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设施栽培土壤甲烷氧化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陈美慈 张光亚 +1 位作者 邹渊博 闵航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01-506,共6页
研究了设施栽培土壤的甲烷氧化 .结果表明 ,不同土壤对甲烷的氧化能力各异 ,可能与土壤的理化性质有关 ;土壤微生物是甲烷氧化的主要生物类群 :土壤含水量对甲烷氧化有明显影响 ,含水量过高或过低对甲烷氧化均具有抑制作用 ;氮源 (包括... 研究了设施栽培土壤的甲烷氧化 .结果表明 ,不同土壤对甲烷的氧化能力各异 ,可能与土壤的理化性质有关 ;土壤微生物是甲烷氧化的主要生物类群 :土壤含水量对甲烷氧化有明显影响 ,含水量过高或过低对甲烷氧化均具有抑制作用 ;氮源 (包括有机和无机氮源 )对甲烷氧化均有抑制作用 ;不同碳源对甲烷氧化的影响各异 ,纤维素对甲烷氧化抑制作用最小 ,而高浓度的甲醇、葡萄糖则对甲烷氧化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在甲烷氧化过程中加入葡萄糖能迅速抑制甲烷氧化 ;在加入葡萄糖的同时保持瓶中充足的氧气 ,则这种抑制作用可以在 5 .5 d后得到解除 .此外 ,还研究了从土壤中分离的甲烷氧化菌对碳源的利用情况 ,表明在甲烷释放极少的设施栽培土壤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栽培土壤 甲烷氧化 兼性营养甲烷氧化菌 土壤微生物 土壤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田中产甲烷菌数量和优势种 被引量:19
2
作者 陈美慈 闵航 钱泽澍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32-437,共6页
采用改良的亨格特(Hungate)厌氧技术,用MPN法和滚管法同时测定水稻不同生育期土壤中的产甲烷菌数量有明显差异,在混合基质中生长的产甲烷菌数量,早稻在分蘖末期数量最高,可达3.6×10^(10)个/克干土;在H_2和CO_2生长的产甲烷菌数量,... 采用改良的亨格特(Hungate)厌氧技术,用MPN法和滚管法同时测定水稻不同生育期土壤中的产甲烷菌数量有明显差异,在混合基质中生长的产甲烷菌数量,早稻在分蘖末期数量最高,可达3.6×10^(10)个/克干土;在H_2和CO_2生长的产甲烷菌数量,晚稻在分蘖盛期明显增高,到乳熟期可高达3.1×10^(11)个/克干土;在甲酸钠和乙酸钠基质中生长的产甲烷菌数量,晚稻在分蘖盛期较高,分别达3.7×10~8个/克千土和1.2×10~8个/克干土;在甲醇基质中生长的产甲烷菌数量,晚稻在各生育期差异不显著。不同深度土壤中产甲烷菌数量无显著差异。施用有机肥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产甲烷菌数量的递增。水稻土中占优势的产甲烷菌种群为甲酸甲烷杆菌(Methanobacterium formicicum)、马氏甲烷八叠球菌(Methanosarcina mazei)和巴氏甲烷八叠球菌(Methanosarcina barke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种 水稻田 甲烷菌 水稻 生长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和无机肥对水稻土产甲烷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陈美慈 闵航 +1 位作者 赵宇华 吴伟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66-370,共5页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二种有机肥和五种无机肥对淹水稻上产甲烷细菌数量和甲烷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对产甲烷菌数量和甲烷释放量均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其中以绿肥最为显著。无机肥料的施用处理中,NH4HCO3、(NH4)2SO4、CO(NH2...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二种有机肥和五种无机肥对淹水稻上产甲烷细菌数量和甲烷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对产甲烷菌数量和甲烷释放量均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其中以绿肥最为显著。无机肥料的施用处理中,NH4HCO3、(NH4)2SO4、CO(NH2)2和NH4Cl对水稻土产甲烷细菌数量的增加和甲烷释放量均略有促进作用,而施NaNO3处理的对甲烷释放总量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无机肥 水稻土 甲烷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土壤中甲烷释放特性和产甲烷菌数量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陈美慈 闵航 +1 位作者 吴伟祥 贾伯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1期79-83,共5页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从不同母质发育的6种类型土壤(3种旱土和3种水稻土)种稻时的甲烷释放特性和产甲烷菌数量。结果表明,6种不同类型土壤种稻期问的甲烷释放趋势是一致的,即成活期时甲烷释放量较少,随着生育期的推进,至分蘖盛期达最高,...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从不同母质发育的6种类型土壤(3种旱土和3种水稻土)种稻时的甲烷释放特性和产甲烷菌数量。结果表明,6种不同类型土壤种稻期问的甲烷释放趋势是一致的,即成活期时甲烷释放量较少,随着生育期的推进,至分蘖盛期达最高,随后又逐渐减少,到分蘖末期后又有回升。不同类型的稻田和旱地土壤在种植水稻后,前者的甲烷释放量明显高于后者。稻田土壤则以pH近中性、有机质含量较高的黄松田土壤甲烷释放量为最多,其次是偏碱性的涂砂田,以偏酸性的老黄筋泥田为最少;旱地土壤淹水种稻后的甲烷释放量是黄松土>黄筋泥>成泥土。6种土壤淹水而不种稻时甲烷释放量明显低于种稻时的甲烷释放量。6种土壤淹水后不论种稻与否,产甲烷菌的数量是原先为稻田的土壤比原先是旱地的土壤为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释放 母质 产甲烷作用 产甲烷菌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田优势产甲烷细菌的分离和特性 被引量:8
5
作者 陈美慈 闵航 钱泽澍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79-84,共6页
从浙江农业大学华家池实验农场连作早、晚稻的土中,分离到五株优势的产甲烷细菌菌株.其中的8901,8902和8903菌株为杆状,能利用H_2/CO_2和甲酸,8901和8902菌株还能利用异丙醇为生长和产甲烷的基质,它们的最适生长温度为40℃,与栖息环境... 从浙江农业大学华家池实验农场连作早、晚稻的土中,分离到五株优势的产甲烷细菌菌株.其中的8901,8902和8903菌株为杆状,能利用H_2/CO_2和甲酸,8901和8902菌株还能利用异丙醇为生长和产甲烷的基质,它们的最适生长温度为40℃,与栖息环境温度不相一致,其最适生长pH为7.0~7.5.8904和8905菌株为八叠球菌形,首次报道了8904菌株细胞表面具有花生壳网纹状结构,此外,分离到的五株菌株未检测出具有乙炔还原酶活性.根据形态和其他生理特性,8903菌株为甲酸甲烷杆菌(Methanobacterium formicicum),8904菌株为巴氏甲烷八叠球菌(Methanosarcina barkeri),8905菌株为马氏甲烷八叠球菌(Ms.mazei),8901菌株和8902菌株属甲烷杆菌属(Methanobacterium spp.),其确切地位尚待进一步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 鉴定 水稻田 甲烷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中微生物种群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美慈 闵航 +1 位作者 何林军 袁法松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8-12,共5页
本文对A/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中的微生物种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A/O工艺的BOD、COD去除率可达80%~90%,TP去除率达60%以上,-N去除率接近70%,在杭州四堡污水处理厂采用A/O工艺处理一级出水是... 本文对A/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中的微生物种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A/O工艺的BOD、COD去除率可达80%~90%,TP去除率达60%以上,-N去除率接近70%,在杭州四堡污水处理厂采用A/O工艺处理一级出水是可行的。(2)AlOx艺处理后的出水中各种菌的数呈均有较大程度的减少。(3)通过活性污泥中微型动物种类、数量及变化的显微镜观察,及时地调整控制处理系统的方法是安全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工艺 城市污水 微生物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中硫酸盐还原菌的数量和优势种群
7
作者 陈美慈 闵航 贾伯华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142-146,共5页
采用改良的Hungate厌氧操作技术,研究分析了水稻田中硫酸盐还原细菌(SRB)的数量和优势种。结果表明,早稻在分蘖盛期至分蘖末期行株间土壤中的SRB数量达10 ̄7个/克于土,到孕穗末期减少2个数量级。施腐熟牛粪的水... 采用改良的Hungate厌氧操作技术,研究分析了水稻田中硫酸盐还原细菌(SRB)的数量和优势种。结果表明,早稻在分蘖盛期至分蘖末期行株间土壤中的SRB数量达10 ̄7个/克于土,到孕穗末期减少2个数量级。施腐熟牛粪的水稻行株间土壤中的SRB数量略高。施腐熟牛粪同施KC1和菜籽饼比较,施腐熟牛粪对SRB的生长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在稻田土壤中的SRB数量以5—13cm土层为多,水稻根系土壤中的SRB数量明显高于行株间土壤中的SRB数量。在乳酸钠、乙酸钠、N_2/CO_2及混合基质中生长的SRB数量无明显差异。经分离纯化到的SRB优势菌株,经初步鉴定可为Desulfovibrio的一个种和Desulfotomaculum的一个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细菌 厌氧技术 培养 优势种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热丁酸盐降解菌和嗜热自养甲烷杆菌共培养物的研究
8
作者 陈美慈 钱泽澍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43-251,共9页
研究了与嗜热自养甲烷杆菌互营联合中分离到的一株嗜热丁酸盐降解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细胞呈稍弯曲的杆状,两头略尖,通常单个存在;不产生芽孢,但有单根偏端生鞭毛,最适生长温度为55℃。酵母膏、胰酶解酪蛋白能明显地刺激该共培养物的... 研究了与嗜热自养甲烷杆菌互营联合中分离到的一株嗜热丁酸盐降解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细胞呈稍弯曲的杆状,两头略尖,通常单个存在;不产生芽孢,但有单根偏端生鞭毛,最适生长温度为55℃。酵母膏、胰酶解酪蛋白能明显地刺激该共培养物的生长和产甲烷。青霉素、万古霉素能完全抑制它对丁酸盐的降解。在含丁酸盐的无机盐培养基中能生长和产甲烷。该共培养物只能利用丁酸盐形成CH_4和乙酸盐,不能利用C_4以上的脂肪酸。静态培养对丁酸盐的消耗速率比振荡培养快。接种共培养物后,立即添加H_2到气相中并不明显地抑制该共培养物对丁酸盐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热 丁酸盐降解菌 培养 甲烷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厌氧甲烷氧化菌菌株的分离、纯化和特征研究 被引量:32
9
作者 闵航 谭玉龙 +2 位作者 吴伟祥 陈中云 陈美慈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19-624,共6页
首次报道浙江象山市郊青紫泥水稻田土壤中一个能厌氧氧化甲烷的细菌菌株AMOB3的分离、纯化及其部分生理生化特性.该菌株革蓝氏染色阴性,细胞极小,仅(0.3~0.5)μm×(0.7~0.8)μm,在厌氧滚管琼脂上可形成细小透明直径约为0.2mm的菌... 首次报道浙江象山市郊青紫泥水稻田土壤中一个能厌氧氧化甲烷的细菌菌株AMOB3的分离、纯化及其部分生理生化特性.该菌株革蓝氏染色阴性,细胞极小,仅(0.3~0.5)μm×(0.7~0.8)μm,在厌氧滚管琼脂上可形成细小透明直径约为0.2mm的菌落.能较好地利用甲烷和甲醇,但仅微弱利用甲酸.电镜显微表明细胞具有周生于胞质的与好氧性甲烷氧化菌相同的囊膜结构.试管培养时该菌株的甲烷氧化活性为2.4nmol/mL.Cu2+、Mo6+、Mn4+等离子可提高该菌株氧化甲烷的能力,但Cr3+具有抑制作用.经将菌株AMOB3的特性与现有报道的好氧性甲烷氧化菌比较,认为这是一个不同于现有甲烷氧化菌的新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甲烷 氧化菌 纯化 囊膜状结构 土壤微生物学 菌株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对采后黄花梨果实膜脂过氧化和乙烯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22
10
作者 水茂兴 马国瑞 +1 位作者 陈美慈 王强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41-545,共5页
以黄花梨果实为试材 ,测定了经壳聚糖涂膜处理的果实在常温贮藏过程中膜脂过氧化和乙烯生成的变化 .结果表明 :壳聚糖涂膜使果实 SOD活性维持在较高水平 ,L OX活性较低 ,细胞膜稳定性增加、透性变小 ,MDA含量显著减少 ,乙烯释放跃变不... 以黄花梨果实为试材 ,测定了经壳聚糖涂膜处理的果实在常温贮藏过程中膜脂过氧化和乙烯生成的变化 .结果表明 :壳聚糖涂膜使果实 SOD活性维持在较高水平 ,L OX活性较低 ,细胞膜稳定性增加、透性变小 ,MDA含量显著减少 ,乙烯释放跃变不很明显且较低 .而对照处理的果实 SOD活性很快下降 ,LOX活性初期和后期较高 ,乙烯释放量较大 ,并在采后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黄花梨 膜脂过氧化 乙烯生成 果实涂膜 常温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甲烷氧化菌种群数量及其与甲烷氧化活性的关系 被引量:20
11
作者 陈中云 闵航 +1 位作者 吴伟祥 陈美慈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46-550,共5页
采用 Hungate厌氧滚管计数技术和气相层析仪检测土样甲烷含量 ,研究分析了不同植被下黄松泥土壤中甲烷氧化菌种群的数量变化和土壤的甲烷氧化活性 .结果表明不同植被下的黄松泥土壤中甲烷氧化菌种群数量在 10 7~ 10 8cfu/ g干土之间 ,... 采用 Hungate厌氧滚管计数技术和气相层析仪检测土样甲烷含量 ,研究分析了不同植被下黄松泥土壤中甲烷氧化菌种群的数量变化和土壤的甲烷氧化活性 .结果表明不同植被下的黄松泥土壤中甲烷氧化菌种群数量在 10 7~ 10 8cfu/ g干土之间 ,变化范围不超过 2个数量级 .水稻田土壤和水稻分蘖期土壤中的甲烷氧化菌种群数量明显高于其它植被下土壤的甲烷氧化菌种群 ,但相互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而它们的甲烷氧化速率却差异显著 .土壤中甲烷氧化菌种群数量对土壤氧化甲烷速率有影响但不显著 .在氧化甲烷活性很低的土样中加入外源甲烷 ,可刺激土壤中的甲烷氧化菌增殖 ,并可诱导甲烷氧化速率达到最大值 ,但不同植被的土壤达到氧化甲烷最大速率所需的诱导时间不同 .不同植被土壤间的甲烷氧化最大速率略有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松土 甲烷氧化菌 氧化速率 种群数量 甲烷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施栽培土壤氧化亚氮排放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张光亚 方柏山 +1 位作者 闵航 陈美慈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4-147,共4页
采用塑料温室及露地栽培试验方法,研究了土壤氧化亚氮排放规律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设施栽培土壤氧化亚氮释放通量比露地蔬菜栽培土壤高1.41倍;施有机肥(酵素菌肥)的土壤中氧化亚氮的释放通量高于施化肥的处理,且分别比对照高2.08和0... 采用塑料温室及露地栽培试验方法,研究了土壤氧化亚氮排放规律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设施栽培土壤氧化亚氮释放通量比露地蔬菜栽培土壤高1.41倍;施有机肥(酵素菌肥)的土壤中氧化亚氮的释放通量高于施化肥的处理,且分别比对照高2.08和0.74倍;不同形态的氮肥对氧化亚氮释放影响各异,其中长效尿素对氧化亚氮释放的促进作用最微弱;38℃下氧化亚氮的释放量高于15℃时氧化亚氮的释放量;pH为7.3时,土壤释放氧化亚氮的能力最强;不同碳源实验证实,葡萄糖对氧化亚氮释放的促进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栽培 土壤 氧化亚氮 排放量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好氧反硝化菌的特征及系统进化分析 被引量:29
13
作者 张光亚 方柏山 +1 位作者 闵航 陈美慈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75-78,共4页
从土壤中分离出一株好氧反硝化菌 ,命名为菌株HN ,分离菌株呈革兰氏染色阳性 ,为球状或杆状 ,菌落颜色显橙红色 .该菌株以硝酸钠为氮源时 ,进行好氧反硝化作用 ,能以乙酰胺为唯一碳源和氮源进行生长 .它的部分长度 1 6SrDNA序列分析表... 从土壤中分离出一株好氧反硝化菌 ,命名为菌株HN ,分离菌株呈革兰氏染色阳性 ,为球状或杆状 ,菌落颜色显橙红色 .该菌株以硝酸钠为氮源时 ,进行好氧反硝化作用 ,能以乙酰胺为唯一碳源和氮源进行生长 .它的部分长度 1 6SrDNA序列分析表明 ,分离菌株HN与Rhodococcusruber的 1 6SrDNA序列具有 99%相似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反硝化菌 系统进化分析 16SRDNA序列 生物脱氮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田土壤甲烷氧化活性及其环境影响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闵航 陈中云 陈美慈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86-692,共7页
报道环境因子土壤含水量、温度和pH对发育于河流沉积物母质的水稻田土黄松泥田土氧化外源甲烷活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存在有氧和无氧两个甲烷氧化系统。有氧甲烷氧化系统 (AMOS)最适条件下的氧化甲烷最大活性比无氧甲烷氧化系统... 报道环境因子土壤含水量、温度和pH对发育于河流沉积物母质的水稻田土黄松泥田土氧化外源甲烷活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存在有氧和无氧两个甲烷氧化系统。有氧甲烷氧化系统 (AMOS)最适条件下的氧化甲烷最大活性比无氧甲烷氧化系统(AAMOS)最适条件下的氧化甲烷最大活性高 1至 2倍。在土壤通气良好的条件下 ,AMOS占主导地位 ,在无氧或极微氧的土壤中 ,AAMOS起主要作用。影响活性的主要因子是土壤的分子氧含量、甲烷含量、水含量、温度和pH值。分子氧对AAMOS氧化甲烷的活性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土壤中甲烷量和含水量对AAMOS氧化甲烷活性的影响比对AMOS氧化甲烷活性的影响更为强烈。土壤氧化甲烷的活性对温度较为敏感 ,其最适氧化甲烷的温度范围在 2 5~ 35℃之间。当土壤在 5 0℃培养的时间超过 6h后 ,土壤氧化外源甲烷的活性全部丧失 ,且不能在2 8℃下得到恢复。pH是另一个影响土壤氧化甲烷的重要环境因子。其最适pH范围在 6~ 7之间 ,pH低于 3或pH高于 9时 ,几乎完全丧失氧化外源甲烷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田 甲烷氧化活性 pH 温度 湿度 氧含量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添加助剂保鲜草莓的效应 被引量:14
15
作者 水茂兴 马国瑞 +1 位作者 陈美慈 王强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43-344,共2页
关键词 壳聚糖添加助剂 草莓 保鲜 碱滴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莓采后壳聚糖处理对其耐贮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16
作者 水茂兴 马国瑞 +1 位作者 陈美慈 王强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81-85,共5页
两种分子量的壳聚糖配合和添加助剂涂膜 ,处理采后草莓果实。结果表明 :贮藏草莓失水率、腐烂率和发霉率显著减少 (P <0 .0 1) ;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Vc等含量以及糖酸比的降低幅度变小 (P <0 .0 5) ;果实CO2 ... 两种分子量的壳聚糖配合和添加助剂涂膜 ,处理采后草莓果实。结果表明 :贮藏草莓失水率、腐烂率和发霉率显著减少 (P <0 .0 1) ;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Vc等含量以及糖酸比的降低幅度变小 (P <0 .0 5) ;果实CO2 和乙烯释放量减少 ,SOD活性提高 ,细胞膜透性变小 ,MDA含量降低 ,与对照相比均达到显著水平 (P <0 .0 1)。壳聚糖添加助剂涂膜处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助剂 草莓 保鲜剂 采后处理 果实处理 耐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子量壳聚糖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23
17
作者 廖春燕 马国瑞 +1 位作者 陈美慈 洪文英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3期172-175,共4页
关键词 壳聚糖 病原菌 拮抗作用 植物病原真菌 生物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施栽培土壤氧化亚氮释放及硝化、反硝化细菌数量的研究 被引量:27
18
作者 张光亚 陈美慈 +1 位作者 闵航 柴卫国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39-243,共5页
研究表明 ,设施栽培土壤N2 O释放通量比露地栽培土壤高 1 39倍 ;灌水处理N2 O释放较未灌水处理高 1 17倍。随着氮肥的增加 ,N2 O释放量急剧上升 ,其回归方程 y =2 5 6 96 +1 4 7x ,r=0 995 1 。 2种肥料施入土壤的5d内 ,施有机肥 (... 研究表明 ,设施栽培土壤N2 O释放通量比露地栽培土壤高 1 39倍 ;灌水处理N2 O释放较未灌水处理高 1 17倍。随着氮肥的增加 ,N2 O释放量急剧上升 ,其回归方程 y =2 5 6 96 +1 4 7x ,r=0 995 1 。 2种肥料施入土壤的5d内 ,施有机肥 (酵素菌肥 )的土壤N2 O的释放量高于施化肥的处理。通过检测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数量的变化发现 ,施尿素处理的硝化和反硝化细菌数量比对照低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反硝化细菌数量又有上升的趋势 ;施用有机肥 (酵素菌肥 )处理的硝化细菌数量低于施用尿素处理 ,但反硝化细菌数量则明显高于尿素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栽培 氧化亚氮 反硝化细菌 硝化细菌 温室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热厌氧纤维素降解菌对纤维素的粘附及其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韩如旸 梅建凤 +1 位作者 闵航 陈美慈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5-168,共4页
本项研究表明 ,嗜热厌氧纤维素降解细菌 Clostridium sp.EVA1在降解纤维素的过程中 ,菌体对不溶性纤维素底物具有强烈的粘附作用 .在透明圈中参与纤维素降解的菌体周围具有波纹状突起结构 ,并且菌体与纤维素的粘附位点是一个电子致密区... 本项研究表明 ,嗜热厌氧纤维素降解细菌 Clostridium sp.EVA1在降解纤维素的过程中 ,菌体对不溶性纤维素底物具有强烈的粘附作用 .在透明圈中参与纤维素降解的菌体周围具有波纹状突起结构 ,并且菌体与纤维素的粘附位点是一个电子致密区域 .该菌株产生的纤维素酶是与细胞相连的胞外酶 ,培养液中无纤维素酶活性 .以脱脂棉花为碳源培养产生的纤维素酶活性最大 .该菌株纤维素酶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热厌氧细菌 纤维素降解菌 粘附 纤维素酶 酶活性 碳源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处理番茄、青椒的保鲜效果 被引量:50
20
作者 水茂兴 马国瑞 +1 位作者 陈美慈 柴伟国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64-167,共4页
用两种分子量壳聚糖混合配制的保鲜液处理番茄、青椒 ,常温 ( 5~ 15℃ )下贮藏 2 0d ,果实腐烂指数、失水率明显减少 ;固形物、有机酸、可溶性蛋白质和Vc等含量增加 ,可溶性糖含量则减少 ;膜脂过氧化作用减弱 ,MDA含量减少 ,膜透性降低。
关键词 壳聚糖 番茄 青椒 保鲜 贮藏 天然保鲜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