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曲霉毒素B_(1)降解菌株的分离鉴定、发酵条件的优化及活性组分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毅保 刘昆仑 +4 位作者 杨趁仙 李艳 李天赐 贾叶萍 张微漾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26,共7页
为筛选出一株高效降解黄曲霉毒素B_(1)(AFB_(1))的菌株,选取土壤为菌株来源,进行富集培养,经过以香豆素为唯一碳源的初筛和添加AFB_(1)的复筛后,对筛选得到的各菌株进行16S rDNA鉴定,比对其测序结果,选取降解AFB_(1)最高的菌株,探究发... 为筛选出一株高效降解黄曲霉毒素B_(1)(AFB_(1))的菌株,选取土壤为菌株来源,进行富集培养,经过以香豆素为唯一碳源的初筛和添加AFB_(1)的复筛后,对筛选得到的各菌株进行16S rDNA鉴定,比对其测序结果,选取降解AFB_(1)最高的菌株,探究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初始pH、接种量、培养基对菌株降解AFB_(1)的影响规律,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发酵条件,并对降解方式进行初步探索。结果表明:经过初筛和复筛得到7株能够降解AFB_(1)的菌株,经鉴定均为伯克霍尔德菌属,其中Burkholderiasp.D6的AFB_(1)降解率最高;最优发酵条件为以LB培养基为发酵培养基、发酵时间84h、发酵温度37℃、初始pH 7.0、接种量10%,在此条件下Burkholderiasp.D6对AFB_(1)的降解率为(87.91±2.32)%;初步判断降解AFB_(1)的活性组分是蛋白质或者酶。综上,通过筛选得到了一种能够高效降解AFB_(1)的菌株,蛋白质或酶参与了AFB_(1)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_(1) 伯克霍尔德菌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技术对黄曲霉毒素B_(1)的脱除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毅保 杨趁仙 +1 位作者 刘昆仑 李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9-114,共6页
黄曲霉毒素是危害最大的真菌毒素之一,而黄曲霉毒素B_(1)(AFB_(1))是黄曲霉毒素中毒性最大的一种,具有高毒性、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的作用,对动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为了有效脱除AFB_(1),综述了近年来研究的具有解毒作用的微生物,介绍... 黄曲霉毒素是危害最大的真菌毒素之一,而黄曲霉毒素B_(1)(AFB_(1))是黄曲霉毒素中毒性最大的一种,具有高毒性、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的作用,对动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为了有效脱除AFB_(1),综述了近年来研究的具有解毒作用的微生物,介绍了采用生物技术脱除AFB_(1)的方法,重点探讨了生物脱除AFB_(1)机制。用于脱除AFB_(1)的菌株有芽孢杆菌、假单胞菌、乳酸菌、非产毒曲霉等,可采用单菌种发酵、多菌种协同发酵和菌-酶协同作用脱除AFB_(1)。生物脱除AFB_(1)机制主要为降解脱除和吸附脱除。可进一步筛选具有高优良能力的菌株以及更深层次地研究微生物脱毒的机制,探索微生物制剂对AFB_(1)的降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法脱毒 黄曲霉毒素B_(1) 脱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酶法提油技术及其对植物油脂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天赐 杨趁仙 +3 位作者 刘昆仑 陈复生 李艳 陈毅保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65-372,共8页
水酶法作为一种“高效、环保、安全”提取植物油的方法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文章综述了水酶法提油过程中酶制剂的选择,并且对水酶法与其他辅助技术的联用进行了总结。同时,分析了水酶法对植物油脂品质的影响,总结了水酶法提取植物油过程... 水酶法作为一种“高效、环保、安全”提取植物油的方法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文章综述了水酶法提油过程中酶制剂的选择,并且对水酶法与其他辅助技术的联用进行了总结。同时,分析了水酶法对植物油脂品质的影响,总结了水酶法提取植物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酶法 提取 油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蛋白对水酶法提取植物油脂过程中乳状液稳定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天赐 陈毅保 +4 位作者 刘昆仑 陈复生 杨趁仙 段晓杰 朱婷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88-195,共8页
水酶法提取植物油脂的过程中极易形成稳定的乳状液,乳状液的形成极大限制了油脂的提取。由界面蛋白、磷脂和碳水化合物所形成界面膜的结构和性质会影响乳状液的稳定性,而界面蛋白是组成界面膜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在界面膜上的数量、结构... 水酶法提取植物油脂的过程中极易形成稳定的乳状液,乳状液的形成极大限制了油脂的提取。由界面蛋白、磷脂和碳水化合物所形成界面膜的结构和性质会影响乳状液的稳定性,而界面蛋白是组成界面膜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在界面膜上的数量、结构和性质对乳状液的性质和稳定性有显著影响,对乳状液进行破乳是提高油脂含量的关键。本文简要介绍乳状液的主要组成成分、性质及其影响因素,重点综述界面蛋白浓度、结构和性质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并从界面蛋白变化角度总结乳状液破乳机理,以期为后期水酶法提取植物油脂过程中乳状液的破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蛋白 水酶法提取 乳状液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粕固态发酵产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微漾 陈毅保 +3 位作者 王怡雯 侯春艳 周森笛 杨趁仙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3-127,共5页
采用6株菌株对花生粕进行固态发酵。以花生粕固体发酵产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工艺,并对花生粕固体发酵产物进行抗氧化活性分析。结果表明:最优发酵工艺为以花生粕质量为基准,接菌量12... 采用6株菌株对花生粕进行固态发酵。以花生粕固体发酵产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工艺,并对花生粕固体发酵产物进行抗氧化活性分析。结果表明:最优发酵工艺为以花生粕质量为基准,接菌量12%、含水量30%、发酵时间24 h、发酵温度40℃。在此条件下,制备的花生粕固体发酵产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1.18%,且在花生粕固态发酵产物中起抗氧化活性的物质是小分子花生抗氧化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粕 固态发酵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