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李白遭谗于杨贵妃”说考辨
被引量:3
- 1
-
-
作者
陈植锷
-
出处
《思想战线》
1981年第1期49-56,96,共9页
-
文摘
李白自天宝元年(742)应诏赴阙,天宝三载(745)即被放归山,关于他离开长安的原因,一种说法是由于杨贵妃进谗而被逐。近人考证此一段公案最为详备者,当推郭沫若先生的专著《李白与杜甫》: 唐人韦叡的《松窗录》(原书佚,《太平广记》中有收录)记载高力士以脱靴为深耻,挑拨杨玉环,说李白在《清平调词》中“以赵飞燕比妃子,是贱之甚矣!”(锷按:原书作“以飞燕指妃子,是贱之甚矣!”李白《清平调词三章》有句“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装”。)因而使李白失掉了杨玉环的欢心。唐玄宗曾经三次想授李白以官职,便被杨玉环阻挠了三次。
-
关键词
高力士
唐人
长安
考辨
妃子
旧唐书
唐玄宗
资治通鉴
新唐书
李阳冰
-
分类号
D67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论北宋知识分子的知识结构
被引量:2
- 2
-
-
作者
陈植锷
-
机构
北京大学历史系
-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1988年第1期82-86,43,共6页
-
文摘
知识分子是文化的创造者、实践者、传递者和捍卫者,一定时期知识分子的知识结构模式,决定了这一时期的文化模式。宋学兴起之前,作为我国封建时代文化最高成就的汉、唐文化,其代表分别是创造了前期儒家学术体系的汉学和被公认为中国文学之典型的唐诗。汉、唐两代在文化创造中之所以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倾向,正与当时文化的创造者——知识分子的知识结构有关。据《后汉书》记载,汉代选官以四科辟士,考试的办法是“
-
关键词
欧阳修
王安石
经术
北宋文化
政事
后汉书
唐文化
知识分子
文吏
儒家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苏舜钦生卒、籍贯考
被引量:3
- 3
-
-
作者
陈植锷
-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53-55,52,共4页
-
文摘
苏舜钦字子美,北宋诗文革新的健将之一,有《苏学士文集》16卷传世。晚岁谪居苏州,曾置园为沧浪亭,故其集又以《沧浪》为名。关于他的生卒及籍贯,解放前后出版的各种年里总表、文学史著作和苏舜钦年谱,并作“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人,生于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卒于仁宗庆历八年(1048)”。其实苏舜钦乃开封人,先世尝居绵州盐泉县(今四川绵阳),亦非梓州铜山人;生于大中祥符元年云云,亦系大中祥符二年(1009)之误,兹考辨如下。先说生卒年。
-
关键词
欧阳修
墓志铭
籍贯考
资治通鉴
盐泉
文集
铜山
翰林学士
永乐大典
北宋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