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CU脓毒症相关性肝损伤临床特点分析
1
作者 陈永雨 汤家才 +3 位作者 徐丙金 邵敏 刘念 彭晓春 《肝胆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60-65,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安徽省多家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脓毒症相关性肝损伤(Sepsis-associ-ated liver injury,SALI)的特点和预后因素。方法在这项前瞻性,多中心、观察性研究中,纳入安徽省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公立医院ICU在2...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安徽省多家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脓毒症相关性肝损伤(Sepsis-associ-ated liver injury,SALI)的特点和预后因素。方法在这项前瞻性,多中心、观察性研究中,纳入安徽省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公立医院ICU在2022年5月6日8:00至6月6日8:00的重症患者,收集基本信息、合并症、SOFA、APACHEII评分、化验检查和预后。确诊脓毒症患者随访28天,记录相关临床特点和预后指标。结果本研究共有安徽省16个市的53个中心重症医学科,期间纳入2255名患者,经过筛选后最终348名脓毒症患者纳人研究。其中SALI患者41人,非SALI患者307人,SALI占总脓毒症患者11.8%。SALI患者的平均年龄69.80±14.94,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有年龄、血气分析乳酸、二氧化碳分压、剩余碱、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24小时尿量等。将单因素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logistic多因素分析,Logistic多因素分析计算得计算得出年龄OR0.732(95%CI0.436~0.846),P=0.028,乳酸OR-0.03(95%CI-0.07至-0.01),P=0.046和总胆红素OR0.89(95%CI-0.34至1.72),P=0.033。SALI和非SALI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生存分析显示SALI患者随着时间变化死亡率高于非SALI,Log-rank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安徽省多家医院脓毒症调查中SALI占总脓毒症患者11.8%。年龄、乳酸和总胆红素是影响SAL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脓毒症及脓毒症相关性肝损伤患者的诊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毒症相关性肝损伤 患病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素抗凝与枸橼酸抗凝在重症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汤家才 陈永雨 徐丙金 《安徽医学》 2024年第11期1399-1402,共4页
目的比较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过程中采用普通肝素和局部枸橼酸两种不同抗凝策略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4年2月来安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73例CRRT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抗凝方式不同分为肝素组(41例)、... 目的比较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过程中采用普通肝素和局部枸橼酸两种不同抗凝策略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4年2月来安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73例CRRT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抗凝方式不同分为肝素组(41例)、枸橼酸组(32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CRRT启动前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比较两组CRRT撤离后第一个24小时的尿量、血肌酐(Scr)、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出血并发症、CRRT治疗后28天死亡率等差异。结果CRRT上机当日,肝素组APACHEⅡ和SOFA评分均高于枸橼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肝素组和枸橼酸组患者治疗后的PT、APTT、PLT、Scr和CRRT撤离后第一个24小时尿量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出血并发症(P=0.956)和28天死亡率(P=0.96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枸橼酸抗凝相比,肝素抗凝并未增加CRRT患者短期死亡率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亦未改善CRRT撤机后患者的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普通肝素 枸橼酸 抗凝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