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理念的川西林盘人居环境营建思考 被引量:4
1
作者 陈秋渝 龙彬 +2 位作者 张菁 孙大江 杨俊熙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5-61,共7页
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独树一帜,为世人所称叹。山水文化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人以自然山水为载体寄予某种精神需求与价值导向的呈现,具备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属性,其形成过程展现了“形-意-象”转换的逻辑关系与科学智慧。川西林盘是中... 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独树一帜,为世人所称叹。山水文化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人以自然山水为载体寄予某种精神需求与价值导向的呈现,具备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属性,其形成过程展现了“形-意-象”转换的逻辑关系与科学智慧。川西林盘是中国典型的乡村聚落形态,是乡民于川西平原山水自然之中赋予精神创造的景观物象。以山水文化“形-意-象”逻辑关系为整体思路,以“人-情”“物-景”为两大方向,综合运用田野调查、数理统计、地理信息技术等方法进行分析和论证,探究川西林盘人文精神需求和物质表征的价值导向及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相应的营建办法,致力于“人-情-物-景”的交流与融合,继而建构起川西林盘人居环境营建的整体思路与方法。旨在秉持发扬国故传统、与古为新的精神,以川西林盘为代表寻觅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人居环境营建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山水文化 川西林盘 人文精神 物相景观 人居环境营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林盘文化景观基因识别与提取 被引量:42
2
作者 陈秋渝 杨俊熙 +1 位作者 罗施贤 孙大江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4-266,共13页
文化景观是文化地理特征的集中体现,川西林盘文化景观基因识别与提取的研究是对林盘本质的认知和解读。根据文化景观的关键特征,基于文献与实地考察,综合运用问卷与半结构式访谈等方式进行调查,借助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处理,客观地... 文化景观是文化地理特征的集中体现,川西林盘文化景观基因识别与提取的研究是对林盘本质的认知和解读。根据文化景观的关键特征,基于文献与实地考察,综合运用问卷与半结构式访谈等方式进行调查,借助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处理,客观地明晰了林盘文化景观的结构组成;并在此基础上引入"景观基因"理论,以川西林盘的文化景观为研究对象,从遗传信息的表达,以及基因所属位列、功能性和重要度2个层面进行了相应的分类,进一步阐释了识别与提取的方法与流程。同时,在土地利用数据、卫星影像及地理信息数据电子地图等资料的辅助下,以新津、温江、崇州林盘群系与鱼子孔、龚林盘和胥家院子聚落单元为例,进行了文化景观基因的识别,归纳梳理出其共性基因、个性基因,并提取出民居、渠系、林地等主体基因,菜地、井等胞质基因、石笼、平桥等附着基因和治水工程、移民文化等调节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林盘 文化景观 景观基因 识别与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近现代地域建筑发展研究——以院落空间模式的演变发展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龙彬 董楚淼 +1 位作者 陈秋渝 张菁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9-88,共10页
近现代以来的重庆地域建筑发展进入了地方建筑史的辉煌时代,重庆的“院”作为贯穿近现代地域建筑发展的一种空间模式,其演变发展对于重庆现代地域建筑研究及创作有重要意义。以重庆地域建筑院落空间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其中的传统民居院... 近现代以来的重庆地域建筑发展进入了地方建筑史的辉煌时代,重庆的“院”作为贯穿近现代地域建筑发展的一种空间模式,其演变发展对于重庆现代地域建筑研究及创作有重要意义。以重庆地域建筑院落空间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其中的传统民居院落基底研究为开端,利用类型学和形式分析方法对近、现代两个重要时期院落空间实践进行分析,继而厘清近现代院落空间模式的演变历程,明晰在演变过程中院落空间模式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影响因素。旨在以长续发展的视角对重庆地域建筑的院落空间模式进行系统性探究,以期对未来重庆地域建筑建设实践与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地域建筑 院落空间 重庆合院式民居 演进机制 类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民族双重影响下的渝东南传统聚落景观特征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张菁 龙彬 陈秋渝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5-91,共7页
渝东南传统聚落景观是武陵山区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的重要保护对象。该地区独特的山地环境和复杂的民族构成是探究聚落景观生成机制的关键。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研究方法,分别从生态、生产、聚落和宅屋4个层次选取传统聚落景观的关键特... 渝东南传统聚落景观是武陵山区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的重要保护对象。该地区独特的山地环境和复杂的民族构成是探究聚落景观生成机制的关键。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研究方法,分别从生态、生产、聚落和宅屋4个层次选取传统聚落景观的关键特征要素,结合GIS空间统计分析与形态分析的方法手段,总结归纳出受地理与民族双重影响下的渝东南传统聚落景观特征:1)受北高南低的自然地貌差异影响,传统聚落在区域尺度上呈现出北靠山居、南临水体的景观特征;2)受民族互动的影响,不同民族传统聚落景观呈现汉族聚落位于交通便利的溪河两岸,土家族聚落位于溪河两岸与浅丘地带,苗族聚落位于后山“溪里”的族群景观分异;3)传统聚落景观在聚落尺度上受地理与民族双重影响而呈现出差异化的特征,地理要素主要作用于生态、生产与聚落景观层次,民族要素主要作用于聚落与宅屋景观层次,并呈现出“从区隔到融合”的发展规律。渝东南传统聚落景观特征及其生成机制的挖掘为武陵山区文化生态保护提供了实证依据与支撑,可为构建西南山地多民族文化生态体系提供一个区域性的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传统聚落 地形地貌 民族构成 景观特征 渝东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乡土民宿平衡建设的三大基点 被引量:3
5
作者 罗施贤 成曦 +1 位作者 陈秋渝 孙大江 《现代园艺》 2017年第9期96-99,共4页
近年来,随着"美丽新村"的建设以及乡村旅游的火热发展,让民宿旅游成为了热点词,然而国内民宿尚未形成成熟体系,粗放式的开发经营模式,加之建设经验的不足,导致出现了许多建设、保护和发展之间的问题。乡土民宿与城市中的民宿... 近年来,随着"美丽新村"的建设以及乡村旅游的火热发展,让民宿旅游成为了热点词,然而国内民宿尚未形成成熟体系,粗放式的开发经营模式,加之建设经验的不足,导致出现了许多建设、保护和发展之间的问题。乡土民宿与城市中的民宿不同,除了提供食宿,还具有传承文化、保护地域景观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之前文献和资料的查阅、梳理后,对乡土民宿这个概念进行简要叙述,同时界定乡土民宿与城市中民宿,并总结出乡土民宿的三大基点,从平衡永续性的视角入手,希望在日后的建设中以经济、人文、景观3个点作为基础,在永续持久性的前提下,共同推进、平衡发展,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同时为民宿研究贡献微薄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民宿 基点 平衡发展 永续性 民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渝东南传统村落景观集群集中连片保护体系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张菁 林冰姚 +1 位作者 陈秋渝 田琪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8-106,F0003,共10页
渝东南是我国传统村落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其丰富多样的山地传统村落景观是地理民族双重影响下形成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面对该地区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示范工作开展的现实要求,亟需对其区域性的传统村落景观形成背景、集群模式及... 渝东南是我国传统村落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其丰富多样的山地传统村落景观是地理民族双重影响下形成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面对该地区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示范工作开展的现实要求,亟需对其区域性的传统村落景观形成背景、集群模式及保护利用体系进行探讨。利用历史地理、GIS空间分析及空间规划的研究方法,从村落历史景观形成的影响机制入手,解析渝东南传统村落景观集群模式的集聚性、关联性、系统性和特质性,并从区域、流域和聚落三个尺度提出传统村落景观集群式保护利用体系和实施策略,探索现阶段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工作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景观集群 集群式保护 渝东南 集中连片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文化景观在意境营造方面的探讨——以新津斑竹林景区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杨俊熙 曾沁涵 +2 位作者 陈秋渝 沈逸 孙大江 《现代园艺》 2019年第7期108-111,共4页
新津斑竹林景区以竹闻名,竹景观意境典雅,茂林修竹,画面唯美。但游览空间和空间氛围缺少竹文化景观表达与显现。以该景区为例,阐述了竹文化意境的主要营造手法,对新津斑竹林景区竹文化意境景观的营造方式进行探讨,以期为竹文化景观的建... 新津斑竹林景区以竹闻名,竹景观意境典雅,茂林修竹,画面唯美。但游览空间和空间氛围缺少竹文化景观表达与显现。以该景区为例,阐述了竹文化意境的主要营造手法,对新津斑竹林景区竹文化意境景观的营造方式进行探讨,以期为竹文化景观的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竹林景区 竹文化 意境 竹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置小区绿地踩踏类型探讨与改善对策研究
8
作者 刘艾 罗施贤 +3 位作者 谢静 刘玉婷 陈秋渝 孙大江 《现代园艺》 2019年第13期8-13,共6页
各类公共绿地中的踩踏现象在生活中屡见不鲜,除去道德层面上的因素,更存在着设计本身的不足以及从人本身行为规律出发的多维度成因。通过对踩踏现象较严重的安置小区的研究,采集了大量的践踏样本。使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分析... 各类公共绿地中的踩踏现象在生活中屡见不鲜,除去道德层面上的因素,更存在着设计本身的不足以及从人本身行为规律出发的多维度成因。通过对踩踏现象较严重的安置小区的研究,采集了大量的践踏样本。使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分析发生踩踏的主观与客观因素,归纳出居住区中常见的4种绿地踩踏类型,并针对各自的特点提出相关的改善对策,以期对居住区绿地设计以及公园、校园等其他同类型绿地空间的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创造更人性化、更舒适、生命力更持久的公共绿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置小区 绿地空间 踩踏行为类型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