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程系统经济学优化策略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清林 尹清华 华贲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70-78,共9页
火甬经济学是火甬 (有效能 )分析与技术经济学相互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型交叉学科。笔者根据过程系统的用能特点 ,以三环节模型为基础 ,将过程系统分解成 3个子系统进行分解优化 ,导出了 3个子系统的经济平衡式以及各自的优化目标函数 ,... 火甬经济学是火甬 (有效能 )分析与技术经济学相互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型交叉学科。笔者根据过程系统的用能特点 ,以三环节模型为基础 ,将过程系统分解成 3个子系统进行分解优化 ,导出了 3个子系统的经济平衡式以及各自的优化目标函数 ,给出了各自的优化策略——核心的能量利用子系统的目的主要是完成物料产品的升值 ,应同时包括物料与能量的优化 ,通过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的火甬经济化 ,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能量转换与回收子系统主要涉及不同种类能量之间的变化 ,应用能量系统优化的策略来进行优化。最后介绍了以火甬经济学为基础的过程系统全局优化策略方法 ,并通过某芳烃分离系统的优化改进实例来说明过程系统火甬经济优化的途径与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系统 系统优化 YONG经济学 优化策略 化工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过程能量综合优化的延迟焦化装置扩大生产能力改造策略 被引量:6
2
作者 陈清林 尹清华 +1 位作者 解新安 华贲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5-58,共4页
根据延迟焦化流程的特点,分析了延迟焦化装置扩大生产能力的瓶颈,探讨了基于能量综合优化的装置扩能解除瓶颈的策略方法。基于过程能量综合优化,运用流程模拟技术,通过配套的加热炉优化、分馏塔操作优化、换热网络柔性设计等手段,实现... 根据延迟焦化流程的特点,分析了延迟焦化装置扩大生产能力的瓶颈,探讨了基于能量综合优化的装置扩能解除瓶颈的策略方法。基于过程能量综合优化,运用流程模拟技术,通过配套的加热炉优化、分馏塔操作优化、换热网络柔性设计等手段,实现了装置扩大生产能力的目的。并运用所提出的策略对某延迟焦化装置进行了基于能量系统优化的扩能改造,在原流程与设备的基础上,装置处理量增大18.2%,装置物耗、能耗大幅度降低,改造设备投资少,说明能量综合优化对工艺装置扩能改造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焦化装置 生产能力 技术改造 能源经济学 优化 能量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延迟焦化装置用能分析及改进 被引量:14
3
作者 陈清林 尹清华 +1 位作者 曹咏军 华贲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8-60,共3页
基于用能分析的三环节模型,对某炼油厂延迟焦化装置进行了能量分析、(火用)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环节的优化改造措施。例如工艺过程改进主要通过分馏塔回流取热优化,增加高温位蜡油循环取热产生1.0MPa蒸汽;供水处理站利用装置低... 基于用能分析的三环节模型,对某炼油厂延迟焦化装置进行了能量分析、(火用)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环节的优化改造措施。例如工艺过程改进主要通过分馏塔回流取热优化,增加高温位蜡油循环取热产生1.0MPa蒸汽;供水处理站利用装置低温热将水预热等。装置通过节能改造,能耗大幅度降低,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焦化装置 用能分析 技术改进 炼油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程系统分析优化中损耗计价策略 被引量:4
4
作者 陈清林 尹清华 +1 位作者 王松平 华贲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4-68,共5页
本文从通用的系统优化目标出发,阐明了过程损耗计价的物理实质及必要性,并根据过程系统的用能特点,探讨了过程系统三个子系统各自损耗计价的策略。
关键词 过程系统 Yong损耗 Yong计价 热力学第二定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虚拟漫游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清林 林少芬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27,共5页
为实现船舶的虚拟漫游,基于图形、图像的建模和绘制在虚拟造船以及船舶漫游上的应用特点、方法和模式,通过运用Creator和Vega软件,并集成其他船舶设计软件的数字化数据应用于船舶设计,采用混合建模方法在大场景中实现局部的绘制和交互.... 为实现船舶的虚拟漫游,基于图形、图像的建模和绘制在虚拟造船以及船舶漫游上的应用特点、方法和模式,通过运用Creator和Vega软件,并集成其他船舶设计软件的数字化数据应用于船舶设计,采用混合建模方法在大场景中实现局部的绘制和交互.该方法利用游戏引擎设计的场景,实现多人在同一平台上互动;通过模拟船舶的各种命令,使轮机部船员和驾驶台船员的协调训练获得虚拟实现.该方法可为船用设备的交互动作提供工作空间的直接数据,为船舶设计的优化提供视觉上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漫游 船舶 建模 游戏引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的添加量对FeMn尖晶石的结构及其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清林 纪红兵 刘正平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6-32,共7页
考察了随着FeMn尖晶石催化剂中Ru的添加量的变化以及助剂Cu的加入,催化剂物理结构及化学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Cu的添加不仅对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有较大的影响,还对各元素的化学环境有较大的影响。当n(Ru)/n(Mn)为0.05时,由于... 考察了随着FeMn尖晶石催化剂中Ru的添加量的变化以及助剂Cu的加入,催化剂物理结构及化学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Cu的添加不仅对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有较大的影响,还对各元素的化学环境有较大的影响。当n(Ru)/n(Mn)为0.05时,由于尚未破坏尖晶石的结构,Ru的存在对于催化剂中其它元素如Mn、Fe和O的化学环境具有较大的影响,当n(Ru)/n(Mn)大于0.15时,尖晶石结构被破坏,Ru含量的增加对于其它元素如Mn、Fe和O的化学环境影响不大,对于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等物理性质也影响很小。所研究的催化剂均可催化氧化醇至醛或酮,Ru的含量越大,催化醇液相氧化性能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 铁锰尖晶石 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内湍流传质损机理分析
7
作者 陈清林 王松平 +1 位作者 尹清华 华贲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40-45,共6页
根据常温下充分发展湍流传递方程组 ,研究了壁面常质量流管内湍流传质损的机理 ,计算了由于粘性耗散、径向和轴向传质不可逆性引起的损率随流体的性质、雷诺数、边界条件数及空间位置的变化规律 .对单位长度总损率的计算表明 ,... 根据常温下充分发展湍流传递方程组 ,研究了壁面常质量流管内湍流传质损的机理 ,计算了由于粘性耗散、径向和轴向传质不可逆性引起的损率随流体的性质、雷诺数、边界条件数及空间位置的变化规律 .对单位长度总损率的计算表明 ,对给定的流体 ,单位长度总损率是传质单元几何参数、边界条件和雷诺数的多元函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传质 Yong损机理 质量传递 YONG损失 Yong损率 粘性耗散 边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程系统流计价策略研究
8
作者 陈清林 王松平 +1 位作者 尹清华 华贲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5-40,共6页
根据过程系统的用能特征及流计价的特点,通过正向序贯计价方法与反向当量计价方法的结合,解决了过程系统分析优化中的流计价问题,为经济学用于过程系统的分析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最后以一个简单分馏塔流的计价来表明该计价策... 根据过程系统的用能特征及流计价的特点,通过正向序贯计价方法与反向当量计价方法的结合,解决了过程系统分析优化中的流计价问题,为经济学用于过程系统的分析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最后以一个简单分馏塔流的计价来表明该计价策略的实际应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系统 Yong计价 YONG经济学 能量 综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准相态为气相的液态烃物理计算
9
作者 陈清林 王松平 +1 位作者 华贲 尹清华 《炼油设计》 1999年第4期27-29,共3页
指出了在石化企业中掌握在不同状态下轻烃类物理焓、熵及 计算方法的重要意义。从5个方面重点对基准相态为气相的液态烃焓、熵及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探讨:(1)在气相轻烃单体从基准状态被等温压缩至其饱和蒸气压而开始液化... 指出了在石化企业中掌握在不同状态下轻烃类物理焓、熵及 计算方法的重要意义。从5个方面重点对基准相态为气相的液态烃焓、熵及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探讨:(1)在气相轻烃单体从基准状态被等温压缩至其饱和蒸气压而开始液化前的焓、熵及;(2)在可逆相变过程中的焓为该物质的蒸发潜热,在该相变过程中的焓、熵及;(3)把液相变压过程中的液相性质看成与压力无关;(4)在液相变温过程中轻烃单体的焓、熵及;(5)轻烃类混合物的焓、熵及。最后,以炼油过程中轻烃单体及其混合物物理 的计算作为实例来说明这些计算策略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石油气 YONG 计算 液态烃 基准相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的普遍化表达式与能态公设 被引量:29
10
作者 韩光泽 华贲 +1 位作者 陈清林 尹清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48-50,共3页
从能量的基本定义出发 ,考虑到能量的传递和转换方式 ,用广义的强度量和广延量给出了普遍化能位函数 .体系的能量被定义为普遍化能位函数在两状态之间的差值 .将状态公设发展为更为本质的能态公设 .利用能量的普遍化表达式给出了目前已... 从能量的基本定义出发 ,考虑到能量的传递和转换方式 ,用广义的强度量和广延量给出了普遍化能位函数 .体系的能量被定义为普遍化能位函数在两状态之间的差值 .将状态公设发展为更为本质的能态公设 .利用能量的普遍化表达式给出了目前已知的各种具体形式的能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 能位函数 普遍化表达式 能态公设 能量传递 能量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球磨中促进粉体细化的主要因素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戴乐阳 陈清林 +1 位作者 林少芬 欧阳柳章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59-61,69,共4页
高能球磨技术作为一种制备包括纳米粉体在内的多种亚稳相材料的有效方法,已获得广泛应用。通常可以添加过程处理剂或在低温下球磨来抑制球磨过程中的冷焊,促使粉末细化。利用外加物理能场辅助高能球磨,使物理能与机械能协同作用到粉末,... 高能球磨技术作为一种制备包括纳米粉体在内的多种亚稳相材料的有效方法,已获得广泛应用。通常可以添加过程处理剂或在低温下球磨来抑制球磨过程中的冷焊,促使粉末细化。利用外加物理能场辅助高能球磨,使物理能与机械能协同作用到粉末,也是提高高能球磨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根据不同条件下Fe粉的球磨细化结果,分析了高能球磨中过程处理剂、低温和外加能场辅助等主要促进粉体细化的因素及其作用。研究表明,采用等离子体辅助球磨仅仅10h,铁粉颗粒就被细化到了100nm。这种高的细化效率是因为等离子体辅助球磨中,等离子体对粉体产生的热爆效应和热应力的协同作用使粉体更易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球磨 细化 等离子体 热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程模拟的催化裂化吸收稳定系统分析与操作优化 被引量:18
12
作者 雷杨 张冰剑 +1 位作者 魏志强 陈清林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4-100,共7页
以典型的吸收稳定四塔流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流程模拟软件PRO/Ⅱ模拟计算结果与装置标定数据的对比分析,确定模拟过程的热力学方法为SRK,并对参数进行规定。在确定吸收稳定系统干气、液化气和稳定汽油等产品质量的条件下,对各影响因素... 以典型的吸收稳定四塔流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流程模拟软件PRO/Ⅱ模拟计算结果与装置标定数据的对比分析,确定模拟过程的热力学方法为SRK,并对参数进行规定。在确定吸收稳定系统干气、液化气和稳定汽油等产品质量的条件下,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其对系统能耗和吸收效果的影响,得到系统优化的操作参数为:补充吸收剂流量29t/h,系统操作压力1.4MPa,稳定塔进料位置和温度分别为第12块理论板和138℃,解吸塔热、冷进料流量比为7∶3。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操作参数,可使系统冷热负荷分别降低约4%和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吸收稳定 操作参数 优化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主分馏塔的模拟策略与用能分析优化 被引量:26
13
作者 颜艺专 陈清林 +1 位作者 张冰剑 易国刚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5-40,共6页
以某1.0 Mt/a催化裂化装置的分馏单元为研究对象,利用流程模拟软件PRO/Ⅱ进行模拟计算,分析研究催化裂化主分馏塔的模拟策略,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分馏塔模型,模拟计算结果满足工程计算精度要求。利用分析法对催化裂化主分馏塔进行用能分... 以某1.0 Mt/a催化裂化装置的分馏单元为研究对象,利用流程模拟软件PRO/Ⅱ进行模拟计算,分析研究催化裂化主分馏塔的模拟策略,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分馏塔模型,模拟计算结果满足工程计算精度要求。利用分析法对催化裂化主分馏塔进行用能分析,结果表明,合理提高高温位取热量同时减小低温位取热量,可以有效降低分馏过程损。在保证产品分布和质量的前提下优化调整催化裂化主分馏塔各中段取热比例,过程效率可以提高2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装置 蒸馏塔 模型 [火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递规律——基础理论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王松平 尹清华 +1 位作者 陈清林 华贲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0-36,共7页
能量的传递和转换必然伴随其“质”———火用的传递和转换.基于质量、动量和能量传递的基本规律,结合局域平衡假设的热力学关系,本文导出了描述火用传递规律的基本方程组,并讨论了其基本求解策略.应用这一方程组于实际过程,可求... 能量的传递和转换必然伴随其“质”———火用的传递和转换.基于质量、动量和能量传递的基本规律,结合局域平衡假设的热力学关系,本文导出了描述火用传递规律的基本方程组,并讨论了其基本求解策略.应用这一方程组于实际过程,可求得火用的时空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传递 YONG传递 Yong传递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沥液的污染及其控制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清林 赵晓明 《水资源保护》 CAS 1999年第4期1-2,15,共3页
对垃圾填埋场在不同阶段产生的渗沥液进行监测分析,研究了渗流液的污染行为及其特点,探讨了控制渗沥液污染的途径。
关键词 填埋场 渗沥液 污染 控制 城市垃圾 垃圾处理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迟焦化主分馏塔工艺模拟与扩能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春花 陈清林 +1 位作者 华贲 陈梓剑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0-114,共5页
运用流程模拟软件SimSci/PROⅡ探讨了延迟焦化分馏单元的模拟策略.根据延迟焦化分馏单元无法确定反应油气进料组成和塔底存在非平衡级的特点,采用塔出料反推进料油气组成和塔底换热段与精馏段分段处理的办法,选择Grayson-Streed物性选... 运用流程模拟软件SimSci/PROⅡ探讨了延迟焦化分馏单元的模拟策略.根据延迟焦化分馏单元无法确定反应油气进料组成和塔底存在非平衡级的特点,采用塔出料反推进料油气组成和塔底换热段与精馏段分段处理的办法,选择Grayson-Streed物性选择集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与现场标定数据基本一致.根据模拟计算结果,发现分馏塔操作中存在气液流量在各塔板明显波动的问题,同时进行了主分馏塔的水力学核算,绘出了塔板的负荷性能图,发现大部分塔板存在漏液问题,堵住一定数目阀孔能解决漏液.最后根据工厂的生产要求,对装置扩能22%后的主分馏塔进行了模拟和水力学核算.结果表明,对分馏塔进行局部脱瓶颈改造能满足扩能后生产能力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焦化装置 流程模拟 SimSci/PRO 水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火用经济学的分布式能源系统设计与运行优化策略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岳永魁 田中华 +1 位作者 陈清林 华贲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9-182,共4页
分布式能源系统(DES)是已商业化的天然气最佳能源利用方式。文章以分布式能源系统为背景,采用热力学量火用作为能源—经济—环境间定量联系的纽带,对系统的环境效应进行量化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了热力学、经济学以及环境目... 分布式能源系统(DES)是已商业化的天然气最佳能源利用方式。文章以分布式能源系统为背景,采用热力学量火用作为能源—经济—环境间定量联系的纽带,对系统的环境效应进行量化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了热力学、经济学以及环境目标优化,开发建立了DES的环境火用经济优化模型,将环境效应融入 DES的优化设计和运行之中,探讨了DES系统的环境火用经济学建模及设计与运行的优化求解策略。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环境火用经济建模方法和优化策略能有效解决 DES系统的评价与设计运行的优化问题;污染物排放费用标准的制定和选取对整个DES系统规划设计、设备选型、操作变量优化有着很大影响。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对于天然气利用和实现分布式能源系统分析优化中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效益 策略研究 YONG经济学 分布式能源系统 费用 协调发展 制定 运行优化 能源利用 D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集总重油热解反应产物分布模型的开发 被引量:10
18
作者 肖家治 王兰娟 陈清林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3-86,90,共5页
在 4 0 0~ 5 0 0℃范围内 ,利用升降温速率快、控温平稳的特制重油热转化反应静态实验设备 ,完成了重油的热转化反应。利用索式抽提对残渣油中的缩合产物进行了分析 ,利用液相色谱对馏分油进行了切割分析。假定裂解和缩合反应均为一级... 在 4 0 0~ 5 0 0℃范围内 ,利用升降温速率快、控温平稳的特制重油热转化反应静态实验设备 ,完成了重油的热转化反应。利用索式抽提对残渣油中的缩合产物进行了分析 ,利用液相色谱对馏分油进行了切割分析。假定裂解和缩合反应均为一级且反应产物不参加二次反应 ,开发了 12集总重油热裂解产物分布模型 ,相关系数R和F检验结果表明 ,在低转化率时 ,该模型可以用来预测在非反应条件下重油热解及缩合反应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炉 重油 热转化反应 产物分布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换热网络节能潜力分析评价 被引量:9
19
作者 辜乌根 梁颖宗 +1 位作者 张冰剑 陈清林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1-96,共6页
基于夹点技术,本研究通过分析实际热公用工程用量和最小热公用工程用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将实际热公用工程与最小热公用工程的差值作为换热网络优化改造的节能量,探讨提出将换热网络节能量与夹点区间热物流热量的比值作为节能潜力指标,用... 基于夹点技术,本研究通过分析实际热公用工程用量和最小热公用工程用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将实际热公用工程与最小热公用工程的差值作为换热网络优化改造的节能量,探讨提出将换热网络节能量与夹点区间热物流热量的比值作为节能潜力指标,用于评价换热网络改造的节能难度,并研究该指标在不同工艺装置热集成上的应用。以延迟焦化装置和喷气燃料加氢装置为案例,对其进行换热网络热集成改造,改造后增加热量回收4 537kW,节能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网络 节能 热集成 夹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再生装置模拟分析与用能改进 被引量:12
20
作者 魏志强 张冰剑 陈清林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1-66,共6页
在分析溶剂再生机理的基础上,运用流程模拟软件PRO/Ⅱ、选择胺工艺包对某炼油厂以N甲基二乙醇胺(MDEA)为溶剂的溶剂再生装置进行模拟。重点探讨富胺液闪蒸温度对H2S蒸出量和溶解烃流量的影响,以及溶剂再生塔进料温度、进料位置、... 在分析溶剂再生机理的基础上,运用流程模拟软件PRO/Ⅱ、选择胺工艺包对某炼油厂以N甲基二乙醇胺(MDEA)为溶剂的溶剂再生装置进行模拟。重点探讨富胺液闪蒸温度对H2S蒸出量和溶解烃流量的影响,以及溶剂再生塔进料温度、进料位置、塔顶回流温度、富胺液中H2S含量、再生贫胺液质量控制等对溶剂再生装置能耗的影响,提出装置优化的操作条件。模拟结果表明,再生塔最佳进料温度为90~100℃、最佳进料位置为塔顶第1块塔板,酸性气分液罐温度为45~50℃;从装置能耗角度考虑,再生贫胺液中H2S质量分数应控制在0.15%左右。在不影响再生塔进料温度的前提下,合理增大贫富液二级换热负荷有利于脱除富胺液中的溶解烃,但闪蒸罐温度应控制在65~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再生装置 流程模拟 能量 N-甲基二乙醇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