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实证调查的新疆地区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陈凯
陈砺锋
+6 位作者
张紫昭
常金雨
贺强
房浩
刘智奇
黄宇航
赵萌萌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56-1166,共11页
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其孕灾地质环境条件与我国中东部地区存在较大差异性,是全国受地质灾害影响较严重省区之一。面对新疆地区面积大和特殊的孕灾地质环境条件,先将全疆划分为4个区域开展易发性和危险性评价工作,并选取局部...
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其孕灾地质环境条件与我国中东部地区存在较大差异性,是全国受地质灾害影响较严重省区之一。面对新疆地区面积大和特殊的孕灾地质环境条件,先将全疆划分为4个区域开展易发性和危险性评价工作,并选取局部高差、坡度、地貌类型、工程地质岩组、平均温度、平均降雨量、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及雪线分布等评价指标因子,通过证据权模型对新疆地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评价,并在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基础上叠加最大降雨量作为地质灾害危险性诱发因素,最后通过专家打分矩阵分析法对全疆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全疆共划分为8个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和极高危险区,主要分布在准噶尔西部山地、阿尔泰山、伊犁谷地山区、天山北麓、吐哈盆地、天山南麓、南疆西部天山、西昆仑山以及东昆仑山等地区;以全疆17362处地质灾害点为样本数据,经验证共有96.16%灾害点分布在高、中、低易发区;以全疆2011~2022年发生的336起地质灾害点为样本数据,经验证共有326起地质灾害分布在极高、高、中危险区,占比达到97.02%。研究结果可为新疆地区最大程度降低地质灾害风险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其他省级区域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评价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易发性
危险性
证据权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离散元模拟的巨厚煤层分层开采覆岩裂隙演化分形特征
被引量:
21
2
作者
陈凯
葛颖
+2 位作者
张全
陈砺锋
刘智奇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13-1120,共8页
为了定量评价西部矿区巨厚煤层分层开采过程中弱胶结覆岩采动裂隙网络的发育特征,通过分形几何理论和UDEC离散元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采动覆岩裂隙的分形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西部矿区巨厚煤层在分层开采条件下覆岩发育和扩展...
为了定量评价西部矿区巨厚煤层分层开采过程中弱胶结覆岩采动裂隙网络的发育特征,通过分形几何理论和UDEC离散元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采动覆岩裂隙的分形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西部矿区巨厚煤层在分层开采条件下覆岩发育和扩展具有良好的自相似性,分形维数D在0.461~1.488之间;巨厚煤层在分层开采条件下覆岩裂隙分形演化规律可以划分为快速升维阶段、快速降维阶段、平稳稳维阶段、周期性变维阶段等4个阶段,各阶段分形维数D与开采次数分别满足对数关系、线性关系以及二次函数关系;巨厚煤层在分层开采条件下,分形维数D拟合曲线表现出了高度的相似性,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均呈幂函数关系。研究结果可以对西部矿区的安全开采和水资源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厚煤层
分层开采
覆岩破坏
分形维数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伊犁河谷地区巩留县黄土湿陷性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陈砺锋
陈凯
+1 位作者
贺根义
刘智奇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82-1292,共11页
由于湿陷性黄土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地基处理不当,使得黄土地区的非均匀湿陷性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工程造成一定威胁。因此,选取合适的参数建立黄土湿陷性预测模型能为黄土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基础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伊犁河谷地...
由于湿陷性黄土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地基处理不当,使得黄土地区的非均匀湿陷性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工程造成一定威胁。因此,选取合适的参数建立黄土湿陷性预测模型能为黄土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基础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伊犁河谷地区巩留县黄土为研究对象,在前期收集该地区69组土工试验参数的基础上,借助数理统计的方法对该地区黄土湿陷系数和土性指标参数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理论和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该地区黄土湿陷性评价的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体微观结构多表现为絮凝状结构,以支架接触方式为主,矿物颗粒多呈现薄片状,孔隙结构多呈现孔状或不规则状;研究区黄土湿陷系数与含水率、密度、干密度、饱和度、孔隙比、孔隙率相关系数在0.645~0.857之间,具有强或极强的相关性;通过对研究区建立的黄土湿陷性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RBF神经网络模型的综合对比,RBF神经网络模型更具有适用性、可信性和准确性,其准确性达到94.20%。因此,建立的RBF神经网络模型精度能够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为解决该地区黄土湿陷性评价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湿陷性
土性指标
相关性
预测模型
伊犁河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实证调查的新疆地区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陈凯
陈砺锋
张紫昭
常金雨
贺强
房浩
刘智奇
黄宇航
赵萌萌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
新疆大学
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院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出处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56-1166,共11页
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号:2022D01C360,2021B03004-1,2021B03004-3,2022B03017-4)
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资助号:SKLGDUEK2119)
+1 种基金
新疆大学2021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资助号:XJDX2021YJG38)
2022年新疆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资助号:XJU-2021JG42).
文摘
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其孕灾地质环境条件与我国中东部地区存在较大差异性,是全国受地质灾害影响较严重省区之一。面对新疆地区面积大和特殊的孕灾地质环境条件,先将全疆划分为4个区域开展易发性和危险性评价工作,并选取局部高差、坡度、地貌类型、工程地质岩组、平均温度、平均降雨量、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及雪线分布等评价指标因子,通过证据权模型对新疆地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评价,并在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基础上叠加最大降雨量作为地质灾害危险性诱发因素,最后通过专家打分矩阵分析法对全疆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全疆共划分为8个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和极高危险区,主要分布在准噶尔西部山地、阿尔泰山、伊犁谷地山区、天山北麓、吐哈盆地、天山南麓、南疆西部天山、西昆仑山以及东昆仑山等地区;以全疆17362处地质灾害点为样本数据,经验证共有96.16%灾害点分布在高、中、低易发区;以全疆2011~2022年发生的336起地质灾害点为样本数据,经验证共有326起地质灾害分布在极高、高、中危险区,占比达到97.02%。研究结果可为新疆地区最大程度降低地质灾害风险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其他省级区域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评价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易发性
危险性
证据权
新疆
Keywords
Geological hazards
Susceptibility
Risk assessment
Weight of evidence
Xinjiang
分类号
P642.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离散元模拟的巨厚煤层分层开采覆岩裂隙演化分形特征
被引量:
21
2
作者
陈凯
葛颖
张全
陈砺锋
刘智奇
机构
新疆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
出处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13-1120,共8页
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号:2017D01C067)。
文摘
为了定量评价西部矿区巨厚煤层分层开采过程中弱胶结覆岩采动裂隙网络的发育特征,通过分形几何理论和UDEC离散元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采动覆岩裂隙的分形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西部矿区巨厚煤层在分层开采条件下覆岩发育和扩展具有良好的自相似性,分形维数D在0.461~1.488之间;巨厚煤层在分层开采条件下覆岩裂隙分形演化规律可以划分为快速升维阶段、快速降维阶段、平稳稳维阶段、周期性变维阶段等4个阶段,各阶段分形维数D与开采次数分别满足对数关系、线性关系以及二次函数关系;巨厚煤层在分层开采条件下,分形维数D拟合曲线表现出了高度的相似性,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均呈幂函数关系。研究结果可以对西部矿区的安全开采和水资源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参考。
关键词
巨厚煤层
分层开采
覆岩破坏
分形维数
新疆
Keywords
Super thick coal stratum
Slice mining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of overburden
Fractal dimension
Xinjiang
分类号
P642.3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伊犁河谷地区巩留县黄土湿陷性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陈砺锋
陈凯
贺根义
刘智奇
机构
新疆大学地质与矿业工程学院
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新疆地矿局第二水文工程地质大队
出处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82-1292,共11页
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号:2022D01C360,2021B03004-1,2021B03004-3,2022B03017-4)
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资助号:SKLGDUEK2119)
+1 种基金
新疆大学2021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资助号:XJDX2021YJG38)
2022年新疆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资助号:XJU-2021JG42).
文摘
由于湿陷性黄土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地基处理不当,使得黄土地区的非均匀湿陷性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工程造成一定威胁。因此,选取合适的参数建立黄土湿陷性预测模型能为黄土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基础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伊犁河谷地区巩留县黄土为研究对象,在前期收集该地区69组土工试验参数的基础上,借助数理统计的方法对该地区黄土湿陷系数和土性指标参数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理论和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该地区黄土湿陷性评价的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体微观结构多表现为絮凝状结构,以支架接触方式为主,矿物颗粒多呈现薄片状,孔隙结构多呈现孔状或不规则状;研究区黄土湿陷系数与含水率、密度、干密度、饱和度、孔隙比、孔隙率相关系数在0.645~0.857之间,具有强或极强的相关性;通过对研究区建立的黄土湿陷性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RBF神经网络模型的综合对比,RBF神经网络模型更具有适用性、可信性和准确性,其准确性达到94.20%。因此,建立的RBF神经网络模型精度能够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为解决该地区黄土湿陷性评价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黄土湿陷性
土性指标
相关性
预测模型
伊犁河谷
Keywords
Loess collapsibility
Soil indicators
Correlation
Prediction model
Ili River Valley
分类号
P642.3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实证调查的新疆地区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评价研究
陈凯
陈砺锋
张紫昭
常金雨
贺强
房浩
刘智奇
黄宇航
赵萌萌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离散元模拟的巨厚煤层分层开采覆岩裂隙演化分形特征
陈凯
葛颖
张全
陈砺锋
刘智奇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伊犁河谷地区巩留县黄土湿陷性预测模型研究
陈砺锋
陈凯
贺根义
刘智奇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