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t-Al/MCM-41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合成有机硅增效剂 被引量:5
1
作者 陈秀莹 谢慧琳 +4 位作者 胡文斌 周新华 周红军 舒绪刚 孙育青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33-941,共9页
以介孔硅MCM-41为载体,Al Cl_3为促进剂,制备了负载型Pt-Al/MCM-41催化剂。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N_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对催化剂的结构、形... 以介孔硅MCM-41为载体,Al Cl_3为促进剂,制备了负载型Pt-Al/MCM-41催化剂。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N_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对催化剂的结构、形貌以及金属间作用力进行了表征,着重探讨了不同Al加入量对催化剂结构和金属间作用力的影响,系统考察了Pt-Al/MCM-41用于催化聚乙二醇烯丙基醚和七甲基三硅氧烷合成有机硅增效剂。结果表明,Al的加入量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有序度有一定的影响,其比表面积、孔容和有序度随着Al用量的增加而逐步降低。此外,加入一定量的Al有利于提高Pt晶粒的分散度,减小其粒径。Pt_1Al_2/MCM-41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使用6次无明显失活,其转化率仍大于90%。合成有机硅增效剂的最佳工艺为:n_(PGAE)/n_(MDHM)=1.1,反应时间为4 h,反应温度为100℃,催化剂用量为0.5%,其转化率达9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41 催化剂 氯化铝 有机硅增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M-41负载Pt-Al催化剂的制备及其表征 被引量:4
2
作者 陈秀莹 谢慧琳 +3 位作者 胡文斌 周新华 周红军 舒绪刚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72-79,共8页
以介孔硅MCM-41为载体、无水乙醇为溶剂、氯化铝为促进剂,采用浸渍法制备了Pt-Al/MCM-41催化剂。利用XRD、XPS、TEM、FTIR、N_2吸附-脱附、NH3-TPD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重点讨论了不同Pt-Al负载顺序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将其应用... 以介孔硅MCM-41为载体、无水乙醇为溶剂、氯化铝为促进剂,采用浸渍法制备了Pt-Al/MCM-41催化剂。利用XRD、XPS、TEM、FTIR、N_2吸附-脱附、NH3-TPD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重点讨论了不同Pt-Al负载顺序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将其应用于硅氢加成反应。结果表明,Pt和Al的负载顺序不同会影响催化剂的有序度、Pt颗粒的分散程度和酸性,其中,Pt-Al/MCM-41催化剂的有序度和Pt颗粒的分散程度相对最好,酸性相对较强。在七甲基三硅氧烷与烯丙醇聚氧乙烯醚的硅氢加成反应中,不同催化剂对七甲基三硅氧烷的转化率影响顺序为Pt-Al/MCM-41>Pt+Al/MCM-41>Al-Pt/MCM-41>Pt/MCM-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体 硅氢加成反应 氯化铝 催化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结构评分制建立文献检索课成绩评定体系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秀莹 《现代情报》 2004年第6期200-201,169,共3页
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我校采用“结构评分制”来评定学生的成绩 。
关键词 成绩评定 结构评分制 文献检索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连双亚胺介孔材料的制备及其表征
4
作者 谢慧琳 龙湘南 +4 位作者 胡文斌 陈秀莹 贾振宇 刘其海 周新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25-1830,共6页
以自制双亚胺硅烷偶联剂和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聚丙烯酸钠(PAANa)为混合模板剂,通过共缩聚法合成桥连双亚胺席夫碱功能化介孔材料。利用红外光谱(FTIR)、氮气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以自制双亚胺硅烷偶联剂和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聚丙烯酸钠(PAANa)为混合模板剂,通过共缩聚法合成桥连双亚胺席夫碱功能化介孔材料。利用红外光谱(FTIR)、氮气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桥连双亚胺介孔材料进行了表征,着重探讨了不同PAANa用量对介孔材料的结构和形貌的影响,并将其应用于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结果表明,PAANa用量对桥连双亚胺介孔材料的比表面积、孔容积和有序度都有一定的影响;当PAANa的加入量为0.01%时,功能化介孔材料(PMOS_(0.01))展现出较好的形貌、有序度和比表面积。此外,在酸性条件下,PMOS_(0.01)对Cr(Ⅵ)的吸附量为289.24mg/g;而在碱性条件下,PMOS_(0.01)对Cu(Ⅱ)的吸附量为276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双亚胺 制备 吸附 重金属 共缩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金属有机骨架负载铂高效催化硅氢加成反应 被引量:5
5
作者 谢志凯 陈秀莹 +3 位作者 胡文斌 舒绪刚 周新华 陈伟文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20-529,I0002,共11页
采用后修饰法合成MIL-101-791,并通过简单的浸渍法制备了Pt/MIL-101-791催化材料.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氮气吸附脱附(BET)、热重分析(TGA)、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对催化材料进行表... 采用后修饰法合成MIL-101-791,并通过简单的浸渍法制备了Pt/MIL-101-791催化材料.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氮气吸附脱附(BET)、热重分析(TGA)、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对催化材料进行表征.采用硅氢加成反应作为Pt/MIL-101-791催化性能的探针.结果表明:Pt成功的分散在MIL-101-791上,并体现出了高效的催化活性和良好的稳定性,循环使用5次后仍能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转化率能保持在85%以上.通过优化该反应的生产条件,得出最佳催化工艺:3%催化剂用量占总底物用量的0.24%,n(APEG)/n(MDHM)=1.1/1,催化时间为3 h,催化温度为90℃下,MDHM的转化率高达94%,生成的产品色泽纯净,且在植物表面具备良好的铺展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后修饰 多相铂催化剂 硅氢加成 工艺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