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拆卸预制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梁受力性能研究综述
1
作者 李桅 周凤中 +2 位作者 温正浩 陈碧碧 王翾昊 《建筑科技》 2025年第1期38-43,共6页
可拆卸预制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梁与传统组合梁相比,具有可拆卸、易更换、节约材料等特点,可直接用于多种工程。为推进装配式组合梁的发展和应用,众多学者对其开展了研究。基于学者的研究,对可拆卸预制装配式组合梁的类型、整体抗弯性... 可拆卸预制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梁与传统组合梁相比,具有可拆卸、易更换、节约材料等特点,可直接用于多种工程。为推进装配式组合梁的发展和应用,众多学者对其开展了研究。基于学者的研究,对可拆卸预制装配式组合梁的类型、整体抗弯性能、破坏模式以及抗剪和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介绍,分析可拆卸预制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梁的研究现状,并归纳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拆卸 组合梁 整体抗弯性能 破坏模式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本质阻燃高分子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杨保平 陈碧碧 +2 位作者 郭军红 崔锦峰 李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6-28,共3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新型本质阻燃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现状。简述了几种本质阻燃高分子材料如环氧树脂(EP)、聚酯(PET)、聚酰胺(PA)等阻燃材料的制备方法及通过实验对其性能的研究,阐述了几种自身具有阻燃性能的新型环保高分子材料,总结了...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新型本质阻燃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现状。简述了几种本质阻燃高分子材料如环氧树脂(EP)、聚酯(PET)、聚酰胺(PA)等阻燃材料的制备方法及通过实验对其性能的研究,阐述了几种自身具有阻燃性能的新型环保高分子材料,总结了现阶段阻燃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阻燃高分子材料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阻燃 高分子材料 改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偶联剂改性纳米凹凸棒/不饱和聚酯聚氨酯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保平 魏小赟 +3 位作者 崔锦峰 陈碧碧 崔卓 郭军红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0-133,共4页
采用丙烯酰氯和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通过取代反应合成活性偶联剂,纳米凹凸棒(AT)经活性偶联剂改性后与不饱和聚酯聚氨酯树脂接枝得到不饱和聚酯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吸收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力... 采用丙烯酰氯和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通过取代反应合成活性偶联剂,纳米凹凸棒(AT)经活性偶联剂改性后与不饱和聚酯聚氨酯树脂接枝得到不饱和聚酯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吸收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力学性能等检测对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加入质量分数为1.5%的改性纳米AT时,纳米复合材料的晶型没有被破坏。纳米粒子不但能够在UPPU基体中达到均匀分散,且其机械性能有一定改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偶联剂 不饱和聚酯聚氨酯 纳米凹凸棒 纳米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拆卸抗剪连接件抗剪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桅 周凤中 +2 位作者 杨洋 陈碧碧 王翾昊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24年第3期21-29,共9页
在组合梁结构中,可拆卸抗剪连接件起到承担钢梁和混凝土板之间剪力传递的作用。在组合梁破坏或达到服役期后,通过更换可拆卸抗剪连接件可实现快速恢复结构正常使用功能。可拆卸抗剪连接件是未来组合桥梁和建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力... 在组合梁结构中,可拆卸抗剪连接件起到承担钢梁和混凝土板之间剪力传递的作用。在组合梁破坏或达到服役期后,通过更换可拆卸抗剪连接件可实现快速恢复结构正常使用功能。可拆卸抗剪连接件是未来组合桥梁和建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力途径。对可拆卸抗剪连接件的类型、破坏模式、抗剪承载力、刚度和延性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目前可拆卸抗剪连接件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未来可拆卸抗剪连接件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拆卸 抗剪连接件 破坏模式 刚度 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氏体不锈钢渗氮&物理气相沉积复合改性层的组织及性能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志林 曹驰 +3 位作者 杨瑞成 牟鑫斌 陈碧碧 胡秋晨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161-6166,共6页
通过辉光离子渗扩技术对316L奥氏体不锈钢进行了不同温度下的离子渗氮处理,之后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在渗氮层外表面制备一层CrN涂层,检测不同温度下离子渗氮+物理气相沉积复合涂层的结合力、硬度、耐磨性和耐蚀性,并对其显微组织和物... 通过辉光离子渗扩技术对316L奥氏体不锈钢进行了不同温度下的离子渗氮处理,之后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在渗氮层外表面制备一层CrN涂层,检测不同温度下离子渗氮+物理气相沉积复合涂层的结合力、硬度、耐磨性和耐蚀性,并对其显微组织和物相进行了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奥氏体不锈钢不同温度渗氮+物理气相沉积复合改性层的组织随渗氮温度的升高从S相(内层)+CrN涂层(外层)转变为不同程度硬质相析出层(内层)+CrN涂层(外层),不同类型的渗氮层与CrN涂层均有良好的结合力;不论是S相层还是硬质相析出层,经过PVD处理后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渗层的表面硬度、耐磨性和耐蚀性,其中耐蚀性随着渗氮温度的升高逐渐变差,硬度和耐磨性随渗氮温度的升高而逐渐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复合改性 S相 CRN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表面积对AISI 316L不锈钢等离子体渗氮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杜金涛 曹驰 +3 位作者 李元东 王慧 陈碧碧 陈志林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8,共8页
用低温辉光等离子渗氮技术对AISI 316L奥氏体不锈钢表面进行处理,研究比表面积对不锈钢低温辉光等离子渗氮层组织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380℃低温辉光等离子渗氮处理12 h后,试样表层获得渗氮层,比表面积为0.3 cm2/kg时,试样渗氮... 用低温辉光等离子渗氮技术对AISI 316L奥氏体不锈钢表面进行处理,研究比表面积对不锈钢低温辉光等离子渗氮层组织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380℃低温辉光等离子渗氮处理12 h后,试样表层获得渗氮层,比表面积为0.3 cm2/kg时,试样渗氮后渗氮层中N元素分布均匀,没有明显富集,其N元素表面最多,越靠近基体,N元素含量越低,呈递减分布,渗氮层中Cr元素也呈同样规律,而比表面积增大到0.7 cm2/kg时,N元素分布不均匀,在硬质相中N元素分布很少,反而有明显Fe元素富集,富集区域呈现团簇状;渗氮试样表面硬度相比未渗氮试样提高4~5倍,且试样比表面积越大,渗氮层越厚,表面硬度越高,最高达1 176 HV0.5N;低温渗氮处理后点蚀电位相比AISI 316L基体略有下降,试样比表面积越大,点蚀电位越低,腐蚀电流密度越大,由基体的-0.411 5 V下降到最低为-0.468 3 V,但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平;在相同工艺条件下,随试样比表面积增大,析出氮化铬越多,造成耐蚀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渗氮 奥氏体不锈钢 比表面积 点蚀电位 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化天然气用固定球阀阀座密封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吴业飞 章成选 +2 位作者 陈碧碧 林函才 张利君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19年第4期51-56,共6页
对液化天然气用低温固定球阀阀座与阀体之间的密封、球体与非金属阀座之间的密封、球体与金属阀座之间的密封进行了密封性能研究进展分析,总结了低温固定球阀阀座密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提出了低温球阀设计中的关键点。为国内液... 对液化天然气用低温固定球阀阀座与阀体之间的密封、球体与非金属阀座之间的密封、球体与金属阀座之间的密封进行了密封性能研究进展分析,总结了低温固定球阀阀座密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提出了低温球阀设计中的关键点。为国内液化天然气低温阀门的生产、设计提供了相应的设计参考方案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固定球阀 液化天然气 阀座 密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液化天然气低温固定球阀结构设计 被引量:4
8
作者 吴业飞 章成选 +1 位作者 陈碧碧 王章章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18年第5期25-30,共6页
分析了现阶段液化天然气行业中低温阀门的生产制造现状,指出国内低温固定球阀制造成本高,缺少行业竞争力,目前仍然依赖于进口,亟待推进国产化。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低温固定球阀,探讨了阀体结构设计及计算、加长阀盖及滴水盘设计、填料防... 分析了现阶段液化天然气行业中低温阀门的生产制造现状,指出国内低温固定球阀制造成本高,缺少行业竞争力,目前仍然依赖于进口,亟待推进国产化。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低温固定球阀,探讨了阀体结构设计及计算、加长阀盖及滴水盘设计、填料防松设计、腔体泄压设计、复合密封阀座设计、阀后双活塞设计、在线可拆卸设计及防静电装置设计等细节。所设计的低温固定球阀已成功应用于炼油、炼化行业,同时能够满足客户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球阀 结构设计 液化天然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部气候条件对辐射供冷负荷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威峰 王梅杰 +1 位作者 于子贤 陈碧碧 《建筑节能》 CAS 2018年第2期11-16,共6页
针对辐射供冷房间冷负荷的计算问题,提出了一种以热平衡为基础、以试算法为辅助的计算方法,充分考虑房间各围护结构的得热类型和传热方式,并依据实际情况建立房间模型,通过对各个围护结构的热平衡方程式联立求解得到房间冷负荷,给出了... 针对辐射供冷房间冷负荷的计算问题,提出了一种以热平衡为基础、以试算法为辅助的计算方法,充分考虑房间各围护结构的得热类型和传热方式,并依据实际情况建立房间模型,通过对各个围护结构的热平衡方程式联立求解得到房间冷负荷,给出了顶板辐射供冷冷负荷和辐射板温度与室内温度之间的差值关系式。分析和对比数据显示不同地区冷负荷计算公式具有普适性,且室外气候条件中太阳辐射强度比室外温度对冷负荷影响程度更大,总换热系数可以表征辐射板供冷能力的大小。分析结果能为辐射供冷冷负荷计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供冷 冷负荷 负荷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路由判据的无线Mesh网络技术的研究与仿真
10
作者 熊道龙 江鹏 +2 位作者 刘永飘 欧文军 陈碧碧 《移动通信》 2016年第19期34-37,共4页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找到一种综合路由判据,能够更好地适合多射频多信道无线Mesh网络。通过分析现有的多种路由判据WCETT、MIC、NBLC等,结合路由判据的时延特性、干扰特性以及负载特性,提出了一种综合路由判据IRM。IRM通过综合考虑3种影响...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找到一种综合路由判据,能够更好地适合多射频多信道无线Mesh网络。通过分析现有的多种路由判据WCETT、MIC、NBLC等,结合路由判据的时延特性、干扰特性以及负载特性,提出了一种综合路由判据IRM。IRM通过综合考虑3种影响路由判据的因素以及加权系数的整合,实现了在不同场景条件下应用的多信道无线Mesh网络路由判据。此外结合NS2网络仿真平台,构建Ramon节点仿真模型,并结合多射频多信道混合Mesh路由协议实现多信道无线Mesh网络仿真,从而验证了IRM路由判据的实际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射频多信道 路由判据 MESH网络 NS2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