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TAG加氢单元原料和产品组成的近红外快速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瀑 祝馨怡 +1 位作者 李敬岩 褚小立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8-102,共5页
利用383个催化裂化柴油和加氢柴油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及标准族组成数据,结合偏最小二乘(PLS)方法建立近红外混合分析模型,针对LTAG加氢单元中LCO原料和产品的详细族组成进行快速分析,并将该近红外快速分析方法应用于某炼油厂LTAG工艺过程... 利用383个催化裂化柴油和加氢柴油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及标准族组成数据,结合偏最小二乘(PLS)方法建立近红外混合分析模型,针对LTAG加氢单元中LCO原料和产品的详细族组成进行快速分析,并将该近红外快速分析方法应用于某炼油厂LTAG工艺过程中。模型验证结果显示预测值与样品族组成实测值非常接近,模型准确性与标准方法相当,重复性测试结果显示模型重复性优于标准方法;对炼油厂LTAG加氢装置原料和产品某些组分含量连续15天的近红外监控结果也证明该快速分析方法可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TAG LCO加氢 近红外光谱 偏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原油快速评价技术二次开发与工业应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陈瀑 孙健 +1 位作者 张凤华 俊娟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7-101,共5页
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对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近红外原油快速评价系统进行二次开发,建立了针对炼化企业的近红外原油光谱数据库,以库光谱拟合及识别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快速评价分析模型。将二次开发后的该套快速评价系统应用于A、B两... 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对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近红外原油快速评价系统进行二次开发,建立了针对炼化企业的近红外原油光谱数据库,以库光谱拟合及识别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快速评价分析模型。将二次开发后的该套快速评价系统应用于A、B两家炼油厂,对其加工原油进行种类识别及性质预测。结果表明,在数据库完善的情况下,炼油厂加工的原油可以被完全识别,两个炼油厂加工原油的密度、酸值、硫含量和残炭性质的预测标准偏差(RMSEP)较小,分析重复性与标准方法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原油评价 数据库 工业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曼和红外光谱快速评价原油性质的可行性比较 被引量:9
3
作者 陈瀑 李敬岩 +1 位作者 褚小立 田松柏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8-102,共5页
分子光谱技术如中红外和近红外光谱已应用于原油性质的快速分析,而拉曼光谱在这方面的应用鲜有报道。为探讨拉曼光谱进行原油性质快速分析的可行性,采用拉曼、中红外、近红外3种分子光谱方法结合化学计量学来预测原油的密度、残炭和蜡含... 分子光谱技术如中红外和近红外光谱已应用于原油性质的快速分析,而拉曼光谱在这方面的应用鲜有报道。为探讨拉曼光谱进行原油性质快速分析的可行性,采用拉曼、中红外、近红外3种分子光谱方法结合化学计量学来预测原油的密度、残炭和蜡含量,对3种方法采集原油光谱的重复性和预测原油性质的准确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拉曼光谱采集原油信号的重复性差,分析原油性质的准确性较低,在进行原油性质快速分析方面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红外光谱 偏最小二乘 原油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及重油的快速分析技术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陈瀑 褚小立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91-1198,共8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原油加工量的不断增加,加工难度的不断增大,原油快速评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原油评价是指在全面分析原油的物理及化学性质的基础上,对原油的可加工性能及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的过程。目前飞速发展的计... 近年来,随着我国原油加工量的不断增加,加工难度的不断增大,原油快速评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原油评价是指在全面分析原油的物理及化学性质的基础上,对原油的可加工性能及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的过程。目前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及仪器分析技术,为原油快评技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文以不同分析方法进行分类,介绍了近红外光谱(NIR)、中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波谱(NMR)及其他分析方法在原油和重油快速分析领域的技术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评价 仪器分析 近红外光谱 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波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水平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陈瀑 张宏宇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17-218,共2页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 (sICAM 1 )和可溶性内皮细胞白细胞粘附分子 1 (sELAM 1 )的检测在大肠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 4 0例大肠癌、2 5例大肠良性病变及 2 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sICAM 1和sE...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 (sICAM 1 )和可溶性内皮细胞白细胞粘附分子 1 (sELAM 1 )的检测在大肠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 4 0例大肠癌、2 5例大肠良性病变及 2 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sICAM 1和sELAM 1水平 ,并比较大肠癌患者术前、术后 ,转移、无转移sICAM 1和sELAM 1水平变化。结果 大肠癌患者血清sICAM 1和sELAM 1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病变患者及正常人 (P <0 .0 1 ) ;大肠癌患者术后血清sICAM 1和sELAM 1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 (P<0 .0 5 ) ;有转移的大肠癌患者血清sICAM 1水平高于无转移的患者 (P <0 .0 1 ) ,而sELAM 1水平相差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血清sICAM 1和sELAM 1水平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血清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临床意义 双抗体夹心ELISA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核小体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的关系
6
作者 陈瀑 许昕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u04期6-6,共1页
关键词 抗核小体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 诊断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98
7
作者 褚小立 陈瀑 +2 位作者 李敬岩 刘丹 许育鹏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81-1188,共8页
在过去的几十年,近红外光谱是发展最为迅速的分析技术之一。振动光谱基础理论、光谱仪器硬件和化学计量学是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3大支柱,近些年,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这3个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该文结合上述3个方面的应用研究情况,... 在过去的几十年,近红外光谱是发展最为迅速的分析技术之一。振动光谱基础理论、光谱仪器硬件和化学计量学是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3大支柱,近些年,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这3个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该文结合上述3个方面的应用研究情况,对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化学计量学 在线分析 光谱成像 微型化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五年我国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37
8
作者 褚小立 史云颖 +2 位作者 陈瀑 李敬岩 许育鹏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03-611,共9页
评述了近五年来(2014~2018)我国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内容涉及方法研究、软硬件研发、应用特点和趋势等方面,并对今后我国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97篇。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化学计量学 便携式分析 在线分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计量学方法在石油分析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9
9
作者 褚小立 陈瀑 +2 位作者 许育鹏 李敬岩 田松柏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29-1038,共10页
化学计量学运用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理论和方法对量测数据进行处理和解析,最大限度地获取有用信息。随着石油分析迅速朝向分子水平表征和快速在线方向发展,化学计量学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化学计量学方法... 化学计量学运用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理论和方法对量测数据进行处理和解析,最大限度地获取有用信息。随着石油分析迅速朝向分子水平表征和快速在线方向发展,化学计量学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化学计量学方法在石油分析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包括我国在这一领域取得的成绩,并展望了化学计量学方法在石油分析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计量学 石油分析 近红外光谱 色谱 质谱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润滑油加氢异构装置上的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许育鹏 刘丹 +3 位作者 褚小立 章群丹 陈瀑 吴梅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29-738,共10页
基于大量有代表性的样本,采集其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了预测加氢裂化尾油和基础油馏程、黏度、黏度指数和倾点的近红外分析模型,模型交互验证结果表明,近红外方法与实验室标准方法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通过配置在线近红... 基于大量有代表性的样本,采集其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了预测加氢裂化尾油和基础油馏程、黏度、黏度指数和倾点的近红外分析模型,模型交互验证结果表明,近红外方法与实验室标准方法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通过配置在线近红外分析系统和应用所建加氢裂化尾油和基础油多性质近红外分析模型,将在线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应用于润滑油加氢异构装置,对加氢裂化尾油和基础油进行在线分析,可在30 min内完成对6路物料馏程、黏度、黏度指数和倾点的在线分析。加氢裂化尾油初馏点和终馏点的预测标准偏差分别为7和6℃,100℃黏度为0.261 mm^(2)/s,黏度指数为2;基础油初馏点和终馏点的预测标准偏差分别为5和6℃,40和100℃黏度分别为1.01、0.151 mm^(2)/s,倾点为3℃,黏度指数为1,满足工业现场快速分析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近红外 加氢裂化尾油 基础油 馏程 黏度 黏度指数 倾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自动检索算法在快速建立汽油光谱数据库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敬岩 褚小立 +1 位作者 陈瀑 田松柏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1-137,共7页
首先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某石油化工企业汽油样本进行适当分类,然后采用光谱库自动检索算法,从RIPP汽油库中有针对性地找到一定量的汽油样本作为校正集,建立汽油重要性质的分析模型。近红外分析方法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具有测量快速、操作... 首先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某石油化工企业汽油样本进行适当分类,然后采用光谱库自动检索算法,从RIPP汽油库中有针对性地找到一定量的汽油样本作为校正集,建立汽油重要性质的分析模型。近红外分析方法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具有测量快速、操作简单、无需预处理、重复性好等优点。建立的校正模型对该石油化工企业汽油样本的辛烷值、烯烃含量和芳烃含量的预测标准偏差分别为0.3、1.6%和1.0%,满足快速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 偏最小二乘(PLS) 近红外光谱(NIR) 库检索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b近红外光谱原油快评技术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敬岩 褚小立 +4 位作者 刘丹 董力军 冯保杰 许育鹏 陈瀑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10-717,共8页
开发了Web版原油快评软件,在软件构架层面,由原油快评系统用户应用模块、原油快评近红外光谱库管理模块、原油快评建模模块、原油快评模型库管理模块和用户管理模块构成。该软件实现了模型库的统一维护和统一发布、光谱数据库和评价数... 开发了Web版原油快评软件,在软件构架层面,由原油快评系统用户应用模块、原油快评近红外光谱库管理模块、原油快评建模模块、原油快评模型库管理模块和用户管理模块构成。该软件实现了模型库的统一维护和统一发布、光谱数据库和评价数据库的统一管理,对现有的原油快评算法进行了升级,经过对升级算法的综合调试使用,可明显提高预测结果的计算速度和识别准确率。收录石化企业A、B常加工原油并分别建立了石化企业A、B原油近红外光谱数据库,将石化企业原油近红外光谱数据库与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原油近红外光谱数据库进行合并,建立快评分析模型,对常加工油种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快评结果较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原油 网络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f-PSA/t-PSA临床诊断值的确定及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夏吉荣 朱丹 +3 位作者 严立 陈瀑 宏础 张莉萍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4-195,共2页
目的探讨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t-PSA;F/T)的最佳临床诊断值,并验证其临床应用的有效性。方法用微粒子捕获酶免疫技术测定67例前列腺癌和562例非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清t-PSA和f-PSA,并计算F/T比值,经统计分析,确... 目的探讨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t-PSA;F/T)的最佳临床诊断值,并验证其临床应用的有效性。方法用微粒子捕获酶免疫技术测定67例前列腺癌和562例非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清t-PSA和f-PSA,并计算F/T比值,经统计分析,确定F/T的临床诊断值,并进行临床病例验证。结果F/T比值为0.15时对前列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为89.3%、特异性为88.0%。结论选择F/T比值为0.15作为临床诊断界值,可最大效率提高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CUTOFF值 F-PSA/T-P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现代医学检验人才培养与定位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4
14
作者 康红 陈瀑 赖莉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u04期68-68,共1页
关键词 现代医学检验 人才培养 定位 医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血清MIP-3α与IL-17A的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史静 袁世梅 +4 位作者 李朴 邹麟 陈瀑 罗鹏 张莉萍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6-98,共3页
目的检测巨噬细胞炎症蛋白3α(MIP-3α)和白细胞介素17A(IL-17A)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探讨其意义。方法选取抗线粒体抗体(AMA)和/或AMA-M2阳性、肝功异常初诊患者,其中确诊PBC 46例,慢性乙型肝炎(CHB)20例,系统... 目的检测巨噬细胞炎症蛋白3α(MIP-3α)和白细胞介素17A(IL-17A)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探讨其意义。方法选取抗线粒体抗体(AMA)和/或AMA-M2阳性、肝功异常初诊患者,其中确诊PBC 46例,慢性乙型肝炎(CHB)2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20例,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各组MIP-3α及IL-17A血清水平;回顾性分析相关自身抗体水平。结果与HC组相比,PBC组、CHB组、SLE组患者血清IL-17A、MIP-3α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IL-17A的cut off值为86 pg/mL时,诊断PBC的敏感性为76%,特异性为62%;MIP-3α的cut off值为39 pg/mL时,诊断PBC的敏感性为71.7%,特异性为81.1%;MIP-3α与AMA-M2联合检测辅助诊断PBC的敏感性为97.8%,诊断效能达86.8%。结论 MIP-3α联合AMA-M2有助于PBC的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巨噬细胞炎症蛋白3α 白细胞介素17A 抗线粒体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TAG加氢单元原料和产物烃类组成的中红外光谱快速分析技术
16
作者 李敬岩 王乃鑫 +1 位作者 褚小立 陈瀑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2-67,共6页
LTAG工艺在工况调整过程中需要对加氢单元催化裂化轻循环油(LCO)加氢原料和产物烃类组成进行监控。采集了大量催化裂化和加氢柴油样品的中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方法,建立了LCO加氢原料和产物烃类组成的中红外分析模型。利用该方法可... LTAG工艺在工况调整过程中需要对加氢单元催化裂化轻循环油(LCO)加氢原料和产物烃类组成进行监控。采集了大量催化裂化和加氢柴油样品的中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方法,建立了LCO加氢原料和产物烃类组成的中红外分析模型。利用该方法可快速得到LCO加氢原料和产物的详细烃类组成,分析结果与质谱方法分析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与近红外光谱快速分析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该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能满足现场快速分析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TAG 催化裂化轻循环油 中红外光谱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型近红外光谱仪的应用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9
17
作者 霍学松 陈瀑 +5 位作者 戴嘉伟 王海朋 刘丹 李敬岩 许育鹏 褚小立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01-1313,共13页
近些年,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该技术可直接对气体、液体和固体等各种复杂混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具有分析速度快、效率高,可实现无损和在线分析等优势,在科研和工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红外光谱分析仪... 近些年,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该技术可直接对气体、液体和固体等各种复杂混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具有分析速度快、效率高,可实现无损和在线分析等优势,在科研和工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红外光谱分析仪的微小型化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近期出现了众多不同类型的商品化微小型近红外光谱仪器。手持式或便携式现场快速分析是一种更经济、更高效、更灵活的方法,具有小体积、低功耗、低成本、便于二次开发等优点,在农业、食品、医药、石油化工和安全等众多领域获得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农业、智能工厂、智能医疗和智慧城市等众多领域的兴起,成为推动近红外光谱传感器向着微型化方向发展的主要力量。该文主要综述了近些年新型的商品化微小型(便携式、手持式和袖珍式)近红外光谱仪器及其应用进展,并对该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化学计量学 微小型光谱仪 便携式光谱仪 手持式光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快速预测石脑油单体烃分子组成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秋芳 褚小立 +1 位作者 陈瀑 李敬岩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6-92,共7页
提供了一种快速测定石脑油分子水平组成的方法,以石脑油的族组成(PINA)和单体烃组成的实验室气相色谱分析数据样本为基础,建立了石脑油的单体烃分布比例库;采用样本增强(DA)法生成大量虚拟样本,以石脑油近红外光谱(NIR)作为输入变量,结... 提供了一种快速测定石脑油分子水平组成的方法,以石脑油的族组成(PINA)和单体烃组成的实验室气相色谱分析数据样本为基础,建立了石脑油的单体烃分布比例库;采用样本增强(DA)法生成大量虚拟样本,以石脑油近红外光谱(NIR)作为输入变量,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石脑油PINA组成预测模型,利用K-近邻回归法(KNR)建立了石脑油单体烃分布比例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在数据样本范围内,利用所建模型可以快速测定石脑油的单体烃分子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脑油 详细组成 虚拟样本 近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氏症大鼠海马组织的拉曼光谱表征
19
作者 沈爱国 陈瀑 胡继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29-30,共2页
  阿尔茨海默氏症(AD)是一种典型的老年性痴呆症,以大脑皮质坏死为病理特征,以智力衰退为临床特征.目前对AD的诊断主要依赖医生的临床经验、神经心理测试及功能影像学检查的结合,确诊则需脑组织活检或尸检测定其特征性病理改变,尚无...   阿尔茨海默氏症(AD)是一种典型的老年性痴呆症,以大脑皮质坏死为病理特征,以智力衰退为临床特征.目前对AD的诊断主要依赖医生的临床经验、神经心理测试及功能影像学检查的结合,确诊则需脑组织活检或尸检测定其特征性病理改变,尚无可靠的早期确诊手段[1].拉曼光谱作为一种分子振动光谱检测方法,可以实现无损、在线的检测,有望成为AD早期诊断的工具.有研究发现,海马结构参与了AD早期发病过程,并且早期组织病变就局限于海马组织[2],本文通过从AD动物模型取材,比较正常与AD病变大鼠海马组织的光谱差异,讨论了拉曼光谱早期诊断AD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