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曝气-混凝一体法去除碱性废水中砷的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刘剑彤 肖邦定 +3 位作者 陈珠金 胡凯 丘昌强 黄毅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84-187,共4页
采用曝气-混凝一体法处理碱性含砷废水。氧化方式研究表明,以曝气替代混凝机械搅拌过程,既起到氧化作用,又完成了混合作用,同时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采用该法结合二次混凝工艺处理高浓度碱性含砷废水(砷浓度达414.94mg/... 采用曝气-混凝一体法处理碱性含砷废水。氧化方式研究表明,以曝气替代混凝机械搅拌过程,既起到氧化作用,又完成了混合作用,同时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采用该法结合二次混凝工艺处理高浓度碱性含砷废水(砷浓度达414.94mg/L),聚合铁为絮凝剂,总Fe/As=3.0,砷去除率99.92%,出水中砷浓度0.33mg/L;在所选用的三种混凝剂中,聚合铁处理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气混凝 去除 废水处理 含砷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生态系统工程中高效去除磷、氮植被植物的筛选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刘剑彤 丘昌强 +3 位作者 陈珠金 肖邦定 黄毅 肖资兰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8,共8页
对8种漫灌和垄沟处理和利用单元的植被植物进行了去除污水中磷、氮效能的筛选研究,以皇草为植被的垄沟系统具有较高的净化效能,TP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83.2%和76.3%;以水稻Ⅰ(88—132)和水稻Ⅱ(Suakoto8)为植被的漫灌系统对污... 对8种漫灌和垄沟处理和利用单元的植被植物进行了去除污水中磷、氮效能的筛选研究,以皇草为植被的垄沟系统具有较高的净化效能,TP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83.2%和76.3%;以水稻Ⅰ(88—132)和水稻Ⅱ(Suakoto8)为植被的漫灌系统对污水中的N有很高的去除利用效能,去除率分别为84.7和84.3%.质量平衡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以水稻Ⅰ和水稻Ⅱ为植被的漫灌系统及以皇草为植被的垄沟系统而言,植物的吸收作用最主要的是去除污水中N、P的机制;这些植物吸收N、P的能力和对整个处理单元去除污水中N、P的贡献程度与其生物质产量和种植管理方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选 植被植物 去除 生态工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人工光源辐照下的光催化降解 被引量:24
3
作者 肖邦定 胡凯 +3 位作者 刘剑彤 丘昌强 陈珠金 黄毅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9-13,共5页
在光催化氧化对5种典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IS)和实际印染废水中NIS的去除效果的实验中,未见TiO2有明显催化作用.光解30min,几种NIS的光降解率均达60%以上.NIS的光降解速率受NIS浓度和DO的影响较小... 在光催化氧化对5种典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IS)和实际印染废水中NIS的去除效果的实验中,未见TiO2有明显催化作用.光解30min,几种NIS的光降解率均达60%以上.NIS的光降解速率受NIS浓度和DO的影响较小;pH值降低有利于NIS的光降解,而在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NIS光降解效率仍较好;投加H2O2可提高NIS的光降解速率,最适投加量为4.4×104mol/L.对于实际印染废水,NIS的光降解去除率比生化法高且处理时间短得多,同时对COD、MBAS亦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表明光催化氧化是一项很有前途的NIS处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 表面活性剂 光催化降解 印染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模拟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中的净化 被引量:4
4
作者 肖邦定 胡凯 +3 位作者 刘剑彤 丘昌强 陈珠金 黄毅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85-387,共3页
关键词 模拟人工湿地 处理系统 净化 环境污染 N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垄沟和漫灌单元处理污水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剑彤 丘昌强 +3 位作者 黄毅 陈珠金 肖邦定 肖资兰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1-17,共7页
开展了以11种植物为植被的漫灌和垄沟系统处理效果的比较研究,以皇草(Pennisetum purpurem schumach×Pennisetum alopecuroide(L.)Spreng American)... 开展了以11种植物为植被的漫灌和垄沟系统处理效果的比较研究,以皇草(Pennisetum purpurem schumach×Pennisetum alopecuroide(L.)Spreng American)为植被的垄沟系统具有较高的净化效能,其总磷、磷酸盐、总氮、氨氮、CODcr和BOD5的去除率分别为83.2、83.6、76.3、74.9、73.5和85.8%。以水稻Ⅰ-远诱1号(88-132)(Oryza sativa L.)或水稻Ⅱ-Suakoko8(Oryza glaberrima)为植被的漫灌系统及以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compressa(L.F)R.Br)为植被的垄沟系统也具有一定的净化效能;秋冬季加设塑料大棚,可提高垄沟系统的净化效能。漫灌和垄沟系统的处理效果与其植被植物的生物质产量和种植管理方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垄沟系统 漫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在模拟预处理稳定塘中的归宿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剑彤 丘昌强 +2 位作者 肖邦定 陈珠金 徐小清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1-135,共5页
本文较全面地研究了城市污水中的铅在模拟预处理稳定塘中的归宿,不论在哪种预处理稳定塘中,悬浮颗粒态铅的沉降作用是去除污水中铅的主要作用,进入城市污水中的铅,大部分和污水中的悬浮物结合转变成悬浮颗粒态铅,它们输入到模拟预处理... 本文较全面地研究了城市污水中的铅在模拟预处理稳定塘中的归宿,不论在哪种预处理稳定塘中,悬浮颗粒态铅的沉降作用是去除污水中铅的主要作用,进入城市污水中的铅,大部分和污水中的悬浮物结合转变成悬浮颗粒态铅,它们输入到模拟预处理稳定塘后,这些悬浮颗粒态铅即可在很短的时间内(1d)通过沉降作用得以有效地去除。停留时间分别为1,2,3,5和10d的实验表明,模拟预处理稳定塘对城市污水中铅的去除率可达52—71%,并随停留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塘中加设导流板和放养凤眼莲对污水中铅的去除有一定的强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塘 城市污水 预处理稳定塘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