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脉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0
1
作者 余盛龙 陈次滨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9期53-55,共3页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参麦注射液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0 mg,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40 mg,C...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参麦注射液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0 mg,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40 mg,C组在B组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行心功能NYHA分级评定、6 min步行试验以及中医证候判定;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及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脑钠肽(BNP)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C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中医证候观察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B两组(P均<0.05);治疗1周后三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行走距离均较前有所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C组与治疗前、A、B组比较,6 min步行试验行走距离显著延长(P<0.05);治疗后三组IVEF、LVESD、LVEDD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BNP及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C组较A、B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参脉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参脉注射液 阿托伐他汀 心力衰竭 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8例双心疗法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陈友权 陈次滨 +3 位作者 陈晞明 卢雄 李文杰 许耘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9期7-8,共2页
目的研究双心疗法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ACS患者13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69例和对照组69例,所有病例均给予常规心血管药物规范性治疗。治疗组在规范治疗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认知治疗、行为干预、... 目的研究双心疗法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ACS患者13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69例和对照组69例,所有病例均给予常规心血管药物规范性治疗。治疗组在规范治疗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认知治疗、行为干预、生物反馈放松治疗,其中药物治疗用盐酸舍曲林和氯硝安定。观察两组用药3个月后,患者ACS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①ACS症状的改善情况: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81%。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良反应:两组用药期间均未见药物不良反应,无意外死亡病例。结论双心疗法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安全、有效、可行,而且比常规规范治疗更有效,但尚需进行大样本的循证研究来更完善地进一步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心疗法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阳益气方剂辅助治疗对ACS患者血清hs-CRP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黄纪文 陈次滨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3期75-76,共2页
目的观察温阳益气方剂辅助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近期效果及机制。方法将106例AC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及对照组51例,两组均予ACS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服用温阳益气方剂7~10 d。治疗前后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血清高敏-C反应... 目的观察温阳益气方剂辅助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近期效果及机制。方法将106例AC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及对照组51例,两组均予ACS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服用温阳益气方剂7~10 d。治疗前后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随访1个月,观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益气方剂辅助治疗ACS可改善患者预后,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hs-CRP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高敏-C反应蛋白 温阳益气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绍一种多功能复苏套管
4
作者 王世祥 张永霞 陈次滨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8期60-62,共3页
目的比较多功能复苏套管和传统气管插管的置管时间,验证多功能复功套管的起搏功能。方法选择12只狗,先作为第1组,然后再作第2组。第1组置传统气管插管,第2组置多功能复苏套管。第2组在通气的同时,起搏心房,并描记ECG。结果第2组置管时... 目的比较多功能复苏套管和传统气管插管的置管时间,验证多功能复功套管的起搏功能。方法选择12只狗,先作为第1组,然后再作第2组。第1组置传统气管插管,第2组置多功能复苏套管。第2组在通气的同时,起搏心房,并描记ECG。结果第2组置管时间短于第1组,通过多功能复功套管可进行心脏起搏。结论多功能复苏套管结构简单紧凑,可单人快捷操作,大大节省了抢救时间,有助于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复苏套管 导管插入术 心肺复苏术 心脏起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撤机方式在COPD病人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徐仲 黄东健 +1 位作者 唐新兴 陈次滨 《安徽医学》 2005年第5期375-376,共2页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COPD)病人在进行有创通气中常会遇到脱机困难,为解决此问题,寻找一种安全,快速的撤机方式。方法68例COPD并进行有创通气的病人,分T管组和双水平正压(BiPAP)组,每组各为34例,记录完全撤机时间,建立人工气道时间,...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COPD)病人在进行有创通气中常会遇到脱机困难,为解决此问题,寻找一种安全,快速的撤机方式。方法68例COPD并进行有创通气的病人,分T管组和双水平正压(BiPAP)组,每组各为34例,记录完全撤机时间,建立人工气道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3天的总体撤机成功率。结果BiPAP组相对于T管组具有较短的撤机时间和建立人工气道的时间,减少了VAP的发生率(P<0.01),短期和总体撤机成功率较高(P<0.05),将T管脱机失败的病人采用BiPAP序贯脱机,也能达到45%的成功率。结论COPD病人在撤机过程中采用BiPAP过渡,较传统T管法具有安全,快速,并发症少,节省费用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 撤机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COPD病 撤机方式 相关性肺炎(VAP) 应用比较 BiPAP 撤机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经冠状动脉移植治疗扩张型心肌病1例报告
6
作者 吴沃栋 梁国华 +7 位作者 李文杰 陈希明 卢雄 潘倩莹 黎萍 孙筱放 陈安薇 陈次滨 《现代医院》 2005年第12期46-47,共2页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经冠状动脉移植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1例,心功能NYHA Ⅳ级。抽取患者骨髓,用密度梯度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经左、右冠状动脉分别直接注入经分离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经冠状动脉移植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1例,心功能NYHA Ⅳ级。抽取患者骨髓,用密度梯度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经左、右冠状动脉分别直接注入经分离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术后观察及随访患者症状,心功能,心血管事件。结果术中和术后未见不良影响,无新发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稳定。术后第三天患者因咽痛干咳伴发热6 小时,第五天出院,运动能力增加。结论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经冠状动脉移植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技术简单, 安全,对患者创伤小,短期观察对患者未见不良影响,而运动能力增加,长期效果有待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单个核细胞 扩张型心肌病 心力衰竭 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