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甜糯玉米采收与保鲜技术研究 被引量:72
1
作者 陈永欣 翟广谦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7-91,共5页
研究表明 ,鲜食玉米鲜穗适宜采收期为授粉后 2 3~ 2 5d。收获后贮存期间鲜玉米含糖量受温度影响极大 ,达极显著相关 (r =0 980 4 ) ,贮存温度低 ,呼吸强度小 ,糖分降解慢 ,保鲜效果好。加工品质和风味由冷热处理的温度和时间决定。... 研究表明 ,鲜食玉米鲜穗适宜采收期为授粉后 2 3~ 2 5d。收获后贮存期间鲜玉米含糖量受温度影响极大 ,达极显著相关 (r =0 980 4 ) ,贮存温度低 ,呼吸强度小 ,糖分降解慢 ,保鲜效果好。加工品质和风味由冷热处理的温度和时间决定。热处理时间为 18~ 2 4min ,冷处理温度为 - 45℃~ - 38℃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糯玉米 采收 保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鲜糯玉米系列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应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陈永欣 翟广谦 +2 位作者 董立红 陈琳 李文和 《山西农业科学》 2013年第10期1037-1041,共5页
介绍了晋鲜糯玉米系列品种晋单(糯)41号、鲜糯2号、晋鲜糯6号、晋糯8号、鲜甜2号、晋糯5号、晋糯10号这7个品种的选育过程、选育方法、品种特征特性以及各品种推广模式、品种应用情况,可为糯玉米育种和种植加工者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糯玉米 品种选育 特征特性 推广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果皮)糯玉米主要标志性状及色泽遗传规律研究初报 被引量:9
3
作者 陈永欣 翟广谦 +3 位作者 韩永明 董立红 李文和 阮福林 《山西农业科学》 2009年第1期19-26,共8页
用4年时间,就黑(果皮)糯玉米色泽进行了遗传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黑(果皮)糯玉米属于果皮遗传,其标志性特征与色泽均为连锁遗传,色泽具有部分加性效应。黑糯玉米材料作母本时显示母本黑色(或紫红色),作父本时花粉没有直感现象,当代不表现... 用4年时间,就黑(果皮)糯玉米色泽进行了遗传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黑(果皮)糯玉米属于果皮遗传,其标志性特征与色泽均为连锁遗传,色泽具有部分加性效应。黑糯玉米材料作母本时显示母本黑色(或紫红色),作父本时花粉没有直感现象,当代不表现黑色,它与黄糯玉米材料杂交子粒为黄色,与白糯玉米材料杂交子粒为浅黄色,与黑糯玉米材料杂交子粒为黑色,F1穗轴紫红(黑)色,子粒紫红(黑)色。黑(果皮)糯玉米杂交种只能用F1,F2产生分离不能留种用,其标志性主根紫红、叶脉紫红等特征在苗期可用作纯度鉴定和去杂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皮)糯玉米 标志性状 色泽 遗传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加糯玉米新品种晋甜糯3号的选育及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4
作者 范瑞 陈永欣 +4 位作者 邢磊 韩春生 李文和 阮福林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6期177-180,共4页
晋甜糯3号是山西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TN01为母本、自选系W8为父本杂交组配育成的早熟黄、白相间的甜加糯玉米新品种,适宜在我国大部分甜糯玉米种植区域种植。本文作者主要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为鲜食甜糯玉... 晋甜糯3号是山西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TN01为母本、自选系W8为父本杂交组配育成的早熟黄、白相间的甜加糯玉米新品种,适宜在我国大部分甜糯玉米种植区域种植。本文作者主要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为鲜食甜糯玉米产业发展提供品种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晋甜糯3号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玉米合理种植密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29
5
作者 陈永欣 翟广谦 李彦良 《山西农业科学》 2001年第1期20-22,共3页
调查结果表明 ,鲜食糯玉米虽以鲜穗出售 ,但并非穗子越多效益越高 ,必须在合理的种植密度范围内才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鲜糯 1号合理种植密度为 4 50 0 0~ 52 50 0株 /hm2 ,此时合格穗率、一级穗率最高 ,经济效益最好。
关键词 糯玉米 种植密度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阳离子色谱柱测定有机胺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永欣 施青红 +1 位作者 叶明立 朱岩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5-418,共4页
以乙基乙烯苯-二乙烯苯聚合物为基球,接枝羧酸基团合成制备了一种新型弱阳离子色谱柱填料.以硫酸作为淋洗液,用一价阳离子和低分子量有机胺对用该填料制成的色谱柱的色谱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柱填料对常见一价阳离子、铵和某些低... 以乙基乙烯苯-二乙烯苯聚合物为基球,接枝羧酸基团合成制备了一种新型弱阳离子色谱柱填料.以硫酸作为淋洗液,用一价阳离子和低分子量有机胺对用该填料制成的色谱柱的色谱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柱填料对常见一价阳离子、铵和某些低分子量胺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良好的重现性和低的检测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色谱柱 填料 低分子量有机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ZmWaxy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7
作者 邢磊 陈永欣 +2 位作者 范瑞 李文和 阮福林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96-100,共5页
为给糯玉米分子育种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对玉米ZmWaxy蛋白序列利用现代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信号肽、保守结构域、跨膜结构域以及蛋白高级结构、进化树及理化特性等分析。结果表明:玉米ZmWaxy基因有3676 bp开放读码框,并编码1个稳定的由609... 为给糯玉米分子育种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对玉米ZmWaxy蛋白序列利用现代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信号肽、保守结构域、跨膜结构域以及蛋白高级结构、进化树及理化特性等分析。结果表明:玉米ZmWaxy基因有3676 bp开放读码框,并编码1个稳定的由609个氨基酸构成的弱酸性亲水蛋白,其分子量大小为66.61 kD。玉米ZmWAXY蛋白预测有49个磷酸化修饰位点,12个糖基化修饰位点。有典型的GT5-Glycogen-synthase-DULL-like蛋白保守结构域,但不含有信号肽结构和跨膜结构域。其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伴有大量α-螺旋和少量β转角。进化关系中,玉米与高粱最近,次之为水稻和谷子,与小麦进化关系最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ZmWaxy蛋白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脲佐菌素诱导大鼠2型糖尿病并发症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8
作者 陈永欣 韦锦斌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63-66,共4页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主要有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其中绝大部分患者为2型糖尿病,病程缓慢,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血管、肾、视网膜、以及神经病变等并发症。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致残率和致死率都相当高,为其治疗带来了巨大...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主要有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其中绝大部分患者为2型糖尿病,病程缓慢,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血管、肾、视网膜、以及神经病变等并发症。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致残率和致死率都相当高,为其治疗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目前,国内外在2型糖尿病并发症动物模型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主要通过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大鼠2型糖尿病并发症,该造模方法能模拟出类似人类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一些病变特征,为2型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并发症 模型 链脲佐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玉米航天搭载试验初报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永欣 翟广谦 +3 位作者 韩永明 董立红 李文和 阮福林 《山西农业科学》 2008年第11期47-49,共3页
通过对2个糯玉米材料的卫星搭载、南繁北育试验,初步了解了一些玉米航天搭载的变异情况,并培育出4个优质糯玉米航天材料N1-5,N1-6(黄糯)和N4-2,N4-7(白糯),为选育优良糯玉米品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糯玉米 航天搭载 空间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爆裂玉米在山西省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永欣 武忠 +4 位作者 翟广谦 李彦良 韩永明 董立红 李文和 《山西农业科学》 2003年第4期21-24,共4页
对10个爆裂玉米杂交种进行了试验种植,并对其产量和爆花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产量较高的品种为W105,W110,W112,与对照差异极显著;爆花率达95%以上的品种为W110,W112,W105,W215;膨化倍数达30ml/g以上的品种为W215,GB37,W120,R93696,... 对10个爆裂玉米杂交种进行了试验种植,并对其产量和爆花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产量较高的品种为W105,W110,W112,与对照差异极显著;爆花率达95%以上的品种为W110,W112,W105,W215;膨化倍数达30ml/g以上的品种为W215,GB37,W120,R93696,W110。综合分析10个爆裂玉米品种,最理想的品种为W110,其次是W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爆裂玉米 山西 试验研究 产量 爆花率 膨胀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新品种晋糯8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永欣 翟广谦 +3 位作者 韩永明 董立红 李文和 阮福林 《农业科技通讯》 2009年第7期117-118,共2页
本文介绍了晋糯8号玉米新品种的选育情况、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旨在供人们参考利用。
关键词 黑糯玉米 晋糯8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鲜食糯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永欣 翟广谦 +2 位作者 陈琳 董立红 李文和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1期95-97,共3页
简述了山西省糯玉米产业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山西省鲜食糯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关键词 鲜食 糯玉米 栽培 技术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单(糯)41号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及加工利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永欣 翟广谦 +4 位作者 焦生元 李彦良 韩永明 董立红 李文和 《种子科技》 2003年第3期175-176,共2页
关键词 玉米 晋单41号品种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加工利用 产量表现 品质分析 适应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色糯性玉米晋糯8号
14
作者 陈永欣 翟广谦 +3 位作者 韩永明 董立红 李文和 阮福林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1-61,共1页
晋糯8号(晋鲜糯8号-黑糯玉米)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甜糯玉米研究室翟广谦、陈永欣等人选育的又一个糯玉米新品种,属早熟黑色糯性玉米(黄色种子,黑色F1玉米果穗)。2008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晋糯8号,审定编... 晋糯8号(晋鲜糯8号-黑糯玉米)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甜糯玉米研究室翟广谦、陈永欣等人选育的又一个糯玉米新品种,属早熟黑色糯性玉米(黄色种子,黑色F1玉米果穗)。2008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晋糯8号,审定编号为晋审玉2008020。晋糯8号属早熟糯性玉米,加之抗病性强,尤以采鲜穗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糯玉米 糯性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玉米新品种 黑糯玉米 研究室 研究所 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色糯性玉米新品种——晋糯8号
15
作者 陈永欣 翟广谦 +3 位作者 韩永明 董立红 李文和 阮福林 《农业科技通讯》 2008年第8期189-189,共1页
晋糯8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甜糯玉米研究室翟广谦、陈永欣等人选育的糯玉米新品种.属早熟黑色糯性玉米(黄色种子,黑色F1代玉米果穗)。2008年山西省品种委员会审定通过.定名为晋糯8号(审定编号:晋审玉2008020)。
关键词 玉米新品种 黑色 糯性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甜糯玉米 研究室 研究所 F1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玉米保鲜加工技术
16
作者 陈永欣 韩永明 李文和 《农村新技术》 2011年第3期35-36,共2页
糯玉米既可采摘鲜穗直接出售,又可速冻、真空包装保鲜加工出售,常年供应市场,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一、整穗速冻保鲜1.工艺流程:原料采收-剥皮去花丝-选穗分级-清洗-漂烫-预冷一速冻装袋—低温冷藏。
关键词 保鲜加工技术 糯玉米 速冻保鲜 真空包装 供应市场 经济效益 低温冷藏 原料采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玉米的保鲜加工技术
17
作者 陈永欣 韩永明 李文和 《农产品加工》 2005年第10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保鲜加工技术 糯玉米 原料采收 工艺流程 速冻 装袋 花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糯1号玉米
18
作者 陈永欣 翟广谦 《中国农村科技》 2000年第5期21-21,共1页
鲜糯1号株高212厘米,茎粗2.16厘米,穗位高80厘米,果穗长筒型,穗长21.9厘米,穗粗4.8厘米,16~18行,鲜果穗重330克。果穗结籽到顶,秃尖少,籽粒金黄色,品质好。成熟时脱水快,出籽率88%。每亩产鲜穗800~1000千克。
关键词 鲜糯1号 鲜果穗 玉米研究 穗位高 丝黑穗病 矮花叶病 保鲜加工 青枯病 出籽率 大小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食甜糯玉米速冻加工技术
19
作者 陈永欣 翟广谦 《中国农村科技》 2000年第5期37-37,共1页
速冻甜糯玉米保持了原有鲜嫩玉米的形态、色泽、风味及营养成分,一年四季均可供应市场,备受人们的青睐。可以直接食用,亦可做成风味玉米羹,成为宾馆、饭店、家庭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根据玉米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创汇农业的需要,我们从1... 速冻甜糯玉米保持了原有鲜嫩玉米的形态、色泽、风味及营养成分,一年四季均可供应市场,备受人们的青睐。可以直接食用,亦可做成风味玉米羹,成为宾馆、饭店、家庭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根据玉米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创汇农业的需要,我们从1991年开始进行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选育、速冻真空包装等保鲜加工技术研究及加工产品的开发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糯玉米 速冻加工 综合开发利用 新品种选育 开发应用 鲜糯1号 玉米新品种 玉米资源 保鲜加工 创汇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色谱电化学测定牛奶中的乳糖和乳果糖 被引量:24
20
作者 曾文芳 时巧翠 +2 位作者 陈永欣 朱京平 朱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05-207,共3页
本方法成功地对牛奶中的乳糖和乳果糖进行了分离和测定。以CarboPacPA1色谱柱,5mmol/LNaOH+1mmol/LCH3COONa等梯度淋洗,脉冲安培检测,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线性关系(r2>0.9989)和较低的检测限。乳糖和乳果糖的检测限分别是:0.012... 本方法成功地对牛奶中的乳糖和乳果糖进行了分离和测定。以CarboPacPA1色谱柱,5mmol/LNaOH+1mmol/LCH3COONa等梯度淋洗,脉冲安培检测,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线性关系(r2>0.9989)和较低的检测限。乳糖和乳果糖的检测限分别是:0.012、0.02mg/L;样品测定的回收率为95%~10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安培检测 乳糖 乳果糖 离子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