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防治红火蚁触杀型药剂的筛选 被引量:19
1
作者 陈焕瑜 冯夏 +3 位作者 吕利华 刘杰 周小毛 莫严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5期28-30,共3页
测定了9种杀虫剂的触杀活性和其中8种药剂对红火蚁工蚁的致死中浓度,触杀活性测试表明,48%毒死蜱对工蚁的击倒速度和致死率均高,药后0.5 h工蚁死亡率达100%;氨基甲酸酯类药剂药后8 h工蚁的被击倒率达100%;5%氟虫腈10 000倍和10%溴虫腈10... 测定了9种杀虫剂的触杀活性和其中8种药剂对红火蚁工蚁的致死中浓度,触杀活性测试表明,48%毒死蜱对工蚁的击倒速度和致死率均高,药后0.5 h工蚁死亡率达100%;氨基甲酸酯类药剂药后8 h工蚁的被击倒率达100%;5%氟虫腈10 000倍和10%溴虫腈10 000倍药液处理后工蚁的被击倒速度低,但药后24 h工蚁死亡率达100%;高效氯氰菊酯和杀虫双对工蚁的毒性是可恢复的。毒力测试表明,98%杀螟丹对红火蚁毒力最强,其次是10%溴虫腈和48%毒死蜱,而有机磷类的敌敌畏和氨基甲酸酯类的丁硫克百威毒力表现较差,拟除虫菊酯类的高效氯氰菊酯表现一般。试验结果表明,氟虫腈、溴虫腈、毒死蜱、杀螟丹等药剂可被推荐用于野外红火蚁的灌巢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触杀型杀虫剂 活性 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虫苯甲酰胺对广东小菜蛾杀虫活性和田间药效评价 被引量:16
2
作者 陈焕瑜 张德雍 +3 位作者 黄华 李振宇 胡珍娣 冯夏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6-98,共3页
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广东小菜蛾室内毒力测定结果LC50为0.81mg/L;持效期测定结果为药后21d死亡率64.38%,田间药效结果显示,药后7d防效达93.95%。复配制剂乳油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为LC50=0.71mg/L;持效期测定结果为药后21d死亡率49.21%,... 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广东小菜蛾室内毒力测定结果LC50为0.81mg/L;持效期测定结果为药后21d死亡率64.38%,田间药效结果显示,药后7d防效达93.95%。复配制剂乳油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为LC50=0.71mg/L;持效期测定结果为药后21d死亡率49.21%,田间药效结果显示,药后7d防效达98.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氯虫苯甲酰胺 毒力测定 田间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中地区小菜蛾对啶虫隆的抗性监测及治理对策 被引量:6
3
作者 陈焕瑜 胡珍娣 +2 位作者 冯夏 李振宇 张德雍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0-31,共2页
2006—2010年,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了粤中地区小菜蛾对2.5%多杀菌素悬浮剂、10.26%溴虫腈乳油、5.59%啶虫隆乳油3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基于抗性治理前2006年抗药性测定结果,即粤中地区小菜蛾田间种群对2.5%多杀菌素悬浮剂、10.26%溴虫... 2006—2010年,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了粤中地区小菜蛾对2.5%多杀菌素悬浮剂、10.26%溴虫腈乳油、5.59%啶虫隆乳油3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基于抗性治理前2006年抗药性测定结果,即粤中地区小菜蛾田间种群对2.5%多杀菌素悬浮剂、10.26%溴虫腈乳油和5.59%啶虫隆乳油3种供试药剂的抗药性均为高抗(LC50分别为6.61、72.12、51.91mg/L,抗性倍数分别为55倍、180倍和157倍),制定出抗性治理策略并加以实施,取得了明显效果,为杀虫剂减量化使用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连续几年的抗性治理,截止2010年春季,粤中地区小菜蛾田间种群对3种杀虫剂的抗性均下降至敏感水平(LC50分别为0.50、0.19、5.47mg/L,抗性倍数分别为4、0.48、0.3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杀虫剂 抗药性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源杀虫剂对黄曲条跳甲的控制效果 被引量:7
4
作者 陈焕瑜 胡珍娣 +5 位作者 包华理 尹飞 李振宇 林庆胜 张德雍 冯夏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6-77,共2页
利用茶枯粉对昆虫的忌避作用,研制出复方跳甲粉,并进行了药效试验。网室小区试验发现,复方跳甲粉不仅对黄曲条跳甲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且有一定的肥效,具体表现为出苗数较多、取食孔较少、菜产量提高;与单剂处理和空白对照相比,差异均... 利用茶枯粉对昆虫的忌避作用,研制出复方跳甲粉,并进行了药效试验。网室小区试验发现,复方跳甲粉不仅对黄曲条跳甲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且有一定的肥效,具体表现为出苗数较多、取食孔较少、菜产量提高;与单剂处理和空白对照相比,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田间试验发现,复方跳甲粉的田间控制效果较好,在网笼罩和露地处理中,成虫数量均相对最少,叶片受害指数分别为0.2950和0.4221,低于对照组的0.3505和0.67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条跳甲 茶枯粉 忌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阿维菌素对小菜蛾的毒力测定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焕瑜 冯夏 高琴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9年第5期41-42,共2页
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阿维菌素等杀虫剂对小菜蛾毒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阿维菌素与大多数杀虫剂一样,对小菜蛾的毒力呈正温度关系,即温度越高毒力越强;而氰戊菊酯对小菜蛾的毒力却呈现出随温度的上升而下降的负温度关系。盆栽菜心喷... 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阿维菌素等杀虫剂对小菜蛾毒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阿维菌素与大多数杀虫剂一样,对小菜蛾的毒力呈正温度关系,即温度越高毒力越强;而氰戊菊酯对小菜蛾的毒力却呈现出随温度的上升而下降的负温度关系。盆栽菜心喷药后摘叶片回室内接虫试验的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对小菜蛾的持效期为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维菌素 小菜蛾 温度 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灭蟑饵剂对蟑螂的药效测定试验 被引量:5
6
作者 陈焕瑜 周小毛 +2 位作者 刘杰 冯夏 吕利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6期79-80,92,共3页
测定了6种有效成分灭蟑饵剂对德国小蠊和美洲大蠊的杀虫活性。残杀威当天开启处理组和预先放置90 d处理组对德国小蠊和美洲大蠊均有很高的杀虫活性。预先放置90 d处理组对德国小蠊效果好的药剂依次是:残杀威、茚虫威和氟虫腈,药后7 d其... 测定了6种有效成分灭蟑饵剂对德国小蠊和美洲大蠊的杀虫活性。残杀威当天开启处理组和预先放置90 d处理组对德国小蠊和美洲大蠊均有很高的杀虫活性。预先放置90 d处理组对德国小蠊效果好的药剂依次是:残杀威、茚虫威和氟虫腈,药后7 d其死亡率均达85%以上。对美洲大蠊效果好的药剂是残杀威、氟虫腈、毒死蜱,硼酸对其无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蟑螂 灭蟑饵剂 德国小蠊 美洲大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化学农药对阿维菌素的增效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陈焕瑜 冯夏 吕利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6-47,共2页
室内试验结果表明 ,在阿维菌素中加入 2 0 %的化学农药作为增效剂 ,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其对小菜蛾的毒力 ,其中以辛硫磷及杀虫双的增效作用最大 ,增效系数分别达 4 .0 7倍和 4 .2 0倍。田间药效试验结果也表明阿维菌素与化学农药混用可以... 室内试验结果表明 ,在阿维菌素中加入 2 0 %的化学农药作为增效剂 ,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其对小菜蛾的毒力 ,其中以辛硫磷及杀虫双的增效作用最大 ,增效系数分别达 4 .0 7倍和 4 .2 0倍。田间药效试验结果也表明阿维菌素与化学农药混用可以达到速效、增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维菌素 化学农药 增效作用 小菜蛾 杀虫剂 田间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增效油对阿维菌素的增效作用 被引量:9
8
作者 陈焕瑜 冯夏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9年第3期47-48,共2页
大多数植物油、矿物油对阿维菌素都有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不加增效油的0.2%阿维菌素防治小菜蛾,接虫后48小时的死亡率是76.03%;添加增效油的0.1%阿维菌素防治小菜蛾,接虫后48小时的死亡率最高可达... 大多数植物油、矿物油对阿维菌素都有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不加增效油的0.2%阿维菌素防治小菜蛾,接虫后48小时的死亡率是76.03%;添加增效油的0.1%阿维菌素防治小菜蛾,接虫后48小时的死亡率最高可达89.66%。添加增效油可使阿维菌素用量减少一半而防效不减,而且耐雨水冲刷的能力也大大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维菌素 增效油 小菜蛾 抗菌素 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型杀虫剂对小菜蛾的防效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陈焕瑜 胡珍娣 +4 位作者 尹飞 李振宇 林庆胜 李树权 冯夏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74,共4页
氯虫苯甲酰胺、氰氟虫腙、溴虫腈、甲维盐和丁醚脲是小菜蛾常用防控药剂。5种杀虫剂乳油(EC)和悬浮剂(SC)的表面张力、室内毒力及盆栽菜和田间持效期测定结果表明,EC制剂的表面张力值均小于SC制剂,室内杀虫活性也普遍高于SC制剂;但盆栽... 氯虫苯甲酰胺、氰氟虫腙、溴虫腈、甲维盐和丁醚脲是小菜蛾常用防控药剂。5种杀虫剂乳油(EC)和悬浮剂(SC)的表面张力、室内毒力及盆栽菜和田间持效期测定结果表明,EC制剂的表面张力值均小于SC制剂,室内杀虫活性也普遍高于SC制剂;但盆栽菜和田间持效期测定显示,SC制剂室外药效稳定性优于EC制剂。说明同种药剂EC制剂和SC制剂各有优势,建议应用时,结合不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剂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不同剂型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路防治小菜蛾药效试验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焕瑜 冯夏 帅应垣 《广东农业科学》 CSCD 1994年第6期39-40,共2页
以抗药性很强的供港菜场小菜蛾为靶标,进行室内生测、持效期试验及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宝路防治抗性小菜蛾作用迅速,但持效期较短,1500倍和1000倍液在施药后48小时内,防治效果与1000倍的害极灭相当。
关键词 宝路 小菜蛾 药效试验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小菜蛾高毒的苏云金杆菌菌株筛选试验初报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焕瑜 肖宏英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6,共3页
从田间自然死亡的小菜蛾虫尸中分离到B.t.9419茵株,经复壮选育及摇瓶考核,在自选培养基上生长良好,24h孢子开始脱落形成晶体,36h全部形成晶体。晶体大、宽棱形、角尖。48h发酵液含菌量为35亿/mL。经发酵液对... 从田间自然死亡的小菜蛾虫尸中分离到B.t.9419茵株,经复壮选育及摇瓶考核,在自选培养基上生长良好,24h孢子开始脱落形成晶体,36h全部形成晶体。晶体大、宽棱形、角尖。48h发酵液含菌量为35亿/mL。经发酵液对小菜蛾毒力测定,48hLC50:对照HD-1含菌量为274mL/L,而9419仅124m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苏云金杆菌 菌株筛选 毒力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小菜蛾田间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已产生严重抗性 被引量:54
12
作者 胡珍娣 陈焕瑜 +6 位作者 李振宇 张德雍 尹飞 林庆胜 包华理 周小毛 冯夏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9-81,共3页
2009—2011年在广东连州、惠州、佛山、广州和广西柳州、江西信丰等多个华南区主要菜场开展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药性监测。结果发现,与室内敏感种群的敏感基线相比(LC50=0.13 mg/L),各监测点在2009年秋季均为敏感水平,2010年秋季... 2009—2011年在广东连州、惠州、佛山、广州和广西柳州、江西信丰等多个华南区主要菜场开展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药性监测。结果发现,与室内敏感种群的敏感基线相比(LC50=0.13 mg/L),各监测点在2009年秋季均为敏感水平,2010年秋季部分地区出现敏感性下降和低水平抗性,而2011年春季除了监测到敏感性下降和低水平抗性外,还发现个别监测点产生中等水平抗性,抗性上升趋势明显。随后,在广州增城菜区监测到一例对氯虫苯甲酰胺产生极高水平抗性的小菜蛾田间种群,其当代和F1代虫源的LC50值分别为78.78、59.14 mg/L,抗性倍数分别为606.00和454.92,达极高抗性水平。分析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产生抗药性的关键因素,认为过度依赖该药、随意提高施用剂量、不合理混配、连年连片单一种植模式等可能是有利于抗药性发展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氯虫苯甲酰胺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巢对红火蚁的防效评价及对蚂蚁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21
13
作者 刘杰 吕利华 +3 位作者 陈焕瑜 冯夏 周小毛 何余容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5期24-27,共4页
利用触杀性杀虫剂灌巢防治红火蚁的试验表明,灌巢后4周,利用有效蚁丘调查法、诱集法和陷捕法评价的防治效果分瘪为100%、100%和61.54%,说明灌巢可在短期内迅速减少红火蚁的蚁丘数、降低活动工蚁数量,防治效果非常明显。试验结果还表明,... 利用触杀性杀虫剂灌巢防治红火蚁的试验表明,灌巢后4周,利用有效蚁丘调查法、诱集法和陷捕法评价的防治效果分瘪为100%、100%和61.54%,说明灌巢可在短期内迅速减少红火蚁的蚁丘数、降低活动工蚁数量,防治效果非常明显。试验结果还表明,在第一次灌巢13周后,以有效蚁丘调查法和诱集法获得的防效分别为100%、79.22%,说明在秋末冬初用药剂灌巢防治红火蚁的效果可维持至少3个月。试验中不同取样方法得出防效变化趋势与有效蚁丘的变化基本一致,诱集法比较适合灌巢等防治红火蚁的田间药效评价和发生监测,陷阱法仅适合蚂蚁生态学的研究。此外,还调查了灌巢后红火蚁入侵绿化地内常见蚂蚁种类及其组成。为我国红火蚁的化学防治效果的评价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灌巢 本地蚂蚁 诱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致死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体内活性酶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尹飞 冯夏 +4 位作者 李振宇 林庆胜 胡珍娣 张德雍 陈焕瑜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6-69,共4页
为探讨亚致死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体内活性酶的影响,采用叶片药膜法,用氯虫苯甲酰胺LC50和LC25剂量处理小菜蛾3龄幼虫24、48h后,测定了幼虫体内羧酸酯酶、多功能氧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乙酰胆碱酯酶... 为探讨亚致死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体内活性酶的影响,采用叶片药膜法,用氯虫苯甲酰胺LC50和LC25剂量处理小菜蛾3龄幼虫24、48h后,测定了幼虫体内羧酸酯酶、多功能氧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乙酰胆碱酯酶等4种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亚致死浓度氯虫苯甲酰胺处理除对羧酸酯酶活性影响不显著外,对另3种酶活性均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下降最明显,LC25和LC50处理小菜蛾24h后,与对照相比分别下降92.57%和98.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虫苯甲酰胺 亚致死剂量 小菜蛾 解毒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红火蚁防治饵剂的研制应用与启示 被引量:25
15
作者 刘杰 吕利华 +5 位作者 冯夏 陈焕瑜 周小毛 张德雍 黄华 何余容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5期12-17,共6页
通过回顾美国红火蚁化学防治的历史,介绍了最初的七氯、狄氏剂等有机氯的喷施到十氯酮和灭蚁灵的饵剂研制,再到到高效、低毒、安全的氟蚁腙、阿维菌素、多杀菌素、氟虫腈等饵剂的研制与注册登记,这些药剂的试验和创新,为红火蚁防治药剂... 通过回顾美国红火蚁化学防治的历史,介绍了最初的七氯、狄氏剂等有机氯的喷施到十氯酮和灭蚁灵的饵剂研制,再到到高效、低毒、安全的氟蚁腙、阿维菌素、多杀菌素、氟虫腈等饵剂的研制与注册登记,这些药剂的试验和创新,为红火蚁防治药剂更新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世界各国红火蚁防治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和案例。同时吸取红火蚁防治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我国红火蚁发生危害的控制提供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化学防治 饵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种包衣剂对菜薹及黄曲条跳甲的影响初报 被引量:12
16
作者 尹飞 陈焕瑜 +4 位作者 李振宇 冯夏 周小毛 胡珍娣 包华理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24-227,共4页
为明确7种种衣剂对菜薹的安全性及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控作用,为黄曲条跳甲的有效防控提供技术支持,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乙基多杀菌素、Bt、啶虫脒、唑虫酰胺、虫螨腈、高效氯氟氰菊酯+虫螨腈、高效氯氟氰菊酯+啶虫脒等7种药剂对菜薹出苗、... 为明确7种种衣剂对菜薹的安全性及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控作用,为黄曲条跳甲的有效防控提供技术支持,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乙基多杀菌素、Bt、啶虫脒、唑虫酰胺、虫螨腈、高效氯氟氰菊酯+虫螨腈、高效氯氟氰菊酯+啶虫脒等7种药剂对菜薹出苗、株高、鲜重的影响及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控作用。结果表明,7种种衣剂对菜薹安全。除高效氯氟氰菊酯+虫螨腈、高效氯氟氰菊酯+啶虫脒外,其他5种药剂对黄曲条跳甲均具有一定的防控效果,以唑虫酰胺防治效果最好,平均防效高于82%,植株受害率较低,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衣剂 菜薹 安全性 黄曲条跳甲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区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药性差异 被引量:17
17
作者 尹飞 冯夏 +3 位作者 李振宇 胡珍娣 林庆胜 陈焕瑜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0-163,共4页
为合理使用新型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2011-2013年采用浸叶法,监测了广东连州、惠州、番禺、石井和广西柳州5个小菜蛾田间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药性。监测结果表明,与敏感基线(LC50=0.23 mg/L))相比,2011年上半年,各监测点小菜蛾均... 为合理使用新型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2011-2013年采用浸叶法,监测了广东连州、惠州、番禺、石井和广西柳州5个小菜蛾田间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药性。监测结果表明,与敏感基线(LC50=0.23 mg/L))相比,2011年上半年,各监测点小菜蛾均处于敏感水平。2012年下半年和2013年下半年,各监测点小菜蛾均处于中、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为16~506倍。总体上小菜蛾抗药性水平下半年高于上半年。分析认为过度依赖该药,随意提高施用剂量,不合理混配等是导致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迅速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氯虫苯甲酰胺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火蚁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8
作者 刘晓燕 吕利华 +5 位作者 冯夏 陈焕瑜 周小毛 张德雍 黄华 何余容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5期18-23,共6页
红火蚁起源于南美洲,是一种新入侵我国的有害生物。红火蚁对人类、动物、农业、经济、公共安全等方面都构成了严重威胁,国内外研究者在红火蚁防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在寄生红火蚁的蚤蝇人工饲养、繁殖和田间释放,微孢子虫的繁殖和... 红火蚁起源于南美洲,是一种新入侵我国的有害生物。红火蚁对人类、动物、农业、经济、公共安全等方面都构成了严重威胁,国内外研究者在红火蚁防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在寄生红火蚁的蚤蝇人工饲养、繁殖和田间释放,微孢子虫的繁殖和利用,病原真菌的筛选和利用等方面,均已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回顾了对红火蚁有防治潜力的生物种类、试验进展和可能的利用途径,并对我国今后红火蚁的生物防治的研究提出几点建议,以期能为我国红火蚁生物防治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生物防治 天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虫剂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14
19
作者 包华理 周小毛 +6 位作者 朱天圣 冯夏 李振宇 张德雍 肖永香 胡珍娣 陈焕瑜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9-141,共3页
采用浸苗法测定不同种类杀虫剂对黄曲条跳甲广州五山种群成虫的毒力。结果表明,毒杀效果较好的杀虫剂有敌敌畏、辛硫磷、毒死蜱、巴丹、杀虫单、灭多威、异丙威、仲丁威、氟虫腈、丁烯氟虫腈、哒螨灵、鱼藤酮、啶虫脒;25(±1)℃条件... 采用浸苗法测定不同种类杀虫剂对黄曲条跳甲广州五山种群成虫的毒力。结果表明,毒杀效果较好的杀虫剂有敌敌畏、辛硫磷、毒死蜱、巴丹、杀虫单、灭多威、异丙威、仲丁威、氟虫腈、丁烯氟虫腈、哒螨灵、鱼藤酮、啶虫脒;25(±1)℃条件下,12种杀虫剂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毒力大小顺序为:氟虫腈>丁烯氟虫腈>辛硫磷>多杀菌素>毒死蜱>哒螨灵>异丙威>灭多威>巴丹>啶虫脒>敌敌畏>杀虫单。结合毒杀效果和毒力大小分析,氟虫腈、丁烯氟虫腈、啶虫脒、哒螨灵、灭多威、异丙威和巴丹是目前防治黄曲条跳甲成虫较好的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 黄曲条跳甲成虫 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种杀虫剂对烟粉虱成虫的毒力比较 被引量:10
20
作者 尹飞 冯夏 +4 位作者 张德雍 林庆胜 胡珍娣 李振宇 陈焕瑜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59-61,共3页
比较测定了8种杀虫剂对广州地区烟粉虱成虫的毒力,以期为广州地区烟粉虱药剂汰选及混配用药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阿维菌素与多杀菌素对烟粉虱成虫的毒力较高,其48 h致死中浓度LC50值分别为0.04、0.13μg/mL;吡虫啉与氟虫腈次之,LC50值为1... 比较测定了8种杀虫剂对广州地区烟粉虱成虫的毒力,以期为广州地区烟粉虱药剂汰选及混配用药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阿维菌素与多杀菌素对烟粉虱成虫的毒力较高,其48 h致死中浓度LC50值分别为0.04、0.13μg/mL;吡虫啉与氟虫腈次之,LC50值为1.15、8.31μg/mL;而吡虫啉和氟虫腈的速效性较好。阿维菌素、多杀菌素、吡虫啉和氟虫腈可作为广州地区烟粉虱防治的首选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粉虱 杀虫剂 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