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免疫状态患者念珠菌血症的实验室检测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陈盈竹 夏云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9-54,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免疫状态患者念珠菌血症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血清标志物等实验室检验指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念珠菌血症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相关资料。结果103例患者纳入分析,免疫抑... 目的探讨不同免疫状态患者念珠菌血症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血清标志物等实验室检验指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念珠菌血症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相关资料。结果103例患者纳入分析,免疫抑制组58例,非免疫抑制组45例。非免疫抑制组接受体内导管置入和完全肠外营养的比例明显高于免疫抑制组;微生物学特征显示免疫抑制组的热带念珠菌分离率明显高于非免疫抑制组,非免疫抑制组的近平滑念珠菌分离率明显高于免疫抑制组;对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的整体敏感率免疫抑制组低于非免疫抑制组,耐药菌主要为热带念珠菌;发生念珠菌血症时,两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值均高于参考值范围;免疫抑制组患者血清(1,3)-β-D葡聚糖(BDG)阴性率明显高于非免疫抑制组。结论根据患者不同免疫状态,更好识别不同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特点,有助于临床医师选择更合理的抗真菌药物。然而,血清BDG检测不能早期识别所有念珠菌血症患者,特别是免疫抑制患者,需要结合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值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 免疫抑制 非免疫抑制 血流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患者人型支原体脑膜炎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2
作者 陈盈竹 李元宽 徐真谛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分析人型支原体导致成年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以期提高对此类感染的认识。方法总结分析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收治的1例成年患者神经外科手术后继发人型支原体脑膜炎的诊疗经过,并以“Mycoplasma hominis”和“me... 目的分析人型支原体导致成年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以期提高对此类感染的认识。方法总结分析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收治的1例成年患者神经外科手术后继发人型支原体脑膜炎的诊疗经过,并以“Mycoplasma hominis”和“meningitis”或“encephalitis”或“nervous”或“neuraxitis”或“brain”为关键词,在PubMed检索英文文献,在万方、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以“人型支原体”和“脑膜炎”或“神经系统”为关键词检索中文文献,检索时限为198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纳入有完整临床资料的病例15例。结果包括本例的16例患者中,11例脑脓肿和5例脑膜炎患者感染部位均有创伤史或手术史,10例(62.5%)留置导尿;几乎所有病例都存在诊断滞后(12~36 d,平均20.5 d);药物治疗以莫西沙星和多西环素为主;总预后良好,治愈率较高。结论人型支原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诊断相对比较困难;治疗上目前较多推荐多西环素或莫西沙星,最佳治疗方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对有易感因素的人群,需警惕人型支原体在非泌尿生殖部位的致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型支原体 脑膜炎 中枢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农村现代化对比研究
3
作者 陈盈竹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15期53-56,共4页
该研究旨在对比中日两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和特点,以及评估其在农业发展、社会变迁和环境可持续性方面的差异。通过比较中日两国的农村现代化历史、政策措施、成就和挑战,可以提取出中日农村现代化的经验借鉴和启示。研究发现,中日两国... 该研究旨在对比中日两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和特点,以及评估其在农业发展、社会变迁和环境可持续性方面的差异。通过比较中日两国的农村现代化历史、政策措施、成就和挑战,可以提取出中日农村现代化的经验借鉴和启示。研究发现,中日两国在农业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劳动力就业、人口结构、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医疗资源、环境污染、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农业发展等方面存在差异。通过总结中日农村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为中日乡村振兴和农村现代化进程提供有益启示。该研究对于加强中日农村发展合作,促进农村现代化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现代化 农业强国 中日比较 乡村振兴 农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片状Bi_(2)O_(2)CO_(3)负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4
作者 杨壮 陈盈竹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9-183,189,共6页
为解决铋基材料作为电极稳定性差的问题,采用电化学电镀、退火等手段在碳织布表面生长纳米片状的大层间距碳酸氧铋制备碳酸氧铋/碳织布负极。经过电化学测试表明,制备的碳酸氧铋/碳织布负极在7 mA/cm^(2)下实现了2.51 F/cm^(2)的高面积... 为解决铋基材料作为电极稳定性差的问题,采用电化学电镀、退火等手段在碳织布表面生长纳米片状的大层间距碳酸氧铋制备碳酸氧铋/碳织布负极。经过电化学测试表明,制备的碳酸氧铋/碳织布负极在7 mA/cm^(2)下实现了2.51 F/cm^(2)的高面积电容值,在20 mA/cm^(2)充放电5 000圈后电容值仍保持最大值的88.73%,与同等实验条件下制备的铋/碳织布相比提升了31.99%,展现了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负极 碳酸氧铋 纳米片 稳定性 面积电容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