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金弹类金柑幼果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陈棕林
周岐伟
+3 位作者
崔芸瑜
蒙容君
李东旭
赖家业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19,共6页
为确定最适用于金弹类金柑(金桔)幼果生长发育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在金柑第二批花期后幼果膨大期,分别用4种浓度梯度的赤霉素(GA_(3))、6-苄氨基嘌呤(6-BA)和芸苔素(BR)配合相同叶面肥进行树冠喷施2次(间隔约半月)处理,以只喷...
为确定最适用于金弹类金柑(金桔)幼果生长发育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在金柑第二批花期后幼果膨大期,分别用4种浓度梯度的赤霉素(GA_(3))、6-苄氨基嘌呤(6-BA)和芸苔素(BR)配合相同叶面肥进行树冠喷施2次(间隔约半月)处理,以只喷叶面肥为对照,对不同处理幼果的横径、纵径、果柄长度、果形指数、可溶性糖、还原糖、可溶性蛋白、过氧化物酶等8个生长发育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一定浓度GA_(3)、6-BA和BR处理,可以促进幼果生长,对幼果横纵径和内含物质有显著促进作用,对果柄长度的影响不显著。综合评价不同处理金柑幼果生长发育表现,所有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均优于CK,其中,6-BA 60 mg/L处理的效果最佳,最能促进金柑幼果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柑
赤霉素
6-苄氨基嘌呤
芸苔素
幼果生长
内源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处理方法对百香果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
11
2
作者
颜妙珍
李兰兰
+4 位作者
冯名开
崔芸瑜
陈棕林
周岐伟
赖家业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2期37-44,共8页
【目的】研究百香果种子的萌发特性,为百香果种子育苗及杂交后代种子萌发、性状观察奠定基础。【方法】以百香果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水温(25、45、65、85、100℃)、浓硫酸浸泡时间(0、0.5、1、2、5、8、10、15 min)、赤霉素浓度(0、...
【目的】研究百香果种子的萌发特性,为百香果种子育苗及杂交后代种子萌发、性状观察奠定基础。【方法】以百香果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水温(25、45、65、85、100℃)、浓硫酸浸泡时间(0、0.5、1、2、5、8、10、15 min)、赤霉素浓度(0、200、400、800 mg/L)、培养温度(18、28、35、18~28、28~35℃)、有无种壳及不同物理处理方式(针刺、磨砂)对百香果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为考查指标,确定种子萌发适宜条件。【结果】百香果种子在65℃温水中自然冷却浸泡24 h发芽率最高(57.78%);浓硫酸最适浸泡时间为8 min,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为77.38%、77.38%和3.39;赤霉素浓度为400 mg/L时发芽率高达81.11%;最适发芽培养温度为28~35℃变温,发芽率为64.44%;全剥壳的百香果种子发芽率达76.67%;磨砂和针刺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针刺不好控制容易伤到种胚,以磨砂为佳,发芽率为60%。【结论】百香果种子适宜用65℃温水自然冷却浸泡24 h或浓硫酸处理8 min后浸泡24 h,采用磨砂处理或400 mg/L赤霉素浸泡24 h可有效提高种子发芽率,适宜的萌发培养温度为28~35℃变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
种子萌发
发芽率
发芽指数
发芽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乙烯利与肥料复配处理对金弹类金柑果实着色进程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崔芸瑜
周歧伟
+4 位作者
陈棕林
颜妙珍
李兰兰
赖家业
林纬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24,30,共6页
在广西阳朔县白沙镇蕉芭林村,以“阳朔1号”金柑果实为研究对象,按三因素三水平L_(9)(3~4)的正交试验方案设置乙烯利、磷酸二氢钾和含氨基酸水溶肥复配的9个处理,以清水为空白对照,于果实转色初期(11月中旬)开始间隔10 d树冠喷施两次,...
在广西阳朔县白沙镇蕉芭林村,以“阳朔1号”金柑果实为研究对象,按三因素三水平L_(9)(3~4)的正交试验方案设置乙烯利、磷酸二氢钾和含氨基酸水溶肥复配的9个处理,以清水为空白对照,于果实转色初期(11月中旬)开始间隔10 d树冠喷施两次,研究复配处理对金柑果实着色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复配处理均能使金柑果实着色进程加快;第1次喷施30 d后,与对照相比,部分复配处理的着色指数显著提高,所有复配处理果皮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部分复配处理果皮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升高,部分复配处理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及固酸比显著增大,所有复配处理的单果质量和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无显著变化,部分复配处理增加了叶片叶绿素含量。综合评价,80 mg/L乙烯利+0.3%磷酸二氢钾+含氨基酸水溶肥800倍液改善金柑果实着色和提高果实品质的综合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柑
乙烯利
磷酸二氢钾
含氨基酸水溶肥
复配
着色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金弹类金柑幼果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陈棕林
周岐伟
崔芸瑜
蒙容君
李东旭
赖家业
机构
广西大学林学院
广西大学农牧产业发展研究院
出处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19,共6页
基金
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广西科技小院建设专项(AE60400019)资助。
文摘
为确定最适用于金弹类金柑(金桔)幼果生长发育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在金柑第二批花期后幼果膨大期,分别用4种浓度梯度的赤霉素(GA_(3))、6-苄氨基嘌呤(6-BA)和芸苔素(BR)配合相同叶面肥进行树冠喷施2次(间隔约半月)处理,以只喷叶面肥为对照,对不同处理幼果的横径、纵径、果柄长度、果形指数、可溶性糖、还原糖、可溶性蛋白、过氧化物酶等8个生长发育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一定浓度GA_(3)、6-BA和BR处理,可以促进幼果生长,对幼果横纵径和内含物质有显著促进作用,对果柄长度的影响不显著。综合评价不同处理金柑幼果生长发育表现,所有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均优于CK,其中,6-BA 60 mg/L处理的效果最佳,最能促进金柑幼果生长发育。
关键词
金柑
赤霉素
6-苄氨基嘌呤
芸苔素
幼果生长
内源物质
分类号
S666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处理方法对百香果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
11
2
作者
颜妙珍
李兰兰
冯名开
崔芸瑜
陈棕林
周岐伟
赖家业
机构
广西大学林学院
广西大学农牧产业发展研究院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2期37-44,共8页
基金
广西科技重大专项(桂科AA17204058-17)
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17204058)。
文摘
【目的】研究百香果种子的萌发特性,为百香果种子育苗及杂交后代种子萌发、性状观察奠定基础。【方法】以百香果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水温(25、45、65、85、100℃)、浓硫酸浸泡时间(0、0.5、1、2、5、8、10、15 min)、赤霉素浓度(0、200、400、800 mg/L)、培养温度(18、28、35、18~28、28~35℃)、有无种壳及不同物理处理方式(针刺、磨砂)对百香果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为考查指标,确定种子萌发适宜条件。【结果】百香果种子在65℃温水中自然冷却浸泡24 h发芽率最高(57.78%);浓硫酸最适浸泡时间为8 min,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为77.38%、77.38%和3.39;赤霉素浓度为400 mg/L时发芽率高达81.11%;最适发芽培养温度为28~35℃变温,发芽率为64.44%;全剥壳的百香果种子发芽率达76.67%;磨砂和针刺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针刺不好控制容易伤到种胚,以磨砂为佳,发芽率为60%。【结论】百香果种子适宜用65℃温水自然冷却浸泡24 h或浓硫酸处理8 min后浸泡24 h,采用磨砂处理或400 mg/L赤霉素浸泡24 h可有效提高种子发芽率,适宜的萌发培养温度为28~35℃变温。
关键词
百香果
种子萌发
发芽率
发芽指数
发芽势
Keywords
passion fruit
seed germination
germination percentage
germination index
germination potential
分类号
S667.9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乙烯利与肥料复配处理对金弹类金柑果实着色进程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崔芸瑜
周歧伟
陈棕林
颜妙珍
李兰兰
赖家业
林纬
机构
广西大学林学院
广西大学农牧产业发展研究院
出处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24,30,共6页
基金
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广西科技小院建设专项(AE60400019)资助。
文摘
在广西阳朔县白沙镇蕉芭林村,以“阳朔1号”金柑果实为研究对象,按三因素三水平L_(9)(3~4)的正交试验方案设置乙烯利、磷酸二氢钾和含氨基酸水溶肥复配的9个处理,以清水为空白对照,于果实转色初期(11月中旬)开始间隔10 d树冠喷施两次,研究复配处理对金柑果实着色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复配处理均能使金柑果实着色进程加快;第1次喷施30 d后,与对照相比,部分复配处理的着色指数显著提高,所有复配处理果皮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部分复配处理果皮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升高,部分复配处理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及固酸比显著增大,所有复配处理的单果质量和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无显著变化,部分复配处理增加了叶片叶绿素含量。综合评价,80 mg/L乙烯利+0.3%磷酸二氢钾+含氨基酸水溶肥800倍液改善金柑果实着色和提高果实品质的综合效果最佳。
关键词
金柑
乙烯利
磷酸二氢钾
含氨基酸水溶肥
复配
着色
品质
分类号
S666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金弹类金柑幼果生长发育的影响
陈棕林
周岐伟
崔芸瑜
蒙容君
李东旭
赖家业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处理方法对百香果种子萌发的影响
颜妙珍
李兰兰
冯名开
崔芸瑜
陈棕林
周岐伟
赖家业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2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乙烯利与肥料复配处理对金弹类金柑果实着色进程和品质的影响
崔芸瑜
周歧伟
陈棕林
颜妙珍
李兰兰
赖家业
林纬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