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柠檬明串珠菌TD1产胞外多糖条件的响应面法优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叶广彬 陈源红 +3 位作者 王长丽 杨睿睿 宾晓芸 银联飞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0-75,共6页
以柠檬明串珠菌(Leuconostoc citreum)TD1为供试菌,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该菌株产胞外多糖(EPS)条件,并对其胞外多糖的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TD1产胞外多糖的最优条件为蔗糖109 g/L、Ca2+0.2 mmol/L、无水乙酸钠6.7 g/L。在此优... 以柠檬明串珠菌(Leuconostoc citreum)TD1为供试菌,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该菌株产胞外多糖(EPS)条件,并对其胞外多糖的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TD1产胞外多糖的最优条件为蔗糖109 g/L、Ca2+0.2 mmol/L、无水乙酸钠6.7 g/L。在此优化条件下,EPS含量为(57.58±2.04)g/L,是优化前(32.71 g/L)的1.76倍。分别测定上述发酵条件获得的粗EPS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菌株TD1所产的胞外多糖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随着浓度的增加清除能力亦增强,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NO2-清除率分别为(55.23±2.18)%、(95.34±2.33)%、(56.61±3.09)%和(5.32±0.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明串珠菌 胞外多糖 响应面法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肠膜明串珠菌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抗氧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叶广彬 陈源红 +2 位作者 王长丽 曹德民 李根亮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37,共7页
从东北自然酸菜发酵液中筛选得到一株高产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EPS)的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经生理生化试验、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试验鉴定该菌株为假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pseudomesenteroides)。以该菌株... 从东北自然酸菜发酵液中筛选得到一株高产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EPS)的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经生理生化试验、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试验鉴定该菌株为假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pseudomesenteroides)。以该菌株为供试菌进行发酵产糖及分离纯化EPS,并采用7种方法测定纯EPS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Leu. pseudomesenteroides能够产生(38.42±2.15)g/L的EPS,且表现出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清除能力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DPPH·、·OH、O^(2-)·、H_2O_2、和NO_2^-清除率及Fe^(2+)螯合能力分别为(65.34±3.54)%、(78.24±3.52)%、(77.48±2.45)%、(82.78±3.76)%、(38.34±3.28)%和(92.37±2.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假肠膜明串珠菌 胞外多糖 分离纯化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预防及临床治疗探索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源红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31期157-157,159,共2页
病毒性肝炎(viralhepatitis)是由多种不同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害为主的传染病,包括甲型肝炎(hepatitis A)、乙型肝炎(hepatitis B)、丙型肝炎(hepatitis C)、丁型肝炎(hepatitisD)及戊型肝炎(hepatitis E)。其中尤以乙型肝炎(hepat... 病毒性肝炎(viralhepatitis)是由多种不同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害为主的传染病,包括甲型肝炎(hepatitis A)、乙型肝炎(hepatitis B)、丙型肝炎(hepatitis C)、丁型肝炎(hepatitisD)及戊型肝炎(hepatitis E)。其中尤以乙型肝炎(hepatitis B)在我国属世界上感染的中高流行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名,每年新发乙型肝炎病例约50万~100万例。国家重大传染病专项示范区项目专家团队在研究中发现,因医疗水平参差不齐、治疗费用负担较重等原因,部分乙肝患者得不到规范治疗或者根本不治疗,部分乙肝易感人群也未能接受疫苗接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病毒性 乙型肝炎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2例肺结核患者初治耐药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源红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34期76-77,共2页
目的通过对2009年8月—2011年8月来某院确诊肺结核患者建立患者数目随时间的序列,并调查在对其初治治疗时患者对结核药物的耐药情况,从而获得耐药趋势,以便临床医生对患者更好用药。方法随机抽取两年间确诊为肺结核的132例患者采用绝对... 目的通过对2009年8月—2011年8月来某院确诊肺结核患者建立患者数目随时间的序列,并调查在对其初治治疗时患者对结核药物的耐药情况,从而获得耐药趋势,以便临床医生对患者更好用药。方法随机抽取两年间确诊为肺结核的132例患者采用绝对浓度间接法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和4种药物敏感实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2例患者中,全部敏感为73例,耐药者69例,总耐药率为52.27%,各年龄组均出现耐药,以青年期发生率最高,男性比女性耐药率高,以农民为重。耐1~2种抗结核药多,耐药发生率以异烟肼最高,且以含有盐酸乙胺丁醇化疗方案耐药率最低。结论结果表明,初治肺结核的总耐药率呈增高趋势,且对一线药物耐药,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需临床医生应谨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链霉素 利福平 异烟肼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