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省吴堡县岔上水源地地下水允许开采量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枭萌 徐嘉璐 +1 位作者 郭倩 牟海斌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2-25,85,共5页
根据陕西省吴堡县岔上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确定了研究范围和边界条件,建立了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地下水二维非稳定流数学模型,利用基于有限差分法的Visual MODFLOW进行地下水流数值模拟计算。经过模型的识别和验证,获取可靠的水文... 根据陕西省吴堡县岔上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确定了研究范围和边界条件,建立了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地下水二维非稳定流数学模型,利用基于有限差分法的Visual MODFLOW进行地下水流数值模拟计算。经过模型的识别和验证,获取可靠的水文地质参数,然后对水源地地下水资源进行定量评价。通过对比设计了9种开采方案,选取了最为合理的开采方案,最终得到岔上水源地平枯期允许开采量均为6 880m3/d。根据模型预报结果,水源地目前的设计开采量是可行的。研究结果为研究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岔上水源地 数值法 有限差分法 VISUAL MODFLOW数值模拟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平地区渭河南岸潜水防污性评价
2
作者 陈枭萌 徐嘉璐 +2 位作者 王玮 郭倩 牟海斌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3年第3期121-124,129,共5页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是主要供水水源之一。目前水体污染、水资源短缺、水生态失衡,导致干旱半干旱地区经济发展与水安全保障的矛盾日益尖锐。以兴平地区渭河南岸为例,利用DRASTIC方法,选取潜水埋深、净补给量、含水层介质类别、土...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是主要供水水源之一。目前水体污染、水资源短缺、水生态失衡,导致干旱半干旱地区经济发展与水安全保障的矛盾日益尖锐。以兴平地区渭河南岸为例,利用DRASTIC方法,选取潜水埋深、净补给量、含水层介质类别、土壤介质类别、地形坡度、包气带介质类别以及渗透系数为防污性7项评价因子,构建了潜水防污性评价指标体系,对该地区的潜水防污性进行了分区评价,将兴平地区渭河南岸的潜水防污性分为防污性差和防污性较差两个等级,并绘制了潜水防污性评价分区图,为该地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城市规划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潜水防污性 DRASTIC 指标体系 兴平地区渭河南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开采地下水方案优选的实例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郭倩 牟海斌 +1 位作者 徐嘉璐 陈枭萌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5-108,113,共5页
为了合理有效地开采地下水,科学地设计地下水开采方案非常关键。在陕西省北部神木县境内的合河水源地选择了廊道、辐射井和渗流井3种水平井开采地下水方式,每种方式设计了多种开采方案,其中廊道有20种方案,辐射井有2种,渗流井有2种。利... 为了合理有效地开采地下水,科学地设计地下水开采方案非常关键。在陕西省北部神木县境内的合河水源地选择了廊道、辐射井和渗流井3种水平井开采地下水方式,每种方式设计了多种开采方案,其中廊道有20种方案,辐射井有2种,渗流井有2种。利用Visual MODFLOW软件,以"等效渗透系数"及"渗流-管流耦合模型"为理论基础,对不同方案进行地下水流数值模拟,并分别计算其平水期和枯水期的取水量。考虑枯水期的衰减程度、施工难度、造价及管理的难易程度等多种因素,最终确定"4眼渗流井开采"为最佳方案,其平水期总开采量为35 400m3/d,枯水期总开采量为27 500m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平井 开采方式 等效渗透系数 渗流-管流耦合模型 最佳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流井取水数值模拟及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徐嘉璐 陈枭萌 +1 位作者 郭倩 王玮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7-100,共4页
天然滤床渗流井取水工程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集取河流渗漏补给量的新技术,利用河床砂砾石层的净化作用,将河水转化为地下水以获得水资源。渗流井取水时,"渗流井—含水层"多种流态并存,水力条件复杂,边界条件很难确定。现... 天然滤床渗流井取水工程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集取河流渗漏补给量的新技术,利用河床砂砾石层的净化作用,将河水转化为地下水以获得水资源。渗流井取水时,"渗流井—含水层"多种流态并存,水力条件复杂,边界条件很难确定。现以等效渗透系数为纽带将"井管"内外不同介质不同流态耦合起来,建立起渗流井取水的"渗流—管流"耦合模型。将所建模型应用于陕西省绥德县枣林坪水源地渗流井取水工程,计算了当地渗流井取水平水期、枯水期的出水量,最终确定允许开采量为47 600m3/d。计算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渗流井取水时的井流特征,对于指导渗流井取水工程的勘探、设计、施工有着积极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井 等效渗透系数 “渗流一管流”耦合模型 允许开采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木县刘家湾水源地不同取水方式对比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徐嘉璐 陈枭萌 +2 位作者 郭倩 牟海斌 王玮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3年第3期14-17,共4页
在对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后,设计了3种常用开采方案:廊道、辐射井和渗流井。通过引入等效渗透系数的概念构建3种取水建筑物的"渗流-管流"耦合模型,从而进行开采量的计算。计算出研究区在廊道、辐射井、渗流井的作用... 在对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后,设计了3种常用开采方案:廊道、辐射井和渗流井。通过引入等效渗透系数的概念构建3种取水建筑物的"渗流-管流"耦合模型,从而进行开采量的计算。计算出研究区在廊道、辐射井、渗流井的作用下允许开采量分别1.49、1.9、2.87万m3/d。计算结果表明:渗流井与相同技术条件下的廊道及辐射井相比,取水结构的出水量大,供水保证率高,并且在建议开采量下含水层的水位降深在允许范围内。最终以取水效率高为目标,确定神木县刘家湾水源地采用渗流井方式开采地下水,对研究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允许开采量 “渗流-管流”耦合模型 廊道 辐射井 渗流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川水源地不同取水方式对比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丁天生 陈枭萌 徐嘉璐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3年第4期41-44,共4页
经过对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设计了3种开采方式:廊道、辐射井、渗流井。建立研究区的地下水流三维数值模拟,计算出廊道、辐射井、渗流井的允许开采量分别为:0.65、0.68、1.18万m3/d。通过对比分析,表明渗流井与相同技术条件下... 经过对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设计了3种开采方式:廊道、辐射井、渗流井。建立研究区的地下水流三维数值模拟,计算出廊道、辐射井、渗流井的允许开采量分别为:0.65、0.68、1.18万m3/d。通过对比分析,表明渗流井与相同技术条件下的廊道及辐射井相比,出水量大,供水保证率高,并且在建议开采量下含水层的水位降深在允许范围内。最终选定渗流井作为张家川水源地地下水的开采方式,对研究区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允许开采量 “渗流-管流”耦合模型 廊道 辐射井 渗流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节性冻土的水热作用机制研究——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陈枭萌 文方 +2 位作者 顾宗斌 孜叶尔迭 廖娜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1-56,共6页
【目的】阐明新疆干旱区冻融土壤的水热耦合关系,建立在冻结融化过程中土壤水热耦合模型。【方法】以土壤水动力学、冻土物理学和统计学为理论基础,利用土壤水分与温度测量系统对不同土层深度土壤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测量,比较土壤含水率... 【目的】阐明新疆干旱区冻融土壤的水热耦合关系,建立在冻结融化过程中土壤水热耦合模型。【方法】以土壤水动力学、冻土物理学和统计学为理论基础,利用土壤水分与温度测量系统对不同土层深度土壤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测量,比较土壤含水率和温度随时间与深度的变化情况,研究了新疆典型干旱区细土平原区与沙漠交错带的冻融土壤水热迁移规律,分析不同土层深度土壤在冻结期、融化期的水热变化特征。【结果】土壤冻结融化过程中,各层土壤的液态含水率、温度均与环境温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土壤温度和含水率的变化趋势均在逐渐减弱;深层土壤的液态含水率在冻结融化过程中基本不随环境温度升降发生变化,浅层5、20 cm土层的温度和含水率之间具有耦合效应。【结论】季节性冻土的水分和温度之间具有耦合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棕漠土 季节性冻土 土壤液态含水率 土壤温度 水热作用 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节性冻融土壤入渗参数的多元线性预报模型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枭萌 顾宗斌 +2 位作者 文方 孜叶尔迭 曾琪静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58-163,共6页
以土壤水动力学、冻土物理学、统计学等理论为基础,研究新疆典型干旱区细土平原与沙漠交错带的冻融土壤水热迁移规律,分析不同深度土层在冻结期、融化期的水热变化特征,探明研究区冻融土壤的水分入渗规律及影响因素,以期建立季节性冻融... 以土壤水动力学、冻土物理学、统计学等理论为基础,研究新疆典型干旱区细土平原与沙漠交错带的冻融土壤水热迁移规律,分析不同深度土层在冻结期、融化期的水热变化特征,探明研究区冻融土壤的水分入渗规律及影响因素,以期建立季节性冻融土壤入渗参数的多元线性预报模型。结果表明:土壤冻结融化过程中,深层土壤的液态含水率在冻融过程中基本不随环境温度升降发生变化,各层土壤的液态含水率、温度均与环境温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冻结期相比融化期在初期短时间内渗入水量较大,达到稳定入渗所需要的时间较短;从冻结期到融化期,随着土壤中冻结水含量减少,未冻水含量增加,土壤的饱和导水率随之变大;土壤入渗能力主要与环境温度、土壤温度、土壤含水率等因素有关,并得出研究区冻融土壤的入渗能力预报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土壤 土壤温度 土壤液态含水率 土壤入渗参数 多元线性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