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氦气资源形成地质条件、成因机理与富集规律 被引量:5
1
作者 陶士振 杨怡青 +12 位作者 陈悦 刘祥柏 杨威 李剑 吴义平 陶小晚 高建荣 陈燕燕 王晓波 吴晓智 陈秀艳 李谦 贾进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6-452,共17页
借鉴含油气系统思路及方法,基于典型富氦气田解剖,并利用地球化学成藏方法技术,研究天然气中氦气资源形成的地质条件、成因机理与富集规律。结果表明:①氦气“生-运-聚”机理与天然气有显著差异性,氦气主要为基底富U、Th元素缓慢α衰变... 借鉴含油气系统思路及方法,基于典型富氦气田解剖,并利用地球化学成藏方法技术,研究天然气中氦气资源形成的地质条件、成因机理与富集规律。结果表明:①氦气“生-运-聚”机理与天然气有显著差异性,氦气主要为基底富U、Th元素缓慢α衰变或深部壳幔氦释放,沿岩石圈复合输导体系运移至天然气成藏系统,依附适宜载体气聚集成藏。②氦运移输导主要受“岩石圈断裂、基底断裂、沉积层断裂、有效输导层”复合输导体系控制,基于地下流体中“氦-气-水”相平衡及相-势耦合综合分析,提出氦气运聚过程中具有“水溶相、气溶相、游离相”3种主要赋存状态,存在氦气“集流、渗流、扩散”3种运移方式。③富氦气藏形成和氦气富集通常受控于“优质氦源、高效输导、适宜载体”3大主控要素,具有“脱溶汇聚、浮力驱动、压差驱替”3种聚集成藏动力类型,已发现富氦气藏具有相对“近氦源、邻断裂、低势区、高部位”的分布规律和成藏模式。④氦气富集区勘探和评价需要依托天然气兼探/并探,在评价落实氦气“源-运-聚”要素与天然气“生-储-盖”条件耦合匹配性、局部相对低势高部位有利圈闭载体气区的基础上,综合评价优选“通源连圈、低势高位、气氦适配”的有利氦气富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气 富氦气田 地质特征 形成条件 成因机理 富集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东辛油田沙三中亚段重力流沉积砂体类型及含油性 被引量:8
2
作者 陈秀艳 师晶 徐杰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94-601,共8页
渤海湾盆地东辛地区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沉积时期,深湖-半深湖中发育大量重力流沉积。根据岩心、测井及地震等资料综合分析,将重力流沉积划分为4种砂体类型,即与三角洲前缘滑塌相伴生的坡移堆积体、滑塌浊积扇、远源浊积岩以及洪水成因... 渤海湾盆地东辛地区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沉积时期,深湖-半深湖中发育大量重力流沉积。根据岩心、测井及地震等资料综合分析,将重力流沉积划分为4种砂体类型,即与三角洲前缘滑塌相伴生的坡移堆积体、滑塌浊积扇、远源浊积岩以及洪水成因的水下碎屑流,并建立了该区重力流沉积模式。进一步通过油源、物性及圈闭条件对比研究,对各种砂体类型的含油性进行分析,认为滑塌浊积扇和部分远源浊积岩含油性好于坡移堆积体和水下碎屑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流沉积 砂岩类型 沉积模式 含油性 东辛油田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东部盆地群晚中生代层序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陈秀艳 刘招君 +2 位作者 何玉平 和钟铧 张月巧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8-161,共4页
根据露头、岩心、测井、地震、古生物及地化分析资料,建立三江、勃利、鸡西及虎林盆地晚中生代层序地层格架。通过构造事件、海侵事件、火山事件及各种事件引起的古生物变化和沉积旋回性进行盆地间对比及演化特征分析,共识别出2个巨层序... 根据露头、岩心、测井、地震、古生物及地化分析资料,建立三江、勃利、鸡西及虎林盆地晚中生代层序地层格架。通过构造事件、海侵事件、火山事件及各种事件引起的古生物变化和沉积旋回性进行盆地间对比及演化特征分析,共识别出2个巨层序、5个超层序、20个层序。从下至上,超层序A至超层序E分别对应挤压阶段、初始断陷阶段、整体沉降阶段、再次引张裂陷及萎缩破坏阶段。其中,城子河组至穆棱组超层序C全区发育,可进一步识别为层序Ⅵ—Ⅷ,其发育遵循从东向西、从南向北逐渐扩展的规律,沉积中心位于勃利盆地中部,因此其层序发育最全,个数最多。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构造和海平面变化是影响层序地层发育的主要因素。构造沉降控制巨层序、超层序发育及盆地内残余层序展布,海平面变化控制层序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中生代 层序地层对比 层序格架 黑龙江东部盆地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辛地区沙三段遗迹化石特征与沉积环境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秀艳 姜在兴 +1 位作者 师晶 徐杰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4期462-466,共5页
通过岩心观察及沉积分析,东辛地区沙三段发育大量的生物潜穴、逃逸构造、扰动构造及生物实体化石和印模,可进一步识别为居住迹(Domichnia)、进食迹(Fodinichnia)、牧食迹(Pascichnia)3大类。根据组合特征,可划分为Cochlichnus anguineus... 通过岩心观察及沉积分析,东辛地区沙三段发育大量的生物潜穴、逃逸构造、扰动构造及生物实体化石和印模,可进一步识别为居住迹(Domichnia)、进食迹(Fodinichnia)、牧食迹(Pascichnia)3大类。根据组合特征,可划分为Cochlichnus anguineus,Planolites montanus和Skolithos-Planolites 3种遗迹组合。沙三下亚段发育Cochlichnus anguineus遗迹组合及完整鱼化石,代表相对安静的低能沉积环境;沙三中亚段发育Planolites montanus遗迹组合,见逃逸构造和扰动构造,表明水体存在动荡时期,但大部分时间处于相对安静环境;沙三上亚段发育Skolithos-Planolites遗迹组合,见扰动构造、螺类化石及印模,代表处于高能沉积环境。整体表明,该区沙三段沉积时期,从下至上水体逐渐变浅,水动力条件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迹化石 遗迹组合 沉积环境 东辛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煤层下行式分层开采底板破坏规律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陈秀艳 刘启蒙 李鹏飞 《煤炭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3-65,共3页
以潘北矿11113工作面开采为例,采用相似材料模拟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分析3#煤下行式分层开采的底板破坏特征。结果表明:3#煤底板破坏深度为17.2~18.5 m,存在底板灰岩突水可能性,应注意底板疏水降压与加固。
关键词 下行式开采 相似材料模拟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断层煤层底板采动破坏规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秀艳 刘启蒙 李鹏飞 《煤炭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1-112,共2页
以潘二矿11223工作面3#煤层开采为例,采用FLAC3D模拟软件研究含断层煤层工作面先期开采顺序对底板采动破坏规律的影响。结果显示,先期开采断层上、下盘时底板采动破坏深度分别为20、14 m,上盘采动破坏程度明显大于下盘,故建议先期开采... 以潘二矿11223工作面3#煤层开采为例,采用FLAC3D模拟软件研究含断层煤层工作面先期开采顺序对底板采动破坏规律的影响。结果显示,先期开采断层上、下盘时底板采动破坏深度分别为20、14 m,上盘采动破坏程度明显大于下盘,故建议先期开采工作面布置在下盘较为安全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底板采动破坏 先期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雾化剂配伍吸入治疗哮喘疗效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陈秀艳 《浙江临床医学》 2010年第12期1330-1331,共2页
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急性发作时会导致呼吸衰竭,甚至危及生命。药物的选择和给药方式的选择对哮喘的治疗非常重要。吸入给药是哮喘急性发作时的首选。药物布地奈德和沙丁胺醇具有防止支气管痉挛作用,布地奈德还有良好的抗过敏、... 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急性发作时会导致呼吸衰竭,甚至危及生命。药物的选择和给药方式的选择对哮喘的治疗非常重要。吸入给药是哮喘急性发作时的首选。药物布地奈德和沙丁胺醇具有防止支气管痉挛作用,布地奈德还有良好的抗过敏、抑制炎症作用,两药配伍吸入具有较高的疗效。作者采用对比研究方法,观察布地奈德和沙丁胺醇配合吸入治疗哮喘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疗效观察 吸入治疗 沙丁胺醇 哮喘 配伍 雾化剂 支气管痉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带泵浦Ho^(3+)激光晶体1.2μm波段红外激光阈值功率(英文)
8
作者 陈秀艳 张沛雄 +2 位作者 姜华卫 杭寅 冯衍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0-23,共4页
为探索同带泵浦掺杂Ho^(3+)激光晶体1.2μm波段红外激光输出,采用掺杂浓度为1 at%的Ho^(3+):LLF激光晶体作为激光增益介质,应用两种典型准三能级理论模型,计算了Ho^(3+)在5I6和5I8能级间跃迁辐射1.19μm激光的阈值功率,分析了泵浦光和... 为探索同带泵浦掺杂Ho^(3+)激光晶体1.2μm波段红外激光输出,采用掺杂浓度为1 at%的Ho^(3+):LLF激光晶体作为激光增益介质,应用两种典型准三能级理论模型,计算了Ho^(3+)在5I6和5I8能级间跃迁辐射1.19μm激光的阈值功率,分析了泵浦光和激光束腰半径、激光晶体长度、吸收损耗、腔镜反射率等参量与阈值功率的变化关系,得出了吸收损耗是影响阈值功率最敏感因素的重要结论,确定了泵浦阈值功率的范围,为后续1.2μm波段红外激光实验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μm红外激光 同带泵浦 Ho3+激光晶体 阈值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浅部煤层底板采动破坏规律研究
9
作者 陈秀艳 刘启蒙 李鹏飞 《煤炭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4-86,共3页
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潘北矿11113工作面浅部3~#煤层和潘谢外围深部设计首采工作面3~#煤层开采进行模拟,并从破坏深度、岩体应力场特征方面对二者进行对比研究。
关键词 深、浅部煤层开采 底板破坏规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吉拉克地区东河砂岩尖灭线地震预测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马德波 贾进华 +3 位作者 申银民 陈秀艳 王月然 陈延贵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4-104,共11页
针对塔里木盆地吉拉克地区石炭系东河砂岩尖灭线预测不准的难题,建立了东河砂岩尖灭线地震预测技术流程。该技术流程主要包括4个部分:1利用"残余厚度法"进行古地貌恢复,初步确定超覆尖灭线的宏观分布;2利用全波场地震正演技... 针对塔里木盆地吉拉克地区石炭系东河砂岩尖灭线预测不准的难题,建立了东河砂岩尖灭线地震预测技术流程。该技术流程主要包括4个部分:1利用"残余厚度法"进行古地貌恢复,初步确定超覆尖灭线的宏观分布;2利用全波场地震正演技术明确东河砂岩的地震反射特征;3通过对地震正演记录进行地震属性分析、频谱分解,构建薄层检测因子、峰值振幅频率比,进行尖灭线分布的地震预测;4寻找研究区内东河砂岩与下伏地层夹角、地震预测尖灭线与实际地层尖灭线误差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式,进行尖灭线定量外推,最终得到实际的东河砂岩尖灭线。该技术在吉拉克地区东河砂岩超覆尖灭线预测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河砂岩 尖灭线 古地貌恢复 地震正演 地震属性 频谱分解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北东河砂岩次生油藏油气运聚模式及启示 被引量:7
11
作者 周波 贾进华 陈秀艳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5-34,共10页
塔北石炭系东河砂岩油藏主要由东河塘和哈得逊两个油藏构成。通过解析两个油藏的流体特征、充注时间、油区构造演化、油气运移通道及距离和储量规模,指出两个油藏的主要充注时间晚于烃源岩生烃时间,均为次生油藏,油源为奥陶系古油藏,新... 塔北石炭系东河砂岩油藏主要由东河塘和哈得逊两个油藏构成。通过解析两个油藏的流体特征、充注时间、油区构造演化、油气运移通道及距离和储量规模,指出两个油藏的主要充注时间晚于烃源岩生烃时间,均为次生油藏,油源为奥陶系古油藏,新油藏靠近古油藏运移并聚集。推断东河塘和哈得逊具有不同的油气运移模式:东河塘构造型油藏原油来源于下伏的奥陶系油藏,借助纵向断裂运移至此;哈得逊为北倾的地层型圈闭,原油主要来源于北部的古油藏,运移通道为石炭系和志留系之间的不整合面。结合近5年来新钻井揭示的地质现象,认为塔北南部东河砂岩相变尖灭带油气成藏比较困难,后续勘探应当谨慎且尤需重视次生油藏成藏规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石炭系 东河砂岩 次生油藏 油气运移模式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损伤变量在煤层底板开采破坏深度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启蒙 李鹏飞 +1 位作者 张缓缓 陈秀艳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9-63,共5页
针对煤层底板破坏深度的计算很少考虑实际存在的采动损伤的现状,以某矿A组煤开采为背景,提出一种基于数值模拟与理论计算的底板岩层损伤变量,进而确定底板破坏深度的方法。通过在该矿工作面巷道特定位置施工井下钻孔,采用并行电法探测... 针对煤层底板破坏深度的计算很少考虑实际存在的采动损伤的现状,以某矿A组煤开采为背景,提出一种基于数值模拟与理论计算的底板岩层损伤变量,进而确定底板破坏深度的方法。通过在该矿工作面巷道特定位置施工井下钻孔,采用并行电法探测技术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底板应力在推进至断层附近时达到峰值19.70 MPa,底板岩层等效损伤变量D'=0.79;基于损伤变量计算得出的底板岩层的最大破坏深度为20.27 m,对比井下实测结果,其准确率达到93.32%。研究结果为快速准确地确定底板采动破坏深度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损伤 FLAC3D 并行电法 煤层底板 破坏深度 损伤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4W LD侧抽运准连续Nd:YAG/HGTR-KTP高功率绿光激光器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成荣 陈秀艳 +5 位作者 李修 郑新亮 汪俊 陈浩伟 任兆玉 白晋涛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1-293,296,共4页
为了研究百瓦级高光束质量绿光激光器,采用激光二极管侧面抽运双棒串接、双声光调 Q 的方法,依据光束传输矩阵,分析比较了 V 型折叠腔内分别置入单、双激光晶体时,其热透镜效应对谐振腔稳定性、折叠臂内光场分布以及倍频晶体处子午光斑... 为了研究百瓦级高光束质量绿光激光器,采用激光二极管侧面抽运双棒串接、双声光调 Q 的方法,依据光束传输矩阵,分析比较了 V 型折叠腔内分别置入单、双激光晶体时,其热透镜效应对谐振腔稳定性、折叠臂内光场分布以及倍频晶体处子午光斑和弧矢光斑大小的影响,倍频晶体选用具有抗灰迹特性的Ⅱ类临界相位匹配 KTP 晶体。当总抽运功率为1200W、重复频率为27.2kHz 时,得到了脉冲宽度为130ns 的164W 准连续绿光输出,光光转换效率为13.7%,光束质量因子 M_x^2=10.46,M_y^2=10.59。结果表明,使用双棒串接、双声光调 Q V 型腔结构,可以获得百瓦级高功率、高光束质量532nm 绿光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 高功率激光 双棒串接 热透镜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极管侧面抽运双声光调Q 589nm黄光激光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莉莎 侯瑶 +4 位作者 陈秀艳 李修 陈浩伟 任兆玉 白晋涛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3-275,290,共4页
为了研究高稳定性、高光束质量589nm 黄光激光器,采用双声光调 Q T 型复合腔结构、激光二极管侧面抽运Nd:YAG,KTP 晶体Ⅱ类临界相位匹配、腔内和频的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在总抽运电流为36A、重复频率为10kHz 时,获得了最大... 为了研究高稳定性、高光束质量589nm 黄光激光器,采用双声光调 Q T 型复合腔结构、激光二极管侧面抽运Nd:YAG,KTP 晶体Ⅱ类临界相位匹配、腔内和频的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在总抽运电流为36A、重复频率为10kHz 时,获得了最大平均功率可达3.8W 的589nm 黄光输出,脉冲宽度为135ns。结果表明,使用 T 型复合腔可以获得高稳定性、高光束质量的黄光激光输出。这一结果对实现黄光激光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是很有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 589nm黄光激光器 内腔和频 双声光调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发挥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高岩 陈秀艳 +2 位作者 何燕 高朋 陈皓 《大学物理实验》 2023年第1期128-130,共3页
介绍了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的意义和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的基本情况。围绕如何最大化发挥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针对性地探讨了如提高大学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加强实验教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各理工... 介绍了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的意义和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的基本情况。围绕如何最大化发挥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针对性地探讨了如提高大学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加强实验教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各理工学科交流和推进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等探索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 大学物理实验 创新人才培养 实验教学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厚松散层开采煤层底板采动破坏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鹏飞 刘启蒙 陈秀艳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9-70,共2页
以祁东煤矿7131工作面为例,采用FLAC3D模拟了厚松散层覆盖下的煤层开采底板破坏特征,并与经验公式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厚松散层覆盖下的煤层底板岩层由于受到上覆高自重应力的影响,破坏深度和形式与基岩覆盖下煤层开采存在... 以祁东煤矿7131工作面为例,采用FLAC3D模拟了厚松散层覆盖下的煤层开采底板破坏特征,并与经验公式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厚松散层覆盖下的煤层底板岩层由于受到上覆高自重应力的影响,破坏深度和形式与基岩覆盖下煤层开采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厚松散层开采 底板采动破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断层掘进煤巷围岩破坏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鹏飞 刘启蒙 陈秀艳 《煤炭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8-70,共3页
以新集二矿-750 m水平过F10断层掘进煤巷为例,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掘进过程中围岩的破坏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煤巷过断层时,断层容易发生"活化",且煤巷掘进对下盘围岩的影响程度大于上盘,应当着重注意断层下盘围岩的支护加固。
关键词 煤巷掘进 断层 围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的煤层底板损伤变量研究
18
作者 李鹏飞 刘启蒙 陈秀艳 《煤炭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1-73,共3页
针对现有损伤变量计算方法的局限性,以潘二矿11223工作面3~#煤开采为例,提出一种基于FLAC^(3D)数值模拟软件,结合岩石力学参数计算底板岩层损伤变量的方法。11223工作面3#煤底板岩层损伤变量值为0.785,进而计算得出底板采动破坏深度为20... 针对现有损伤变量计算方法的局限性,以潘二矿11223工作面3~#煤开采为例,提出一种基于FLAC^(3D)数值模拟软件,结合岩石力学参数计算底板岩层损伤变量的方法。11223工作面3#煤底板岩层损伤变量值为0.785,进而计算得出底板采动破坏深度为20.27 m,与现场实测结果19 m较为接近,表明利用FLAC^(3D)计算损伤变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为确定损伤变量进而计算底板破坏深度提供了一种较为简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变量 底板破坏深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紫外倍频的CLBO晶体最佳切割方式研究
19
作者 李修 陈秀艳 李路海 《光电技术应用》 2013年第4期30-33,共4页
研究了不同切割方式下CLBO晶体四倍频光反射损失情况,同时给出了激光倍频晶体实现减反射的优化布氏切割方法。对于非线性晶体来说,适用于激光晶体的布氏切割方法已经不能达到减反射的目的,这是由于光通过激光晶体后没有新频率产生,不改... 研究了不同切割方式下CLBO晶体四倍频光反射损失情况,同时给出了激光倍频晶体实现减反射的优化布氏切割方法。对于非线性晶体来说,适用于激光晶体的布氏切割方法已经不能达到减反射的目的,这是由于光通过激光晶体后没有新频率产生,不改变光的偏振状态,而经过非线性晶体后却有新频率的激光产生,而这种新产生频率的振动状态与入射光的振动状态总不相同,这是由相位匹配条件和偏振匹配条件共同决定的,因而以布儒斯特角将两通光面平行切割的方法不再适合于此类晶体中。通过分析还得出,采取两通光面以互相垂直的布氏角切割晶体,可以达到对紫外光减反射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倍频 切割方式 偏振匹配 减反射 o光 E光 布儒斯特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泵浦参数对泵浦光强分布影响的模拟分析
20
作者 李修 陈秀艳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51-54,共4页
采用高斯函数近似的方法,模拟与分析了侧面泵浦下,改变泵浦结构、泵浦光半径、增益介质半径以及吸收系数时,注入到激光棒中的泵浦光强分布情况,得出了增大泵浦组数与泵浦光斑尺寸、减小激光棒半径有利于增强泵浦均匀性的结论,同时指出,... 采用高斯函数近似的方法,模拟与分析了侧面泵浦下,改变泵浦结构、泵浦光半径、增益介质半径以及吸收系数时,注入到激光棒中的泵浦光强分布情况,得出了增大泵浦组数与泵浦光斑尺寸、减小激光棒半径有利于增强泵浦均匀性的结论,同时指出,介质吸收系数选择应合理,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泵浦能量的均匀分布与系统效率的提高。通过模拟计算,给出了优化系统参数的方法,从而改善激光器性能、提高激光输出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二极管 热透镜效应 泵浦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