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阶层观念与形象塑造:明清绘画中的平民儿童形象与儿童观
1
作者 陈维艳 《艺苑》 2024年第4期70-74,共5页
明清绘画中的平民儿童形象塑造呈两种形态,一是家境富裕的儿童在绘画中呈健康活泼之态,享受游戏和教育;二是贫苦家庭的儿童多被描绘为辛勤劳作之态,极少享受教育与游戏。此现象背后反映的是同一阶层不同家庭对儿童的养育观念、养育方式... 明清绘画中的平民儿童形象塑造呈两种形态,一是家境富裕的儿童在绘画中呈健康活泼之态,享受游戏和教育;二是贫苦家庭的儿童多被描绘为辛勤劳作之态,极少享受教育与游戏。此现象背后反映的是同一阶层不同家庭对儿童的养育观念、养育方式及对儿童个体价值认知的差异,即富裕家庭注重儿童的教育与成长,贫苦家庭则重视儿童的劳动价值。文章以明清社会阶层划分标准为依据,将明清平民阶层家庭分为富裕和贫苦两类,进而选取代表性绘画作品,分析阶层属性与家庭差异在儿童形象差异化塑造中的体现,并指出明清绘画中平民阶层儿童形象差异化塑造背后体现了平民阶层的儿童观,包括儿童的家庭角色与责任、受教育类型以及游戏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平民阶层 儿童形象塑造 儿童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融合视域下高职专业教学与美育教学互动融合实践探索——以橱窗设计课程为例
2
作者 陈维艳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16期160-162,共3页
充分发挥相关学科的美育功能,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美育资源,是当前我国学校全面实施美育浸润行动中的重要要求。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橱窗设计课程以学科融合为教学理念,积极探索专业课程中蕴含的美育价值与功能,采用“六步教学法”... 充分发挥相关学科的美育功能,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美育资源,是当前我国学校全面实施美育浸润行动中的重要要求。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橱窗设计课程以学科融合为教学理念,积极探索专业课程中蕴含的美育价值与功能,采用“六步教学法”打造专业教学与美育教学互动融合的教学模式,以此培养高素质高素养专业技能型人才,助力高职院校“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教学 美育教学 橱窗设计 融合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俗生活的美好——宋代婴戏图图式特征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陈维艳 韦晓娟 《美术大观》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8-99,共2页
婴戏图发展至宋代形成了具有典型图像特征和图像意义的经典图式,在为传统婴戏图发展树立标杆的同时,亦成为后人在婴戏图创作、鉴赏等方面的范本,而贯穿于其发展的内在精神是宋人对世俗生活的体悟与赞美.此图式为何形成?具有哪些特点?本... 婴戏图发展至宋代形成了具有典型图像特征和图像意义的经典图式,在为传统婴戏图发展树立标杆的同时,亦成为后人在婴戏图创作、鉴赏等方面的范本,而贯穿于其发展的内在精神是宋人对世俗生活的体悟与赞美.此图式为何形成?具有哪些特点?本文将从宋代绘画艺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对其特征进行探讨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婴戏图 图式特征 世俗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婴戏图起源问题探究——由三国朱然墓《童子对棍图》谈起 被引量:7
4
作者 陈维艳 刘忠国 《美术大观》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6-97,共2页
1984年,安徽马鞍山朱然墓出土的童子对棍图漆盘,为婴戏图的起源问题提供了新"物证"。本文在明确婴戏图概念的前提下,通过对《童子对棍图》的视觉表现形式、表现题材、创作目的等的深入分析,论证了《童子对棍图》作为迄今发现... 1984年,安徽马鞍山朱然墓出土的童子对棍图漆盘,为婴戏图的起源问题提供了新"物证"。本文在明确婴戏图概念的前提下,通过对《童子对棍图》的视觉表现形式、表现题材、创作目的等的深入分析,论证了《童子对棍图》作为迄今发现最早的婴戏图的重要特征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戏图 童子对棍图 概念 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声的符号”:传统文人题材绘画中书童图像的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维艳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03-108,共6页
书童图像是中国传统文人题材绘画中一个极为常见的视觉元素,其并无独立的文化意象,但却在宋、元、明、清时期的文人题材绘画中被广泛应用和传播。究其原因,是其随着文人概念的“符号化”而成为“文人符号”视觉系统中的重要符号之一,与... 书童图像是中国传统文人题材绘画中一个极为常见的视觉元素,其并无独立的文化意象,但却在宋、元、明、清时期的文人题材绘画中被广泛应用和传播。究其原因,是其随着文人概念的“符号化”而成为“文人符号”视觉系统中的重要符号之一,与文人图像、文人雅事图像互相“注解”,互为“符号”,共同完成了“文人符号”视觉系统的艺术化表达和传播。于文人题材绘画而言,书童图像以“符号”的形式实现了对文人身份的凸显和对文人题材绘画意境完满形成的点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童图像 文人图像 文人雅事 文人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艺术与社会的关系——从艺术家、艺术品与社会的关系谈起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维艳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8年第4期44-46,共3页
艺术作为精神文化的一种形式,其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其所在的社会环境,艺术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试从艺术家与其所在的社会环境的关系、艺术家所表现的世界、艺术作品所进入的世界等方面对艺术与社会的关系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 艺术家 艺术创作 艺术品 艺术作品 精神文化 原始社会 社会环境 思想观念 艺术社会学 形成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装饰图案到独立成画——传统婴戏图发展路径探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维艳 《美术教育研究》 2021年第22期15-17,21,共4页
传统婴戏图最早以图案形式出现于三国朱然墓的《童子戏棍图》漆盘之上,魏晋时期初步形成独立的绘画形式。从唐代至清末,婴戏图在绘画领域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不仅出现了诸多优秀的婴戏图绘画作品,而且涌现出多位代表性婴戏图画家。从... 传统婴戏图最早以图案形式出现于三国朱然墓的《童子戏棍图》漆盘之上,魏晋时期初步形成独立的绘画形式。从唐代至清末,婴戏图在绘画领域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不仅出现了诸多优秀的婴戏图绘画作品,而且涌现出多位代表性婴戏图画家。从三国至清末,婴戏图完成了由装饰图案到独立成画、由简单稚嫩到丰富成熟的发展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戏图 图案 绘画 装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祥瑞文化视阈下传统婴戏图吉祥内涵解读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维艳 王丹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0年第9期114-116,共3页
祥瑞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组成部分,在其影响下形成多类祥瑞艺术题材,传统婴戏图便是其中之一。受祥瑞文化影响,婴戏图的描绘对象虽为现实生活中的儿童,但却被赋予诸多神秘而又理想化的吉祥内涵,一度成为承载民众祝祷祈愿的祥瑞艺... 祥瑞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组成部分,在其影响下形成多类祥瑞艺术题材,传统婴戏图便是其中之一。受祥瑞文化影响,婴戏图的描绘对象虽为现实生活中的儿童,但却被赋予诸多神秘而又理想化的吉祥内涵,一度成为承载民众祝祷祈愿的祥瑞艺术形式之一。传统婴戏图的吉祥内涵与祥瑞崇拜有何关联?其吉祥内涵体现在哪些方面?文章以我国传统祥瑞文化为出发点,结合代表性婴戏作品,对传统婴戏图的吉祥内涵进行深入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戏图 祥瑞文化 吉祥内涵 祝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婴戏图中祈子民俗观探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维艳 《美术教育研究》 2018年第7期33-34,36,共3页
在中国古代绘画体系中,婴戏图被归为风俗画。风俗画以民间传统伦理思想为主导,如追求多子、强调孝道等。其中,祈子这一民俗观念在婴戏图中表现得最为鲜明。从宋代到清朝,从民间到宫廷,祈子寓意的婴戏绘画创作从未间断,在工艺美术领域也... 在中国古代绘画体系中,婴戏图被归为风俗画。风俗画以民间传统伦理思想为主导,如追求多子、强调孝道等。其中,祈子这一民俗观念在婴戏图中表现得最为鲜明。从宋代到清朝,从民间到宫廷,祈子寓意的婴戏绘画创作从未间断,在工艺美术领域也有广泛应用。该文分析代表画家的婴戏图创作,进一步探讨中国古代祈子思想观念在婴戏图创作中的表现形式和内在寓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戏图 祈子 寓意 民俗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现代设计批评家的缺席
10
作者 陈维艳 苏金成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08年第7期98-100,共3页
我们在思考中国现代设计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时,往往会忽视设计批评家在设计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和应担起的责任。中国现代设计的繁荣不仅要靠设计师的努力,更要有一批真正的设计批评家的参与。在中国设计模仿成风、缺乏民族特色的气候下,... 我们在思考中国现代设计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时,往往会忽视设计批评家在设计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和应担起的责任。中国现代设计的繁荣不仅要靠设计师的努力,更要有一批真正的设计批评家的参与。在中国设计模仿成风、缺乏民族特色的气候下,迫切需要呼唤具有时代感使命感的中国设计批评家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设计 批评家 缺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份的隐喻:《侲童傀儡图》之“侲童”身份辨析
11
作者 陈维艳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77-81,共5页
《侲童傀儡图》通常被认为是描绘宋代儿童日常戏玩傀儡游戏的作品,因此“侲童”便被解读为普通儿童。但“侲童”在古代有特殊用途,其与“傩仪”“傀儡戏”等有诸多关联。“傀儡”亦非单纯的儿童玩具,其源于“禳灾祈福”之用。在此背景下... 《侲童傀儡图》通常被认为是描绘宋代儿童日常戏玩傀儡游戏的作品,因此“侲童”便被解读为普通儿童。但“侲童”在古代有特殊用途,其与“傩仪”“傀儡戏”等有诸多关联。“傀儡”亦非单纯的儿童玩具,其源于“禳灾祈福”之用。在此背景下,画中“侲童”的真正身份扑朔迷离。然而,将“侲童”放置于“傀儡”语境中进行解读,则发现其与画中童子、“傀儡”存在内在关联和深层互动,即画中“侲童”借由童子、“傀儡”符号元素,实现身份的隐喻,以此为该画“辟邪”主题的实现埋下关键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侲童 傀儡 傩仪 身份 隐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美术史中的儿童图像概说
12
作者 陈维艳 曹静珍 《艺术评鉴》 2023年第12期44-48,共5页
纵观中国古代美术史,儿童图像频繁出现于各类美术载体之中,形成了千姿百态的视觉样式、多姿多彩的题材类型,同时其亦承载着由上至下的社会功能。即便如此,古代儿童图像仍处于“不被看见”甚至被“误读”之境地,究其原因是其尚未形成被... 纵观中国古代美术史,儿童图像频繁出现于各类美术载体之中,形成了千姿百态的视觉样式、多姿多彩的题材类型,同时其亦承载着由上至下的社会功能。即便如此,古代儿童图像仍处于“不被看见”甚至被“误读”之境地,究其原因是其尚未形成被广为认可的图像体系和基本概念谱系。若要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古代儿童图像,势必要先解决其图像概念、图像范畴及发展特点等基础性问题,唯有此,方可对其展开正确而深入的艺术风格学与社会人类学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美术史 儿童图像 概念界定 图像范畴 发展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楚国“地毯式”绘画与古埃及壁画表现手法比较
13
作者 陈维艳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5年第10期28-30,共3页
中国楚国和古埃及,这两个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国度,在其艺术形成初期有着诸多的相像之处。由于古代人对客观世界认识水平的局限,这类传达作者心象的绘画偏于"客观"和"写真",这与我们现代人有意识的科幻想象和超现实... 中国楚国和古埃及,这两个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国度,在其艺术形成初期有着诸多的相像之处。由于古代人对客观世界认识水平的局限,这类传达作者心象的绘画偏于"客观"和"写真",这与我们现代人有意识的科幻想象和超现实的体验有质的不同。原因就在于,古代人的这种对现实事物或生活理想的形象化把握,表达的是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与追求,而不是对生活的逃离和超越。在这些作品中,图画世界与真实世界,主观情感和现实意愿,在古人看来是同一的,现实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国绘画 古埃及壁画 空间 透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神崇拜”与世俗文化流行语境下的《侲童傀儡图》解读
14
作者 陈维艳 刘家全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2年第4期63-67,共5页
《侲童傀儡图》画名较晦涩,但画面内容极为生活化,其主题一般被认为是“儿童游戏”。但此画以具有特殊含义的“侲童”“傀儡”组合命名,以具有吉祥寓意的美术符号巧妙隐晦地装饰儿童玩具,在画中似乎另有深意。将其还原于宋代“多神崇拜... 《侲童傀儡图》画名较晦涩,但画面内容极为生活化,其主题一般被认为是“儿童游戏”。但此画以具有特殊含义的“侲童”“傀儡”组合命名,以具有吉祥寓意的美术符号巧妙隐晦地装饰儿童玩具,在画中似乎另有深意。将其还原于宋代“多神崇拜”与世俗文化流行的社会背景便可发现:“侲童”“傀儡”及各类美术符号既是画中的视觉符号,亦是宋代民俗文化的潜在表征。画家以视觉隐喻方式将各类元素组合使用,并使其形成内在关联与深层互动,进而实现画面“驱邪庇佑”之内在主题的营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侲童 傀儡 多神崇拜 世俗文化 驱邪庇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家庭的延伸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8
15
作者 强荧 陈维艳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第17期1555-1557,共3页
目的探究脑卒中患者开展基于家庭的延伸康复护理对其日常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并为这类群体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积累实战经验。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外科2013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48例临床痊愈出院的脑卒中患者,设为对照组,本组患者仅给... 目的探究脑卒中患者开展基于家庭的延伸康复护理对其日常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并为这类群体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积累实战经验。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外科2013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48例临床痊愈出院的脑卒中患者,设为对照组,本组患者仅给予每月1次的电话追踪随访,了解患者康复状况并解答家属护理过程中的疑惑;另选取本院神经外科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临床痊愈出院的50例脑卒中患者,设为观察组,开展家庭康复护理,每周1次,持续6个月。8周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脑卒中残损量表(SIAS)及日常活动能力(ADL)测评,并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脑卒中残损量表评分及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肌张力恢复情况及总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家庭的延伸康复护理能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活动能力,强化患者自我护理的的信心,最大限度恢复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康复护理 脑卒中 活动能力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决策树法构建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并发吞咽功能障碍的风险预测模型 被引量:6
16
作者 谢丽娜 陈维艳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1-74,共4页
目的基于决策树法构建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并发吞咽功能障碍的风险预测模型,以期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3月在某院治疗的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150例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发生吞咽功能障碍,将其分为吞... 目的基于决策树法构建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并发吞咽功能障碍的风险预测模型,以期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3月在某院治疗的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150例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发生吞咽功能障碍,将其分为吞咽障碍组和非吞咽障碍组,分析其危险因素,建立决策树模型,并分析预测效能。结果150例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中,吞咽功能障碍发生率为28.0%。两组患者在年龄、Fried衰弱评估量表(Fried Frailty Phenotype,FRIED)、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等项目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FRIED评分、BI、吞咽训练、牙齿缺损、用药种类数均为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BI评分是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决策树模型预测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稍高于Logistic回归模型。结论构建的决策树预测模型对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合并吞咽功能障碍具有较好的风险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轻度认知障碍 吞咽功能障碍 影响因素 决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闭环健康教育护理对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效果 被引量:2
17
作者 谢丽娜 陈维艳 戴征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4期110-113,共4页
目的观察分析闭环健康教育护理对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干预组(n=40)。出院前到出院后6个月期间,... 目的观察分析闭环健康教育护理对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干预组(n=40)。出院前到出院后6个月期间,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干预组实施闭环健康教育护理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日常生活管理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环健康教育护理能够有效提升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在日常生活、疾病医学和情绪认知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闭环健康教育护理 自我管理 情绪认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左桥小脑角黑色素瘤伴枕骨大孔区黑色素瘤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廖招娣 王洪干 +1 位作者 奚丽君 陈维艳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7年第6期168-170,共3页
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是一种起源于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其恶性程度高、易转移且预后差。全球每年约有16万新发恶性黑色素瘤病例,且发病率仍在不断增加。尽管中国黑色素瘤的发病率明显低于西方国家(1/100000)... 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是一种起源于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其恶性程度高、易转移且预后差。全球每年约有16万新发恶性黑色素瘤病例,且发病率仍在不断增加。尽管中国黑色素瘤的发病率明显低于西方国家(1/100000),却是目前恶性肿瘤发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社会学视角下唐代婴戏图研究——以阿斯塔那187号墓《双童图》为例
19
作者 廖瑜 陈维艳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1年第2期13-15,共3页
1972年新疆阿斯塔纳TAM187号墓出土的绢画《双童图》是唐代遗存至今婴戏图的代表作。本文从自然因素、民族因素、社会文化、艺术发展规律等方面探寻《双童图》与唐代社会的"互动"关系,深入挖掘唐代多元文化融合、厚葬之风盛... 1972年新疆阿斯塔纳TAM187号墓出土的绢画《双童图》是唐代遗存至今婴戏图的代表作。本文从自然因素、民族因素、社会文化、艺术发展规律等方面探寻《双童图》与唐代社会的"互动"关系,深入挖掘唐代多元文化融合、厚葬之风盛行、儿童观念觉醒等文化观念对《双童图》的影响,从而为唐代婴戏图的深入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戏图 双童图 社会互动 文化交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营养路径管理对缺血性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的营养指标及洼田饮水试验分级的影响 被引量:26
20
作者 蒋珠 陈维艳 +1 位作者 陈嘉 沈芸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35期165-168,共4页
目的观察改良营养路径管理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营养状态与洼田饮水分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就诊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1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9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观察改良营养路径管理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营养状态与洼田饮水分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就诊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1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管理,观察组采用改良营养路径管理,比较两组血红蛋白(Hb)、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吞咽功能。结果护理后,对照组Hb、Alb水平均高于护理前,观察组Hb、PA、Alb水平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营养路径管理能够改善脑卒中吞咽困难营养状态及吞咽功能,具有一定护理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 脑卒中 吞咽困难 吞咽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