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缝隙扩压叶栅近壁流场与流动损失实验 被引量:6
1
作者 陈焕龙 李得英 +3 位作者 俞建阳 王云飞 刘华坪 陈浮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2-338,共7页
为了探索缝隙射流对高负荷扩压叶栅气动性能与近壁流场结构的影响机制,实验研究了设计冲角下有/无缝隙结构的高负荷弯曲扩压叶栅近壁流场结构与出口气动损失分布规律,获得了叶片近壁压力场数据、流动图谱以及叶栅出口流动损失参数。结... 为了探索缝隙射流对高负荷扩压叶栅气动性能与近壁流场结构的影响机制,实验研究了设计冲角下有/无缝隙结构的高负荷弯曲扩压叶栅近壁流场结构与出口气动损失分布规律,获得了叶片近壁压力场数据、流动图谱以及叶栅出口流动损失参数。结果表明,缝隙两端压差导致的从叶片压力面到吸力面的射流能够增加附面层高熵流体的能量,缝隙射流将局部积聚的低能流体及时引向主流,减小高熵流体在叶展中部或端区掺混撞击,抑制了栅后尾迹高熵流体的过度聚集,从而有效提高高负荷压气机叶栅气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气机叶栅 缝隙叶片 附面层 流场 流动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埋入式S弯进气道设计及其优化 被引量:9
2
作者 刘雷 宋彦萍 +2 位作者 陈焕龙 陈浮 崔可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03-1309,共7页
为了减小大量附面层(δ=20%入口截面高度)吸入的半埋入式S弯进气道出口畸变,在完成其设计的基础上,以ISIGHT优化软件为平台,应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对其扩压器部分进行优化,并将优化前后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优化后,进气道总压恢复... 为了减小大量附面层(δ=20%入口截面高度)吸入的半埋入式S弯进气道出口畸变,在完成其设计的基础上,以ISIGHT优化软件为平台,应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对其扩压器部分进行优化,并将优化前后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优化后,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略有提高,旋流畸变改善最为明显,降低约49.31%;几何结构相对原型改变较大,中心线趋于前后缓急相当,截面面积开始缓慢递增,靠近出口时急剧增加,呈现出"后发力"的特点;不同马赫数下,优化后进气道出口截面总压恢复、周向总压畸变、旋流畸变都有所改善,但优化前后各参数随马赫数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气道 设计及优化 附面层 周向总压畸变 旋流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浪相位对航行体出水过程水动力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朱坤 陈焕龙 +2 位作者 刘乐华 杨晓光 张纪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5-361,共7页
为了探索波浪与空泡共同作用对潜射航行体出水过程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数值方法对不同波浪相位出水条件下航行体水动力与近水面空泡几何特性发展的物理机制进行了研究,获得了相关的流场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出水波浪相位的差异导致... 为了探索波浪与空泡共同作用对潜射航行体出水过程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数值方法对不同波浪相位出水条件下航行体水动力与近水面空泡几何特性发展的物理机制进行了研究,获得了相关的流场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出水波浪相位的差异导致近水面流体质点剪切运动的强弱与方向是导致航行体肩空泡空间不对称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出水过程肩部空泡的不对称分布构筑了航行体迎背水面力学载荷的显著差异,从而导致实际发射过程航行体出水姿态的变化,并影响打击目标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力学 水下发射 波浪 空泡 水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埋入式S弯进气道主动流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刘雷 陈浮 +1 位作者 宋彦萍 陈焕龙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68-1173,共6页
为了改善半埋入式亚声速S弯进气道出口气流品质,本文采用吹、吸气方式对其进行了主动流动控制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吸气位置、吸气量变化显著影响进气道气动性能,最佳吸气位置位于唇口附近,当唇口吸气量为进气道流量的1.9%时,总压畸变指... 为了改善半埋入式亚声速S弯进气道出口气流品质,本文采用吹、吸气方式对其进行了主动流动控制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吸气位置、吸气量变化显著影响进气道气动性能,最佳吸气位置位于唇口附近,当唇口吸气量为进气道流量的1.9%时,总压畸变指数降低约45.7%,总压恢复系数和增压比略有提高;而附面层吹气时进气道的性能仅在吹气量较小时有所改善;附面层吹、吸组合控制对流场的改善程度介于上述方案之间,而非单独吹、吸气方案效果的简单叠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面层 S弯进气道 主动流动控制 数值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诺数对带蜗壳的离心压气机内部流场影响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陈浮 王云飞 +1 位作者 陈焕龙 李国占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11-917,共7页
为了探讨离心压气机性能随雷诺数的变化规律,对带蜗壳的全周流道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雷诺数对内部流场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压气机工作于Re=5.7×104和Re=1.3×104下的最高效率比Re=1.4×105分别下降了4.5%和8.5%,所有... 为了探讨离心压气机性能随雷诺数的变化规律,对带蜗壳的全周流道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雷诺数对内部流场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压气机工作于Re=5.7×104和Re=1.3×104下的最高效率比Re=1.4×105分别下降了4.5%和8.5%,所有工况在10%叶高附近效率最高。受到蜗壳的影响,全周流道计算所得压气机的效率值和工作范围均小于单流道计算结果。低雷诺数时,气流抗逆压梯度能力迅速减弱,叶顶泄漏流向下游发展过程中,会绕过相邻叶片前缘或顶部间隙进入其他流道;叶片表面约化静压沿径向的梯度增加,从而造成更严重的二次流动;前缘激波强度、附面层厚度和尾迹宽度均增加,流道内出现激波,压气机性能严重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压气机 蜗壳 雷诺数 泄漏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负荷缝隙弯曲扩压叶栅尾迹特性实验 被引量:7
6
作者 陈浮 陈焕龙 冯冬民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7-201,共5页
实验研究了设计冲角下压气机采用带切向缝隙大转角弯曲叶片对叶栅出口尾迹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切向缝隙射流能够有效地改善高负荷扩压叶栅的尾迹低速、低总压特性,减少尾迹高熵流体的加入以及尾迹亏损,从而降低了栅后总损失。
关键词 压气机 叶栅 尾迹亏损^+ 缝隙叶片^+ 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对大折转角扩压叶栅性能影响的机理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浮 刘华坪 +1 位作者 陈焕龙 袁继来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81-688,共8页
利用熵和耗散函数分析了某大折转角扩压叶栅内的流动及损失特性,探讨了等离子体减小损失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分离区仅是低能流体聚集区,而非高损失来源区;等离子体影响叶栅流动的机制可归结为,诱导其作用区上游流体加速降压、在其作... 利用熵和耗散函数分析了某大折转角扩压叶栅内的流动及损失特性,探讨了等离子体减小损失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分离区仅是低能流体聚集区,而非高损失来源区;等离子体影响叶栅流动的机制可归结为,诱导其作用区上游流体加速降压、在其作用区内构造局部顺压力梯度以及增加电极附近的气流速度;等离子体通过减弱流动分离以减小栅内损失,其本质是通过减小吸力面后半部的分离区或低速区以减弱其与主流的剪切强度和减小强剪切作用区,从而减弱该区域内的耗散;等离子作用下吸力面附近气体流速的增加使得尾迹损失减小,而电极表面附近的粘性摩擦损失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压叶栅 等离子体 耗散函数 损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意曲线坐标系Euler方程S2流面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得英 宋彦萍 +2 位作者 陈浮 郑振江 陈焕龙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2-48,共7页
为提高S2流面计算方法对涡轮复杂几何的适应性和计算能力,详细推导了任意正交曲线坐标系下应用于流道中心S2流面计算的Euler方程,提出了任意曲线坐标系Euler方程S2流面的计算方法,发展了适用于三阶精度总变差减小的差分格式的数学模型,... 为提高S2流面计算方法对涡轮复杂几何的适应性和计算能力,详细推导了任意正交曲线坐标系下应用于流道中心S2流面计算的Euler方程,提出了任意曲线坐标系Euler方程S2流面的计算方法,发展了适用于三阶精度总变差减小的差分格式的数学模型,结合了隐格式时间推进、Riemann问题求解等技术。在应用于带弧形凸起的流道及某直叶栅气动参数计算,并对某三级低压涡轮进行性能预测的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激波具有较高的捕捉精度,能够较准确地获得叶栅气动参数分布,且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对于多级涡轮总性能参数和气动参数分布均有较高的计算精度,是一种可为涡轮设计提供快速、可靠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2流面计算方法 EULER方程 任意正交曲线坐标系 总变差减小的差分格式 低压涡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油田天然气地面处理工程的完善
9
作者 陈焕龙 蔡永春 廖黎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0-21,30,共3页
吐哈油田在鄯善弧形构造带上形成了 7× 10 8m3/a的伴生气工业产量规模和 10 0×10 4 m3/d的凝析气生产规模 ,配套建成了 2 30× 10 4 m3/d的伴生气处理能力和 10 0× 10 4 m3/d的凝析气处理能力 ,并建成了与之相适应... 吐哈油田在鄯善弧形构造带上形成了 7× 10 8m3/a的伴生气工业产量规模和 10 0×10 4 m3/d的凝析气生产规模 ,配套建成了 2 30× 10 4 m3/d的伴生气处理能力和 10 0× 10 4 m3/d的凝析气处理能力 ,并建成了与之相适应的较为完善的地面工艺管网。但是从开发生产的实际情况看 ,温米油田每天多余 2 0~ 2 5× 10 4 m3伴生气 ,这部分伴生气从原有的地面管网无法利用。本文阐述了对温米油田多余伴生气的回收与利用方案的研究 ,并对几种不同方案进行优选与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油田 伴生气 天然气利用 天然气处理 地面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负荷扩压叶栅流动控制技术的实验研究
10
作者 付丽鹏 陈焕龙 陈浮 《节能技术》 CAS 2014年第3期195-200,209,共7页
为了研究缝隙射流控制技术改善高负荷扩压叶栅气动性能的流体动力学机理,本文针对有/无缝隙结构的高负荷扩压叶栅流动损失与内部流场参数开展实验研究,获得了叶栅流场分布数据、近壁流场显示图谱以及叶栅出口总性能参数。研究结果表明,... 为了研究缝隙射流控制技术改善高负荷扩压叶栅气动性能的流体动力学机理,本文针对有/无缝隙结构的高负荷扩压叶栅流动损失与内部流场参数开展实验研究,获得了叶栅流场分布数据、近壁流场显示图谱以及叶栅出口总性能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经由叶片压力面与吸力面压差驱动的缝隙射流能够增加叶片近壁附面层低能流体的动量、动能及湍流强度,并将局部迁移或积聚的附面层低能流体及时带入主流,减小低能体在局部区域的掺混撞击与粘性摩擦作用,抑制了栅后低能流体的过度聚集,从而有效提高大折转角扩压叶栅的气动性能。缝隙射流控制技术与弯曲叶片技术的有机结合,为高效紧凑的发动机压缩系统提供了新的设计自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压叶栅 缝隙射流 附面层流动 流动控制 气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曲率技术在某高负荷轴流风扇气动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杰灵 陈焕龙 +2 位作者 刘洋 王军里 杨显清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54-561,共8页
针对高负荷跨音速风扇级内部强逆压力梯度、强黏性剪切与可压缩跨音速流动特征,基于通道几何曲率控制技术开展高负荷跨音速风扇级的气动优化设计。通过合理调整通道几何曲率分布规律,在设计条件下,获得了一个高负荷风扇级气动新结构。... 针对高负荷跨音速风扇级内部强逆压力梯度、强黏性剪切与可压缩跨音速流动特征,基于通道几何曲率控制技术开展高负荷跨音速风扇级的气动优化设计。通过合理调整通道几何曲率分布规律,在设计条件下,获得了一个高负荷风扇级气动新结构。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高负荷风扇级总压比达到2.490,绝热效率大于87%,质量流量达到25.8 kg/s,具备了较宽的高效率工作范围;叶片通道几何曲率从动力学层面上对通道附面层乃至主流具有重要的导流以及整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优化设计 高负荷风扇 曲率控制 气动性能 流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负荷压气机的轮毂型线三维气动优化及其CFD验证
12
作者 方垍洧 陈焕龙 +1 位作者 李杰灵 颜廷松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4-85,共12页
针对高负荷压气机难以控制角区的二次流、叶片表面存在大规模边界层分离等技术瓶颈,本文提出了一种三维端壁型线的气动优化方法,对高负荷压气机轮毂型线优化进行了研究,并对所采用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开发了相应的优化系统。结果表明,所... 针对高负荷压气机难以控制角区的二次流、叶片表面存在大规模边界层分离等技术瓶颈,本文提出了一种三维端壁型线的气动优化方法,对高负荷压气机轮毂型线优化进行了研究,并对所采用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开发了相应的优化系统。结果表明,所采用的端壁型线优化方法能有效抑制附面层分离,降低吸力面转角区域二次流的强度和规模。因此,叶片通道控制流动方向和优化流动条件的能力得到了扩展。压气机级的整体气动性能,如失速裕度和等熵效率也得到了提高。优化后,在通流能力较好的情况下,压气机级的气动效率达到了88.59%,提高了1.05%。本文提出的方法和相应的系统很好地促进了压气机气动设计系统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为压缩系统获得更突出的通载能力和更好的流动结构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优化 端壁型线 高负荷压气机 附面层分离 端壁二次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ZG32A涡轮增压器与16SGT双燃料发动机的匹配
13
作者 李恭键 何健 +4 位作者 杨大元 孙宇平 王生宝 郭继龙 陈焕龙 《柴油机》 2001年第2期32-34,42,共4页
通过对16SGT双燃料发动机技术参数的分析、计算和优化,选配了JZG32A国产涡轮增压器。配机试验表明,发动机的排气温度和热负荷明显降低,JZG32A涡轮增压器的性能完全满足16SGT双燃料发动机的要求。
关键词 双燃料发动机 涡轮增压器 JZG32A 16SGT 柴油机 天然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油田轻烃回收的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国诚 陈焕龙 诸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9-82,共4页
吐哈油田在总结国内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立足先进适用,配套可靠,相继在鄯善、温米、丘陵三大油田建成了鄯善10#、鄯善30#、温米50#、丘陵120#轻烃回收装置,形成了210×104m3/d的处理规模。根据吐哈油田天... 吐哈油田在总结国内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立足先进适用,配套可靠,相继在鄯善、温米、丘陵三大油田建成了鄯善10#、鄯善30#、温米50#、丘陵120#轻烃回收装置,形成了210×104m3/d的处理规模。根据吐哈油田天然气的物理性质、压力、外输压力要求,采用低温分离法。在轻烃回收发展过程中,经不断完善和改进,现已形成燃气引擎往复式压缩机;分子筛脱水;多股流冷箱换热;重烃逐级降压闪蒸提馏脱水技术;丙烷制冷;膨胀机制冷;导热油供热;DHX工艺;屏蔽液烃泵;分布式集散控制系统和安全联锁控制10项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轻烃回收 工艺流程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气分离式真空预压技术在海堤工程软基处理中的应用及其数值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焕龙 花锦峰 《珠江水运》 2022年第7期3-5,共3页
深圳海洋科技研发服务基地项目第一标段堤防工程在软基处理过程中,分别采用了传统真空射流泵和集成式水气分离抽真空成套设备的真空预压处理技术,本文通过对两种工艺设备、工艺技术进行对比分析、实践应用及数值分析,总结两种工艺的特... 深圳海洋科技研发服务基地项目第一标段堤防工程在软基处理过程中,分别采用了传统真空射流泵和集成式水气分离抽真空成套设备的真空预压处理技术,本文通过对两种工艺设备、工艺技术进行对比分析、实践应用及数值分析,总结两种工艺的特点、适应性及处理效果,对比其优劣,为后续项目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式水气分离抽真空设备 软基处理 真空预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油田天然气利用途径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国诚 陈焕龙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0-92,共3页
新疆占全国总面积六分之一 ,其三大盆地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且天然气市场潜力很大 ,预测2 0 0 0年天然气需求量为 40× 1 0 8m3,其中 95%用于工业。吐哈油田 1 997年公布储量为 669 2 7× 1 0 8m3,1 997年开始向乌鲁木齐... 新疆占全国总面积六分之一 ,其三大盆地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且天然气市场潜力很大 ,预测2 0 0 0年天然气需求量为 40× 1 0 8m3,其中 95%用于工业。吐哈油田 1 997年公布储量为 669 2 7× 1 0 8m3,1 997年开始向乌鲁木齐市供气 4× 1 0 8m3/a ,主要用于尿素生产。由于吐哈油田天然气资源综合利用起步较晚 ,当前还存在天然气利用不充分 ,每年还有不少气在放空 ;所生产的LPG面临需求量下降 ,稳定轻烃不好利用等问题。为此 ,结合新疆地区地广人稀 ,交通不便 ,资源分散等特点 ,提出了吐哈油田的天然气宜在新疆内消化 ,加工成产品或中间产品面向全国的思路 ,寻求依靠科技发展天然气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油田 天然气资源 天然气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膜下真空度的不利因素对真空预压效果的影响
17
作者 花锦峰 陈焕龙 《科学技术创新》 2022年第9期97-100,共4页
采用真空预压法处理软土地基的质量和效果取决于抽真空恒压期间土体的密封性和密封膜下的真空度。维持不低于设计值的膜下真空度使得土体中的孔隙水和气体顺利排出,才能使土体有效固结,达到设计承载力的要求。在真空预压施工的各个环节... 采用真空预压法处理软土地基的质量和效果取决于抽真空恒压期间土体的密封性和密封膜下的真空度。维持不低于设计值的膜下真空度使得土体中的孔隙水和气体顺利排出,才能使土体有效固结,达到设计承载力的要求。在真空预压施工的各个环节,只有避免不利于土体密封性和膜下真空度的各种因素的出现,维持真空恒压期间不低于设计值的膜下真空度,才能使软基土体中的孔隙水和气体排出,达到地基软土加固、提高承载力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度 不利因素 真空预压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