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管滴注纳米二氧化钛对大鼠的亚急性肺毒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常旭红 陈璐斯 +2 位作者 杨天 唐萌 王蓓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16-620,共5页
雄性SD大鼠气管滴注不同剂量的纳米二氧化钛(TiO2),每周2次,连续4周,染毒结束后,检测大鼠血常规、肺组织氧化应激指标和CRP表达,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表明:纳米TiO232 mg/kg组血常规中NEUT计数增加,纳米TiO2引起肺组织中... 雄性SD大鼠气管滴注不同剂量的纳米二氧化钛(TiO2),每周2次,连续4周,染毒结束后,检测大鼠血常规、肺组织氧化应激指标和CRP表达,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表明:纳米TiO232 mg/kg组血常规中NEUT计数增加,纳米TiO2引起肺组织中SOD,GSH和CAT含量降低,组织病理学显示随着纳米TiO2染毒剂量增加,肺泡扩张不良、闭塞比例增加,肺内吞噬棕黄色颗粒的巨噬细胞数量增加,肺泡间隔内淋巴细胞和纤维细胞增多;超微结构发现纳米TiO2主要引起Ⅱ型肺泡结构改变.结果显示,在本实验条件下纳米TiO2使大鼠的肺组织受到氧自由基的攻击,肺脏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减弱,并引起肺组织不同程度的病理和超微结构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肺毒性 氧化应激 亚急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脲脲原体液体培养基改良后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袁瑞 连大帅 +5 位作者 许锴 伊科拉木 普琼次仁 周良佳 陈璐斯 王蓓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10-811,共2页
目的对现有解脲脲原体(Uu)液体培养基进行改良,改善液体培养法较高的假阳性和(或)假阴性率,探寻一个简便、可靠的临床检测Uu的方法。方法向商品化Uu液体培养基中增添头孢匹罗并下调p H值至6.0后作为改良培养基。以固体培养法为金标准,... 目的对现有解脲脲原体(Uu)液体培养基进行改良,改善液体培养法较高的假阳性和(或)假阴性率,探寻一个简便、可靠的临床检测Uu的方法。方法向商品化Uu液体培养基中增添头孢匹罗并下调p H值至6.0后作为改良培养基。以固体培养法为金标准,用原液体培养基(包括未过滤组、过滤组)和改良培养基平行检测76例临床标本,通过敏感性、特异性、Kappa值及预测值等指标对不同液体培养基的培养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固体培养法的阳性检出率为76.3%(58/76)。以固体培养结果为金标准,传统液体培养法未过滤时的敏感性(98.3%)高,特异性(55.6%)低,假阳性率(44.4%)高;过滤后其假阳性率(11.8%)降低,假阴性率(25.9%)升高;而改良培养基的敏感性(94.8%)、特异性(83.3%)、阳性预测值(94.8%)及阴性预测(83.3%)均较高。结论改良后的液体培养基抑制杂菌效果较好,其检测结果与固体培养结果一致性较高,且改良步骤简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推广潜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脲脲原体 液体培养基 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锡人群KIR3DS1基因与HIV-1感染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袁瑞 谢彦昕 +3 位作者 成浩 陈璐斯 张轩 王蓓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8期599-601,共3页
目的探讨无锡地区人群的KIR3DS1基因是否影响HIV-1易感性及与疾病进程的关系。方法收集并调查343例HIV-1/AIDS患者及354例体检健康者的临床资料及样本,用PCR-SSP法检测其KIR3DS1基因表达水平;根据多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随访记录,对HI... 目的探讨无锡地区人群的KIR3DS1基因是否影响HIV-1易感性及与疾病进程的关系。方法收集并调查343例HIV-1/AIDS患者及354例体检健康者的临床资料及样本,用PCR-SSP法检测其KIR3DS1基因表达水平;根据多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随访记录,对HIV/AIDS人群进行病程进展分组(缓慢进展组与典型进展组),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KIR3DS1基因与HIV-1易感性及疾病进程间的关系。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的KIR3DS1基因检出率分别为37.0%(127/343)和52.5%(186/354),对应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206和0.311,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52,P=0.000)。调整性别和年龄因素后,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KIR3DS1基因可降低HIV-1的易感性(OR=0.498,95%CI:0.363~0.685)。调整性别、年龄及感染途径等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KIR3DS1基因可抑制HIV-1/AIDS患者的疾病进程(OR=0.343,95%CI:0.137~0.860)。结论携带KIR3DS1基因可能降低无锡地区HIV-1的易感性,抑制HIV-1/AIDS患者的疾病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 病例-对照研究 KIR3DS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殖支原体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天 陈璐斯 +5 位作者 胡一珉 周瑾 吴建茹 周良佳 谢彦昕 王蓓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60-862,共3页
目的建立检测生殖支原体(M.genitalium,Mg)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方法根据Gen Bank公布的Mg核苷酸序列,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反应,对内、外引物浓度,d NTPs和Mg SO4浓度及Bst DNA聚合酶用量等进行优化,建立Mg LAMP的检测方法并进... 目的建立检测生殖支原体(M.genitalium,Mg)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方法根据Gen Bank公布的Mg核苷酸序列,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反应,对内、外引物浓度,d NTPs和Mg SO4浓度及Bst DNA聚合酶用量等进行优化,建立Mg LAMP的检测方法并进行特异性和敏感性评价;对20份HIV感染者的DNA样本分别进行LAMP和常规PCR检测。结果内、外引物浓度分别为1.6和0.2μmol/L,d NTPs浓度为1.6 mmol/L,Mg SO4浓度为12 mmol/L,Bst DNA聚合酶用量为8 U时,LAMP反应效果较好;用该体系检测同源关系较近的穿通支原体(M.penetrans,Mpe)、梨支原体(M.pirum,Mpi)均呈阴性;对Mg的检测灵敏度可达10-7;20份HIV感染者用LAMP法及常规PCR法各检出Mg阳性标本5份,两法的检测结果一致。结论建立的Mg LAMP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较好,成本低廉,适合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支原体 环介导等温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