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隆药钵防治棉花枯、黄萎病研究
1
作者 刘西钊 刘承恩 +7 位作者 陈长永 胡镇伍 陈直哲 章发斌 蔡光耀 聂先雄 王国礼 张传奎 《湖北农业科学》 1990年第3期32-33,35,共3页
棉花枯、黄萎病(简称“两萎病”)在湖北省危害日趋严重,已成为棉花高产稳产的主要障碍。多年来我省棉区应用以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方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技术配套措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不能满足广大棉农的要求。近年采我们... 棉花枯、黄萎病(简称“两萎病”)在湖北省危害日趋严重,已成为棉花高产稳产的主要障碍。多年来我省棉区应用以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方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技术配套措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不能满足广大棉农的要求。近年采我们将用于铲除零星病株的棉隆可湿性粉剂,与病土混合制成棉隆药钵,防治棉花“两萎病”,经室内外多次多点重复试验和2万多亩的大田示范证明,防治效果好,技术简单,增产较显著,是目前较适合我省棉农开展综合防治两萎病的重要配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枯萎病 黄萎病 棉隆药钵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全程化调 夺取棉花高产
2
作者 陈直哲 王国理 +2 位作者 于华清 陈国银 胡镇伍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29-30,共2页
运用全程化调夺取棉花高产陈直哲,王国理,于华清,陈国银,胡镇伍湖北省京山县农业局431800科学运用化学调控技术,是找县近几年来夺取棉花高产的重要手段。1995年,全县棉田8000hm2,普遍实施了全程化调技术,配合... 运用全程化调夺取棉花高产陈直哲,王国理,于华清,陈国银,胡镇伍湖北省京山县农业局431800科学运用化学调控技术,是找县近几年来夺取棉花高产的重要手段。1995年,全县棉田8000hm2,普遍实施了全程化调技术,配合棉花综合高产措施,使皮棉总产达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栽培 产量 全程化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桃在湖北棉花生产中的作用
3
作者 陈直哲 胡镇伍 王国礼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2-33,共2页
50年代,棉花科技界提出了“三桃齐结”的论点。实践证明这一论点是符合棉花生育规律和客观自然规律的。它既适宜于北方棉区,也适宜于湖北棉区;既适宜于直播棉,也适宜于两膜棉。三桃齐结是个整体,不可偏废。伏前桃是基础;
关键词 棉花 秋桃 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山县棉种精加工技术
4
作者 陈直哲 于华清 +2 位作者 陈国银 邹锋 胡镇伍 《中国棉花》 1999年第2期33-33,共1页
1997年,我们积极引种推广精加工棉种(简称精子),大面积考察结果,比毛棉种(简称毛子)皮棉单产增幅在10%以上,促进了全县大面积棉花高产。全县7860hm2棉田,皮棉单产1695kg·hm-2,比1996年增幅... 1997年,我们积极引种推广精加工棉种(简称精子),大面积考察结果,比毛棉种(简称毛子)皮棉单产增幅在10%以上,促进了全县大面积棉花高产。全县7860hm2棉田,皮棉单产1695kg·hm-2,比1996年增幅为18.9%,总产13266t,比上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山县 棉种 精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田化学除草的效果与技术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国理 胡镇武 +1 位作者 陈直哲 陈国银 《湖北农业科学》 1993年第6期34-35,共2页
棉田化学除草在我县应用时间早、面积大、效果好。从1974年开始到现在已累计推广面积5.3万hm^2,年平均2800hm^2,占棉田总面积的43.8%。80年代比70年代增加了4.8倍。特别是1987年以后,我县作为国家“七·五”攻关项目《农田草害综合... 棉田化学除草在我县应用时间早、面积大、效果好。从1974年开始到现在已累计推广面积5.3万hm^2,年平均2800hm^2,占棉田总面积的43.8%。80年代比70年代增加了4.8倍。特别是1987年以后,我县作为国家“七·五”攻关项目《农田草害综合治理》的子专题点,每年实施面积在4000hm^2以上。不仅在集中棉区应用,而且在分散棉区实施,并由单一棉田化学除草转向麦棉两熟棉田化学除草,仅1991年全县麦棉两熟田应用化学除草面积就达3600多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田 化学除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