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iCCO监测技术在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容量管理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8
1
作者 陈素妮 刘正生 +1 位作者 黄东明 唐小丽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讨对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实施PiCCO监测技术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对其进行PiCCO监测技术和多功能监护仪监测,观察两... 目的探讨对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实施PiCCO监测技术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对其进行PiCCO监测技术和多功能监护仪监测,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液体复苏48h后,观察组CI升高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EVLW、GEDV、SVRI、PCWP下降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均显著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O监测技术能有效监测患者的心脏前后负荷、心功能等指标,指导患者进行液体复苏治疗,可防止对于负荷过重或液体不足为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有显著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O监测技术 重症肺炎 心力衰竭 容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达拉奉联用醒脑静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疗效分析
2
作者 陈光生 朱伟明 +1 位作者 林伯昌 陈素妮 《现代医院》 2016年第3期343-344,347,共3页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氧疗+一般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对比两组间临床...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氧疗+一般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对比两组间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病情好转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P=0.0059);实验组有效率(96.0%)高于对照组(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1.31,P=0.001);实验组发生迟发性脑病6例(8.0%)低于对照组16例(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33,P=0.02)。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可提高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治疗效果同时改善患者预后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醒脑静 一氧化碳中毒 迟发性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3
作者 陈素妮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1期128-128,132,共2页
目的对采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联合疏血通来治疗临床上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进行有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 目的对采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联合疏血通来治疗临床上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进行有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上被给予疏血通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被给予GM1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的降低(P<0.05),同时观察组的总治疗有效率为93.33%,与对照组的75%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GM1联合疏血通对临床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减少了患者脑组织的损伤,治疗效果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 疏血通 急性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