位作者 胡振琪 朱道林 丰雷 张清勇 郎海鸥 陈美景 仲济香 戴晴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4-96,共13页
本文采用文献调研法,基于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Elsevier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和Wiley—Blackwell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梳理分析了2012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并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和国家宏观政策需求,展望2013年... 本文采用文献调研法,基于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Elsevier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和Wiley—Blackwell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梳理分析了2012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并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和国家宏观政策需求,展望2013年中国土地科学研究发展趋势及《中国土地科学》重点关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土地科学》 科学研究 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 展望 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 ELSEVIER 经济社会发展 政策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7年展望 被引量:15
11
作者 冯广京 朱道林 +8 位作者 林坚 胡振琪 丰雷 张清勇 陈美景 王庆日 张立新 杜挺 张珂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20,共18页
研究目的:总结2016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的重点进展,展望2017年中国土地科学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土地科学》重点关注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研究结果:(1)2016年土地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取得进展,创新提出土地科学发展时空锥理论和模... 研究目的:总结2016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的重点进展,展望2017年中国土地科学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土地科学》重点关注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研究结果:(1)2016年土地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取得进展,创新提出土地科学发展时空锥理论和模型;(2)土地经济领域开始关注长时序波动规律等新要素对土地价格的影响,以及土地流转中的政府作用,土地产权和征地制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均有所突破,土地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研究热点;(3)土地管理领域对不动产登记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方面的关注持续升温并开始侧重工作成果的应用和推广研究;(4)土地资源、利用与规划领域探索面向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土空间分类体系,提出了一系列空间规划改革构想和建议;(5)土地工程与技术领域在移动测量技术与设备和便携式管理系统的研发方面取得了进展,复垦土壤特征及多种新型土壤改良技术的研究进一步推动土地整治工程的开展。研究结论:2017年,《中国土地科学》将重点关注土地科学系统视角的土地科学专用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包括土地科学问题研究总体框架构建研究,土地调查、土地规划土地评价、土地整治工程、土地信息工程等理论及技术体系研究,典型区域土地系统多要素耦合作用与优化机理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科学 土地资源 综述 土地经济 土地管理 土地利用与规划 土地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5年展望 被引量:20
12
作者 冯广京 林坚 +10 位作者 胡振琪 朱道林 丰雷 张清勇 郎海鸥 陈美景 仲济香 李婧怡 付明达 傅玮 栾东声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19,70,共17页
研究目的:总结2014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的重点进展,展望2015年中国土地科学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土地科学》重点关注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研究结果:(1)2014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共同关注征地制度和土地产权问题、土地利用动态... 研究目的:总结2014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的重点进展,展望2015年中国土地科学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土地科学》重点关注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研究结果:(1)2014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共同关注征地制度和土地产权问题、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与驱动机制、多规合一及规划方法创新、土地利用管理措施、土地市场价格机制及政府行为、农用地生态保护、农用地整治和矿区土地复垦方面;(2)2014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的主要差异集中在:国内研究还关注土地制度改革、土地利用评价、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建设、耕地质量提升及保护途径、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等问题;国外研究则侧重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及影响、土地利用冲突问题、土地供应策略、土地市场与产权制度的关系、农地抛荒及保护对象划定、土地开发与保护机制、土地整治景观格局研究。研究结论:在全面推介土地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2014年《中国土地科学》将重点关注4个方面:(1)加强国土资源法制建设,推动深化依宪立法、修法,依宪执政研究;(2)开展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建设与制度建设研究;(3)加快土地工程技术和新技术应用的创新研究;(4)深化土地学科建设研究,支撑"新常态"下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土地科学 综述 重点进展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监测网络布局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衍毓 高秉博 +3 位作者 郭旭东 陈美景 任艳敏 李晓岚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19,共9页
研究目的:服务于自然资源综合监管以及全国国土空间的多级综合动态监测,以县域为基本空间单元,采用多目标优化求解方法,优选具有国土空间代表性的典型县域监测样点,使得选取的每个样点县均能同时代表某种类型的农业生产空间、城乡建设... 研究目的:服务于自然资源综合监管以及全国国土空间的多级综合动态监测,以县域为基本空间单元,采用多目标优化求解方法,优选具有国土空间代表性的典型县域监测样点,使得选取的每个样点县均能同时代表某种类型的农业生产空间、城乡建设空间和生态保育空间,形成国土空间监测网络优化布局方案,为构建国土空间监测网络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基于2015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分县数据,结合自然本底、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构建空间采样数据集;采用土地垦殖率、城乡建设强度、生态覆盖度三个指标表征国土空间类型,选择与其相关性较大的自然、社会经济指标作为辅助变量,采用重复二分聚类方法进行国土空间分区;根据监测点对不同的农业生产空间类型、城乡建设空间类型、生态保育空间类型的代表性,以及地理空间分布的均匀性,设定多目标优化函数,采用多路空间模拟退火方法进行多目标优化求解,从全国县域单元中优选出能够同时对不同类型的农业生产、城乡建设、生态保育空间均具有代表性的样点县,形成国土空间监测网络布局备选方案;基于专家知识,充分考虑管理实践对监测样点布设的现实要求,从多套理论方案中优选出国土空间监测网络布局的优化方案。研究结果:基于成本最小原则,优选出34个县域监测样点,形成了国土空间监测网络布局参考方案。研究结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能力日益增强,国土空间格局正在发生剧烈演变。为动态获取国土空间变化信息,掌握国土空间演变规律,及时制定国土空间优化调控策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亟需加快构建覆盖全国的国土空间多级综合监测网络。本文面向全国国土空间监测网络建设优选出的34个县域监测样点,能够以最少的样本数量实现对主要国土空间类型的全面覆盖,可为全国国土空间监测网络优化布局提供参考。同时,研究提出的国土空间分区和监测样点优化布局方法可为重点区域国土空间监测网络构建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国土空间 监测网络 布局优化 多目标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6年展望 被引量:12
14
作者 冯广京 朱道林 +10 位作者 林坚 胡振琪 丰雷 张清勇 郎海鸥 陈美景 仲济香 郧宛琪 张立新 晏学丽 张珂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22,共19页
研究目的:总结2015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的重点进展,展望2016年中国土地科学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土地科学》重点关注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研究结果:(1)2015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共同关注土地市场与土地制度、土地管理、土地权... 研究目的:总结2015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的重点进展,展望2016年中国土地科学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土地科学》重点关注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研究结果:(1)2015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共同关注土地市场与土地制度、土地管理、土地权属、土地政策与法律、土地资源保护、土地生态保护、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以及现代测量技术、土地信息技术和土地整治工程等方面的重点进展研究。(2)2015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侧重点有所不同,国内研究更多关注土地市场结构、土地财政与税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用途管制、土地督察、规划体制改革、现代测量技术等方面问题;国外研究则侧重在土地产权边界、土地制度演化、土地利用冲突、土地管理方式及机构设置、土地利用规划政策属性与规划原则、土地测量方法优化与对比、土地信息获取技术优化等。研究结论:2015年土地科学问题研究在实践推动下,研究面有所拓宽,学科体系研究得到加强,2016年《中国土地科学》将重点关注土地科学学科体系与基础理论、土地经济关系与市场机制、土地制度改革与管理体制、土地政策体系与法律制度、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保护、土地工程与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科学 土地资源 土地经济 土地管理 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工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4年展望 被引量:23
15
作者 冯广京 林坚 +10 位作者 胡振琪 朱道林 丰雷 张清勇 郎海鸥 陈美景 仲济香 戴晴 张禹平 罗洁 李婧怡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19,共17页
研究目的:总结和梳理2013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的重点进展,分析和展望2014年中国土地科学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土地科学》重点关注方向。研究方法:基于中国知网、万方、维普、Elsevier、Springer、ProQuest等电子数据库,采用文献调研法... 研究目的:总结和梳理2013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的重点进展,分析和展望2014年中国土地科学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土地科学》重点关注方向。研究方法:基于中国知网、万方、维普、Elsevier、Springer、ProQuest等电子数据库,采用文献调研法,按期刊属地划分国内外研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2013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具有很多共同的关注点,包括土地产权制度和土地征收、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技术、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土地利用规划理念与方法创新、土地市场的完善和土地价格、农地保护政策、农用地的生态功能、农民的保护意愿、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和工程技术研发等方面。(2)2013年国内外研究也存在一些差异,主要是:从保护对象来看,国外研究更注重对土地私人产权的保护,国内研究更加强调对公权利的维护;从研究数据来看,国外积累了大量长期的历史数据可以深入研究,而国内以短期积累以及调研数据为主;从研究视角来看,国外研究更关注宏观系统的研究,而国内更注重从具体问题出发开展相关研究。研究结论:在全面推介土地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2014年《中国土地科学》将重点关注4个方面:(1)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体系。主要集中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构建、征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创新,以及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等。(2)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探索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方法与技术。主要包括土地利用效率提升技术,城市存量土地再开发机理与路径,多规协调的国土空间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技术等。(3)重视耕地质量提升,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机制。主要包括农用地质量建设新路径与新技术、土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生态红线划定、土地整治工程技术标准化、土地整治监督管理体系建设等。(4)加强土地学科建设研究,支撑中国特色的国土资源管理。主要包括学科发展的理论基础、体系构建、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土地科学 评述 重点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制改革的实践价值与路径选择——“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制改革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9
16
作者 薛翠翠 陈美景 +4 位作者 蔡勇 徐建春 李翠珍 蒋仁开 张冰松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2-96,共5页
研究目的:探讨中国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制改革的实践价值、存在问题、改革方向及路径选择。研究方法:在专家座谈的基础上,总结各地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制改革的实践经验,探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今后的改革方向与路径。研究结果:(1)农村... 研究目的:探讨中国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制改革的实践价值、存在问题、改革方向及路径选择。研究方法:在专家座谈的基础上,总结各地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制改革的实践经验,探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今后的改革方向与路径。研究结果:(1)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2)当前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存在着土地流转缺乏政策法律支持、股份合作社管理不规范等问题;(3)集体土地股份制改革需要推动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农民经济身份与社会身份相分离,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妇女权益保护政策等。研究结论: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制改革路径:(1)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切实体现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权能;(2)科学合理设计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制改革的技术路线,并与各地实际相结合;(3)确保农民的土地股份制改革主体地位,增强农民的土地权利保障;(4)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允许集体农用地的有序有限转用和集体建设用地的规范流转,合理分配流转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集体土地 股份制 流转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19
17
作者 张衍毓 王静 陈美景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21,共4页
研究目的:提出保障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土地利用战略重点。研究方法:实地调研法,专家咨询法,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耕地占补平衡压力增大、耕地保护缺乏长效机制、粮食生产致贫影响种粮积极性、提升耕地综合产能的投入不足、资... 研究目的:提出保障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土地利用战略重点。研究方法:实地调研法,专家咨询法,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耕地占补平衡压力增大、耕地保护缺乏长效机制、粮食生产致贫影响种粮积极性、提升耕地综合产能的投入不足、资源环境约束增强成为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研究结论: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土地利用战略重点是实现耕地保护由数量管控向质量管理和生态管护三位一体的重大转变。具体包括:(1)转变耕地保护思路,丰富粮食安全内涵;(2)完善耕地保护机制,增强耕地保护积极性;(3)全面改善耕地质量,提高粮食综合产能;(4)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提升农业比较效益;(5)探索生态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打造绿色粮食生产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战略 粮食生产核心区 耕地保护 粮食安全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8年展望 被引量:6
18
作者 冯广京 朱道林 +9 位作者 林坚 胡振琪 丰雷 张清勇 郎海鸥 陈美景 王庆日 张立新 杜挺 宋洋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3-89,共17页
研究目的:总结2017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的重点进展,展望2018年中国土地科学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土地科学》重点关注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研究结果:(1)2017年土地科学基础理论研究仍薄弱,集中探讨了土地科学各分支学科的发展历... 研究目的:总结2017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的重点进展,展望2018年中国土地科学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土地科学》重点关注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研究结果:(1)2017年土地科学基础理论研究仍薄弱,集中探讨了土地科学各分支学科的发展历程、学科体系、研究框架以及未来学科发展方向;(2)土地经济研究侧重于城镇化对地价的影响、农地流转价格的形成机制、土地产权制度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现有土地制度下地方政府的行为及其影响等方面,土地规模经营、土地流转成为研究热点;(3)土地管理领域侧重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在土地管理法制建设、不动产统一登记以及土地制度改革过程中的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律逻辑方面的研究尚显不足;(4)土地资源、利用与规划领域进一步基于时空锥理论研究了规划机理,提出了科学认知城市"多规合一"的理念,探讨了空间规划体系的建构与规划的核心任务;(5)土地工程与技术领域紧紧围绕"实现土地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展开,着重从生态整理、整理监管、村庄整理、复垦质量与新技术、污染土地修复等方面开展相关研究,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土地信息采集中的广泛应用成为研究的重点。研究结论:土地科学问题研究尚显薄弱,土地科技创新有所突破。2018年,《中国土地科学》将重点关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土地供应与市场调控机制、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与布局、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土地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中新方法、新思路、新技术以及新装备的研发与应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科学 土地资源 土地经济 土地管理 土地利用与规划 土地工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系统认知与规划改革构想 被引量:75
19
作者 张衍毓 陈美景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21,共11页
研究目的:提出国土空间系统认知理论以及完善空间规划管理体制、创新空间规划协调机制、重构空间规划编制体系的战略构想,探索统一编制、部门落实、层次清晰、功能明确、上下衔接的空间规划体系。研究方法:创新空间系统认知理论,借鉴国... 研究目的:提出国土空间系统认知理论以及完善空间规划管理体制、创新空间规划协调机制、重构空间规划编制体系的战略构想,探索统一编制、部门落实、层次清晰、功能明确、上下衔接的空间规划体系。研究方法:创新空间系统认知理论,借鉴国际空间规划经验与理念,结合空间规划改革试点实践,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系统提出空间规划管理体制、协调机制、编制体系创新路径。研究结果:(1)设立空间规划委员会,搭建统一的规划组织和协调平台,建设完善空间规划信息云平台、规划专家数据库、规划法律体系和执法系统等功能性平台,探索"空间规划统一编制,分部门落实"的规划管理新模式;(2)创新空间规划职能协调机制,跨部门、跨区域、跨行政层级协调机制和空间规划与公民权利协调机制,提出协调不同规划主体之间空间利用冲突的新思路;(3)按照国家"一级政府、一个规划"的总体要求,提出国家、区域、县域三级空间规划编制体系,分别突出空间保护、空间协调和空间管制功能,搭建"全国规划重保护,区域规划谋发展,县域规划促落实"的国土空间管护新制度。研究结论: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核心在于全面提升国土空间的系统认知能力,创新规划思维和体制机制,需要群策群力、协同攻关,立足试点实践,借鉴国际经验,强化自主创新与集成,加快完善空间规划理论、技术、制度、法律体系,为构建"美丽、和谐、繁荣"的国土空间大格局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规划 空间系统认知 空间规划 管理体制 协调机制 编制体系 改革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国内土地科学重点研究评述及2010年展望 被引量:9
20
作者 冯广京 陈美景 曾爽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79,F0003,共10页
土地科学是研究土地利用及其形成、演化和管理活动规律性的科学。近年来,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使得各行各业对土地的需求持续增长,而土地供给的弹性空间越来越小,同时,随着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保障经济建设和民生福祉、保护粮... 土地科学是研究土地利用及其形成、演化和管理活动规律性的科学。近年来,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使得各行各业对土地的需求持续增长,而土地供给的弹性空间越来越小,同时,随着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保障经济建设和民生福祉、保护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等多元经济社会目标的提出,促使土地资源功能日益趋向多元化,既对转型期的土地科技创新提出挑战,也为中国土地科学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科学 展望 国内 土地科技创新 城镇化进程 土地利用 活动规律 持续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