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主要性状与产量的通径和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陈剑锋 陈登耀 张秋英 《福建稻麦科技》 2011年第4期5-8,共4页
利用通径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小麦的主要性状与产量进行了分析。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对产量贡献率大小依次为:有效穗数>穗粒数>株高>小穗数>穗长>千粒重。灰色关联分析的结果表明,小麦各性状的重要性排序为:... 利用通径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小麦的主要性状与产量进行了分析。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对产量贡献率大小依次为:有效穗数>穗粒数>株高>小穗数>穗长>千粒重。灰色关联分析的结果表明,小麦各性状的重要性排序为: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株高>穗长>小穗数。试验通径分析中得到的贡献率大小及次序与灰色关联分析得到的关联度有所不同,但有效穗数、穗粒数均为最重要的2个性状,对提高产量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产量 相关 通径 灰色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糯0018不同播种期试验 被引量:1
2
作者 陈登耀 《福建农业科技》 2011年第6期56-58,共3页
为探索不同播种期对闽东高山区糯玉米生育期、产量及效益的影响,进行糯玉米闽糯0018不同播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闽东高山区,糯玉米闽糯0018不同播期的生育期、鲜穗产量及效益均不同,5月5日至7月4日播种效益较好,以5月20日播种的效益... 为探索不同播种期对闽东高山区糯玉米生育期、产量及效益的影响,进行糯玉米闽糯0018不同播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闽东高山区,糯玉米闽糯0018不同播期的生育期、鲜穗产量及效益均不同,5月5日至7月4日播种效益较好,以5月20日播种的效益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区 糯玉米 不同播期 产量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2008年度福建省小麦新品种区试结果与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罗维禄 陈登耀 +1 位作者 陈剑锋 张秋英 《福建稻麦科技》 2012年第1期61-64,共4页
对2007—2008年度福建省小麦新品种联合区域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对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生育期等农艺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新品种莆312和小福1号综合表现良好,连续2 a比对照增产极显著。
关键词 福建省 小麦 新品种 区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你型甘薯福薯71702高产栽培技术
4
作者 陈登耀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11期86-87,共2页
甘薯是一种传统的粮食作物,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甘薯营养价值的重新认识,食用甘薯成为城市生活的"时尚"。甘薯鲜食的比重越来越大,市场价格也不断提高,但是普通甘薯的薯块大,食用时量多且不易蒸煮。"迷你型"甘薯逐步... 甘薯是一种传统的粮食作物,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甘薯营养价值的重新认识,食用甘薯成为城市生活的"时尚"。甘薯鲜食的比重越来越大,市场价格也不断提高,但是普通甘薯的薯块大,食用时量多且不易蒸煮。"迷你型"甘薯逐步进入人们特别是城市居民的视野,备受青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迷你型 甘薯 粮食作物 营养价值 城市生活 市场价格 城市居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甘薯新育成品种性状综合评估初探 被引量:1
5
作者 卢新建 吕美琴 +1 位作者 兰涌忠 陈登耀 《福建农业科技》 2000年第4期10-11,共2页
为鉴定甘薯新品种在闽南地区的适应性并探讨出一种比较适宜的品种评估方法 ,对华南薯区新育成的 1 1个甘薯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 ,并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加权关联度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性状进行综合评估分析。结果表明 ,金山 2 5、福薯 ... 为鉴定甘薯新品种在闽南地区的适应性并探讨出一种比较适宜的品种评估方法 ,对华南薯区新育成的 1 1个甘薯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 ,并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加权关联度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性状进行综合评估分析。结果表明 ,金山 2 5、福薯 2号和泉薯 72 3比较适应闽南地区的生产条件 ;灰色加权关联度分析法综合评估结果与品种的实际表现比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度分析 甘薯品种 综合评估 华南地区 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