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前MRI在胎盘植入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3
1
作者 陈永露 宋亭 +2 位作者 刘祎 黄健威 何永财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70-473,477,共5页
目的评估MRI对产前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初步探讨胎盘植入MRI征象与胎盘植入类型的关系。资料与方法收集54例具有胎盘植入高危因素的孕产妇的产前临床资料及产后手术病理资料,并行常规盆腔MRI检查,扫描序列主要包括T2WI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目的评估MRI对产前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初步探讨胎盘植入MRI征象与胎盘植入类型的关系。资料与方法收集54例具有胎盘植入高危因素的孕产妇的产前临床资料及产后手术病理资料,并行常规盆腔MRI检查,扫描序列主要包括T2WI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及平衡式快速场回波序列横断位、矢状位及冠状位,观察MRI征象,并选取胎盘内在3个方位均表现为低信号的区域测量面积,分析T2WI上胎盘低信号带面积与胎盘植入类型的相关性。结果 54例患者的胎盘植入发生率为64.8%(35/54)。主要MRI征象:T2WI呈低信号带37例(68.5%),胎盘内信号不均匀31例(57.4%);胎盘穿透的主要MRI征象为膀胱"帐篷征"(75.0%,6/8)。胎盘植入类型与T2WI低信号带面积呈正相关(r=0.454,P<0.05)。结论胎盘植入的典型间接征象为T2WI上低信号带及胎盘内信号不均匀,且T2WI上胎盘内低信号带面积越大,胎盘植入深度越深。具有胎盘植入高危因素的孕产妇产前需进行影像学评估,特别是MRI检查,以提高疾病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 侵入性 磁共振成像 产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I征象预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子宫切除风险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永露 刘照然 +3 位作者 李心怡 汤卓鹏 宋亭 唐文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21-825,827,共6页
目的探讨MRI征象评估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子宫切除风险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7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产前盆腔检查的96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依据手术结果分为子宫切除组42例及对照组54... 目的探讨MRI征象评估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子宫切除风险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7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产前盆腔检查的96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依据手术结果分为子宫切除组42例及对照组54例,评估胎盘信号不均匀、胎盘内T2暗带、子宫下段膨隆、胎盘内血管异常、膀胱帐篷征、子宫肌层变薄、宫颈突出征、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等征象。两组以上征象行单因素分析,并依据独立危险因素的回归系数建立评分系统,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进行评估。结果子宫切除组剖宫产次数(2比1;Z=-3.638,P=0.000)、术中出血量更多[(1744.19±1018.16)ml比(863.00±637.12)ml;t=-4.732,P=0.000],且胎盘植入性疾病发生率更高(100.00%比59.26%)。子宫切除组中子宫肌层变薄(95.24%比59.20%)、胎盘信号不均匀(100.00%比88.89%)、胎盘内T2暗带(97.61%比81.48%)、膀胱帐篷征(42.86%比7.41%)和胎盘内异常血管(95.24%比55.56%,χ^(2)=18.838)更常见(P均<0.05)。子宫切除术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胎盘内血管异常、子宫肌层变薄和膀胱帐篷征,回归系数分别为2.264、2.401和1.683(P均<0.05)。依据其回归系数生成6分评分系统,对子宫切除术的预测能力良好,曲线下面积为0.829,当分值≥3.5,敏感度为95.20%,特异度为57.40%。结论基于MRI征象(胎盘内血管异常、子宫肌层变薄和膀胱帐篷征)的评分系统能有效预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子宫切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凶险性前置胎盘 子宫切除 磁共振成像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疤痕妊娠MRI检查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宋亭 陈永露 +3 位作者 刘祎 黄健威 陈柳冰 魏慧慧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5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MRI检查在子宫下段切口疤痕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5例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的子宫下段切口疤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MRI平扫检查,其中18例同时行增强检查,并对其MRI图像进行分析。结果:25例患者妊娠囊均位于子宫前... 目的:探讨MRI检查在子宫下段切口疤痕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5例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的子宫下段切口疤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MRI平扫检查,其中18例同时行增强检查,并对其MRI图像进行分析。结果:25例患者妊娠囊均位于子宫前壁下段宫颈内口上,大小1.5 cm×1.7 cm×1.8 cm^5.4 cm×6.0 cm×6.5 cm,随孕周的增加而增大,妊娠囊呈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示16例不同程度强化,疤痕处厚度0~15 mm,平均厚度为3.2 mm,其中12例患者肌层厚度<2 mm、1例子宫浆膜层不完整、1例妊娠囊与膀胱分界欠清晰。结论:疤痕妊娠MRI检查具有特征性表现,在观察妊娠囊血供、子宫浆膜层完整性及是否存在胎盘植入时具有一定优势,对制定合适的治疗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疤痕妊娠 磁共振成像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MRI诊断及其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黄斌 刘祎 +2 位作者 陈永露 陈文俊 宋亭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2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MRI特征和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2年7月~2017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卵巢性索间质肿瘤患者的MRI特征,观察肿瘤大小、形态、信号、强化方式、子宫改变、盆腔积液等,... 目的探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MRI特征和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2年7月~2017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卵巢性索间质肿瘤患者的MRI特征,观察肿瘤大小、形态、信号、强化方式、子宫改变、盆腔积液等,及其临床病理结构特征。结果本研究30例卵巢性索间质肿瘤中,纤维-卵泡膜组肿瘤22例,占73.33%,其中纤维瘤3例,卵泡膜细胞瘤8例,纤维卵泡膜细胞瘤11例,T1WI为等或低信号、T2WI为等或高信号,含纤维成分较多时肿块T1WI和T2WI呈低信号为主,增强后,轻度强化18例,中度强化4例;颗粒细胞瘤8例,占26.67%,T1WI为等或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见肿块囊壁及分隔明显强化。结论 MRI对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MRI表现与其临床病理结构特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性索间质肿瘤 病理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